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开局救活马皇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0章 金印与药香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太和殿的丹墀浸在正月午后的阳光里,鎏金宝顶折射出万道光柱。朱元璋将一方沉甸甸的金印按在凌云掌心,印文“破局之刃”四字在阳光下灼灼生辉,烫得他手心发疼。

“卿可知这印的分量?”帝王的声音裹着暖意,指尖叩了叩凌云胸口,“朕要你做把快刀——斩尽医道陈腐,劈开千年死局!”

凌云垂眸凝视印纽盘踞的麒麟。瑞兽双目嵌着鸽血红宝石,鳞甲细密如刀刻。药圃新移栽的茯苓苗在殿外风中摇曳,露珠从嫩叶滚落,渗入湿润的泥土——那是他昨夜亲自掘坑种下的。

“臣必不负陛下。”他双手托印,指节因用力泛白。

新法如刃出鞘

三日后,太医院朱漆大门换上新漆告示,墨字如刀劈斧削:

一、每月朔望,全体医官随凌院使习解剖。首课:辨“悬饮”积液与脏腑衰败之别。

二、设“民医馆”于京城六门,格物斋弟子轮值。凡贫民求诊,免诊金赠《水湿辨识图》。

三、开“药市巡检”,着缇骑持新颁《药材真伪图谱》查市。硫磺熏参、砒霜混药者,立斩!

告示前围满医官。李承济盯着“解剖”二字面色惨白,刘院使却躬身捧来一本新印的《新医入门》:“老臣……愿从头学起。”

凌云接过书册,指尖划过扉页朱批。他将书递还:“就从认茯苓开始。”

刘院使踉跄半步,浑浊的眼泪砸在书皮:“臣……连茯苓与菊根都辨不准了……”

“无妨。”凌云解下腰间药囊,“明日辰时,带所有徒弟来药圃。”

民医馆的晨光

五城民医馆首开之日,宣武门巷陌挤满百姓。

“凌大人!我家那口子咳得睡不着,腿肿得像发面馍……”老妇拽住凌云袍角,袖口露出霉烂的棉絮。

凌云蹲身诊脉,指尖触到老人冰凉的脚踝:“水湿停聚,肺失宣肃。”他取过药杵,在青石板上捣碎茯苓,“回去煮水,加三片生姜。”

格物斋弟子陈怀瑾捧着《水湿辨识图》高声讲解:“腹水如鼓按凹陷,肺水则喘如拉风箱!看这图——”他指向手绘的腹胀与喘息对比图,“认准了,别再乱服补药!”

人群中爆发出欢呼。卖菜老汉挤进来跪倒:“神医!我儿媳产后腹胀,喝您给的茯苓粥,今早能下炕了!”

凌云扶起他,望见街角药铺前,药市巡检的缇骑正将一筐砒霜参扔上马车。药商瘫跪在地哭嚎,巡检官举起新颁图谱:“硫磺熏过的党参有酸味!砒霜参断面泛油光!你当百姓是瞎子?!”

百姓的唾骂声如潮水涌来。

药圃的新生

暮色四合时,凌云独坐药圃。

刘院使佝偻的身影在茯苓丛中晃动,他正笨拙地用木铲松土。新抽的芽尖上,还沾着他掌心的泥渍。

“《本草》说茯苓‘主胸胁逆气’,”老人声音沙哑,“可从前只当它是滋阴补品……”

凌云将捣药杵递给他:“现在懂了?补不如通。”

远处传来脚步声。朱元璋披着狐裘踏月而来,手里拎着食盒:“朕尝了你送的茯苓粥,甚是清甜。”他揭开盒盖,露出几枚赤红如血的枸杞,“尝尝这个——宁夏新贡的,补而不滞。”

凌云接过枸杞,忽然问:“陛下可还记得巴图王子?”

“怎不记得?”朱元璋剥开枸杞丢入口中,“他上月在草原猎了头白狐,皮毛做了褥子,说要送来给你御寒。”

凌云望着茯苓田翻涌的银辉,轻声道:“臣的刀,终究要回到田里。”

帝王大笑,将金印按在药圃石碑上。印文“破局之刃”在月光下熔成液态,淌进湿润的泥土:

“好个‘回到田里’!这天下苍生,便是你的新战场。”

暗夜的回响

子时,凌云在医舍校订《焦脉图解》。

窗外忽有异动。他推开窗,月光下,一卷羊皮纸从瓦顶飘落。

拾起展开,墨迹未干的警告刺目惊心:

“敢动宫闱,死无葬身之地。”

纸角残留着动物血的腥甜。

凌云将信投入烛火。火苗腾起舔舐纸面,灰烬如黑蝶纷飞。他望着宫墙方向,那里灯火通明如星辰坠地。

案头新印的《水臌防治手册》被风吹开,停在民谣页:

“茯苓煮粥香,焦脉通四方;旧弊如腐草,新医沐朝阳。”

他吹熄烛火,推开医舍门。

药圃的茯苓香裹着夜露涌来,清冽如刀,又柔似水。

喜欢大明:开局救活马皇后请大家收藏:(m.8kxs.com)大明:开局救活马皇后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