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辽国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70章 徐达教子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淮西勋贵离去后,聚在一处,纷纷议论,到底要不要听林侍郎的话,着手开展其他营生。

另一边,常遇春闻得水泥官道修筑路线,当即唤来常升,吩咐道:“将咱家在凤阳的土地,平价卖与朝廷。”

常升应下,心中明白,自家如今荣耀已极,实无需为些许土地与朝廷讨价还价,便领命而去。

虽说常遇春为伤残老部下,花费颇巨,然幸得万民商会有老兵帮扶项目,那些老部下倒也能维持生计。

常家素性节俭,家中产业虽多,却能秉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之念。如此作为,使得常家在百姓心中,口碑颇佳。

林侍郎听闻常升二话不说,便遵父命将自家在凤阳的土地平价售与朝廷,不禁赞道:“不愧是辽国公的弟弟,就是明事理!”

这常升之举,无疑给其他勋贵树立了榜样。

在这土地补偿纷争不断之时,常家能以大局为重,着实难能可贵。

消息传开,其他勋贵也有所耳闻。

有的勋贵心中不屑,觉得常家此举太过傻气,平白放弃诸多利益;但也有不少勋贵暗自思量,常家在朝中地位尊崇,尚如此行事,自己是否也该重新考量。

常升知晓众人议论,却并未放在心上。

他心中明白,父亲常遇春一生征战,为的便是百姓安宁、国家昌盛。

自家受朝廷厚恩,荣耀至极,此时自当为朝廷分忧。

况且,百姓生活安稳,才是家族长久兴盛的根基。

随着常升的表率,一些原本在土地补偿问题上摇摆不定的勋贵,也渐渐松动。

他们看到常家这般做法,并未损失什么,反而得了林侍郎赞赏,在百姓心中声誉更佳。

林侍郎见此情形,心中欣喜。

他深知,常家的影响力巨大,常升此举带动了更多勋贵配合官道修筑。

而官道顺利修筑,对于国家的发展意义非凡。

不仅交通便利,促进南北商贸往来,更能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掌控。

如此一来,在常升等勋贵的影响下,官道修筑工程进展愈发顺利,百姓也对朝廷此举多有称赞,一时间,朝堂与民间,皆呈现出一番积极的景象。

汤和、徐达、李文忠等人听闻常升的做法后,相互商议一番,皆觉此举甚善。

他们深知修筑水泥官道乃利国利民之大事,自家深受朝廷厚恩,理当全力支持。

于是,几人纷纷吩咐家中管事,若自家土地恰好在官道路线规划之地,便平价出售给朝廷。

汤和豪爽地笑道:“咱这土地本就承蒙朝廷恩赐,如今为了国家大计,平价让出又何妨!”

徐达亦点头称是,他向来顾全大局,说道:“修筑官道,于国于民皆为福祉,我等自当以身作则。”

李文忠也道:“不错,我等当为众人表率,切不可因些许私利阻碍了大事。”

他们这般举动,在勋贵圈子里引起不小震动。

其他勋贵见汤和、徐达等几位重臣皆如此行事,也不好再固执己见。

不少勋贵虽心中略有不舍,但权衡利弊之下,也纷纷效仿,将路线规划内的土地平价售出。

林侍郎得知汤和、徐达等人的作为,心中满是欣慰,对众人赞不绝口:“诸位国公深明大义,实乃朝廷之幸,百姓之福!”

如此一来,官道修筑所需土地的难题迎刃而解,工程进度大大加快。

百姓们见勋贵们纷纷为修筑官道出力,对朝廷和这些勋贵的赞誉之声也日益高涨,整个局势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林侍郎随即将此事具表,奏与朱标知晓。

朱标不敢耽搁,赶忙入宫,将勋贵们纷纷平价出售土地以助官道修筑之事,细细说与朱元璋。

朱元璋闻之,嘴角微微上扬,笑道:“常遇春这老小子,倒是越来越懂事了!知晓牵头做这等事,给朝廷减少麻烦,不愧是朕的得力干将!”

且说徐家,徐辉祖听闻自家要将处于路线规划地的土地平价出让,满心疑惑。

他找到父亲徐达,皱着眉头问道:“父亲,为何要将土地平价卖与朝廷?咱们若议价一番,定能多得不少银钱,这等白白让利,所为何故?”

徐达看着儿子,神色严肃,缓缓说道:“辉祖,你当明白,朝廷修筑官道,乃为天下苍生,利在千秋。我等深受皇恩,自当以大局为重。若因些许私利,与朝廷讨价还价,岂不寒了天下人之心?况且,这官道修通,于国家、于百姓、于我徐家,皆有长远益处,切不可只看眼前小利。”

徐辉祖听了,虽心中仍有几分不解,但见父亲态度坚决,且所言在理,也只得点头应下。

只是私下里,仍忍不住暗自思忖,这平价出让土地,究竟能给徐家带来何等长远好处,心中的疑虑一时难以消散。

徐辉祖道:“父亲,虽说出让土地可得银钱,然此乃一次性之财。若将那些田地留下,往后数十年,田租收益源源不断,何苦白白平价售出?”

徐达哼了一声,说道:“你这就不懂了!此次修筑水泥官道,路过凤阳府占了咱的田地。咱若不肯出让,他日官道无奈改道,耗费必然大增。那时,你且猜猜陛下与太子会想起谁来?到底是谁致使银钱无端增加?”

徐辉祖听毕,顿时心下恍然,惊出一身冷汗,忙道:“父亲,是孩儿愚钝。”

徐达叹了口气,道:“想当初,常家那几个小子,没一个显得多机灵。可现今呢?经常孤楚调教,处事能耐竟远远超过你。人家家中产业办得红红火火,还安顿好一大帮老部将。这般本事,你得多学着点,别整日就知道溜犬斗鸟。”

虽说如今徐家,徐妙云贵为王妃,徐妙锦亦成国公夫人。

但往后日子,终究得靠后代撑持。

徐辉祖这脾性,若还不勤勉奋进,日后成就怕是有限。

再瞧瞧常家,常孤雏已然晋封辽国公,常茂亦获封侯爷。

常升与小常森虽说眼下尚无功名傍身,然而依情势看,往后怕也不乏机会。

徐达心里明白,自家须得行事低调,可这也得家底殷实方能支撑。

喜欢大明辽国公请大家收藏:(m.8kxs.com)大明辽国公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