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令他惊叹的是,前些日子他仅向她请教了一招,便有所领悟。
若非柳泷玉告诫他身负帝王之气不可涉足此道,他早就想深入学习。
正沉思间,朱允熥忽然怒道:“二哥若只想说这些,就不必多言了。”
说罢,他转身欲入宫门。
朱允炆却似有意激他,扬声唤道:“允熥!”
“听二哥一句劝,莫去打扰父亲。”
“祖父行踪未明,父亲正为国事烦心,你此时再提大哥,只会徒增他的烦恼。”
“你归来途中,难道不曾听闻?”
“大哥……早已不在人世了?”
最后那句话终于触怒了朱允熥。
他猛然止步,转身怒视。
“二哥,儿子探望父亲,怎能说是打扰?”
“如今的朱允熥,早已不是从前那个懦弱之人!”
令朱允炆震惊的是,此刻的三弟身上竟散发出唯有沙场将领才有的凛冽气势。
他不禁打了个寒颤。
并非他未曾见过武将,而是这般气势竟出现在朱允熥身上——那个三个月前见他都会低头回避的三弟!
眼见朱允熥决然离去,朱允炆再难按捺。
“我倒要看看你意欲何为!”
“我也要去面见父皇!”
他正要举步,却被柳泷玉轻轻拉住衣袖。
女子面露异色,低声道:“二殿下,这位三殿下……”
“怎么了?”
柳泷玉沉吟片刻,神色转为凝重:“殿下务必当心此人!”
只此一言,朱允炆便烦躁地摆了摆手。
“我自然明白。”
“不过你先前所说,借文会结交朝中才俊。”
“还有拜访武将之策,当真可行?”
柳泷玉从容袖中取出一卷名册,轻声道:“这几日妾身已将殿下提及的朝中权贵梳理妥当。”
“殿下可知,除淮西勋贵外……”
“尚有两大武将派系不容小觑!”
“哦?”朱允炆挑眉,“哪两派?”
“中山王府一脉!”
“以及保持中立的第三方武将势力!”
柳泷玉顿了顿,又补充道:“此外,妾身查到江夏候周德兴的独子周骥正在宫中担任禁卫统领。”
“江夏候与洪武陛下自幼相识,乃是同乡挚友。”
“虽战功不显,却深得圣心。”
“其长子周骥曾被密派前往某地,行踪成谜……”
柳泷玉轻挽云鬓,嫣然一笑。
朱允炆闻言似有所悟,眼中骤然绽放光彩。
“殿下不是从齐先生处得知,大明获得了若干稀世珍宝吗?”
“除了皇上在雄鹰盛典上展示的那些之外,”
“还有一部分最为隐秘、未曾示人的……”
“那大概便是军器监以及最核心的宝物了。”
“皇长孙虽然只短暂出现过,但他留下的东西始终存在。”
“殿下身为大明第三代继承人,理应熟悉这些。”
“殿下可知禁卫军多久整备一次?”
朱允炆呼吸急促起来,“不用多言,我明白了!”
“过两日,我就去拜访江夏候……”
女子笑容愈发明亮,刻意靠近朱允炆,眼波流转。
“殿下果然聪慧。”
“至于文会,并非要殿下亲自参与,而是借此扬名。”
“要知道在这盛世,文人世子的言论传播最快最广……”
“殿下可让齐先生等韩林学士,定期以殿下名义举办文会……名义上是为朝廷选拔人才,实则从市井发掘贤能。”
“不久之后,殿下的声望必然越来越高。”
“百姓总是盲目的。”
“当被海量信息包围,自然会对殿下心生亲近。”
“因为殿下始终……”
说到这里,
女子轻轻凑近。
朱允炆能闻到她身上淡淡的幽香,
不由得心神动荡,目光躲闪。
此时,
柳泷玉才缓缓吐出四个字:
“心系百姓!”
朱允炆大喜过望,
望向身旁的柳泷玉,语气不由得亲切起来:“泷玉,你……真是本殿的贵人啊!”
柳泷玉嫣然一笑,妩媚中带着调侃:“妾身更想成为殿下的女人呢……”
朱允炆心头一热,
但很快克制下来。
他并不愚蠢,
至今仍对这女子保持戒心。
无论如何,
他都提醒自己是大明的二皇孙。
她接近自己,必然另有目的。
他可以用些表面消息换取她更深的支持,
但绝不会天真到以为她会真心辅佐自己。
除非有一天,
他能确信这女子所言非虚——
一旦选定明主,
便倾力相随,
即便面对师尊与昔日同门,
若为敌,
也誓不两立!
那时,他才会真正信任她。
……
朱允炆离开那女子后,
绕了几圈,回到东宫。
他先去书房寻找,却不见人影。
顿时脸色一沉,
转身走向一处位置优越、曾经荒芜,而今却被朱彪亲手打理得井井有条的小院。
看见枇杷树下相谈甚欢的父子二人,
朱允炆紧紧攥起了拳头。
“你皇祖父刚刚来信,稍后我们去钟山行宫一趟……”
此时朱彪正与朱允熥说话,
他轻抚着朱允熥的头,
“十年了!”
