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案六组之暗影之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28章 晨市微光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是被窗台上的绿萝摇醒的,叶片上的露珠折射着淡金色的光,顺着叶脉滚落,在窗台上洇出一小片湿痕,季洁睁开眼时,身边的位置已经空了,被子叠得方方正正,像块规规矩矩的豆腐块,是杨震多年养成的习惯。

卧室门虚掩着,传来轻微的响动,她披了件外套起身,推开门就看见杨震正站在厨房门口,手里拿着两个刚煮好的鸡蛋,在门框上轻轻磕着,晨光从他身后的窗户涌进来,给他周身镶了圈毛茸茸的金边,连他微驼的肩膀都显得柔和了许多。

“醒了?”他回头,眼里带着点刚睡醒的惺忪,手里的鸡蛋已经剥好了一个,白嫩嫩的递过来,“刚想叫你,闻着鸡蛋熟了就先剥了。”

季洁接过来,指尖碰到蛋壳的余温,咬了一小口,蛋黄的绵密混着淡淡的咸香在舌尖散开,“怎么不多睡会儿?”她含着鸡蛋说话,声音有点含糊,“昨天拖到那么晚才睡。”

“睡不着了,”杨震把另一个鸡蛋的壳剥掉,放在她手里的盘子里,转身去灶台前盛粥,“脑子里总想着旧货市场的书,说不定能淘到本绝版的刑侦笔记,”他说话时,锅里的白粥正冒着热气,米香混着淡淡的枣甜味飘出来,是他早起用砂锅慢慢熬的。

早餐简单却温热,白粥熬得糯糯的,里面卧着几颗红枣,甜丝丝的;还有一小碟酱菜,是楼下便利店买的,脆生生的黄瓜条,带着点微辣,两人坐在餐桌旁,阳光透过窗户斜斜地落在桌面上,把盛粥的白瓷碗照得透亮,杨震吃饭快,但今天却放慢了速度,偶尔抬头看她一眼,看她用勺子把粥里的红枣挑出来,慢慢啃着枣肉,嘴角沾着点粥沫也不自知。

“对了,昨天田蕊说,韩丽把王勇的笔记本藏起来了,”季洁突然想起什么,笑着说,“就因为王勇吃了她的蛋糕,韩丽说要让他尝尝着急的滋味,把笔记本藏在档案室最顶层的柜子里,害得王勇找了一下午,最后还是陶非看他可怜,偷偷指了个方向。”

“这俩活宝,”杨震摇摇头,眼里却带着笑意,“不过也好,办公室里有他们闹腾着,倒不觉得闷,”他想起昨天下午,王勇急得满头大汗,在办公室里转来转去,嘴里念叨着“我的笔录还在里面呢”,而韩丽坐在旁边的椅子上,抱着胳膊偷笑,那场景想想就觉得热闹。

吃完饭,杨震去阳台拿外套,看见晾衣绳上挂着的衬衫被风吹得轻轻晃着,是他昨天收进来又被季洁重新洗过的——她总说他手劲大,洗不干净领口的汗渍,他拿起那件浅灰色的衬衫穿上,领口的布料柔软,带着阳光和洗衣液的混合香气,是他熟悉的味道。

两人下楼时,楼道里已经有了声响,三楼的张阿姨正提着菜篮子往楼下走,看见他们笑着打招呼:“小杨小季,这是要出去啊?”

