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辽国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68章 贿赂?进口袋再说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待水泥官道之事既定,便有诸多人士往访工部林侍郎。

此辈所携之礼,价非低廉,虽非金银,却亦属奇珍。

林侍郎晓得彼等之意,无非欲其相配合,日后共图发财之道。

林侍郎亦非迂腐之人,遂收其礼,款其客。

宴间,众人举杯,酒过三巡。

其中一富商率先开口,笑言:“林侍郎,此次水泥官道之大事,全赖侍郎运筹帷幄,我等皆感佩不已。日后这官道修筑,诸多事宜,还望侍郎多多照拂。”

林侍郎微笑回应:“诸位客气,此乃朝廷公事,我自当尽忠职守。只是这官道修筑,关乎民生,马虎不得。”

另一人赶忙接话:“侍郎所言极是。但我等在这商道摸爬滚打多年,也知晓其中些许门道,若能助上一臂之力,或能事半功倍。”

林侍郎心中明白其言下之意,却道:“朝廷法度森严,凡事皆有规矩。我虽领工部之职,却也不能坏了规矩。诸位好意,林某心领。”

那富商眉头微皱,又道:“侍郎,我等并无他意。只是修筑官道,诸多物料采购,人工招募,其中耗费颇大,若能彼此协作,既能修好官道,又能让我等谋些生计,岂不两全其美?”

林侍郎面色一正,道:“官道修筑,物料采购皆有定例,依朝廷价,选上乘材,此乃我之职责。至于人工招募,亦当公正公开。我为官一方,只图问心无愧,诸位莫要再提此事。”

众人见林侍郎言辞坚决,一时有些尴尬。片刻后,又有人赔笑道:“是我等鲁莽,唐突了侍郎。今日只当饮酒作乐,不谈公事。”

众人遂强颜欢笑,举杯共饮,只是宴间气氛,已不复先前热络。

林侍郎心中清楚,这些人怕是不会轻易罢休,往后之事,还得多加留意。

锦衣卫将林侍郎之情状,一一禀明朱元璋。朱元璋遂唤来朱标,与之谈及此事。

朱元璋道:“标儿,此事你意下如何?”

朱标回禀:“父皇,以儿臣对林侍郎之了解,其绝非收受贿赂之徒,此事恐另有隐情。”

朱元璋佯作疑虑,道:“标儿,你怎就如此信他?莫不是这林侍郎平素佯装清廉,今次得了修筑官道这等大活,便露了本相?”

朱标道:“父皇,究竟如何,且容观望一阵,便知端详。”

次日,朱标正在东宫与太子妃安歇,忽有侍从前来禀报道:“殿下,工部侍郎林大人求见。”

太子妃常氏向朱标言道:“既涉公务,殿下便去料理吧。”

朱标遂吩咐侍从,将林侍郎引至文华殿。

林侍郎至文华殿,向朱标躬身行礼。礼毕,随即将一封书信呈与朱标。

朱标接过书信拆开一观,信内所记,尽是那日林侍郎自各地富商、士绅豪族与官员处收受之礼。

朱标对林侍郎道:“林侍郎,未曾想那些人如此舍得。面对这般巨额财帛,你竟丝毫不为所动。”

林侍郎答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朱标满意颔首,旋即问道:“那你欲将这些物事作何处置?”

林侍郎拱手道:“殿下,依臣之见,这些财物变卖之后,可充作山东新政改革之用。至于各地官道修筑,臣已有计较。修筑水泥官道获利颇丰,那些士绅豪族与富商岂会轻易罢手。臣便借此,让他们多出些力。”

朱标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道:“你欲如何行事?且细细说来。”

林侍郎微微一笑,道:“殿下,臣打算以官道修筑需大量人力物力为由,着令士绅豪族与富商按其资产多寡,分摊费用。他们既贪图其中利益,想必也不敢推诿。如此一来,既能让他们多出些血,又可确保官道修筑顺利进行。”

朱标抚须沉思片刻,点头道:“此计可行,但你也需留意,莫要激起众怒,坏了大局。”

林侍郎躬身道:“殿下放心,臣定当拿捏好分寸,一切以朝廷利益为重。”

其后一段时日,林侍郎便着手遴选人手,以入此项目组。

遴选人员之际,林侍郎并未偏选辽东之人,而是力求各处兼顾。只是于紧要职位,仍交付予信得过之人。

朝会上,朱元璋问林侍郎:“此事可有规划?”

林侍郎回禀:“此次修筑水泥官道,分南北二路。南路自应天府始,先修至杭州府,再由杭州府延至绍兴、宁波、金华、台州。北路则从应天府起,先抵扬州,再达凤阳,而后过淮安,直通兖州。”

有官员发问:“为何先修往山东?怎不径直由凤阳修至湖广?”

林侍郎拱手解释道:“诸位有所不知,现今山东正行新政改革,所需物资浩繁。

南方物资丰沛,先修通北达山东之水泥官道,届时既能将南方物资输往山东,解其新政之需,又能为南方增添收益。

且南北二路同时动工,益处良多。

辽东物资可借海运直抵山东,再由山东输往南方。

如此,南北物资互通有无,于各地民生、新政推行皆大有裨益。”

有官员质疑道:“辽东既有海运之便,又何必借道山东转运?”

林侍郎拱手应答:“大人有所不知,海运虽运量大,然受天时、海况影响颇巨。风暴骤起、洋流突变,皆能致船期延误,货物受损。

且海运码头有限,难以遍达内陆各处。

而陆运借这水泥官道,可直抵腹地。

从山东转运,既能接海运之便,又能借陆运灵活,将物资按需分发,不受海港局限,更利新政推行与各地商贸流通。”

浙东集团官员见首批修筑水泥官道之地,涵盖江浙区域,遂出声支持林侍郎。

朱元璋见多数朝臣皆赞同此议,当即便决断道:“便依此而行!林侍郎,你且下去筹备。”

下朝后,淮西官员前往拜会林侍郎,问道:“为何不先于河南修筑?”

那淮西官员接着道:“我等送礼可不少,缘何先顾山东与江浙?”

林侍郎笑道:“诸位大人,修筑水泥官道,先后次序必有考量。陛下也曾言,只能局部辐射,不然国库难以支撑。之所以先选山东与江浙地区,实有缘故。江浙富甲一方,山东新政改革迫在眉睫,故而优先安排。”

林侍郎心下明白这些淮西官员所想,无非盼着早日获利。

遂又说道:“诸位大人无需心急,待这两地积累工程经验,往后修筑河南等地官道时,技术精进,人工、材料等各方面安排也更完善,自能节省材料与人工。并非先修之处便更能获利。”

喜欢大明辽国公请大家收藏:(m.8kxs.com)大明辽国公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