“这次能不能见到你大哥,就看这一回了!”
霎时间,
朱允炆瞳孔一缩,
拳头攥得死紧。
而朱允熥呼吸急促,眼眶通红,显然刚哭过。
此刻却既急切又惶恐。
“别慌,”
朱彪温声安慰,
“你皇祖父好不容易,才真正做了这个决定。”
“我们,都不要慌!”
“会没事的!”
“会遇见的!”
朱彪轻声说着,目光依恋地掠过眼前的枇杷树。
他想起记忆中那个容貌绝美、却因难产落下病根而虚弱离世的女子,
心头不由得一阵刺痛。
他伸出手,
从枞杷枝上摘下一片叶子,又从旁边的榆钱树上摘了一片。
“我们带你娘也去看看……”
行宫外,
老爷子已在此等候多时。
自送走那些外国使者之后,这些天他一直犹豫不定。
京城里关于“皇长孙昙花一现”的流言渐渐传开,
每次听见,心中总是隐隐发紧。
老人抬眼望向钟山,
目光中又一次浮现迟疑。
有时候,
不去揭开谜底,就还有念想;
一旦揭穿,也许什么都没有了。
他心神恍惚,甚至想要退缩。
就在这时——
“爹!”
老爷子转过身,看见朱彪带着朱允熥走来,身后竟还跟着朱允炆。
“出来时允炆就在门口,他也想知道答案。”
老爷子点点头。
“也好,今天就咱们爷孙四人,去看看那小院最后一间房吧。”
话音落下,
四人间气氛沉寂下来。
回想起前几次去那小院时的心情,
为何这一次,情绪格外不同?
老爷子想了想,
或许是熟悉了,反而更加惶惶不安。
第一次去时懵懂无知,看到大孙的玩具,震惊又愤怒;
第二次,是满心惊喜——
他们看到满山的粮食,还有后来的黄金。
而第三次……
则是难以言说的震动与内心的无措。
因为,
出现了马皇后的画像。
第五次,是那些堆积如山的文献典籍……
那么,这一次呢?
四人走在路上,
老爷子心中却不断浮现大孙出现的那半天。
昙花一现?
流星转瞬?
他不信!
终于,在纷乱的思绪中,
他们来到了小院前。
老爷子脚步一顿。
朱允熥眼中写满急切,若钥匙不在爷爷手中,他早已冲上前去打开那扇门。
朱彪则神色期待,
紧紧攥住手中的两片叶子。
而朱允炆——
尽管他极不愿相信所谓的大哥还会出现,
但真正到了这里,
仍不免紧张。
但愿祭祀所说属实,若里面是尸骨,更好。
他暗自心想。
此时,
朱彪望向老爷子:
“爹,走吧。”
老爷子点了点头。他是洪武皇帝,却罕见地一再流露出如此紧张的神情。
“咱还是有点……”
他原想说什么,
却又止住。
“罢了!”
“该见的,终归要见。”
“咱又怕什么?”
老爷子喃喃低语,
随即不再犹豫,迈步向前走去。
这一刻——
朱彪父子三人神情紧绷,紧随在朱元璋身后,一步不敢落下。
院中有四间屋子。
一间是厨房,另三间是住人的。
属于他大孙的屋檐下,还摆着儿时的玩具。
其余几间都已打开,只剩这一间还未开启。
朱元璋脑海中闪过那些梦里的画面——
那是大孙长大的点点滴滴,一幕幕温暖而清晰。
“一定是咱大孙……一定是!”
他口中不断重复,手里已取出钥匙。
手微微发颤,却依然稳稳地将钥匙 锁孔。
“咔嗒”一声——
如同响在几人心头。
朱彪三人的目光齐齐投向门内,不敢有丝毫松懈。
朱元璋取下那把看似沉重的锁,
推开那扇仿佛由铁木打造的门。
门缓缓打开——
就在那一瞬间,
屋内的景象尽收眼底。
……
朱元璋瞳孔骤缩,心跳仿佛戛然而止,
整个人僵在原地。
朱彪猛地捂住胸口,紧攥着手中的叶片,眼神凝固,动弹不得。
朱允熥一脸茫然,
望着屋内的画面,完全反应不过来。
他转头看向父皇,又望向祖父,
忽然心头一阵抽搐,
脸色霎时惨白。
而朱允炆眼中,却是难以掩饰的狂喜,
他面容扭曲,想笑却强忍着,
伸手捂住嘴,
像是怕那快意的大笑脱口而出——
“哈哈……没有!”
“死了就是死了!”
“那祭祀果然没骗我……”
“什么昙花一现,不过是回光返照。”
“大明终归是我的!”
可狂喜之中,他又感到一丝茫然。
因为眼前所见,他竟完全陌生——
他不懂,为什么这间本该与“朱雄英”有关的屋子,
挂着的,
却是一个陌生女子的画像!
喜欢大明:陈圆圆跪地求饶!请大家收藏:(m.8kxs.com)大明:陈圆圆跪地求饶!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