“是啊张阿姨,去旧货市场转转,”杨震笑着回应,侧身让她先过。

“那可得早点去,晚了好东西都被挑走了,”张阿姨拍了拍季洁的胳膊,“那边有个卖老布的摊子,花色可正了,你去看看,做个桌布啥的挺好。”

“好嘞,谢谢您张阿姨,”季洁笑着点头,看着张阿姨的身影消失在楼梯拐角,才和杨震并肩往下走,楼道里的扶手被晨光晒得暖暖的,摸上去很舒服,台阶上还留着昨晚拖地的湿痕,踩上去有点涩。

小区门口的早点摊正热闹着,卖油条的师傅站在油锅前,手里的长筷子翻飞,油条在油锅里滋滋作响,金黄酥脆;豆腐脑的摊子前围了不少人,老板用大勺子舀着嫩滑的豆腐脑,往里面加着酱油、醋、虾皮和香菜,香气扑鼻,杨震停住脚步,回头问她:“要不要带两根油条?等会儿逛累了吃。”

季洁刚想说不用,就看见卖油条的师傅递过来两根刚出锅的,油亮亮的冒着热气,“那就来两根吧,”她笑着说,看着杨震付了钱,把油条用牛皮纸包好递过来,纸包上很快洇出一圈油痕。

他们没开车,沿着路边慢慢走着,清晨的风带着点凉意,吹在脸上很舒服,路边的梧桐树叶子被风吹得沙沙响,偶尔有几片叶子飘落,打着旋儿落在地上,街心公园里,有老人在打太极,动作慢悠悠的,像电影里的慢镜头;还有几个小孩在追逐打闹,笑声清脆得像风铃。

“你看,那只小狗多可爱,”季洁突然停下脚步,指着不远处一只棕色的小狗,它正摇着尾巴,跟着主人的脚步小跑,圆滚滚的身子像个毛线球。

杨震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笑着说:“等忙过这阵子,咱们也养一只?就养只这样的,不用太大,每天早上带着它出来遛弯。”

“再说吧,”季洁往前走了两步,嘴角却忍不住上扬,“现在案子这么多,哪有时间照顾它,万一咱们出任务,把它一个扔在家里,多可怜。”

杨震没再说话,只是加快脚步跟上她,自然地牵住她的手,她的手有点凉,他用掌心把她的手裹住,慢慢暖着,两人的影子被晨光拉得很长,并排投在人行道上,偶尔交叠在一起,像幅安静的画。

旧货市场离得不远,走路也就二十分钟的路程,还没到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嘈杂的声音,叫卖声、讨价还价声、自行车的铃铛声混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像个集市,门口的空地上停满了自行车和电动车,车把上挂着刚买的菜、水果,还有捆成捆的旧书。

“人还真不少,”季洁看着攒动的人群,眼里闪过一丝好奇,“我还是第一次这么早来这儿。”

“早来才能淘着好东西,”杨震拉着她往里走,小心翼翼地避开迎面过来的小贩,“这边的旧书店都藏在角落里,得好好找。”

市场里的摊位挤挤挨挨的,卖什么的都有,有摆着旧家具的,掉漆的木柜、缺腿的椅子,被摊主擦得干干净净,透着股岁月的味道;有卖老物件的,铜制的香炉、瓷碗、旧怀表,在晨光下闪着温润的光;还有卖蔬菜水果的,新鲜的黄瓜带着露珠,红彤彤的苹果堆成小山,摊主大声吆喝着,“便宜卖了,刚摘的!”

杨震拉着季洁在人群里穿梭,眼睛却不停地扫视着两边的摊位,像在寻找什么线索,季洁被旁边一个卖老布的摊子吸引了,摊主是个老太太,手里拿着块蓝底白花的布料,正跟一个阿姨说着什么,布料的花纹很雅致,是老式的缠枝莲,蓝得沉静,白得干净。

“这块布真好看,”季洁蹲下身,轻轻抚摸着布料的质地,纯棉的布料带着点粗糙的手感,却很扎实。

“姑娘好眼光,”老太太笑着说,“这是老棉布,我年轻时自己织的,现在可没人织这个了,做个桌布、窗帘啥的,多好看。”

季洁拿起布料在手里比划着,回头看杨震,眼里带着点询问,杨震走过来,看了看布料,又看了看她,笑着说:“喜欢就买了,回去给餐桌换上,肯定好看。”

老太太见他们要买,高兴地说:“算你们便宜点,这布厚实,能用好些年。”

