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别太用力:松弛下来,反而能得偿所愿
村里的王大伯种了一辈子水稻,年轻时总爱 “死磕”。插秧时非要比别人快,腰弯得像张弓,一天下来累得直不起身,稻苗却因为栽得太急,歪歪扭扭活下来一半;收割时非要抢在下雨前收完,整夜不睡觉地忙活,结果稻穗掉了一地,还累得犯了哮喘。
后来他听了老农技员的话,不再那么用力。插秧时慢悠悠地栽,保证每株苗都立得周正;收割时看天气办事,雨来了就先把割好的稻子盖好,等天晴了再接着干。没想到,稻苗长得更壮实,收成反而比以前好,自己也没那么累了。王大伯说:“生活就像种庄稼,太用力反而适得其反。你越执着于非要怎么样,越容易被压得喘不过气;等你坦然了,不慌不忙地做,想要的反而会慢慢过来。”
村里的小芳以前总执着于 “一定要考上县城的编制”,每天学到凌晨,饭也吃不好,觉也睡不香,结果越考越差,还得了神经衰弱。后来她放宽心,白天好好工作,晚上抽两小时学习,心态松弛了,反而在第三次考试时考上了。她说:“松弛感不是躺平,是不跟自己较劲。慢慢来,反而能走得更远。”
2、犯了错就原谅自己:别跟自己过不去
村里的赵叔,以前总爱 “揪着自己的错不放”。有次给客户送菜,不小心送错了品种,客户退了货,他自责了好几天,饭吃不下,觉睡不着,还把自己关在家里不出来;有次算错了账本,少赚了几十块钱,他天天念叨 “要是当时仔细点就好了”,懊恼了半个月。
后来村里的老支书跟他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了错就改,别跟自己较劲。你自己不原谅自己,谁还能帮你?” 赵叔听了,慢慢改了毛病。送错菜,他就赶紧给客户补送,还多送了一把青菜道歉;算错账,他就把账本重新理一遍,记好下次注意。不再内耗,日子反而过得轻松了。
赵叔说:“很多时候,不是别人不饶你,是你自己不饶自己。事情已经发生了,后悔没用,解决问题才是正事。只对应,不内耗,只承担,不后悔,才能活得舒坦。” 村里的李婶也犯过类似的错,把给孙子买的奶粉买成了老年奶粉,她没自责,赶紧去超市换,还跟家人开玩笑 “老眼昏花了”,一家人哈哈一笑,事儿就过去了。
3、放过自己:普通人,别太较真
村里的张婶,以前总爱 “瞎操心”。上班时担心同事对自己有意见,下班了担心孩子在学校过得不好,连邻居家的狗丢了,她都要跟着着急。结果,她每天过得心力交瘁,脸色越来越差,还总失眠。
后来张婶听了城里表姐的话,开始 “放过自己”。上班就好好干活,同事怎么想跟自己没关系;下班就看看电视、做做手工,孩子的事让他自己解决;邻居家的事,除非人家开口求助,否则绝不插手。慢慢的,张婶的脸色好了,睡眠也香了,日子过得舒心多了。
张婶说:“咱就是个打工挣钱的普通人,别把自己当超人。上班好好干,下班好好歇,对同事保持基本的尊重和配合就行。人生就这么短,每一天都很珍贵,别把时间浪费在没用的操心和较真上。” 村里的老人们也常说:“人这一辈子,能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别管太多别人的事。”
4、快到手时,更要低调:不炫不争,才是安稳
村里的小周,以前总爱 “炫耀”。高考考了全县前十,他拿着成绩单在村里转了一圈,见人就说;后来找了份好工作,工资高,他又到处跟人显摆。结果,有人嫉妒他,偷偷在他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上泼了墨水;有人觉得他太张扬,背后说他坏话,还在他找对象时故意使绊子。
王大伯跟他说:“人就像地里的树,长得太直太显眼,第一个被砍;就像树上的果子,结得太好看,第一个被摘。你快拿到好处的时候,别人最容易看你不顺眼。人不上傲,人下不卑,人前不炫,才能少惹麻烦。”
小周听了,慢慢变得低调。后来他升职加薪,没跟任何人说,依旧穿着普通的衣服,过着平常的日子;买了新房,也没请人参观,只是默默把家收拾好。慢慢的,没人再嫉妒他,跟人的关系也越来越和睦。小周说:“顶级的自律就是不炫耀,你越低调,别人越不会找你麻烦,日子才能过得安稳。”
5、生活没有绝望,只有想不通:换个心态,就有出路
村里的李四,以前总爱 “钻牛角尖”。大棚遭了灾,他觉得 “天要亡我”,天天蹲在田埂上哭,连饭都不吃;儿子没考上大学,他觉得 “这辈子没希望了”,整天唉声叹气,还跟儿子大吵大闹。结果,大棚没人管,荒得长了草;儿子也跟他闹僵,出门打工好几年没回来。
后来老支书跟他说:“生活哪有那么多绝望?咱这地方,只要肯干活,就饿不死。你想不通,日子就过不好;你换个心态,往前看,就有出路。” 李四听了,慢慢振作起来。他把大棚重新翻整,种上了耐旱的玉米;儿子打电话回来,他也不再指责,而是跟儿子好好聊天,关心他的生活。
