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未来我必将站在世界之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71章 跨洋信笺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藻株记事:田埂风暖与跨洋信笺

嘎查村的初秋总裹着股青稞熟了的甜香,萧凡踩着晨露往新扩建的藻株培养池走时,远远就看见叶之澜蹲在池边,手里攥着根木杆,正轻轻拨弄水面上的浮藻。她穿了件浅灰色的外套,袖口卷到小臂,露出的手腕上沾了点墨绿色的藻汁,像是不小心溅上的星子。

“怎么这么早?”萧凡放轻脚步走过去,把手里的热奶茶递过去,“刚从扎西阿妈家拿的,还温着。”

叶之澜接过奶茶,指尖碰到杯壁时轻轻颤了下——清晨的风还是凉的,杯子的温度透过指尖漫上来,让人心里一暖。她仰头喝了口,才指着池面说:“昨晚下了点小雨,我担心进水口堵了,过来看看。你看这边,浮藻比昨天多了点,要不要加点除藻的益生菌?”

萧凡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水面上果然飘着层薄薄的绿膜。他蹲下身,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飞快地记下水位和浮藻面积,笔尖划过纸页的沙沙声里,叶之澜忽然说:“对了,昨天跟镇上的物流站确认了,发往非洲的藻株苗用的保温箱,能保持12小时15c恒温,应该够送到穆萨那边。”

“我早上也收到穆萨的消息了,他说已经准备好培养池,就等苗到了。”萧凡合上本子,抬头时正好对上叶之澜的目光,她眼里映着池面的波光,亮闪闪的,“不过还有个问题,咱们之前测的藻株适应温度是10-25c,非洲现在白天能到30c,得提醒他们搭遮阳网。”

叶之澜点点头,把奶茶杯捏在手里,指腹无意识地蹭着杯沿:“我已经画了遮阳网的尺寸图,等会儿发给阿米,她之前跟着咱们学过搭棚架,应该能搞定。”她说着起身,脚下却没注意,踩在昨晚下雨积的水洼里,鞋底一滑,整个人往旁边倒去。

萧凡眼疾手快,伸手扶住她的胳膊。叶之澜的重心靠过来时,他能感觉到她手臂的温度,还有外套上沾的青草香。“小心点。”他轻声说,慢慢扶着她站稳,目光落在她沾了泥点的裤脚,“这边的路还没修平,下次我带双雨靴过来。”

叶之澜脸颊有点发烫,赶紧挣开他的手,弯腰拍了拍裤脚上的泥:“没事没事,就是有点滑。咱们赶紧去实验室吧,昨天配的益生菌该接种了。”她说着就往前跑,萧凡看着她的背影,忍不住笑了笑,拎起放在旁边的工具袋跟了上去。

实验室里的培养箱还亮着灯,里面放着昨天刚提取的藻株多糖样本。萧凡打开培养箱,小心翼翼地取出样本管,叶之澜则在旁边准备接种用的培养基。“上次小叶说,想在可降解包装袋里加层多糖涂层,延长保质期。”叶之澜一边搅拌培养基,一边说,“咱们这次提取的多糖纯度够不够?”

“昨天测过了,纯度92%,应该没问题。”萧凡把样本管放在离心机里,设定好参数,“等会儿离心完,我再测一次稳定性。对了,你上次说的藻株有机肥,试验田的玉米长得怎么样了?”

“昨天去看了,比普通施肥的玉米高了近10厘米,叶片也更绿。”叶之澜停下手里的活,走到窗边,指着不远处的试验田,“卓玛说,再过半个月就能收了,到时候咱们留一部分做种子,剩下的分给村民。”

萧凡走到她身边,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金黄的玉米穗在风里轻轻摇晃,像是一片翻涌的波浪。“还记得去年冬天,咱们第一次做饲料添加剂的时候,扎西阿妈还担心不管用。”他忽然说,语气里带着点感慨,“现在不仅牛羊不咳嗽了,连玉米都长得这么好。”

叶之澜转头看他,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他脸上,把他的睫毛染成了浅金色。“都是你肯琢磨,要是你当初觉得藻株多糖做饲料添加剂不靠谱,咱们也走不到现在。”她说着,忽然想起什么,从口袋里掏出颗用糖纸包着的糖,递过去,“昨天卓玛给我的,青稞味的,你尝尝。”

