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六年的盛夏,荆北的战火硝烟终于在风中彻底消散,只留下焦黑的土地、尚未填平的壕沟与新立的坟茔,无声诉说着那一场决定南方命运的血战。曹操败退,林凡大捷,刘备得益州——这三件接连发生、互为因果的大事,如同三块沉重的巨石,轰然投入天下这潭深水,激起的余波久久不息,迫使各方势力的执棋者,不得不暂时停下落子的手,于一片喧嚣后的寂静中,进行深刻而痛苦的反思与调整。
胜利者需要消化果实,巩固根基;失败者需要舔舐伤口,重振旗鼓;而旁观者,则需在全新的格局下,重新寻觅自己的位置与方向。战争的胜负虽已分明,但由此引发的政治、军事与战略上的连锁反应,才刚刚开始显现其威力。
**曹操整军,深固根本**
宛城,这座刚刚经历了一场内部惊变的城池,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雨将至。行宫(临时设立的魏王居所)之内,药味尚未完全散去,曹操半倚在榻上,面色依旧带着病后的苍白,但那双眼睛已然恢复了往日的深邃与锐利,只是眼底深处,多了一丝挥之不去的阴郁与戒惧。
程昱、贾诩、司马懿等心腹谋士肃立榻前,大气不敢出。
“说说吧,损失几何?”曹操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股冰冷的寒意。
程昱硬着头皮,将一份详细的统计呈上:“回魏王,此次南征,我军……阵亡、失踪者,约四万余人;伤者不计;损失战马逾万匹,粮草辎重……仅宛城被焚部分,便足以支撑大军三月之用。军械甲仗,丢弃、损毁者,十之五六……”
每一个数字,都像一把钝刀,在曹操心头割过。十五万精锐南征,归来者不足七万,且士气低落,装备不齐,可谓元气大伤!这不仅仅是一场军事上的失败,更是对他威望的沉重打击。
“林凡……赵云……”曹操喃喃念着这两个名字,语气复杂,既有刻骨的恨意,也有一丝不得不承认的忌惮,“是朕……小觑了天下英雄。”
他猛地咳嗽了几声,贾诩连忙奉上温水。曹操摆手推开,目光扫过众人:“此战之败,罪在朕躬,急于求成,低估敌手。然,诸卿亦需反思!贾文和‘疲耗间待’之策,为何反被林凡所乘?司马仲达‘釜底抽薪’之谋,为何其工坊技艺、舆情掌控,反胜于我?”
贾诩与司马懿连忙躬身请罪。
曹操没有深究,他知道此刻追责无益,更重要的是如何应对。“罢了。当务之急,是整军经武,恢复国力。”他沉声道,“第一,着令曹仁、张辽等将,全力收拢溃兵,重整部伍,淘汰老弱,严明军纪!所需兵甲、粮饷,优先补充!”
“第二,命各州郡,加紧催征粮赋,休养生息之策……暂缓!务必保证军需用度!”
“第三,关中马腾、韩遂,近来可有异动?”曹操看向司马懿。
司马懿躬身道:“据报,马腾闻听我军失利,确有蠢蠢欲动之象,其与林凡似有秘密商贸往来。”
曹操眼中寒光一闪:“加派兵马,严密监视西凉!必要时,可先发制人!绝不能让林凡与西凉连成一气!”
“第四,”曹操顿了顿,语气更加森冷,“校事府要动起来!给朕查!宛城之败,除了曹安民无能,城内是否有内奸?林凡的‘暗羽’究竟渗透到了何种地步?还有朝中……那些近日来弹劾朕劳师远征、损耗国本的奏章,背后都是何人指使?!”
他意识到,外部的军事压力暂时缓解,但内部的隐患却可能因此战败而浮出水面。攘外必先安内!
