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磺矿的开采和炸药制造,让星火纵队的火力有了质的飞跃。
苏工在实验室挂出“火药安全操作规程”:“严禁明火,轻拿轻放,储存于阴凉干燥处”。他培训了二十名“火药技师”,由钱学森亲自授课,讲解化学反应原理和安全注意事项。
“硝化甘油不稳定,温度超过40c就可能爆炸。”钱学森推了推眼镜,指着桌上的试剂瓶,“咱们用土法提纯,加入锯末吸收多余水分,能提高安全性。”
林烽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想起系统面板上的“人员培训”模块——如果用这个模块培训火药技师,效率会更高。他找到苏工:“把‘人员培训’用在专业人才培养上,特别是技术岗位。”
苏工眼睛一亮:“对!新兵培训侧重战斗,技术人员培训侧重技能,这样分工明确。”
于是,“人员培训”模块开启了“专业技能”分支。钱学森负责编写《火药制造手册》,苏工编写《机械维修手册》,林烽则亲自审核《步兵战术手册》的实战案例。
新兵培训营设在营地西边的打谷场上。王二蛋当教官,带着五十名新兵练习射击、投弹、匍匐前进。
“二蛋哥,手榴弹咋扔才能远?”一个新兵怯生生地问。
王二蛋拿起木柄手榴弹,示范标准动作:“腿蹬地,腰发力,甩臂要快!记住,拉开引信后有五秒延时,别慌!”他让新兵们反复练习,直到每个人都能准确投出三十米开外。
除了基础训练,林烽还组织了“实战演练”。他让老战士扮演“日军”,新兵组成“突击队”,模拟攻打鬼子的据点。
“注意隐蔽!利用地形!”林烽拿着喇叭喊,“爆破组,炸掉铁丝网!突击组,跟我冲!”
新兵们第一次经历“实战”,有的紧张得手抖,有的忘了卧倒。但几次演练后,他们逐渐掌握了战术要领,配合也越来越默契。
“报告支队长!新兵一组用时三分二十秒攻克据点!”王二蛋兴奋地跑来报告。
林烽满意地点点头。系统面板显示,新兵训练进度已达65%,预计再有一周就能全部合格。
此时,根据地的“资源-培训”协同效应开始显现:煤矿提供的焦炭让高炉日夜不停,炼出的钢铁用于制造武器;硫磺制造的炸药提高了爆破威力,保护资源点更安全;培训出的新兵既能守护矿山,又能参与战斗。
“咱们现在有三个营的兵力,一个煤矿,一个硫磺矿,还有自己的兵工厂。”林烽在纵队会议上说,“下一步,该考虑扩大根据地了。”
“人员培训”模块的全面应用,让星火纵队的新兵训练进入了“快车道”。
林烽将训练营分为三个区:基础区(队列、射击、投弹)、战术区(班组配合、阵地防御)、实战区(模拟攻防、实弹演练)。每个区配备一名教官,由经验丰富的老战士担任,系统则提供《步兵战术手册》的电子版,方便随时查阅。
“今天练习‘三三制’突击战术。”王二蛋站在土台上,身后是画着日军碉堡的沙盘,“三人一组,一人掩护,两人冲锋,交替前进!”
新兵们分成小组,在沙盘上推演战术。一个叫栓子的小伙子总是出错,不是忘了掩护,就是冲锋太快暴露目标。王二蛋耐心地纠正他:“栓子,记住,打仗不是蛮干,要动脑子!你冲太快,敌人一梭子子弹就把你撂倒了。”
栓子红着脸点头:“二蛋哥,我再试一次!”
除了战术训练,思想教育也是重要一环。林烽每周给新兵上一次“政治课”,讲抗日救国的道理,讲根据地人民的苦难,讲牺牲战士的故事。
“咱们为什么打仗?”他问新兵们。
“打鬼子!保家乡!”新兵们齐声回答。
“对!”林烽指着墙上的标语,“‘把鬼子赶出中国去’不是口号,是咱们每个人的责任!你们手里的枪,是新四军支援的;你们吃的饭,是老乡省下来的。咱们要对得起这份信任!”
新兵们的眼神渐渐变得坚定。栓子后来在日记里写道:“以前我以为当兵就是扛枪打仗,现在才知道,咱们是在为全中国的老百姓打仗。”
系统面板的“培训进度”每天都在更新。当最后一名新兵通过“实战考核”时,进度条达到了100%。林烽看着名单上的103个名字,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些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如今已成为合格的抗日战士。
“从今天起,你们就是星火纵队的正式战士!”林烽给他们戴上崭新的军帽,“记住,你们的身后是根据地,是老百姓,是咱们的国家!”
新兵们举起右拳,庄严宣誓:“服从命令,严守纪律,英勇战斗,不怕牺牲,保卫根据地,保卫家乡!”
宣誓声在山谷中回荡,惊飞了树上的麻雀。
《红警之钢铁洪流从抗战到星辰大海》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8k小说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8k小说!
喜欢红警之钢铁洪流从抗战到星辰大海请大家收藏:(m.8kxs.com)红警之钢铁洪流从抗战到星辰大海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