返回

大明:陈圆圆跪地求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8章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继续说道:

“尽管所有护卫心里都清楚,他们是洪武老爷子请来的,职责就是守护洪武老爷子的雇农和田产。”

“可是天高皇帝远。”

“这里的护卫长一手遮天,谁不听他的,就会被排挤、被赶走!”

“结果……”

“第一代的护卫或许还忠于洪老爷子,可十年过去,人老了、走了,护卫队伍早已换了一批。”

“这十年里,护卫长的威势越来越重,当初反对他的人,都被他用各种手段逼退……”

“时间久了……”

朱雄英看向朱允熥,问道:

“允熥,你说到了这一步,这里还有几个护卫真正听从洪老爷子?”

朱允熥脸色一变,显然意识到了什么。

朱雄英总结道:

“这就是第一个问题!”

“洪老爷子的护卫,虽然还领着老爷子的粮饷,种着老爷子给的地,”

“但他们存在的意义,已经不再是保护老爷子的雇农和田产,”

“而是保护那个护卫长!”

此话一出,

朱允熥脸色发白,脱口而出:

“拥兵自重?私家军?”

“是啊,私家军。”

朱雄英欣慰地拍了拍朱允熥的肩膀。

朱雄英换了个方式继续说。

“允熥,若真要深究,这里面其实大有文章可做。”

“洪老爷子规定,一个小城若有农业和商业,须配备一千护卫。”

“可问题在于,护卫长虽然名义上仍奉洪老爷子为主,实际上却只为他的钱财、以及自己地位的正统性。”

“在他心里,这些护卫早就是他自己的。”

“要是外面没有敌人,他就悄悄削减人手——一千人减成九百、八百、五百,甚至三百!”

“但上报给洪老爷子时,依然是一千人的编制。”

朱允熥怒道:“他们怎么敢!洪老爷子难道不查吗?不怕敌人忽然打来?”

“别急,”朱雄英从容说道,“我还没讲完。”

“如果真的遇上敌人突袭……”

朱允熥睁大了眼。

朱雄英接着说:“他们可以先紧急征召人手,勉强扛过第一波。就算扛不住,全军覆没,护卫长也能提前逃命。”

“然后向洪老爷子求援,说敌人势大,请求支援。”

“洪老爷子得知后,不可能坐视自己的产业与人手被占,只能派出更多护卫、拨更多钱粮去补这个缺口。”

“注意——”

朱雄英竖起一根手指。

“如果做主的是洪老爷子,事情并不难办。他手下多的是听命的护卫长,派人查明真相,就能把那个贪污捣乱的罪魁祸首处决。”

“可如果……”

“是洪老爷子的儿子、甚至孙子当家呢?”

“他们未必有洪老爷子的威望和决断,可能连身边的掌柜都管不住,还得靠这些‘亲近人’出主意。”

“若掌柜一心为洪家,自然会想法凑钱补窟窿。”

“可若掌柜只为自己打算呢?”

“他们怎肯把自己的利益拱手让人?”

“反而会向洪家后代哭穷,说实在拿不出钱……”

“结果就是洪家产业一天天衰落,被掌柜吞、被护卫长吞……”

“直到洪家彻底破产,或被敌人所灭!”

朱允熥听得脸色发白。

“这……这怎么行?”

朱雄英却神色平静,只淡淡总结:

“这,就是吃空饷。”

“再加上内外勾结、制度糜烂。”

“是昏君才会纵容的局面。”

“不过,那是蠢人的做法。”

“聪明人,自有聪明的办法。”

朱雄英再次竖起手指,说道:

“比如——第三点。”

“还是洪老爷子与那一批护卫。”

“但这次,护卫长不再吃空饷。”

听到这句话,朱允熥的呼吸渐渐平稳下来。

“大哥接下来要说的,应该是好消息吧?”

可就在他这么想的时候,

却见朱雄英眼神骤然一冷。

“但是,占据绝对优势的护卫长,并不打算将他们彻底剿灭!”

“反而,故意留着这些敌人。”

“甚至,有时候下手重了,

还得给他们补充一些血液,任由他们来抢夺洪老爷子的财富!”

“然后,再放他们离开。”

“为什么?”朱允熥瞪大眼睛,怒道,“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当然是为了洪老爷子的钱。”朱雄英笑了笑,但那笑容里没有一点温度。

“因为这些护卫长,心里很清楚。

这些来抢劫的敌人,

哪里是敌人?分明是送钱的工具啊!

只有让他们来,才能借机向洪老爷子狮子大开口!”

“这样一来,金钱就能源源不断地流进来。”

“而这些护卫长,会把这些钱……”

朱雄英的声音越来越冷,

“用来打造属于自己的私人力量!”

“他们会用这些钱铸造盔甲、打造兵器,甚至组建骑兵!”

“然后,自封为所谓的将门世家。”

“将门……世家?”

“没错。”朱雄英脸上掠过一丝讥讽。

“他们也会自称世家。

他们借着一支永远打不垮的敌人,不断向朝廷要钱,实际上却在培养自己的势力!”

