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宿主做出选择时,第三间房屋已出现线索】
“原来是这样?”
朱雄英心神震动。
他郑重确认道:“那位血亲究竟是谁?”
【宿主心中所想之人便是!】
朱雄英长舒一口气。
他闭上双眼,如往常般筹划接下来的行动。
不多时,他猛然睁眼!
“立即开始……第五阶段!”
……
与此同时。
大明帝国西部边陲。
此地!
大明实际控制的区域,仅有关西八卫。
然而。
关西八卫的主要防御力量,仍集中在北方的瓦剌部。
自北元脱古思帖木儿及其太子天保奴被也速迭儿谋害后,
也速迭儿虽成为草原名义上的大汗,
但草原各部已不再听从这位新汗的命令。
其中,
瓦剌与鞑靼是各部中最强大的两股势力。
鞑靼盘踞东方,
瓦剌雄踞西方。
如今的大明对北方严防死守。
而且!
洪武大帝及其后的永乐帝,一生都在致力分化这些草原力量。
可惜的是,
草原辽阔,明军数次深入征讨,却难以觅敌踪迹。
大军徒然消耗粮草,却未能重创草原上的主要力量。
随后,
因草原各部激烈内斗,女真势力渐渐壮大……
当然,这些都是后来的事。
如今,
帖木儿先前以草原黄金家族后裔之名,派使者联络各部,
一股无形的力量,似乎正从另一面改变北方局势……
而此时,
在亦力把里——即东察合台汗国境内,
帖木儿使团一行终于抵达此地。
与他们同行的,
还有德里苏丹、东察合台汗国乃至安南国等一众外使。
“诸位!”
“大明的强盛,已无须多言!”
“他们的野心、力量以及工艺,”
“甚至初到时向我们示威的火炮,”
“每一项,都远胜我们!”
“简直令人心惊!”
一间木屋内,
塔里古站在祭祀老者身侧,对众人冷冷说道。
“看看我们的六王子被他们折磨成什么样子?这些明人实在可恨!”
塔里古此次召集各国外使,
正是为了联合对抗大明。
然而,
如安南等国,本与他们并非同路。
安南代表陈青莹皱眉道:“大明毕竟是我们的上国,昔日洪武帝曾定下不征之国,安南正在其中。”
“况且……”
“我国地处西南,与大明的西域商道并无冲突。”
“此事我们就不参与了。”
陈青莹说罢,数人纷纷点头。
祭祀老者的大弟子任宗盛见状,眼中厉色一闪,
猛地一拍桌案!
“不征之国?”
“那不过是大明昔日的怀柔之策!”
“倘若他们兵强马壮——”
“别忘了,你们那片土地,在秦朝时名为交趾!”
“他们张口闭口欲远迈汉唐,”
“而汉唐何等强盛,在座各位心知肚明。”
“如今大明对外族的震慑,尚不及汉唐一半。”
“你们各国史书上,汉有陈汤假传圣旨,高呼: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他想起与那位大明皇长孙的交锋,
神色愈发阴沉。
“唐代更有王玄策,一人灭一国,那便是你德里苏丹的前身吧?当时唐人称:内外诸夷,凡敢称兵者,皆斩!”
“大明皇帝既要远迈汉唐,”
“你们以为,自己能逃过此劫?”
此言一出,陈青莹与其他外使皆面色顿变。
“你有何对策?”
塔里古借势引诱:“诸位亲眼所见、亲耳所闻,那位皇长孙亲口说‘水禽之戏,先灭弱小,再除强敌’!”
一番威慑之下,众外使纷纷沉默。
最终,东察合台汗国外使问道:“若大明真对我们一并用兵,我们又能如何?”
塔里古闻言笑了。
他随即缓和语气,说道:“诸位不必过虑,我们此行赴明,早已布下后手。”
“归途之中,我们已与其中几国暗中联络,各位心中应有数。”
“如今的大明,外强中干。”
“那位短暂出现的皇长孙,已不知所踪。这证实了我们祭司的预言准确无误!”
“至于最可能继承大统的三皇孙,我们也早有安排。”
此言一出,众人看向老者的目光中不禁流露出畏惧。
他们不得不承认,对方布局深远、计谋周密。
而那位祭祀老者的莫测高深,既令他们忌惮,也让他们心生觊觎。
塔里古继续开口:
“祭祀大人早已预见,大明将陷入五帝争位的局面。”
“因此我们今日所见的大明,已是内外交困。”
“你们在边境,难道不觉得大明疆土富庶诱人?”
“就没有动过心思,去分一杯羹?”
眼见众人神情渐渐激动,塔里古语气骤然严肃:
“与我们结盟,共同征伐大明!”
“届时,大祭司的弟子将作为我国使者前往各国——为你们出谋划策!”
