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陈圆圆跪地求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8章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就在常茂三人还在琢磨时,

老爷子又开口问道:

“你们……还记得你们的大姐吗?”

只这一句,

常茂先是一愣,

随即一脸惊讶地看向老爷子:

“陛下,我们怎么敢忘!”

“从小就是大姐带着我们……”

“只是……陛下为何突然提起……大姐?”

常茂抬起头,

老爷子缓缓叹了口气,

郑重说道:“要是……咱是说要是……你们大姐还活着呢?”

“轰”的一下,

常茂三兄弟顿时呆住,愣在原地。

常茂勉强挤出一丝笑容:“皇爷,这、这玩笑可开不得啊!”

“咱没跟你们开玩笑。”

说着,

老爷子拿起昨天画师绘制的五幅画像——

真迹如今在标儿那里,

他手上只有这些副本。

他将五幅画像一一展开给常茂三兄弟看,

“你们仔细看看,

有没有什么眼熟的……”

其实老爷子本来也没抱太大希望,

只是随口问问。

毕竟常遇春去世得早,

他叫来三兄弟,也只是试探一下。

可没想到,

看到其中一幅画时,

常茂三兄弟眼神一凝,

随即再也忍不住——

三个大男人眼眶一热,泪水夺眶而出。

常茂声音颤抖:

“皇……皇爷,这、这……您是从哪儿看到的?”

他指着一件东西,

“这……这匕首!”

老爷子猛地站起身。

只见常茂哽咽难言,他两个弟弟也心潮澎湃。

“这匕首……”

“是我父亲最后一次北伐南归时,带回来给大姐的礼物啊!”

常茂泪流满面,

“那是父亲唯一一次送大姐礼物,可……却没来得及送出去!”

“什么?”

……

与此同时,

在朱彪的梦境里,

含泪答应了他的常菁,

也取出了一把匕首,

低声呢喃:“父亲,菁儿答应去做太子妃,不做女将军的梦了,您也该安心了吧。”

朱彪望了过去,

只觉得有些眼熟。

下一刻,

他心头猛地一抽,

神思飘忽——

眼前的景象,随着匕首的出现,忽然光影流转。

再定睛时,

眼前已是……

大明铁骑,凯旋而归!

洪武二年,

常遇春率西路军出征。

此行从南京出发,首战直指陕西。

大元守将李思齐仅抵抗半月便败退逃往晋地。

常遇春带领李文忠紧随其后,穷追不舍,最终迫使李思齐走投无路,只能投降。

与此同时,元顺帝趁西路军远征之际,急令元军突袭北平,企图夺回旧都。

常遇春命李文忠率八万步兵、一万骑兵先行驰援。

元军闻常遇春之名,惧不敢战,仓皇北逃。

常遇春自初战起便以神力过人、武艺超群闻名,被誉为大明第一猛将。

多年征战,他战无不胜,被称为“常胜将军”,无人敢撄其锋。

元军溃逃,常遇春再率军追击,一路大胜,直破北元上都开平。

开平乃元世祖忽必烈所建,是草原上的第二大都城,更是忽必烈登基称帝、建立大元之处。

此地象征意义重大,甚至胜过元都北平。

此役被克,元军如丧家之犬,仓皇败走。

常遇春全歼敌军,缴获牛马数万,车辆物资不计其数。

这般功业,成于他四十岁、洪武二年。

他与徐达并称大明开国两大功臣。

然而南归途中,这位百胜将军却遭天意弄人。

行至柳河川,常遇春突染风疾,卧床不起。

前几日尚能力能扛鼎、舞动兵刃,如今却气息艰难。

其子常茂随军出征,原以为凯旋即可领赏,连行程封赏皆已议定。

谁料天意难测,将军奄奄一息,卧于帐中。

常遇春苦笑轻叹,对跪在床前的常茂说道:

“莫哭!我常遇春的儿子,流血不流泪。自至正十五年追随大帅南征北战,早将生死置之度外。”

“可惜未能马革裹尸,战死沙场,实属遗憾……罢了,罢了。”

他气息微弱,挣扎着留下最后的嘱托:

“前些日子陛下信至,有意将你大姐许配给标儿。

可惜标儿那孩子,半天不说一句话,谁也不知他心中所想。

不过,我常遇春虽长得粗犷,娶的媳妇却是极美的。”

“生的女儿自然也标致。”

他喘气艰难,费尽全身力气才缓过一口气,挣扎着继续开口。

“可……孩子,你大姐终究是女儿身,战场上刀剑无情,咱们男子厮杀便罢,你姐姐怎能去冒这个险?”

“爹这一生,要说好过,其实一点也不好。”

“若不是元人造孽,爹学成武艺之后,最多不过是街头卖艺,或是进山寻口饭吃。”

“日子虽平淡,却也能安稳度日。”

“何至于亲眼见我汉人被元人残害屠戮的惨状?”

“驱除鞑虏,收复河山——”

“是爹一生的心愿!”

“但……”

“爹打了一辈子仗,不就是为了让你们……不再上战场吗?”

