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沂蒙山区本该是草木葱茏的季节,此刻却弥漫着硝烟与焦土的气息。于学忠站在临时指挥部的山崖边,望远镜里映出远处日军装甲车扬起的尘土。那些钢铁怪物像嗅到血腥的野兽,正沿着山谷缓缓推进,后面跟着密密麻麻的土黄色身影。
\"报告总司令,三团防线被突破,日军第三十三师团正向马鞍山迂回!\"传令兵的声音带着嘶哑,军装上沾满血迹和泥土。
于学忠放下望远镜,指节在岩石上敲出沉闷的声响。三天前,日军突然调集五个师团兵力,对鲁苏战区实施所谓的\"铁壁合围\"战术。飞机轰炸、坦克开路、步兵拉网式搜索,像梳子一样梳理着每寸土地。
作战室内,煤油灯在桌面上投下摇晃的光影。参谋长指着地图上不断缩小的红色圆圈:\"坂田这个老狐狸,这次是铁了心要吃掉我们主力。北面有装甲联队封锁,南面河道被汽艇控制,东西两侧高地都架起了重机枪。\"
\"弹药储备?\"于学忠解开领口的风纪扣。
\"平均每个士兵不到二十发子弹,重机枪连只剩三个基数,迫击炮弹药几乎耗尽。\"军需官老周的声音像被砂纸磨过,\"粮食只够维持两天,药品...已经三天没有奎宁了。\"
角落里,军医陈思齐正在给一名参谋包扎手臂。听到这里,他抬起头,金丝眼镜后的目光沉静如水:\"重伤员有二十七人无法移动,如果强行突围...\"
于学忠的目光扫过在场每个人疲惫的面孔。副官李振唐的左臂吊着绷带,情报参谋赵明眼窝深陷,连最年轻的传令兵嘴唇都干裂出血。这些跟随他转战千里的弟兄们,此刻都把希望寄托在他下一个决定上。
\"传令各团营主官,一小时后召开紧急会议。\"于学忠突然转身,指着地图上一条几乎看不见的羊肠小道,\"另外,派侦察连去查看野狼谷的水源情况。\"
临时搭建的帐篷里挤满了军官。有人蹲在地上用刺刀划着战术草图,有人靠在弹药箱上闭目养神。当于学忠掀开帐帘走进来时,所有人齐刷刷站了起来。
\"坐。\"于学忠摘下军帽,露出鬓角新添的白发,\"情况大家都清楚了。今天不是来讨论守不守,而是怎么活。\"
帐篷里静得能听见山风掠过树梢的声音。
\"总座,弟兄们宁愿战死,也不愿当缩头乌龟!\"三团长猛地站起来,脸上的刀疤在油灯下泛着红光。
于学忠抬手示意他坐下:\"战死容易,活着继续打鬼子才难。\"他拿起一根树枝,在地上划出三道线,\"日军这次用的是德国顾问教的'三线推进'战术,就是要逼我们集中决战。\"
参谋长接过话头:\"所以我们反其道而行——化整为零。主力分成三十个战斗组,每组不超过两百人,各自选择突破口。总司令部带警卫营走野狼谷,吸引敌军注意。\"
帐内顿时议论纷纷。有人质疑分散兵力会被各个击破,有人担心伤员安置问题。于学忠静静听着,直到争论声渐渐平息。
\"我知道这个决定意味着什么。\"他的声音很轻,却像重锤敲在每个人心上,\"但记住,只要有一颗种子活着,来年就能长出整片森林。各战斗组突围后,以微山湖为最终集结地。\"
角落里,军需官老周突然开口:\"我统计过,全军的怀表加起来不到五十块。时间怎么统一?\"
\"以信号弹为准。\"情报参谋赵明推了推眼镜,\"红色代表按原计划,绿色代表改变路线,白色是危险解除。\"
于学忠站起身,军官们也跟着起立。他走到帐篷中央,从腰间解下佩枪放在桌上:\"从现在起,销毁所有机密文件,轻装简行。重伤员...交给当地老乡照顾。\"这句话他说得很慢,像在咀嚼玻璃,\"愿意留下的,每人发两颗手榴弹。\"
帐篷外,夜色如墨。不知是谁先唱起了《满江红》,低沉的歌声在山谷间回荡。于学忠站在崖边,望着远处日军营地连绵的篝火。副官李振唐默默递来一个铁皮水壶,里面是最后一点白酒。
\"记得民国二十六年从天津突围那次吗?\"于学忠突然问。
李振唐咧开干裂的嘴唇:\"记得,您带着我们钻下水道,出来时浑身臭得连鬼子都绕着走。\"
两人相视一笑,碰了碰水壶。酒液入喉,灼烧着空荡荡的胃袋。于学忠摸出怀表——这是他父亲留给他的唯一物件——表盖内侧贴着张泛黄的照片,三个孩子站在辽南老家的枣树下。
\"总座放心,家里人都安置在重庆了。\"李振唐轻声道。
于学忠合上表盖:\"传令下去,凌晨三点行动。\"
喜欢东北军着名爱国将领于学忠请大家收藏:(m.8kxs.com)东北军着名爱国将领于学忠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