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现代皇帝爆笑改造大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3章 死局与“非常之策”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第53章:死局与“非常之策”

包拯密信中透露的“证人失踪、看守被杀”的消息,像一块千年寒冰,瞬间冻结了赵祯的血液。对方不仅猖狂,而且手段狠辣果决,竟然能在包拯的眼皮子底下,清理掉关键证人和内部眼线!这已经不仅仅是阻挠调查,而是赤裸裸的宣战和灭口!京西的局面,何止是失控,简直已沦为修罗场,包拯和小桂子身处其中,危在旦夕!

而太后在家宴上那句轻描淡写的“知道得太多不是好事”,此刻回想起来,更如同一声来自深渊的叹息,带着令人毛骨悚然的预见性。太后是否早就预料到京西会流更多的血?她是在提醒,还是在……警告?

巨大的无力感和愤怒交织在赵祯心头。他空有皇帝的名号,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忠臣身陷险境,看着国蠹逍遥法外,甚至可能就在这宫墙之内,与他同桌饮宴,炫耀着沾满鲜血的财富!

不行!绝对不能坐视不管!如果连包拯这样刚正不阿的臣子都保不住,如果连这样骇人听闻的贪腐大案都能被强行压下,那他这个皇帝当着还有什么意义?大宋的根基,又将何在?

但如何管?太后的态度暧昧不明,吕夷简躲在幕后操控,京西的阻力强大到可以轻易杀人灭口。他手中无兵无权,甚至连一道可靠的政令都难以发出。

常规的路径已经全部被堵死。他必须行“非常之策”!

他的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排除掉所有不可能选项,最终,一个极其冒险、甚至可以说有些“下作”的念头,浮现在他的脑海中——既然无法从官方渠道给包拯提供保护,那么,能否利用规则之外的、或者说,官僚体系本身存在的某种“惰性”和“程序空子”,来达到目的?

他想到了一个人,一个或许能绕过现有权力结构,直接对地方施加影响,且其行为逻辑难以被常规预判的人——那位因“词语尘下”被他列入“星火名单”,如今应该还在汴京某处勾栏瓦舍“奉旨填词”的柳永,柳三变!

柳永虽然科举失意,但他在市井民间、尤其是在三教九流之中,拥有着无与伦比的影响力。他的词作传唱大江南北,他的名声(无论是美名还是“恶名”)足以让他接触到许多官员接触不到的层面。更重要的是,他行事不拘一格,且对赏识他的人才(比如皇帝之前的间接相助)抱有感激之心。

一个大胆的计划迅速成型。他不能直接给包拯派兵,但他可以“制造”舆论,用一种非常规的方式,将京西的凶险和包拯的困境,“插播”到柳永那强大的民间传播网络中去!

他立刻找来陈忠和,进行了一番极其隐秘的交代。

“大伴,你立刻想办法,找一个绝对可靠、且与柳三变能说得上话的中间人,最好是某个与他交好的乐工或歌妓。”赵祯语速极快,声音低得几乎只有两人能听见,“让中间人,‘无意间’向柳三变透露一个消息:就说听闻京西那边,包青天查案查到了要害,惹得某些人狗急跳墙,连看守证人的官差都被人毒杀了,如今包青天身边危机四伏,缺人缺得紧,连算账的书吏都凑不齐……总之,将包拯的困境,尤其是缺乏可靠人手的困境,用市井传言的方式,夸张一些,透露给柳三变。”

陈忠和听得目瞪口呆,结结巴巴道:“官……官家,这……这市井流言,有何用处?而且若是传开,岂不……岂不更令包大人处境危险?”

“不!”赵祯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朕要的就是它传开!但不是泛泛地传,是要让它传到特定的人耳朵里去!柳三变的词,能达天听,亦能通九幽。那些混迹于市井、身怀绝技却又报国无门的三教九流之人,那些对贪官污吏心怀不满的江湖豪客,甚至……某些因为各种原因被排挤在体制之外、却仍有血性和能力的失意文人、退役老兵!他们或许不敢与官府明着对抗,但若听闻包青天为民请命、身陷绝境,急需帮手,你说……会不会有人,愿意铤而走险,暗中前往京西,助包拯一臂之力?”

他这是要利用民间潜藏的力量,利用人们对“包青天”这个符号的敬仰和对贪官的反感,来为包培输送无法通过正规渠道获得的、“非官方”的支援!这些人或许不懂官场规矩,但他们各有本事,而且行动难以预测,正好可以打乱对手的部署!

陈忠和恍然大悟,但又担忧道:“可是……如此一来,京西岂不更乱?而且这些人良莠不齐,万一……”

“顾不了那么多了!”赵祯断然道,“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乱,或许才能搅浑水,让包拯找到机会!总好过现在这样坐以待毙,眼睁睁看着证人死绝,线索断光!快去办!务必小心,绝不能让人查到消息源头与我们有关!”

陈忠和领命,匆匆而去。赵祯独自站在殿中,心跳如鼓。他不知道自己这步险棋会带来什么后果,是在死水中投下一块巨石,激起变革的浪花,还是……反而加速了毁灭的进程?他只能祈祷,柳永那支生花妙笔和他在民间的巨大影响力,能够成为打破这僵局的、意想不到的变量。而此刻,远在京西的包拯和小桂子,他们的命运,已然与汴京城勾栏瓦舍间的词曲小调,诡异地联系在了一起。

喜欢现代皇帝爆笑改造大宋请大家收藏:(m.8kxs.com)现代皇帝爆笑改造大宋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