“你我双方的国力必将成倍增长。”
“而大明,已显现乱象。”
“我们还将联络北方的草原各部,那些都是我们昔日的兄弟。”
“他们将与我们一起,夺回往日的荣光。”
塔里古说得慷慨激昂。
他身后躺着的莫古,眼中却闪过仇恨与绝望。
突然——
莫古神色惊骇,瞳孔骤缩。
他用尽全身力气从床榻上猛地坐起。
“快逃!”
话音未落。
“砰!”
一声闷响,屋顶轰然破裂。
数道黑影凌空跃入,屋外同时传来厮杀声。
塔里古等人脸色大变,慌忙搀扶莫古向出口逃窜。
“此乃我国领土,你们是什么人?”有人惊叫。
然而来袭者动作迅捷,遇敌即杀。
不过这批刺客人数有限,在击杀数名要员后,眼见目标逃脱,已无力追击。
首领当即止步,下令道:
“上头有令,事不可为便及时撤离!”
“此外——”
“速将此次失利回报,他们所议阴谋,也需如实禀告!”
“遵命!”
……
与此同时……
应天府城外。
一骑快马自远方飞驰而来!
“大哥!”
时隔两月有余,朱允熥终于重返应天府。
这一路上,他已听闻太多关于“大哥”的传言。
明明已经现身的大哥,竟如昙花一现?
还被比作“转瞬即逝的流星”?
他不信!
想起童年里唯一鲜亮的记忆,便是大哥的陪伴。
自大哥离去后,整座皇城——包括父亲与祖父——都让他感到亲人不再。
他的世界本就孤寂。
若非那场奇异的梦境令他重新振作,
何来今日脱胎换骨的改变?
而这一切,都源于大哥!
“大哥!”
我还没见到你,怎能离去?
此刻,少年脸上泪痕交错,满是自责。
早知如此——
他当初何必提议去江南?
“驾!”
大明三皇孙,今日返京!
应天府。
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
驾!
街上有快马飞驰而过。
却无一人敢拦。
只因见到令牌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明白——
三皇孙朱允熥回来了!
“那是三皇孙的快马?”
“没错。”
“这时候赶回来?一定是听到那个消息了吧?”
“三皇孙随秦王下江南,本是积攒资历的好机会,新法推行之后,他便是功臣。可如今突然回京,岂不引人议论?”
“这你就不懂了。”
“三皇孙与皇长孙乃一母同胞,是血脉相连的亲兄弟!”
“这次他大哥在众人面前现身,却唯独没有出现在他面前……”
“他怎能不心痛?”
“唉……”
有人低叹,神色黯然。
马蹄声混着雨点,急促而有力。
朱允熥任凭雨水打湿脸庞。
终于,他望见了皇城。
他急着想去找父亲,问问大哥究竟在何处。
旁人说大哥只是昙花一现?
注定如流星般逝去?
他不信。
他绝不信!
临近皇城,他立即下马。即便身为三皇孙,也不得骑马入宫。
可就在下马之后——
他看见一对男女,正意外地望着他。
“二皇孙,这位是三皇孙吧?”
朱允炆撑着油纸伞,身旁站着与他一般高的秀婉女子。
这些日子,这位名叫“柳泷玉”的女子并未随帖木儿使团离开,而是留在了京城。
朱允炆便不知不觉与她走近了些。
“允熥,你怎么回来了?”
此刻,朱允炆面露惊讶,随即昂起头,带着居高临下的语气斥道:
“你怎能如此不顾大局?”
“皇祖父命你随二叔下江南,谁准你擅自回京的?”
若在从前,朱允熥定会低头不语,支支吾吾。
可如今,这还未满十五岁的少年,脸上虽带着稚气,却抬头直视朱允炆:
“我回不回来,不必向二哥报备吧?”
“你……你……”
朱允炆脸色青红交加,猛地一拂袖。
“我知道你为何回来。”
“没错!”
“大哥确实出现了!”
此话一出,朱允熥猛地抬头,目光灼灼:“大哥在哪儿?”
“你先听我说完,”朱允炆皱眉,“这些年来,大哥虽得高人救治,但终究气数已尽。如今最后一次露面后便消失不见,也是想给大明留个念想。”
“不过,大哥永远是大哥,他所留下的,是大明最珍贵的财富。”
“所有人都会记得他。”
“日后,我将奏请皇祖父,将大哥的事迹载入皇家宗册,后世朱家子孙,也当铭记这璀璨一刻。”
“他的出现如流星般短暂,却给大明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光辉!”
朱允炆由衷赞叹道。
对他而言,逝去的兄长才是最好的兄长。
近来,他与身旁的女子交流日渐频繁,愈发深信命运天定。
这位女子学识渊博,仿佛通晓占卜之术。
她能观察星象,推演天下大事,预知近期变故。
她甚至能从细微之处洞察他的心思。
喜欢大明:陈圆圆跪地求饶!请大家收藏:(m.8kxs.com)大明:陈圆圆跪地求饶!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