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侠朱家在楚地接受了田仲的招待,待了一段时间,觉得楚地荒僻,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就辞别了田仲,回到北方。
朱家没有回齐地,更没有去长安,虽然在齐地和长安自己都认识一些贵人,但是上次淮阴侯遇刺事件之后,朱家是不想,也不敢回到长安了。
很危险。
细细思量一番,朱家决定去巩邑。
巩邑是天下富庶之地,有富裕的地方,就有不公,有不公,游侠就有事情可做。
本来想去巩邑找一点事情出来。
但是巩邑的工坊针插不进水泼不进。
倒也不是说工坊只接受来自张村的居民,而是说,工坊对技术有要求。
连三视图都看不懂的人,就不要想在工坊里找什么事情做。
而巩邑的工坊虽然工作很危险,日常也是有伤亡的,但是伤者或者死者的家属,从来没有闹事的,对生死简直看淡。
难道就不知道,可以闹个事,从工坊多捞一些好处吗?
不过也确实打听到,工坊对伤亡的抚恤还是非常厚道的,甚至比朝廷给士兵的抚恤也不差到哪儿去,甚至照顾的更加细腻。
这是朱家所不了解的规则。
而且,巩邑隐隐似乎有很特别的组织,工坊的工人经常还会编列到民兵里训练。
也有江湖人士来到巩邑搞一些勾当——窃贼、盗匪、拍花子拐卖儿童的人贩。
朱家亲眼看到一个拍花子的,在巩邑被从街头打到街尾,最后都没了人形。
太惨烈了。
巩邑没有城墙,又如此富庶,也难免引得盗匪眼热。
朱家也亲眼见到,某一个夜晚,一队马匪窜入巩邑欲行劫掠。
结果就是工坊守夜人发现,敲起了钟,然后整座沉睡的巩邑就灯火通明,工坊的民兵从枪柜里取出了枪,守夜人在街上拉出了绊马绳,整个巩邑的居民男女老少都走上了街头,有拿着镰刀的,有拿着菜刀的,还有拿着擀面杖和笤帚疙瘩的。
一整队马匪,几十个精壮的汉子,就成了铺路的渣渣,次日清晨被街道上的清洁工清理冲洗干净。
巩邑是个太危险的地方,巩邑有自己的秩序维护手段,用不上游侠——甚至连官吏都用不太上。
洛阳的官吏到巩邑来都客客气气的。
税官到了巩邑,自然有工坊拿出账册,一笔笔把税金计算清楚,然后就是整箱整箱的铜钱摆出来,直接上秤称量,然后工坊的管事亲手打上封条,和税官共同签字,就挥手送走了税吏。
既没有见面的唯唯诺诺,也没有事后的上下打点。
就是一个云淡风轻。
洛阳县令来到巩邑拜见巩侯的时候,从来都是进入巩邑境内就乖乖收起仪仗,轻车简从送上拜帖等待巩侯接见。
一直也知道巩侯不一般,但是只有在巩邑的客栈居住一段时间,亲眼见到巩邑的生活,见到巩侯的做派,才知道这么不同凡响。
巩侯在巩邑,寻常也从来不穿那套紫绶金印的行头,就只是一身素色的麻衣胶鞋,漫不经心的走在街巷之中,随便坐在路边摊上喝一碗豆浆,吃一根油条,随意和店家闲聊几句。
巩邑的市民工匠,有认识巩侯的,路过巩侯也都没有大礼参拜,只是轻轻点头微笑一下,但是看得出来,这些巩邑的百姓,是真的敬重这位侯爷,他们不大礼参拜,只是不敢去打扰这位侯爷而已。
就算不认识巩侯的孩童,奔跑的时候撞到巩侯身上,也都只不过像普通孩子撞到大人一样,行个礼,周围的成人也并不会因为孩子冲撞了巩侯而惊慌失措,而是安然看着巩侯笑骂小孩调皮。
朱家就觉得,这个巩侯才是深藏在这座城的一位侠者,云淡风轻之间,就能活人无数……或者杀人无数。
巩邑不是自己搞事情的地方,所以朱家选择了洛水码头。这里是洛阳令的地盘,这里鱼龙混杂,这里的搬运工只不过是寻常的农人。他们是一团散沙。
有人的地方就有欺凌有冲突。
有冲突的地方,就有游侠。
朱家虽然看起来是个不起眼的、衣着平凡的汉子,但是在河南地界,朱家还是可以轻易调度一笔钱的,这笔钱用来帮助这些搬运工挺过数日的罢工,提供日常的食物,还是够的。罢工结束,这些搬运工就要每天送上五个钱的会费。
对搬运工来说,尤其是工钱上涨以后的搬运工来说,这五个钱是出得起的。集腋成裘,几天时间就把之前朱家的花费弥平了。
更重要的是,从这一刻开始,搬运工有了首领。
几百名搬运工,就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洛水码头的工作一共就那么多。需要的搬运工一共就那么些人,朱家来了以后,就确定了搬运工的人数,再不许有新工人随意在洛水码头等活儿。能蹲在码头前的空地上等活儿的搬运工,必须是曾经吃过朱家的饼子的工人,或者经过工人介绍,朱家点头准许在这里等活儿的工人。
白手创业难吗?并不难,这样轻易就有几百人听从自己的号令,全不是一件难事。有了几百个强壮的男人,你就可以干更多的事情。
朱家蹲在洛水码头前面空地上,身旁有一只竹筐,每个工人来蹲活儿的时候,都会往筐里放下五个钱。然后朱家就把一个漆黑色的竹牌递过去。工人就把竹牌挂在颈子上,这一整天就佩戴着这个竹牌在码头上搬运货物。
如果发现有人没有佩戴竹牌搬运货物,整个码头上的工人们就会抓住那人,教他规矩。也不至于就打死打残,总之是让他知道,这码头的搬运工作不是什么人都能干的,也不是你有力气就能干的。
这个码头就这样建立起一种新秩序。
朱家很满意,就等着一些小小的变化、小小的事故,有事故就可以出来讲话了。
这么大的码头,一定会有事故的。朱家很有耐心。
喜欢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请大家收藏:(m.8kxs.com)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