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千年一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74章 华胥的路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第四节:冷眼旁观

关于大唐改元“总章”以及皇帝李治力推明堂制度的详尽情报,连同庆典的细节、帝后近期的动向,通过墨羽那跨越海洋与大陆的隐秘网络,被一字不差地呈送至华胥国墨城,摆在了东方墨的案头。

东方墨仔细阅毕,将情报递给身旁的青鸾与李恪。议事厅内安静了片刻,唯有窗外港口隐约传来的劳作声,提醒着此地与那片权力漩涡中心的遥远距离。

“总章……”李恪放下情报,语气带着一丝复杂的感慨,“李治兄长这是欲借礼制之名,行振奋皇权之实。明堂,总章万物……想法是好的,只是……”他摇了摇头,未尽之语里包含了对其兄长身体状况和朝局现实的了解与叹息。

青鸾看得更为直接,她敏锐地捕捉到了情报中关于武媚更深入介入政务、以及可能开始布局军中制衡的细节。“她倒是从不放过任何巩固权力的机会。”青鸾语气平淡,听不出褒贬,“李治沉浸于礼制梦想,她却紧握着现实的权柄。这‘二圣’,如今看来,倒是分工明确了。”

东方墨缓缓站起身,走到那幅巨大的海图前,他的目光并未停留在代表长安的那个点上,而是扫过华胥辽阔的疆域与正在向外延伸的探索航线。片刻后,他转过身,声音沉稳而冷静,带着一种洞穿表象的透彻:

“李治改元‘总章’,大张明堂之制,看似雄心万丈,实则外强中干。”他一语道破,“其病体沉疴,精力难济,已无力总揽真正的万物。此举,不过是以礼制的煌煌外衣,遮掩其皇权日削、不得不依赖皇后理政的现实。他追求的,是一个在典章制度上完美无缺的帝国幻梦,以此慰藉自身,对抗那无力掌控的现实洪流。”

他的分析如同冰冷的手术刀,剥离了“总章”年号的华丽外衣,直指李治内心深处的无力与焦虑。

“至于武媚,”东方墨继续道,语气中多了一丝审慎,“她才是‘总章’年号下真正的获益者。李治越专注于这些虚文缛节,她便能越深入地掌控实权。她如今所思所虑,已不仅仅是维持‘二圣’并尊,恐怕更在谋划如何防范一切潜在威胁,包括……可能与我们有所牵连的军中力量,以及未来可能与她权力产生冲突的成年太子。”

他走回案前,手指在那份情报上轻轻一点,做出了结论:

“此乃唐廷内部权力演化之必然,于其国运而言,福祸难料。然,于我华胥,”他抬起头,目光扫过青鸾与李恪,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此等事情,只需知晓便可,不必费心介入,更不可因此分散我辈心神。”

他再次强调华胥的既定方略:

“我们的根本,在于脚下这片土地的稳固,在于格物院不断创新的生机,在于‘破晓计划’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认知。唐廷是在旧有的框架内修修补补,在权力的名分上倾注心血;而我们,则在开创一条前所未有的新路,在实实在在的开拓与求知中积累力量。道路既异,何必为其内耗而侧目?”

他的话语为这次情报研判定下了基调——保持观察,保持了解,但绝不卷入。华胥的视线,应该投向更浩瀚的海洋,更遥远的星空,而非长安宫廷那日益复杂的权力棋局。

命令被清晰传达下去:墨羽各分部,对大唐“总章”年号下的政局变化保持常规关注即可,重点仍应集中于自身任务,尤其是配合“破晓计划”的推进。

冷眼旁观,并非漠不关心,而是基于对自身道路的绝对自信与对唐廷局势的清醒认知。在华胥这艘正向未知领域奋力航行的巨舰上,长安城的改元风波,终究只是一段需要记录、却无需在意的远方插曲。

喜欢千年一吻请大家收藏:(m.8kxs.com)千年一吻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