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寻常的笨嘴拙舌的力工不同,朱家的口才相当好。
每天发放工牌只用了一个早上的时间,剩下大把的时间,朱家就在各个货船、库房之间闲转,和货主们混在一起,时间不长,也便摸清了码头上的各种关系,对每个货主的业务、需求也都有了更多的了解。
当朱家大包大揽,说“东家你这一船货,搬货的活计都包给我,我手下兄弟多,我保证一个上午就能帮你装满船,吃过晌午你就能开船去长安,三天以后您就可以给当地交货收钱了!”
货主并不跟朱家计算一个人一个人的工钱,而是给出一个数:一天装完船费用几何,半天装完船费用加倍……
朱家发现,原来钱还可以这样赚!
估算清楚这搬运上船的费用,朱家发现,自己接下货主的装货业务,再分包给力工,一进一出,获利可不止是每天几个钱。
这就组织起业务来:不再是每天发工牌进出码头,而是前一天直接去码头,和所有货主登记手中的业务。次日清晨在码头门口直接选派力工,这艘船需要力工几何、那个库需要力工几何,完成当日搬运业务,晚间直接找朱家结算工钱。朱家和货主另行结算。
一万钱的一笔搬运业务,朱家可以剩下六千钱。
直接派下去的活计,搬运工的收入稳定有保障,货主也不需要自己派人寻找力工、又无法把握搬运的时间和效率、还少了和一个一个力工打交道的麻烦。
很妥当!
朱家不需要投入一个钱,更不需要卖房子置地,就只需要抓住货主的业务,靠着之前和码头工人的熟络,就创办了一个全新的商行。
叫做脚行。
朱家在码头对面赁下一个铺子,挂起了一个绘着野猪的牌匾。又重新制作了工号牌子和账册,新的规矩定下来了:登记在册的脚夫,只要每天上工,无论派没派到活计,就都平分当天的脚钱。而具体去哪个库、哪艘船上工,听朱掌柜的安排。
没有进入账册、没有工牌的农夫,不准许参加码头搬运工作,如果有任何没有工牌的人敢在码头出入揽活,就会迎接脚行脚夫的联合毒打!
朱家有一票手下,足可以对付所有零散的工人。
过去乱糟糟的码头,就这样开始出现了秩序。
而朱家脚行的生意,也开始扩展到了巩邑。
朱家购置了一批诚记独轮车,做起了从巩邑工坊向码头送货的生意。工坊不再需要自己雇佣力工,也不需要自己购置运输工具,成品货物的运输直接委托脚行办理,就能直接送到码头的船上。工坊的工种减少、日常运输费用也下降,以李灵为核心的财务部门乐见成本进一步降低。
而随着这一业务的增加。朱家脚行扩大了脚夫的聘雇,一时之间,脚行搬运工推车工的人数也达到了千人,随着巩邑的繁荣和码头的繁荣,眼看脚行的雇工还在不断增加。
随之而来的是,脚行的收入也在增加,这个过去没有、凭空出现的脚行,居然也成了日进万钱以上的一个全新商家。
着名豪侠朱家,就如此在洛阳巩邑之间,有了一席之地。
以日进万钱的生意,朱家也有资格出入巩邑,和巩邑的各大商行、工坊的管事坐在一起推杯换盏。
不过朱家仍然是一个生活非常简朴、非常低调的人。从不穿丝帛的衣服、平素也从不张扬。对谁都是一副笑呵呵的神态,不太多嘴多问,总是愿意倾听别人的苦楚。
谁的烦恼,朱家都爱听。
无论是寻常的脚夫、洛阳的小商贩、还是巩邑商行的掌柜的烦恼,都愿意找朱家聊一下。
有的人就有这样的天赋,他虽然不爱说话,却擅长倾听,又守口如瓶,是一个完美的树洞。
而且,如果你把自己的苦楚跟朱家说了,说不定就会得到意外的惊喜!
一位脚夫老母重病无钱医治,自己又在码头上扭伤了脚,需要在家中养伤。脚夫这个行当,是手停口停,一日不上工就一日没有收入的,这一家子当时就陷入了困境。
朱家知道这个消息,就带了随从和从城中请的跌打医生,亲自跑几里路,来到脚夫家里,送上了米面,安抚脚夫不要忧虑,好好养伤,伤好之后,脚行永远会给他留一份工作。
一个小商行在洛阳附近被打劫,钱货全失,朱家亲自带了脚行的脚夫,去土匪窝子里和匪首谈判,最后帮助商行讨回了一半财货。
洛阳城的一个富家公子,看上了洛阳一个酒坊家的女儿,抢掠侮辱了酒坊家的女子,酒坊老板求到脚行朱掌柜面前。朱家听过酒坊老板的倾诉,夜入富家府邸,怒斥了富家公子,口才折服了富家家主。家主痛斥责罚了儿子,次日亲自带着儿子去给酒坊老板道歉,给了酒坊一笔赔偿,也让自己的儿子纳娶了酒坊老板的女儿。
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
朱家的名声在洛阳巩邑的商户中越来越大,洛阳很多商户在年节都会来给朱家送一份礼品,甚至有不少商户愿意每个月给朱家送一串钱,不求别的,就只是自己商铺有什么难处、收到人骚扰的时候,希望朱大侠士能出面帮自己摆平这些麻烦。
洛阳城的浮浪子弟,一时之间都收敛了许多。调戏妇女、白拿商户货品不给钱之类的事件,一时都减少了许多。
朱家本就是天下知名的侠客。最擅长的就是为人排忧解难。现在手下有了上千名兄弟,在洛阳巩邑之间,就没有朱家摆不平的事儿。
任何人收到欺凌,如果在官府找不到公道,你可以去洛阳码头的那个挂了野猪招牌的脚行,只要你向那位五短身材的老板磕个头,送上一样礼物,老板愿意倾听你的故事,如果那个老板认为你确实受到了委屈,他就会帮你出头。
至于朱家帮人讨公道不是白白讨要的,这事儿是天经地义。这世间的公道,哪有不需要花钱的呢?
所有这些,都只是在民间悄悄的发生,街巷间有一种说法,洛阳的白天,归洛阳县令管,洛阳的夜晚,归朱大侠管。
洛阳县令、巩邑的那位侯爷,对辖区内多了这么一位黑夜中的王者是一无所知。
喜欢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请大家收藏:(m.8kxs.com)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