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凛冽,夜色如墨。林闻溪带领的特种医疗分队如同鬼魅般穿梭在山林间,每个人脸上都涂着伪装油彩,只有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们的目标:日军在华北最大的生物战研究基地——“鹰巢”。
“距离目标还有五公里,”侦察兵老王低声报告,“守卫比情报显示的更加严密,增加了巡逻频次和哨卡。”
林闻溪示意队伍停止前进,展开地图:“看来敌人有所警觉。按b计划,分两组行动:一组制造 diversion,另一组趁机渗透。”
这是他们筹划了三个月的行动。通过多方情报汇总,他们确认这个基地正在研发一种新型生物制剂,能够通过水源大规模传播,一旦投入使用,后果不堪设想。
小组立即分头行动。 diversion 组由老王带领,前往基地东侧制造爆炸和骚乱;渗透组由林闻溪亲自指挥,从西北侧悬崖潜入。
悬崖陡峭,几乎垂直。队员们利用攀登绳和岩钉,在夜色中悄无声息地下降。最危险的是中间一段光滑的岩壁,无处着力。
“用人体搭桥!”林闻溪果断下令。队员们立即组成人梯,用身体为同伴创造支点。没有一个人犹豫,没有一个人抱怨。
终于到达崖底,眼前出现一个隐蔽的通风口。这是情报中提到的备用通风系统,守卫相对松懈。
“切割!”林闻溪手势一下,队员立即用无声切割器打开防护网。里面黑漆漆的,散发着化学药剂的刺鼻气味。
队员们依次潜入通风管道。管道狭窄,只能匍匐前进,且布满了传感器和警报装置。
“看我的,”技术员小张取出特制设备,“这是根据伊万诺夫理论设计的频率干扰器,可以暂时瘫痪警报系统。”
设备发出微弱的嗡鸣声,警报指示灯果然停止了闪烁。
“只有十分钟效果,”小张警告,“之后系统会自动重启并报警。”
队员们加快速度。在管道中爬行了约两百米后,终于到达一个检修口。透过格栅,可以看到下面的实验室景象。
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倒吸一口冷气:巨大的培养罐排列整齐,里面充满着诡异的荧光液体;各种精密仪器闪烁着指示灯;最令人不安的是两侧的隔离舱,里面关着许多实验动物和...人!
“畜生!”一名队员咬牙切齿地低吼。隔离舱里的人形销骨立,有的身上长满可怕的疮痍,有的肢体畸形,显然遭受了非人的实验。
林闻溪强压怒火:“冷静!我们的任务是获取证据并摧毁这里,不是报仇。”
他们悄悄打开检修口,滑入实验室。根据事先分工,队员们立即行动:一组安装炸药,一组收集样本,一组拷贝实验数据。
林闻溪亲自来到主控制台。破解密码花费了宝贵的三分钟,终于进入了系统。
“发现目标文件:‘樱花计划’最终方案,”林闻溪快速浏览,“天哪,他们计划在下月雨季通过主要河流投放...”
就在这时,警报突然大作! diversion 组被发现了,日军启动了全面警戒。
“加快速度!”林闻溪命令道,“我们只有五分钟时间!”
队员们动作更快了。样本被小心装入特制容器,数据被快速下载,炸药被安置在关键位置。
突然,实验室大门被撞开,一队日军士兵冲了进来!激烈交火立即展开。
“掩护技术组!”林闻溪大喝,同时继续下载数据。子弹在身边呼啸,但他纹丝不动。
“数据下载完成!”终于,小张喊道。 “样本收集完毕!” “炸药安置完成!”
“撤退!”林闻溪下令,“按预定路线!”
队员们一边还击一边后撤。然而退路已被封锁,更多日军正在赶来。
“走通风管道!”林闻溪果断决定,“老王,炸开备用出口!”
老王立即安置微型炸药。轰隆一声,墙壁被炸开一个口子,露出后面的紧急通道。
队员们迅速撤离。林闻溪和两名队员断后,用烟雾弹和震撼弹阻滞追兵。
就在即将脱身时,一枚手榴弹滚到脚下!千钧一发之际,年轻队员小李扑上去,用身体压住了手榴弹!
“不!”林闻溪目眦欲裂。 轰的一声,小李的身体被炸得血肉模糊。
“快走!”重伤的小李用最后力气喊道,“任务...重要...”
含泪继续撤退,队员们终于进入紧急通道。但日军紧追不舍,通道前方也传来脚步声——他们被夹击了!