萧凡接过糖,剥开糖纸,一股淡淡的青稞香飘了出来。他放进嘴里,甜味慢慢在舌尖散开,带着点小时候的味道。“好吃。”他说,眼睛弯了弯,“下次咱们可以试试,用青稞做多糖的载体时,加少量糖,说不定牛羊更喜欢。”

叶之澜笑着点头,刚想说什么,离心机的提示音突然响了。萧凡走过去取出样本管,对着光看了看,透明的液体里没有一丝杂质。“纯度没问题。”他说,把样本管放进冰箱,“等会儿我把数据发给小叶,让她看看能不能用。”

两人正忙着,实验室的门突然被推开,扎西阿妈拎着个布包走进来,脸上带着笑:“萧老师,叶老师,我做了点青稞饼,给你们送过来尝尝。”她说着把布包放在桌上,打开一看,金黄的青稞饼还冒着热气,上面撒了层芝麻。

“阿妈,您太客气了。”叶之澜赶紧接过布包,拿出一块递给萧凡,“快尝尝,阿妈的青稞饼最好吃了。”

萧凡咬了一口,青稞的香味和芝麻的香味混在一起,暖乎乎的,从喉咙一直暖到心里。“好吃,比上次的更酥。”他说,看着扎西阿妈,“阿妈,您家的小羊怎么样了?”

“好得很!”扎西阿妈笑得眼睛都眯了,“现在每天都吃你们做的添加剂,长得胖乎乎的,晚上也不咳嗽了。我昨天还跟卓玛说,等冬天来了,再跟你们多要些添加剂。”

叶之澜点点头:“阿妈您放心,咱们的培养池扩建好了,以后添加剂够全村用的。对了,下次您要是有空,可以跟我们一起学做添加剂,这样您在家就能做了。”

扎西阿妈高兴地答应下来,又坐了会儿才离开。看着她的背影,叶之澜拿起一块青稞饼,咬了一口:“其实咱们能做成这些事,多亏了村民们帮忙。要是没有他们借石磨、帮着筛青稞粉,咱们的添加剂也做不出来。”

“是啊,科技落地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萧凡说,他走到培养池边,看着里面缓缓生长的藻株,“就像咱们和穆萨的合作,要是没有他们在非洲实地测试,咱们也不知道藻株和苔藓的最佳种植比例。”

叶之澜走到他身边,看着池里的藻株,忽然说:“等小叶回来,咱们一起去草原上看看吧。看看吃了添加剂的牛羊,看看长得高高的玉米,再看看非洲那边的农田。”

萧凡转头看她,眼里带着笑意:“好啊,到时候咱们还可以拍张合影,跟上次在培养池边的那张放在一起,看看咱们的藻株项目长大了多少。”

叶之澜点点头,阳光洒在两人身上,把影子拉得很长。实验室里很安静,只有培养箱运转的轻微声响,还有窗外风吹过玉米叶的沙沙声。她忽然觉得,这样的日子很好——有想做的事,有并肩的人,还有一片等着他们用技术点亮的田野。

下午的时候,萧凡收到了小叶的邮件,附件里是她画的可降解包装袋设计图,上面还写着一行字:“师兄师姐,我测试了多糖涂层的稳定性,能延长保质期15天,等我放假回去,咱们一起做样品!”

萧凡把邮件拿给叶之澜看,她看着设计图,眼睛亮了起来:“太好了!这样咱们的添加剂不仅便宜,还环保,村民们用着也放心。”

“等包装袋做出来,咱们就申请专利,然后推广到其他牧区。”萧凡说,他拿出手机,给穆萨发了条消息,问藻株苗的运输情况,“要是非洲那边的藻株能顺利生长,咱们还可以把藻株项目推广到更多国家。”

叶之澜点点头,走到窗边,看着远处的草原。秋天的草原已经开始泛黄,却依然美得像幅画。她想起第一次来嘎查村的时候,心里还带着点忐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帮上忙。现在想来,那些忐忑都成了珍贵的回忆——是和萧凡一起熬夜改配方的夜晚,是和村民一起筛青稞粉的午后,是看着牛羊慢慢好起来的欣慰,也是看着玉米渐渐长高的期待。

“对了,咱们明天去镇上的印刷厂,把新的添加剂使用手册印出来吧。”叶之澜忽然说,转头看向萧凡,“这次的手册里,加上藻株有机肥的使用方法,还有非洲那边的土壤改良案例,让村民们也看看咱们的藻株能做这么多事。”

萧凡笑着点头:“好啊,我今晚就把手册内容整理好。对了,镇上的书店有卖农业技术的书,咱们顺便去看看,说不定能找到改善藻株生长环境的方法。”

