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人性的那些事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8章 戒除抢答:听人把话说完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1、管住装逼的欲望:真牛不用吹,显摆必招灾

村里的李四,年轻时总爱装逼。家里刚买了辆二手面包车,就天天开着在村里晃悠,逢人就说 “这车坐着舒坦,比走路强百倍”;跟着别人学了点皮毛种植技术,就吹嘘 “我种的菜,产量比谁都高”。结果呢?有人看他不顺眼,偷偷在他的车胎上扎了个洞;他种的菜遭了虫灾,减产大半,被村里人笑了大半年。

王大伯见了就劝他:“真有本事的人,像地里的老树根,埋在地下默默发力,谁都知道它扎实;没本事才爱显摆,像田里的空心菜,风一吹就倒,还总想着往上窜。你自己足够牛,不用瞎嚷嚷,别人自然看得明白;你刻意装逼,只会成别人的眼中钉,大家都盼着你摔跟头,你倒下了,他们心里才平衡。”

后来李四学乖了,不再显摆。他踏实学种植技术,把大棚打理得井井有条,蔬菜长得又好又壮,慢慢赚了钱,买了新车,村里人反而打心底里佩服他。李四说:“装逼就是给自己招祸,实实在在做人、做事,比啥都强。”

2、别把别人当稻草:靠谁不如靠自己

村里的小芳,以前总爱把别人当救命稻草。感情里,她对男友百依百顺,当牛做马,以为这样就能留住对方,结果男友觉得她没骨气,转身就走;工作中,她总指望同事帮她干活,自己啥也不想学,结果同事都嫌她麻烦,没人愿意帮她,她自己也没学到本事,被老板辞退了;生活中,她总想着朋友帮衬,遇到点难处就找人哭诉求助,慢慢的,朋友也都躲着她。

王大伯跟她说:“谁都靠不住,只有自己最靠谱。感情里当舔狗,只会让人看不起;工作中指望同事,永远学不会真本事;生活中依赖朋友,迟早会被抛弃。无论啥关系,都不能丢了自己,别从别人身上找安全感,安全感都是自己给的。”

小芳听了,开始学着靠自己。她学做手工布鞋,一门心思钻研技术,慢慢做出了名气,开了网店,赚了不少钱;遇到难处,她不再找人哭诉,而是自己想办法解决。慢慢的,她变得自信独立,身边也有了真心待她的朋友。小芳说:“面对生活的刁难,只有让自己优秀,才是唯一的出路,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3、坚持复盘:在自省中攒经验

村里的赵叔,种了一辈子地,收成总比别人好,秘诀就是 “常复盘”。每天晚上,他都会坐在院子里,琢磨今天做了啥、做得咋样:今天浇水是不是多了?施肥是不是匀了?遇到病虫害,用的法子管用吗?

有次他种的黄瓜长得又细又小,他就复盘:是不是种子选得不好?是不是光照不够?后来他发现,是浇水太勤,土壤透气性差导致的。他调整了浇水频率,后来种的黄瓜长得又粗又壮。赵叔说:“人就像种地,得经常审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看看自己啥时候像头失控的野兽,冲动行事;啥时候理性得吓人,沉着应对。只有这样,下次遇到类似的事,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村里的小周,以前做事马马虎虎,从不复盘,同样的错误总犯。后来他跟着赵叔学,每天晚上花半小时复盘,慢慢的,他做事越来越稳,错误越来越少,不管是种大棚还是做电商,都做得顺风顺水。小周说:“大家每天都在做同样的事,拉开差距的是从事情里收获的经验。复盘能让你积累更多正确的经验,少走很多弯路。”

4、重要的话:先打腹稿再开口

村里的老支书,说话总是有条有理、掷地有声,不管是村里的大会还是跟人谈判,都能说到点子上。有人问他秘诀,他说:“重要的话,得先在心里打个腹稿。”

以前村里分宅基地,有人闹矛盾,老支书临时要出面调解。他没急着开口,而是在心里快速勾勒框架:先安抚双方情绪,再讲政策规定,最后提出解决方案。结果,他的话条理清晰、有理有据,双方都心服口服,矛盾很快就解决了。老支书说:“遇到临时但重要的讲话,别浪费时间调整情绪,赶紧在心里搭好框架,避免没想好就开口。有逻辑、有条理的表达,是加分项,还能给你带来不少机会。”

村里的小李,以前说话总没头绪,想到啥说啥,常常因为表达不清闹误会。后来他学老支书,重要的话先打腹稿,慢慢的,他说话越来越有条理,不管是跟人谈合作还是汇报工作,都能让人听明白,也得到了不少机会。小李说:“说话也是门学问,先打腹稿再开口,才能把话说好、把事办成。”

5、别为小事争论:沉稳气质靠沉淀

村里的张大爷,从来不为无关紧要的小事跟人争论。村里有人争论中东战争的局势,有人热议没头没尾的热点新闻,他从不参与,要么躲在家里看书,要么去地里干活。

有人说他 “不合群”,张大爷却不在意:“那些事跟咱没关系,也触及不到咱的利益,争赢了又咋样?争输了又咋样?不过是浪费时间、惹一肚子气。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偏见里,你跟他争论,根本争不出结果,还会显得自己没风度。”

村里的李四就爱为小事争论,不管是别人说的一句话,还是网上的一个热点,他都要跟人争个输赢,结果常常争得面红耳赤、不欢而散,还落下了 “爱抬杠” 的名声。后来他学张大爷,不再为小事争论,慢慢的,他变得沉稳了不少,村里人也愿意跟他来往了。李四说:“不参与无关紧要的争论,才能沉下心来做自己的事,沉稳的气质也会慢慢培养出来。”