付了钱,杨震把布卷起来,放进随身带的包里,“走吧,去看看书店,”他拉着季洁继续往前走,穿过卖杂货的摊位,拐进一条更窄的巷子,巷子里果然有几家旧书店,门面不大,门口堆着高高的书,用绳子捆着,像座座小山。

杨震眼睛一亮,松开她的手就走了过去,蹲在书堆前翻看起来,阳光透过巷子里的老槐树洒下来,在书页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的手指在书脊上轻轻划过,动作专注又认真,季洁没去打扰他,只是站在旁边看着,看他偶尔拿起一本书,翻到扉页看看出版日期,又摇摇头放下,眼神里满是期待。

巷子里很安静,只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和远处传来的隐约叫卖声,有只橘猫懒洋洋地趴在书堆上,晒着太阳,看见他们也只是抬了抬眼皮,又闭上了眼睛,季洁看着杨震的背影,他微微弓着背,头发被晨光染成了浅棕色,有几缕碎发垂在额前,像个认真寻宝的孩子。

“找到了!”杨震突然回头,手里举着一本泛黄的书,脸上带着兴奋的笑意,“你看,《民国刑侦档案汇编》,还是第一版的,品相还挺好。”

季洁走过去,看他手里的书,封面已经有些磨损,边角卷了起来,但字迹还很清晰,“真不错,”她笑着说,“这下你又有得看了。”

“那可不,”杨震小心翼翼地把书放进包里,像捧着个宝贝,“回去慢慢研究,说不定能从里面找到点破案的思路。”

他们在巷子里转了好几家书店,杨震又淘到了两本旧书,一本是讲犯罪心理学的,另一本是关于痕迹鉴定的,都被他宝贝似的放进包里,季洁则在一家卖老照片的摊位前停住了脚步,照片已经泛黄,边角有些卷曲,上面是穿着军装的年轻人,笑得一脸灿烂,背景是老式的办公楼。

“这照片有些年头了,”摊主是个老爷子,戴着老花镜,慢悠悠地说,“都是以前的老物件,留着也是留着,给喜欢的人看看。”

季洁拿起一张照片,照片上的年轻人穿着和他们现在相似的制服,胸前别着徽章,眼神坚定,她想起刚进六组的时候,自己也是这样,穿着崭新的制服,心里满是憧憬和紧张,而杨震就站在旁边,笑着说“别怕,有我呢”。

“喜欢这张?”杨震走过来,看见她手里的照片,轻声问。

季洁点点头,把照片放下:“就是觉得挺有感触的。”

“那就买下来吧,”杨震拿起照片,递给摊主,“多少钱?”

老爷子摆摆手:“不值钱,喜欢就拿着吧,留个念想。”

杨震还是把钱放下了,小心翼翼地把照片放进包里,和他的书放在一起,“回去找个相框裱起来,挂在墙上,”他说,“也算是个纪念。”

从旧货市场出来时,太阳已经升高了,暖洋洋地照在身上,他们去旁边的菜市场买了菜,新鲜的鲈鱼在袋子里扑腾着,还有翠绿的青菜、红彤彤的西红柿,杨震拎着沉甸甸的袋子,脚步却很轻快。

“中午给你做清蒸鲈鱼,”季洁走在他身边,阳光照在她脸上,她的眼睛亮晶晶的,“再炒个青菜,简单吃点。”

“好啊,”杨震侧头看她,她的头发被风吹得有些乱,几缕碎发贴在脸颊上,他伸手替她把碎发别到耳后,指尖触到她的皮肤,带着阳光的温度,“回家就看你的了。”

两人并肩往家走,菜市场的喧闹声渐渐远去,取而代之的是街边的鸟鸣和风吹树叶的声音,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落在地上,像撒了一地的碎金,他们的影子交叠在一起,慢慢向前移动,走向那个充满烟火气的家,走向属于他们的,平凡又温暖的日子。

喜欢重案六组之暗影之下请大家收藏:(m.8kxs.com)重案六组之暗影之下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