两人就这样说着,不知不觉天就黑了。萧凡锁上实验室的门,叶之澜拎着剩下的青稞饼,两人并肩往村里走。夜色渐浓,星星慢慢爬上天幕,洒下淡淡的光。田埂上的草叶上沾着露水,踩上去软软的,发出轻微的声响。

“你看,那是北斗星。”叶之澜忽然停下脚步,指着天上的星星,“我小时候,奶奶总说,跟着北斗星走,就不会迷路。”

萧凡抬头看去,北斗星在墨蓝色的天空中格外明亮,像是一盏指引方向的灯。“咱们的藻株项目,也像跟着北斗星走一样。”他说,转头看向叶之澜,“虽然有时候会遇到问题,但是只要咱们一起想办法,就总能找到方向。”

叶之澜看着他,眼里映着星星的光,轻轻“嗯”了一声。两人继续往前走,影子在月光下时而靠近,时而分开,却始终朝着同一个方向。

第二天一早,两人就去了镇上的印刷厂。印刷厂的老板看着他们手里的手册内容,笑着说:“你们这项目真好,既帮村民解决了问题,还能推广到国外,我给你们算便宜点。”

印完手册,他们又去了书店。萧凡在农业技术区翻找的时候,叶之澜忽然拿着一本书走过来:“你看,这本书里说,用沼液浇灌藻株,能提高多糖含量。咱们村里不是有沼气池吗?下次可以试试。”

萧凡接过书,翻了几页,眼睛亮了起来:“这个方法好!沼液是废物利用,还能降低成本,咱们回去就测试。”

两人抱着书往回走的时候,萧凡的手机响了,是穆萨打来的视频电话。屏幕里,穆萨站在培养池边,身后是刚卸下来的藻株苗箱,阿米正拿着温度计测水温。“萧,叶!”穆萨的声音很兴奋,“藻株苗到了,温度很合适,我们现在就准备接种!”

“太好了!”叶之澜凑到屏幕前,“穆萨,记得搭遮阳网,白天温度太高,别晒伤藻株。还有,接种的时候,用咱们之前说的稀释比例,别太浓。”

“放心吧!”穆萨笑着说,“阿米已经把遮阳网搭好了,我们现在就开始工作。等藻株长大了,我给你们发视频!”

挂了电话,萧凡看着叶之澜,笑着说:“你看,咱们的藻株已经跨洋了,说不定以后,会有更多人因为藻株过上好日子。”

叶之澜点点头,阳光洒在她脸上,让她的笑容格外明亮。“会的。”她说,“只要咱们一直坚持下去,一直一起努力,就一定会的。”

回到村里的时候,村民们已经在培养池边等着了。看到他们手里的手册,卓玛赶紧跑过来:“叶老师,这是新的手册吗?我能先看看吗?”

叶之澜笑着把手册递给她,村民们围过来,七嘴八舌地问着藻株有机肥和非洲土壤改良的事。萧凡和叶之澜耐心地解释着,看着村民们期待的眼神,心里忽然觉得格外踏实——他们做的事,不仅是研发技术,更是在为这片土地,为这些可爱的人,种下希望的种子。

傍晚的时候,萧凡和叶之澜又去了试验田。夕阳把玉米穗染成了金红色,风吹过的时候,发出“哗啦啦”的声响,像是在唱一首丰收的歌。萧凡蹲下身,轻轻抚摸着玉米叶,叶之澜则在旁边记录着玉米的高度和穗长。

“再过半个月,就能收玉米了。”叶之澜说,语气里带着期待,“到时候咱们煮玉米吃,再请村民们来家里做客。”

“好啊。”萧凡说,他站起身,看着叶之澜,“到时候,咱们再跟小叶视频,让她也看看咱们的玉米长得多好。”

叶之澜点点头,抬头看向夕阳。夕阳的光芒温柔地洒在田野上,洒在两人身上,也洒在不远处的藻株培养池里。她忽然觉得,未来就像这夕阳一样,温暖而明亮,充满了无限的可能。而她和萧凡,会带着这份对藻株的热爱,带着对这片土地的牵挂,一直走下去——从田埂到草原,从嘎查村到非洲,让藻株的绿意,蔓延到更多的地方,让藻株的暖意,温暖更多的人。

喜欢未来我必将站在世界之巅请大家收藏:(m.8kxs.com)未来我必将站在世界之巅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