6、别暴露不安全感:稳住气场不示弱

村里的小芳,以前说话声音小,还总爱重复,站着的时候频繁换姿势,肢体动作僵硬,别人一看就觉得她没自信、气场弱。有次她去镇上谈合作,对方见她这样,觉得她不靠谱,合作也没谈成。

后来她听了表姐的话,开始注意自己的言行。她学着大声说话,不重复;站着的时候保持站姿,不随便换姿势;还记住了一个小技巧:时刻用舌头抵住上颚,保持嘴唇微闭。慢慢的,她看起来沉稳从容了不少,谈合作也顺利多了。小芳说:“小声说话、重复话语、频繁换姿势,这些都是不安全感的体现,别人一看就知道你没底气。稳住自己的言行,才能稳住气场。”

村里的赵叔也说:“气场这东西,是靠练出来的。你自己稳住了,别人才会觉得你靠谱、有自信,也才愿意跟你合作、来往。”

7、紧急时停顿三秒:思考后回应更郑重

村里的老支书,不管遇到多紧急的事,都会停顿三秒再回应。有次村里的大棚被暴雨冲垮了,村民们急得团团转,纷纷找老支书想办法,老支书却没急着表态,而是停顿了三秒,然后说:“大家先别慌,先把没被泡坏的蔬菜收了,再组织人修大棚,我已经联系了匠人,很快就到。”

老支书说:“那些高层领导说话慢,不是刻意的,是在快速搜集信息、思考对策。遇到紧急的事,别着急回应,停顿三秒,既能让自己冷静下来,也能让回应更周全、更郑重,别人也会觉得你靠谱。”

村里的小周,以前遇到事总爱立马回应,结果常常没考虑周全,说出的话、做出的决定不靠谱。后来他学老支书,紧急时停顿三秒再回应,慢慢的,他的回应越来越周全,也越来越让人信任。小周说:“停顿三秒,不是浪费时间,是在思考,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回应。”

8、少点解释欲:不必跟所有人辩解

村里的张婶,以前总爱解释。别人误会她,她要解释;别人质疑她,她也要解释,结果越解释越乱,反而让人觉得她心里有鬼。有次她帮邻居带东西,邻居说少了一样,张婶急着解释,说自己没拿,结果越说越激动,邻居反而更怀疑她了。

后来王大伯跟她说:“不是所有人都值得你解释,也不是所有事都需要解释。你在乎的人,值得你费口舌;不在乎的人,解释再多也没用,还会被对方拉进口水之争的陷阱,哪怕你有理,也会变得没理。”

张婶听了,不再随便解释。别人误会她,她觉得没必要,就一笑而过;别人质疑她,她觉得不在乎,就不搭理。慢慢的,她发现,很多误会不用解释,时间久了自然会澄清;那些故意找茬的人,你不解释,他们也没辙。张婶说:“少点解释欲,才能活得轻松,也才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9、戒除抢答:听人把话说完

村里的李四,以前有抢答的坏毛病。别人说话还没说完,他就急着插话,要么是出于尊重,怕对方的话掉地上,要么是性格使然,等不及别人说完就要表达自己的意见。结果,他常常没听明白别人的意思就瞎回应,闹了不少笑话,还得罪了不少人。

有次村里开大会,老支书还没把政策讲完,李四就急着抢答,提出了自己的疑问,结果他的疑问老支书后面就要讲到,大家都笑他 “没耐心”。后来老支书跟他说:“抢答是个坏毛病,既不尊重别人,也容易误解别人的意思。听人把话说完,既是尊重,也是思考的过程,只有听明白了,才能做出更好的回应。”

李四听了,开始刻意戒除抢答的毛病。别人说话时,他耐心听,等别人说完了,他再思考回应。慢慢的,他不再闹笑话,也得罪人少了,跟人的沟通也顺畅多了。李四说:“戒除抢答,才能听明白别人的话,才能做出正确的回应,也才能让人觉得你稳重、有教养。”

10、做点 “无用” 事:充实精神慢心境v

村里的王大伯,闲暇之余总爱养花种草,还爱去镇上看那些未必能看懂的展览。有人说他 “闲得没事干”,觉得这些事没用,不如多干点活赚点钱。可王大伯却不这么认为:“这些看似无用的事,能让心境慢下来,让精神世界充实起来。人要是一门心思只追逐有用的东西,整个人会变得毛躁又肤浅,日子也过得没滋味。”

王大伯养的花,开得姹紫嫣红,家里总是香喷喷的,他看着心里就舒坦;他去看展览,虽然很多看不懂,但能开阔眼界,让他觉得世界变大了。王大伯说:“日子不光是赚钱,还要有精神寄托。做点‘无用’的事,才能让生活更有情趣,让自己更有内涵。”

村里的小周,以前总想着赚钱,除了干活就是琢磨怎么赚钱,结果钱没赚多少,整个人变得焦虑又毛躁。后来他学王大伯,做点 “无用” 的事,养养花、看看书,慢慢的,他的心境平和了不少,也不再那么焦虑了,干活也更有效率了。小周说:“做点‘无用’的事,不是浪费时间,是给自己充电,让自己能更好地面对生活。”

v

喜欢人性的那些事儿请大家收藏:(m.8kxs.com)人性的那些事儿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