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甜蜜的烦恼
工地上的劳动热情持续高涨,地基沟槽一天天加深、拓宽,平整出来的土地面积也越来越大。工人们每天收工时,看着自己双手创造出的变化,疲惫的脸上总是洋溢着满足和期待。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也愈发具体,从房子什么时候能建好渐渐变成了我家要选哪一户。
那天午休时,最早说出选靠东头那户的年轻女工小陈,又和几个姐妹凑在一起,指着工地比划:我看好了,就最东边把头那栋,一楼!出门就是空地,以后还能自己开片小菜园!
她这话像是打开了话匣子,立刻引来了更多人的参与。
东头好是好,就是离厂区大门远了点,我看中间这几栋位置最方便!
我喜欢西头,下午太阳晒不着,夏天凉快!
我家人口多,得选个房间大点的户型……
二楼好,干净,视野开阔,就是挑水麻烦点,但我年轻,不怕!
大家兴致勃勃,仿佛眼前已经矗立起一排排崭新的小楼,就等着自己拎包入住了。欢声笑语中,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规划。
然而,这种热烈的讨论持续了几天后,一些心细的人,尤其是负责具体施工规划和物料计算的老师傅们,渐渐察觉到了不对劲。
老张头这几天一边带着人挖地基,一边在心里默默盘算。他根据王超最终确定的图纸——那种两家一单元、两层高的联排小楼,仔细丈量了这片坡地的有效使用面积,又估摸了一下每栋楼需要占用的地块和楼与楼之间必要的间隔。他越算,眉头皱得越紧。
这天傍晚收工后,老张头没有立刻离开,而是蹲在工地边上,拿着根树枝在地上写写画画。王超正和马厂长商量明天调拨一批石灰的事,看见老张头凝重的神色,便走了过去。
张师傅,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王超蹲下身问道。
老张头抬起头,脸上没有了往日的笑容,他用树枝指着地上他画出的简易布局图,语气沉重:王厂长,我这两天琢磨着,咱这片地……怕是……不够啊!
王超心里一下:不够?什么意思?
您看,老张头用树枝点着图,咱们这楼,两家一单元,占地面宽大概这么些(他比划了一个长度),加上前后留出的院子小路,一栋楼就得占去不少地方。这片坡地,刨去边上太陡不能用的,还有要留出主路的位置,我算了又算,满打满算,顶了天,也就能建起……六十来栋这样的楼。
六十栋?王超快速心算了一下,一栋两户,那就是一百二十户左右。
对,一百二十户。老张头重重地叹了口气,压低了声音,可咱们厂,正式职工带家属,符合条件的、急需解决住房的,少说也有一百七八十户啊!这还不算那些将来要结婚的年轻人……
这话如同一声惊雷,在王超耳边炸响。他之前光顾着高兴和推动项目,竟然忽略了最关键的问题——供需矛盾!他只想着尽快把房子建起来,却没想到僧多粥少,房子根本不够分!
几乎就在同时,人群中也开始有人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不知是谁先算明白了这笔账,一声惊呼在尚未完全散去的人群中响起:哎呀!我刚才算了一下,这地好像只够建六十栋楼,咱们厂这么多人,怎么够分啊?
一石激起千层浪!
刚才还洋溢着欢声笑语的工地,气氛瞬间变得有些凝滞和躁动。
什么?只够六十栋?
那岂不是一大半人分不到?
我家五口人挤在十平方的出租房里,就指着这次呢!
我工龄比老王还长两年,要是分不到,这说得过去吗?
凭什么他家能分到东头,我家就不行?
议论声、质疑声、担忧声渐渐汇聚起来,像一股暗流在人群中涌动。人们看向彼此的眼神中,少了几分之前的亲热,多了几分审视和不易察觉的计较。先前那种大家一起建家园的纯粹喜悦,被一种更现实、更尖锐的利益考量所取代。谁能分到?按什么标准分?分不到的人怎么办?这些问题像一根根尖刺,开始刺痛每个人的心。
小陈和她那几个姐妹也不讨论选哪一户了,脸上写满了焦虑。
这可怎么办?要是分不到……
早知道就不该嚷嚷选东头了,这下大家都盯着了。
马厂长也听到了议论,走了过来,和王超、老张头站在一起,面色凝重地看着有些骚动的人群。
王超,看来我们之前,把问题想简单了。马厂长沉声道,建房难,分房……恐怕更难。这关系到每一个工人的切身利益,处理不好,会出大问题,严重影响团结和生产积极性。
王超看着眼前这群刚刚还一起挥汗如雨的工友们,此刻却因为未来的分配问题而产生了隔阂与焦虑,心中五味杂陈。他深深体会到,带领大家共同克服物质上的困难或许相对容易,但要公平地分配有限的资源,协调复杂的利益关系,才是真正考验智慧和原则的难题。
厂长,张师傅,这个问题必须正视,而且必须尽快拿出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分配方案来。王超的语气异常坚定,不能让工人们流了汗,再寒了心。
他转向躁动不安的人群,提高了声音:工友们!请大家安静一下!听我说!
众人的目光聚焦到他身上。
大家刚才议论的问题,我和马厂长、还有张师傅他们都听到了,也意识到了!王超坦诚地说道,没错,初步估算,我们这片地,大概能建六十栋左右的宿舍楼。确实,无法一次性满足所有工友的住房需求。这是我们工作考虑不周,我在这里向大家道歉!
他诚恳的态度,让现场的骚动稍微平息了一些。
但是!王超话锋一转,声音铿锵有力,正因为房子少,需求多,我们更要把分房这件事,办得明明白白、公平公道!我在这里向大家保证,厂里会立即着手研究制定分房方案!这个方案,绝对不会是领导关起门来自己定!我们会充分听取大家的意见,参考工龄、家庭人口、住房困难程度等多种因素,还会把初步方案公示出来,让大家讨论、监督!我们的目标,是让最困难、最急需的工友先住进去!同时,我们也会积极向县里反映,争取未来能有二期、三期的建设计划,争取让越来越多的工友都能住上新房!
他环视众人,目光真诚:建房,靠的是咱们大家的双手和汗水!分房,靠的也必须是咱们大家都认可的规矩和道理!我相信,只要我们玻璃厂上下一条心,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眼前的困难是暂时的,我们的目标是让所有人都过上好日子!
王超这番既有坦诚交代,又有坚定承诺,更指明了未来希望的话,像一阵清风,暂时吹散了笼罩在人们心头的阴霾。工人们开始冷静下来,互相看着,眼神中的焦虑虽然未完全消退,但多了几分思考和期待。
王厂长说得对,得有个章程!
相信厂里会公平处理的。
对,先紧着最困难的同志!
看着人群渐渐散去,王超和马厂长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凝重。批文下来的喜悦和动工的兴奋过后,一个更加复杂、更加考验管理智慧和群众工作能力的,已经摆在了他们面前。这新建的,不仅仅是遮风挡雨的房屋,更是人心的秤杆,公平的基石。
(第二百六十七章 完)
喜欢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请大家收藏:(m.8kxs.com)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