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千年一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78章 墨城远鉴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就在洛阳的帝后因同一份捷报而心思各异之时,远在重洋之外的华胥国都——墨城,却沉浸在一片与世无争的蓬勃朝气之中。依山傍海的墨城,建筑错落有致,白色的墙体与深色的屋顶在热带阳光下对比鲜明,港口桅杆如林,其中数艘烟囱耸立、造型奇特的“惊澜级”蒸汽战舰尤为醒目,彰显着与此地传统帆船截然不同的力量。

扶余城破、高句丽灭亡的消息,通过墨羽那高效而隐秘的网络,几乎与洛阳宫城同步,被呈送至中央议事厅,摆在了东方墨的案头。

议事厅宽敞明亮,巨大的海图占满了一整面墙壁,上面清晰地标注着华胥十州的疆域、航线以及正在向外延伸的“破晓计划”探索路线。窗外,隐约传来格物院方向试验蒸汽机的低沉轰鸣,与港口的喧嚣交织成华胥独有的进取乐章。

东方墨仔细阅毕情报,神色平静无波,随手递给了身旁的青鸾与对面的李恪。青鸾一身利落的劲装,外罩轻薄的华胥官员常服,眉宇间英气勃勃,较之深宫时的娇柔,更多了几分执掌军务的沉稳与锐利。李恪则身着丞相袍服,气度雍容,早已洗去了当年皇子时期的郁愤,唯有眼神深处,偶尔掠过一丝对故国旧事的复杂感慨。

“高句丽……终究是亡了。”李恪放下绢报,轻轻叹息一声,语气中带着物伤其类的唏嘘,“想当年,泉盖苏文何等枭雄,抗拒天朝数十载,其子辈却连一年都未能撑过。一个立国数百年的王朝,倾覆之时,竟也如此迅速。”他摇了摇头,这声叹息既为高句丽,也隐约勾起了自身对大唐皇室往事的些许回忆。

青鸾看得更为透彻直接,她迅速捕捉了情报中关于唐军作战细节以及那“无名义士”的暗示,清冷的目光中闪过一丝了然。“薛仁贵用兵如神,唐军士气如虹,破城本是意料中事。只是这‘义士’之举,怕是又让那位皇后娘娘,寝食难安了。”她语气平淡,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讥诮。她对武媚已无旧日情分,唯有基于立场的冷静审视。

东方墨缓缓站起身,走到那幅巨大的海图前。他的目光并未在代表辽东或长安的标记上停留,而是缓缓扫过华胥辽阔的疆域——从核心的墨城,到作为跳板的链州(冲绳)、琉求(台湾),再到盘州、云崖州(菲律宾),直至广阔的爪哇诸洲(印尼)以及新归附的雨林州、珍珠州、霞屿州。他的视线最终落在了那条代表“破晓计划”、正向浩瀚太平洋深处延伸的虚线上。

片刻后,他转过身,声音沉稳而冷静,带着一种超然于旧大陆纷争之外的透彻:

“高句丽之灭,根源在于其内部腐朽僵化,难以应对大唐持续数十年的战略压力与雷霆一击。其亡,是旧时代秩序演变之必然。”他一语定性,将一场灭国之战提升到了文明演进的高度。“其顽强抵抗数十载,精神可佩,然固守一隅,不思开拓革新,终难敌时代洪流。此一点,于我华胥,亦是警醒。”

他的分析如同冰冷的刻刀,剥离了战场上的血火与权谋,直指文明兴衰的核心。

“至于唐廷,”东方墨继续道,目光扫过青鸾与李恪,“此战之后,李治心腹大患得除,‘总章’之梦或可暂得慰藉。然其病体难支,武媚权欲日炽,太子渐长,内部权力制衡将更为微妙。其国力经此一战,虽声威大震,亦需时日消化战果,重心或将暂时北移西顾。”

他走回案前,手指在那份情报上轻轻一点,做出了结论:

“辽东之变,于唐廷而言,是旧篇章的终结,亦是新纷争的开端。然,于我华胥,”他抬起头,目光清晰而坚定,“此等旧大陆的兴替轮回,只需知晓便可,不必费心介入,更不可因此扰我辈心神。”

他再次强调华胥的既定方略,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我们的根本,在于脚下这片土地的稳固与发展,在于格物院驱动下蒸汽舰队与新式农工的不断革新,在于‘墨城之盟’所构建的海洋文明共同体之繁荣,更在于‘破晓计划’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认知。唐廷是在旧有的框架内修补循环,在权力的名分上倾注心血;而我们,则在开创一条前所未有的新路,在实实在在的开拓与求知中积累力量,寻找文明存续与升华的另一种可能。道路既异,何必为其内耗而侧目?”

他的话语为这次情报研判定下了基调——保持观察,保持了解,但绝不卷入,更不因此改变自身航向。华胥的视线,应该投向更浩瀚的海洋,更遥远的星空,而非旧大陆上王朝更迭的轮回戏码。

命令被清晰传达下去:墨羽各分部,对高句丽灭国后的东亚局势保持常规关注即可,重点仍应集中于自身任务,尤其是配合“破晓计划”的推进与蒸汽技术的实用化。

冷眼旁观,并非漠不关心,而是基于对自身道路的绝对自信与对旧秩序局限的清醒认知。在华胥这艘正向未知领域奋力航行的巨舰上,辽东的烽火与洛阳的波澜,终究只是一段需要记录在案、却无需在意的远方插曲。他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喜欢千年一吻请大家收藏:(m.8kxs.com)千年一吻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