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离人远一点:少些纠缠,多活几年
村里的王大伯,七十多岁了身子骨还硬朗,耳不聋眼不花,秘诀就是 “离人远”。年轻时他也爱凑堆,跟人家长里短、争是论非,结果常常为了一句闲话气个半天,饭吃不下觉睡不着,没多久就落下了胸闷的毛病。
后来他听了老中医的话,不再跟人走太近。取快递时点头示意就行,不唠家常;村里的闲扯会从不参加,躲在家里侍弄花草;就连亲戚,也只逢年过节走动,不天天来往。王大伯说:“伤害身子的不是地里的累、日子的难,是跟人走太近惹的气。人的怒气、怨气,全是交往里攒出来的,跟谁掏心掏肺,谁就可能给你添堵。”
村里的李婶就吃了走太近的亏,跟邻居张婶好得穿一条裤子,啥心里话都讲,结果张婶转头就把她的私事到处说,还嫉妒她儿子赚得多,背后使绊子。李婶气病了一场,后来也学乖了,跟人只保持不远不近的距离,日子反而清净舒心了。王大伯常说:“和任何人走太近都是灾难,离人远一点,少些是非,才能多活几年。”
2、人生重在 “藏”:藏起锋芒,护住安稳
村里的赵叔,以前总爱 “显摆”。儿子考上大学,他到处跟人说;家里盖了新房,他拉着亲戚邻居参观;别人跟他有不同意见,他立马反驳,非要争个输赢。结果,有人嫉妒他儿子有出息,偷偷在他的庄稼地里放了虫子;有人嫌他太张扬,背后说他坏话,让他在村里落了不少埋怨。
后来赵叔学乖了,把 “藏” 字刻在了心上。儿子升职加薪,他只字不提,别人问起也只说 “混口饭吃”;家里日子越过越好,他依旧穿旧衣裳、种老庄稼;别人发表意见,哪怕说得不对,他也不反驳,只笑着听。赵叔说:“藏起家人的幸福,就少了别有用心的陷害;藏起自己的反驳欲,心情自然就顺了。”
村里的人都懂:“藏” 不是懦弱,是保护自己。就像地里的红薯,埋在土里才长得饱满,露在外面只会被鸟啄虫咬。懂得藏,才能把生活过简单,把精力收回来,专心做自己的事。
3、专注一件事:日子会慢慢好起来
村里的小周,以前总爱 “瞎忙活”。今天种蔬菜,明天想养猪,后天又想做手工,结果啥都没干精,日子过得紧巴巴,还总觉得累得慌。他抱怨 “日子太难”,王大伯跟他说:“你累不是因为活多,是因为心太散,被太多东西绑着,没心思专注做一件事。”
小周听了,决定专心种大棚蔬菜。他天天泡在棚里,研究选种、施肥、防虫,慢慢摸透了蔬菜的脾性,还学会了用短视频卖菜。没过多久,他的蔬菜因为品相好、口感佳,订单越来越多,赚的钱也越来越多。小周说:“专注一件事的时候,就没心思想那些烦心事了,而且这件事带给你的力量,会慢慢改善生活。”
村里的张大爷也一样,退休后没事干,总觉得空虚无聊,后来迷上了书法,每天雷打不动写两个小时。慢慢的,他不仅字写得好,心情也越来越舒畅,整个人都精神了不少。他说:“日子想过得舒心,就得有专注一件事的定力,心定了,日子就顺了。”
4、花钱能办事:别想着白嫖,才少走弯路
村里的李四,以前总爱 “抠门”,凡事都想不花钱解决。地里的灌溉水管坏了,他不想花钱请人修,自己瞎琢磨,结果越修越糟,最后水全漏了,庄稼旱死了不少;儿子想上学,他不想花钱找好学校,托关系、说好话,跑了大半个月也没成,最后还是花了钱才让儿子进了心仪的学校。
王大伯跟他说:“别想着不花钱就能办事,那都是自欺欺人。任何问题,只要钱花到位了,都能解决;解决不了,就是钱没花够,没达到别人的期望。” 李四听了,后来遇到事不再硬扛。大棚需要技术指导,他花钱请农技专家来,蔬菜长得越来越好;想扩大销路,他花钱做推广,订单越来越多。
李四说:“以前总觉得花钱心疼,后来才知道,该花的钱必须花,舍得下血本,才能少走弯路。省钱省出来的麻烦,最后往往要花更多钱来补。” 村里的人都懂:钱是办事的敲门砖,别为了省小钱误了大事。
5、学会表达爱:别让内敛误了感情
村里的李婶,以前总爱把爱藏在心里。老伴帮她干农活,她心里感激,嘴上却不说;儿子在外打工,她天天想,却只在电话里说 “家里都挺好,不用惦记”。结果,老伴觉得她不体贴,儿子觉得她不在乎自己,家里的氛围越来越冷清。
后来李婶听了城里表姐的话,开始学着表达爱。老伴帮她挑水,她会说 “你歇会儿,别累着”;儿子打电话,她会说 “妈想你了,有空回来看看”;逢年过节,她还会给家人准备小礼物。慢慢的,家里的氛围暖了起来,老伴更疼她了,儿子回来的次数也多了。
李婶说:“中国人太内敛,总觉得‘爱’不用挂在嘴边,可日子太短了,不表达,别人怎么知道你在乎?很久不联系、不表达的关系,慢慢就淡了。真正爱的人,一定要经常说出来。” 村里的张大爷也后悔,年轻的时候没跟老伴说过 “我爱你”,老伴走了,他才觉得遗憾。他常说:“爱要表达,别等没机会了才后悔。”
6、一身正气:相由心生,命由己造