“看来要栽在这里了,”一名队员苦笑道,“不过值了,那些证据足够让小鬼子遗臭万年。”
林闻溪眼神坚定:“不,我们都要活着回去!跟我来!”
他带领队伍拐进一个岔道,这是情报中没有标记的通道。凭着对建筑结构的理解,他判断这可能是通往污水处理系统的路。
果然,通道尽头是一个巨大的污水处理池。池水散发着刺鼻的气味,水面漂浮着各种实验废料。
“潜水通过!”林闻溪命令,“另一头应该有出口。”
没有犹豫,队员们依次跳入污水池。污浊的水中能见度极低,且充满腐蚀性。但这是唯一的生路。
艰难地潜游了约五十米,终于看到亮光。出口处有栅栏阻挡,但已经被腐蚀得相当脆弱。
“炸开它!”林闻溪示意。
微型炸药安置好,轰的一声,栅栏被炸开。队员们迅速上岸,发现自己已经在基地外围。
但危机尚未结束。日军的搜索队正在四周山林中展开拉网式搜索。
“分头撤离!”林闻溪下令,“每组带一部分证据,最后在预定地点汇合。”
队员们分成三组,消失在密林中。林闻溪带领一组,携带着最重要的样本和数据。
逃亡过程异常艰难。日军出动了军犬和直升机,搜索网越收越紧。有一次,他们几乎与搜索队迎面撞上,幸亏及时躲进一个獾洞才逃过一劫。
最危险的是渡过一条湍急的河流。对岸有日军哨所,只能夜间潜水通过。一名队员因体力不支被急流冲走,再也没有回来。
三天后,当林闻溪小组终于到达汇合点时,只剩下他和两名队员。其他小组也损失惨重:一组全军覆没,另一组只剩一人,且身受重伤。
清点成果:获得了大量实验数据、样本和照片,但付出了六人牺牲的代价。
“他们的血不会白流,”林闻溪对着青山立誓,“我们一定会让这些罪行公之于世!”
带着用生命换来的证据,幸存队员们继续向根据地前进。途中,他们利用获得的数据,成功规避了日军的多处生物污染区。
“看,这些数据已经派上用场了,”林闻溪指着地图上标注的危险区域,“如果没有这些,我们很可能已经误入陷阱。”
经过七天艰难跋涉,终于回到根据地。当看到延安的宝塔山时,队员们不禁热泪盈眶。
研究院里,团队立即对获取的证据进行分析。结果令人震惊:日军已经开发出多种新型生物制剂,并计划在近期大规模使用。
“特别是这种通过水源传播的制剂,”顾静昭担忧地说,“一旦投放,整个流域都将遭殃。”
基于这些发现,团队立即研发针对性防护措施。令人惊喜的是,从基地获取的数据中包含制剂的详细特性,这大大加快了研发进程。
一周后,一套完整的防护方案出炉:包括水源净化方法、个人防护装备、应急治疗方法等。这些方案立即被送往各根据地。
同时,证据的整理工作也在紧张进行。林闻溪亲自撰写报告,详细记录日军的生物战罪行。这份报告后来成为战后审判的重要证据。
最紧迫的是阻止日军的投放计划。根据情报,日军可能在下月雨季开始行动。
“必须主动出击!”林闻溪提议,“在他们行动之前摧毁储存的制剂。”
于是,新一轮的特战行动开始筹划。这次有了更准确的情报和更好的准备。
一个月后,多个日军生物制剂储存点同时遭到破坏。特种医疗分队再次展现威力,以极小代价取得了重大战果。
这些行动沉重打击了日军的生物战能力。更重要的是,国际社会开始关注这一现象,多个国家发表声明谴责日本的生物战行为。
“我们的行动正在改变世界,”林闻溪在庆功会上说,“但代价太沉重了。每个数字背后,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
庆功会后,林闻溪独自来到后山。那里新立了六块墓碑,属于在这次行动中牺牲的队员。
“安息吧,同志们,”他将一束野花放在墓前,“你们的事业将继续,你们的牺牲不会被遗忘。”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墓碑上,仿佛烈士们不朽的精神。在这条充满牺牲的道路上,特战医疗分队用智慧和勇气书写了传奇,为阻止生物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夜色渐浓,研究院的灯光再次亮起。新的研究已经开始,新的挑战仍在前方。但无论如何,人类追求和平与正义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止。
喜欢针途请大家收藏:(m.8kxs.com)针途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