“必要的时候……

他们还会声称,是洪老爷子亏待了他们。

然后振臂一呼,就此自立!”

此时,

朱允熥的脸色愈发苍白。

朱雄英继续道,

“这叫做——养寇自重、自立为王!”

此时此刻,

朱允熥每听一句,脸色就更白一分。

朱雄英说得浅显易懂,他再迟钝也能联想到现实。

但这种情况,又该怎么避免呢?

朱允熥不禁思考起来。

当初的财政三策,

那三策针对的是民间的士绅势力。

可如今……

对付武将?

武将和士绅不同。

这个道理,他很清楚。

更何况,现在大明建国还没多久。

掌握兵权的,除了在外的藩王,就是早年与皇爷爷一同打天下的勋贵武将。

又该如何说服他们?

朱允熥不由得陷入思索。

然而,

让他没想到的是,

大哥的话还没说完。

“私军化、吃空饷、养寇为患!”

“这三点,只要熟读史书的人,都能在下次朝会上提出来。

想必,这也是那些文臣重点要讲的内容。”

这时,

朱雄英开口。

朱允熥疑惑,“他们要讲这些?”

“对。”朱雄英点头,“大明的臣子不傻,相反,他们聪明得很。

甚至会借这次‘军事改制’的机会,达成自己的某些目的。”

“文臣——要的是太平盛世。”

“而刚才所说的军事改制,

对他们来说,就像握在手里的把柄。”

“所以,”朱雄英脸上浮现出一抹冷笑。

“此刻,他们必定在举杯欢庆。”

“而蓝玉、常茂这些武将,则难免心生忧虑!”

“可是,大哥!”朱允熥更加困惑了,“这提议不是出自你吗?”

朱雄英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

“允熥,纵观历代,你认为哪个朝代对武将的约束最为严厉?”

不等弟弟回应,朱雄英便给出了答案。

“是宋朝!”

他背着手,语气笃定。

“依我推测,下次朝会必有大臣提议效仿宋制。”

“不过,鉴于黄子澄前次被贬,他们不会明言,而会改头换面,以新名目提出。”

“届时,仍难免推出一系列压制武将的举措。”

听闻此言,朱允熥愈发不解。

“大哥,可海东青送来的军制改革,不正是要限制武将权力,予以打压吗?”

“何曾说过要打压他们?”

朱雄英猛地转身,看向身高不及自己的弟弟。

朱允熥年仅十四,先前记下“洪老爷子”那番言论已属不易,此刻被连连反问,更显迷茫。

“难道不是打压?”

朱雄英语重心长道:“允熥,你需谨记!”

“人皆有立场。”

“身为皇家子孙,更须坚守皇家立场。”

“对皇家而言,文强武弱或文弱武强皆不可取!”

“关键在于……平衡!”

“平衡最是难能可贵。”

见弟弟仍困惑,朱雄英轻叹一声。

“罢了,再说下去你更糊涂。”

“方才所言,只为让你心中有底。”

“朝中文臣及你二哥朱允炆,一心削藩夺权。”

“却不知大明尚未到鸟尽弓藏之时。”

“文臣势力日盛无可厚非……但绝不可打破平衡!”

“正如这次军制改革——”

“目的非为削弱武将权力。”

“而是调整,确切说,是使其权力更为纯粹!”

朱允熥眼中困惑未消,却更添崇敬。

“大哥,你八岁后便未再受系统教育,何以思虑如此周全?”

“你定会成为大明贤明之君!”

“只可惜,你该向皇爷爷禀明此意。”

“我实在……”

“仔细听好!”

朱雄英知他稍后需面圣,当即打断。

“皇爷爷乃一国之君!”

“他是裁决者。”

“是决策之人。”

“岂能卷入朝臣争议?”

“此次我提出军制改革,你二哥与文臣们皆视作我自取其辱的蠢举!”

“他们早已严阵以待。”

“而武将多是沙场莽夫,与文臣论辩,除却怒骂便是自寻烦恼,说不定反替人数钱。”

“况且,文官中有你二哥参与。”

“武将之列,你这皇孙自当形成制衡!”

“此即为平衡之道!”

望着朱允熥半知半解的神情,朱雄英目光深邃。

朱雄英不再耽搁,继续往下说。

“刚才提到的私军化、吃空饷和养寇为患,其实都不是改制的核心!”

“这些需要防范!”

“真正关键的地方,允熥,你要记住。”

“只有两点。”

他逐字逐句地说道。

“一、军户制度导致了军中阶层固定,军队战斗力会越来越弱,最后只剩下拿刀的农民!”

“农忙时种地,战时拿起刀,旁边就是家人父母,聚居在一起。”

“这样的军队,怎么面对草原骑兵?”

“时间一长,私军化会更严重。”

“当然,军户制不是全盘否定,要视情况而定。”

喜欢大明:陈圆圆跪地求饶!请大家收藏:(m.8kxs.com)大明:陈圆圆跪地求饶!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