一系列命令下达,标志着曹操的战略重心,已从急不可耐的南征,转向了内部的整顿、实力的恢复以及对潜在威胁(西凉、内部反对势力)的清理。他就像一头受伤的猛虎,退回巢穴,一边舔舐伤口,一边用更加凶狠的目光,扫视着领地内外的所有威胁。
**孙权焦虑,重塑方略**
相比于曹操的沉痛整顿与林凡的志得意满,江东建业的孙权,则陷入了一种更为复杂的焦虑之中。
吴侯府书房内,孙权屏退了左右,只留下吕蒙与鲁肃。他烦躁地踱着步,手中捏着两份情报,一份详述林凡荆北大捷后的封赏与军民欢庆,另一份则描绘了刘备在成都如何安抚人心、招贤纳士。
“匹夫!皆是乱臣贼子!”孙权猛地将帛书拍在案上,碧色的眼眸中燃烧着怒火与不甘,“林凡侥幸胜了一场,便敢传檄天下,耀武扬威!刘备更是无耻,窃取同宗基业,还敢以汉室宗亲自居!这天下,还有没有纲常法纪!”
吕蒙见状,再次进言:“主公!林凡、刘备势大,已非昔日可比!若再任其稳固,我江东必被其东西夹击,困死一隅!趁林凡忙于消化荆北,刘备初定益州,我军当果断出击,夺取江夏,将林凡势力压制在荆南!如此,方能掌握长江主动,与曹、刘周旋!”
鲁肃立刻反驳,语气前所未有的急切:“子明!你只知江夏之利,可知此战一开,后果何等严重?林凡新胜,兵锋正盛,其水军之强,夏口一战可见一斑!我军此时攻江夏,胜算几何?即便侥幸得手,必与林凡结成死仇!届时北有曹操虎视,西有刘备可能趁火打劫,江东何以自处?此乃亡国之策!”
“那难道就坐以待毙吗?”吕蒙怒视鲁肃。
“非是坐以待毙,而是另寻他路!”鲁肃转向孙权,恳切道,“主公,昔日联刘抗曹之策,因林凡崛起与刘备得益州而已不合时宜。然,林凡与刘备之间,真能铁板一块否?荆州归属,乃其必争之隐患!我方当下之策,当是‘稳’、‘交’、‘备’!”
“稳,即稳固内部,发展民生,训练水军,静观其变。”
“交,即灵活外交。可同时向竟陵与成都遣使,示好双方,尤其可向林凡释放善意,缓和因夏口而产生的紧张,甚至可以探讨共同开发江夏商贸之可能,麻痹其心,离间其与刘备。”
“备,即积极备战!无论外交成败,自身强大方是根本。水军需更新战船,陆军需精练士卒,广积粮草,以备不测!”
孙权听着两人的争论,心中天平剧烈摇摆。吕蒙的激进符合他开疆拓土的野心,但风险巨大;鲁肃的保守虽显被动,却更为稳妥。最终,对林凡军事实力的忌惮与对陷入两面作战的恐惧,再次压倒了冒险的冲动。
他长长吐出一口浊气,艰难地做出了决定:“便依子敬之策。吕蒙,你全力督练水军,没有孤的命令,绝不可擅启边衅!鲁肃,遣使之事,由你全权负责,务必……稳住林凡,至少,不能让他与刘备联合起来对付我江东!”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与憋屈。曾经在赤壁主导战局的江东,如今却要在两大新兴势力的夹缝中,小心翼翼地求生存,谋发展。
**刘备稳益,孔明远谋**
相较于许都的肃杀与建业的焦虑,新近入主成都的刘备集团,则沉浸在一片忙碌与希望的氛围之中。然而,在这表面之下,以诸葛亮为首的决策层,对未来的局势,同样有着清醒而深远的认识。
州牧府(已更名为左将军府)内,刘备看着各地归附的文书,脸上难掩喜色,对诸葛亮道:“孔明,益州已定,我等终于有了立足之地!接下来,当如何施为?”