“若你姐姐执意要去……”

“如今爹也劝不住她了!”

生命将尽,他用尽最后力气伸出手,从枕下取出一柄镶嵌宝石、做工精巧的匕首。

“这是爹……从元人上都得来的。”

“爹怕是见不到你大姐了。”

“这辈子,没给你们兄弟姐妹送过什么……”

“这次急着赶回京城,也是想和大帅商量你姐姐的婚事。”

“这柄来自元人上都的匕首,就当圆她一个女将军的梦,也算是爹送给女儿的第一件礼物。”

“将军的梦,爹替她做了。”

“常家的女儿,平安喜乐就好!”

这位在大明立国第二年立下赫赫战功、去世消息震惊京城、连朱元璋也昏厥倒下的武将,临终只闭眼轻叹:

“可惜啊!”

“爹这一走,女儿要守孝三年……”

“爹不仅喝不到我女儿出嫁的喜酒……”

“说不定……”

气息将尽,泪无声落下。

“还要成了耽误女儿的罪人!”

“将来年纪大了,如何嫁人啊?”

常茂痛哭失声,悲不自胜。

洪武二年,七月初七。

常遇春 柳川河!

朝廷追封:开平王!

“铜镜和匕首,这么快就现世了?”

与此同时,朱雄英借朱彪之梦,察觉“铜镜”与“匕首”已被解开,心中不由一喜。

如今已能看出——铜镜映照常菁与朱彪之情,属男女之爱;匕首短剑,则承载父心,属亲伦之思。

那么……其余的呢?

那一对玉瓶中的植物?

那一束发丝?

那一只金锁?

他们能否悟出其中之意?

“一夜之间,已现两物真义。”

“而此次布局,与我先前为马皇后所设之局大不相同。”

“仅是如此,尚不足够!”

“我也须尽快思索,如何完成第五阶段——国富民强,蓄积能量了!”

朱雄英心中清楚,因他选择双途并进,眼下系统能量尚不足以支撑大幅晋升。

他必须再寻契机,在“国富民强”之阶继续“助”大明一程。

唯其如此,方能蓄足力量。

“嗯……”

“时机已到!”

朱雄英眼前骤然一亮,望向皇宫的方向,脸上浮现出欣喜之色。这正是他等待多时的良机,算算日子,恰好就在这几日。

……

此刻,东宫那处原本最为尊贵、如今却显荒芜的院门前。

未满十五岁、面容尚带稚气的朱允熥,眼神却透着阴鸷。

“皇爷爷有令,任何人不得靠近此地!”

他面前站着脸色铁青的吕氏和她的儿子朱允炆。

“朱允熥!”朱允炆尖声喝道,“我也是父亲的儿子,你凭什么拦我?还有娘亲!你怎敢阻拦?”

然而,面对朱允炆的咆哮,若是往日,朱允熥早已低头退开。可此刻他依旧挡在两人面前,不为所动,只是平静说道:“那你问问四周这些人听谁的。”

闻言,朱允炆顿时咬紧牙关。四周站满了太监宫女,其中还有奉皇爷爷之命前来的侍卫。他们自然不敢强行闯入!

可越是如此,朱允炆心中越是愤恨。

自从他将那事告知吕氏后,母亲惊骇欲绝,他自己更是比上次更加惶恐!因为这根刺,正狠狠扎向他们母子。

他朱允炆之所以能得百官拥戴,成为皇储的有力竞争者,根源在于娘亲是太子妃,在于《皇明祖训》中“嫡长子必正储君”的铁律。

可若娘亲失了太子妃的身份,纵有再多支持者、再大能耐,又能如何?

看看四叔朱棣!早年他在北平与草原铁骑征战,在岳父徐达麾下何等英明强干?可在那场梦境中,即便父亲去世,他也未能登上皇位。

而自己,正是凭着“嫡长子”的身份才得以继位。

可如今呢?一切皆变!

眼下的大明,还有他称帝的机会吗?

自那只白鸽送来救命药后,父亲活了!好,他可以等第三代。只要有储君之位,按皇爷爷惯例,储君之权不逊帝王。

可随后朱允熥竟被重用,奉皇命随二叔秦王下江南?他也可以等。朱允熥算什么?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纵有淮西勋贵支持,他也不放在眼里。

然而,更让他惊悚绝望、需母亲三个耳光才清醒的一幕出现了——朱雄英复活了!且毫无征兆地重现大明。

如今京城百姓仍在传诵朱雄英“流星陨落、昙花一现”的种种轶闻,无数茶馆更编排出“朱雄英被得道高人相救,高人将毕生修为尽献大明”的感人传奇——至死不忘大明,何等赤诚!

自然……他也乐见这般景象。

对他而言,只有死去的朱雄英,才是最好的朱雄英。

也是那个将他从绝望边缘拉回来的……好大哥!

同时,他也因此和那位柳泷玉走在了一起。

眼前的希望越来越近,

可就在这时——

最令他崩溃的一幕发生了!

常氏!

喜欢大明:陈圆圆跪地求饶!请大家收藏:(m.8kxs.com)大明:陈圆圆跪地求饶!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