慢慢的,玉米有了收成,儿子也愿意回家了。李四说:“这个社会,普通人活着的成本不高,只要肯动,就有饭吃。改变不了已经发生的事,就别瞎想,该放手的放手,该忘掉的忘掉。等过几年回头看,会发现以前觉得天大的事,其实也就那样。”
6、别试探人性:对自己好点,才不受伤
村里的张大爷,以前总爱 “相信别人”。跟人合伙种地,他把所有的钱都投进去,还把家里的积蓄拿出来给合伙人周转,结果合伙人卷钱跑了,他血本无归;他把自己的心事跟邻居说,结果邻居到处散播,让他在村里抬不起头。
后来张大爷学乖了,不再试探人性,也不再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跟人合作,他会签好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和利益;自己的心事,只跟家人说,不再跟外人透露。张大爷说:“人性这东西,经不起试探。你对它抱有期待,就容易被伤得遍体鳞伤。人一定要为自己考虑,把自己的日子过好,才是最靠谱的。”
村里的小芳也吃过试探人性的亏,她把自己的工资借给朋友,没让朋友写借条,结果朋友赖账不还,还说她 “小气”。后来小芳再也不随便借钱给别人,哪怕关系再好,也要写好借条。她说:“别高估人性,也别试探人性,对自己好点,才能不受伤。”
7、你担心的事,大多不会发生:别自己吓自己
村里的李婶,以前总爱 “瞎担心”。去超市买东西,看到牛奶快过期了,担心喝了会生病,结果没买,回家后又后悔;上班想请假去照顾生病的孙子,担心老板不同意,还会觉得自己偷懒,犹豫了半天没敢说,结果孙子没人照顾,自己也在班上心神不宁。
后来李婶听了儿媳妇的话,不再瞎担心。看到快过期的牛奶,她就问超市能不能便宜点,便宜就买,回家赶紧喝;想请假,她就直接跟老板说清楚情况,老板不仅同意了,还让她多休息几天。李婶说:“以前总担心这担心那,结果发现担心的事大多没发生,反而自己吓自己,耽误了不少事。你真正去做了,会发现比想象中顺利多了。”
村里的小周也有过类似的经历,他想跟老板提加薪,担心老板不同意还会被穿小鞋,犹豫了很久。后来他鼓起勇气跟老板说,老板觉得他工作努力,还真给加了薪。小周说:“很多时候,是自己的担心把自己困住了,其实根本没那么可怕。”
8、每个年纪都有压力:心态好,才快乐
村里的老支书,一辈子经历了不少事。年轻时担心家里穷,养活不了孩子;中年时担心庄稼收成不好,赚不到钱;老年时担心自己身体不好,给儿女添麻烦。但他心态好,再大的压力也不抱怨,该干活干活,该休息休息。
有人问他 “为啥总能这么乐观”,老支书说:“每个年纪都有每个年纪的压力,上学时怕考不好,工作后怕赚不多,退休后怕身体差,这都是正常的。你改变不了人生,只能改变心态。心态好了,再大的压力也能扛过去;心态不好,一点点小事都能压垮你。”
村里的小芳,刚工作时总羡慕退休的老人,觉得他们没压力。后来跟退休的张大爷聊天,才知道张大爷担心自己的退休金不够花,还担心儿女过得不好。小芳说:“原来每个阶段都有压力,关键是心态。心态好,才能过得快乐。”
9、专注当下:活在现在,才不焦虑
村里的赵叔,以前总爱 “想太多”。种庄稼时,担心天气不好会减产;卖菜时,担心价格太低赚不到钱;晚上躺在床上,还在想明天要做什么,后天会发生什么。结果,他每天过得焦虑不安,饭吃不好,觉睡不着,还总出错。
后来赵叔听了老中医的话,开始 “专注当下”。种庄稼时,就专心插秧、浇水、施肥,不想天气的事;卖菜时,就专心跟客户沟通,不想价格的事;晚上躺在床上,就好好休息,不想明天的事。慢慢的,赵叔不焦虑了,做事也越来越顺,日子过得舒心多了。
赵叔说:“没有事情会发生在过去,也不会发生在未来,所有的事都只在当下。你专注于现在,把眼前的事做好,顺其自然,焦虑和痛苦自然就没了。” 村里的小周也学着专注当下,工作时就专心工作,不玩手机;吃饭时就专心吃饭,不想工作的事。慢慢的,他的效率高了,也不焦虑了。
10、分清欲望和理想:别被欲望困住
村里的李四,以前总把欲望当理想。他想赚大钱,想买大房子,想开豪车,觉得这就是自己的理想。为了这些,他拼命工作,还借了高利贷做生意,结果生意失败,不仅没赚到钱,还欠了一屁股债,日子过得一塌糊涂。
后来王大伯跟他说:“欲望和理想不一样,想它的时候痛苦,那是欲望;想它的时候快乐,那才是理想。你想赚大钱、买大房子,想的时候满是焦虑,这是欲望;你要是喜欢种庄稼,看到庄稼长得好就开心,这才是理想。”
李四听了,慢慢分清了欲望和理想。他不再执着于赚大钱、买大房子,而是专心种庄稼,还学着做手工,看到自己种的庄稼丰收、做的手工被人喜欢,他就特别开心。李四说:“分清了欲望和理想,就不会被欲望困住,也不会自我怀疑。跟着喜欢的事走,日子才能过得踏实。”
喜欢人性的那些事儿请大家收藏:(m.8kxs.com)人性的那些事儿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