诸葛亮羽扇轻摇,神色却并不轻松:“主公,益州虽定,然百废待兴,内部士族盘根错节,北有张鲁未平,东有林凡势大,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不可不慎。”
他铺开舆图,为刘备剖析:“当下之急,首在‘安内’。”
“其一,广施仁政。减轻赋税,鼓励农耕,安抚流民,使益州士民归心。此乃根基。”
“其二,整顿吏治。刘璋旧臣,可用者用,不可用者或罢黜或荣养。大力提拔荆州带来的骨干与益州本土投效之才,如李严、法正等,尽快建立起效忠于主公的官僚体系。”
“其三,稳固军权。整编益州原有军队,与主公带来的荆州精锐混编,由关、张、赵等心腹大将牢牢掌控。”
“其次,在于‘和外’与‘图远’。”诸葛亮的手指移到荆州与中原。
“林凡新胜,气势正盛,且与我尚有盟约之名。当继续维系此关系,可遣使厚赠,恭贺其大捷,甚至可向其采购部分急需之铁器、兵甲,以示友好,麻痹其心,为我整合益州争取时间。”
“然,荆州乃我根本,岂能长久假手他人?”诸葛亮目光锐利起来,“待我益州稳固,兵精粮足之日,荆州归属,必与林凡有一争!此乃远虑,当前却需隐忍。”
“至于曹操,新败之余,必先安内,短期内无力大举南下。然,其若缓过气来,首要目标,或许并非林凡,而是我益州!因我益州方是其心腹大患(历史上曹操视刘备为大患)。故,北防曹操,西图张鲁以全据汉中,乃我未来数年之要务!”
刘备闻言,深以为然,感慨道:“若非孔明,备几忘形矣!便依先生之策,稳扎稳打,先固根本,再图天下!”
**林凡新政,夯实根基**
就在曹、孙、刘三方或因败而思变,或因势而调整之际,竟陵的林凡,并未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多久,便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了战后重建与深化改革的洪流之中。他深知,这场胜利只是为他赢得了宝贵的发展时间,真正的竞争,在于谁能更快、更扎实地将战果转化为持久的国力。
军师府内,林凡与徐庶、庞统、以及刚刚被委以重任、负责工坊与技术发展的墨衡,正在进行着新一轮的规划。
“荆北新复,民生凋敝,当以休养为第一要务。”徐庶指着户籍与田亩图册,“可减免赋税一至两年,鼓励流民归乡,分发缴获的曹军耕牛、农具,兴修水利,务必使荆北尽快恢复生机,成为我竟陵新的粮仓与兵源之地。”
“正当如此。”林凡点头,“此事由元直总揽。同时,阵亡将士抚恤,立功人员封赏,需即刻落实,不容拖延,以安军心民心。”
庞统则更关注战略布局:“主公,曹操虽退,然其根基深厚,不可不防。孙权态度暧昧,其心难测。刘备得益州,其势已成。我军当下,北线需以新野、夏口为支点,构筑坚固防线;东线对江东,需保持压力与沟通并存;西线……需加强对益州情报搜集,尤其是其对荆州之意图。”
林凡沉吟道:“西线……可增派‘暗羽’人手,渗透益州,不仅要探听军政,更要留意其经济、民情。另外,与西凉马腾的贸易渠道,需进一步加强,用我们的铁器、琉璃,换取更多战马!”
墨衡则汇报了工坊与技术的最新进展:“主公,根据此次作战经验,床弩与投石机的射程与精度仍有提升空间,新的设计图已在规划。‘轰天雷’稳定性问题,通过调整硝磺比例与封装工艺,已有所改善。此外,按主公此前指点,对水力锻锤、纺织机械的改良,也已初见成效,可大幅提升铁器与布匹产量。”
“好!”林凡眼中闪过亮光,“技术乃强国之本!墨衡,此事关乎竟陵未来,你要人给人,要钱给钱,务必全力推进!我要竟陵的工坊,始终领先于天下!”
四方势力,都在根据全新的天下格局,调整着自己的步调。曹操向内收缩,巩固根本;孙权左右逢源,力求自保;刘备稳扎稳打,消化果实;而林凡,则以前所未有的势头,深化内政,发展科技,夯实着争霸天下的根基。战后余波渐渐平息,但更加激烈、更加复杂的竞争,已在无声处悄然展开。
喜欢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请大家收藏:(m.8kxs.com)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