村里的老支书,今年八十多了,看着依旧慈眉善目,让人觉得舒服。有人问他 “为啥看着这么亲切”,他说:“心里干净,面相才干净;待人真诚,气质才舒服。” 老支书一辈子公道正派,帮村民办事从不偏心,遇到困难从不抱怨,心里装的都是别人的难处。
村里的人都说,跟老支书在一起,心里踏实。他的眼神清澈、笑容温和,哪怕不说话,也让人觉得有安全感。老支书说:“相由心生,你怎么看世界、怎么对别人,都会刻在脸上、融进气质里。内心磁场干净了,外在才会舒服;自己变好了,命运自然会逆转。”
村里的小王,以前总爱抱怨、嫉妒别人,看着就一脸戾气,没人愿意跟他来往。后来他跟着老支书做公益,帮村里的老人干活、照顾留守儿童,慢慢变得开朗、善良,脸上的戾气也没了,越来越多人愿意跟他交朋友。小王说:“人要努力让自己变好,心里装着善意,面相和运气都会变好。”
7、难的时候别停:挺过去,就是上坡路
村里的赵叔,种大棚时遭过天灾,棚子冲垮了,蔬菜泡了,赔了不少钱。他想过放弃,觉得这辈子都翻不了身了。王大伯跟他说:“最难的时候别停,停了就永远在谷底;接着走,就一定能走上坡路。”
赵叔听了,咬着牙重新建大棚、买种子,没日没夜地干活。他专注于种蔬菜,琢磨新技术、找新销路,慢慢的,大棚有了起色,赚的钱越来越多,不仅还清了债,还扩大了规模。赵叔说:“困难的时候,专注做一件事是最好的解法。别想太多,坚持下去,日子就会一点点改变。”
村里的小芳,以前做手工布鞋总做不好,想过放弃。后来她专注于练习针法,每天做一双,慢慢的,手艺越来越精湛,还开了网店,赚了不少钱。她说:“别在最难的时候放弃,挺过去,就会发现,以前觉得跨不过去的坎,其实没那么难。”
8、难时不想未来:过好今天,就过了难关
村里的李四,以前遇到难处就总想着 “未来怎么办”。大棚亏了钱,他天天琢磨 “以后怎么赚钱”“会不会一直穷下去”,越想越焦虑,饭吃不下、觉睡不着,整个人都垮了。王大伯跟他说:“最难的时候,别想未来,越想越觉得过不去;先过好今天,不知不觉就把难路走过来了。”
李四听了,不再胡思乱想。他每天只想着 “今天要浇多少水”“今天要卖多少菜”,专心做好当下的事。慢慢的,他不再焦虑,日子也慢慢好起来了。李四说:“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就专注于当下,踏实做事,才能改变不堪的自己。想太多未来的事,只会困住自己。”
村里的张婶,老伴生病住院时,她也慌过,总想着 “以后没人帮衬怎么办”。后来她不再想,每天只想着 “今天要给老伴送什么饭”“今天要帮老伴做什么康复训练”,踏踏实实照顾。没过多久,老伴的身体就好转了。张婶说:“过好今天,就是过难关最好的办法。”
9、学会翻篇:勇敢的人,不揪着过去不放
村里的小周,以前总爱揪着过去不放。跟朋友闹矛盾,他后悔 “当初不该说那句话”;生意没做成,他自责 “当初不该那么做”;没抓住好机会,他焦虑 “以后会不会还有机会”。结果,他活得特别累,总在后悔和焦虑中消耗自己。
后来小周听了王大伯的话,学会了翻篇。跟朋友闹矛盾,他主动沟通,沟通不了就放下;生意没做成,他总结经验,不再自责;没抓住机会,他告诉自己 “下次还有”。慢慢的,他不再内耗,活得越来越轻松、越来越勇敢。
小周说:“勇敢的人,不是不犯错,是能拿得起放得下。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别消耗自己;没发生的事别焦虑,别委屈自己。人生短短几十年,别总在后悔中度过。” 村里的人都懂:日子要往前过,总回头看,只会绊住自己的脚步。
10、停止自贬:自己的好,自己要认
村里的小芳,以前总爱自贬。自己装修了新房,别人说 “厨房装得不好”,她就觉得 “确实不好,当初没考虑周全”;自己做的手工布鞋,别人说 “样式老”,她就觉得 “自己没眼光”。结果,她越来越自卑,做什么事都没底气,日子过得没精打采。
后来小芳听了表姐的话,不再自贬。别人说她房子装得不好,她会说 “我觉得挺舒服,是你的审美不一样”;别人说她的布鞋样式老,她会说 “这是复古款,很多人喜欢”。慢慢的,她越来越自信,手工布鞋也卖得越来越好。
小芳说:“别总觉得自己的东西不好,别人的评价不一定对。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自贬,要相信自己的好。自己都不认可自己,别人怎么会认可你?” 村里的张大爷也说:“人要学会给自己打气,自己的好,自己要认,别让别人的闲言碎语否定了自己。”
喜欢人性的那些事儿请大家收藏:(m.8kxs.com)人性的那些事儿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