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陆军指挥学院综合战术模拟中心。巨大的环形屏幕上,正以1:500的比例精确还原着去年那场震惊全国的长江特大洪灾的战场态势。浑浊的洪水如同狂暴的黄色巨蟒,在屏幕上咆哮奔涌,撕扯着堤坝,吞噬着村庄。代表救援力量的蓝色光点(部队)和绿色光点(民兵、志愿者)在肆虐的洪水面前,显得渺小而艰难地移动着。
数十名身着作训服的年轻学员屏息凝神,围坐在中央巨大的电子沙盘周围。沙盘上,堤坝决口处被特意放大,红色预警标识刺眼地闪烁。周破军一身笔挺的松枝绿常服,肩章上的将星在屏幕冷光下泛着沉稳的光泽。他手中没有教鞭,只用一根特制的、尾部嵌着微型激光指示器的金属指挥棒,点在沙盘决口处。
“去年七月,九江段,龙王庙险段。”周破军的声音不高,却带着金属般的穿透力,清晰地压过模拟洪水音效的轰鸣,“三天三夜,水位超警戒线5.78米,堤身渗漏点37处,管涌群11个,最后在这里…”指挥棒重重一点,决口标识爆闪,“撕开了一个42米的口子!”
沙盘上,洪水瞬间冲破堤防,模拟的村镇、农田、道路被汹涌的黄色淹没。学员们呼吸一窒,仿佛能感受到那天的绝望与紧迫。
“当时,我们投入了多少兵力?”周破军目光如电,扫过全场。
“报告!第xx集团军某师、武警水电部队、民兵预备役共计一万三千余人!重型机械三百余台!”一名学员立刻回答。
“结果呢?”周破军追问。
“封堵失败三次,第四次才在洪峰间歇期勉强合龙,耗时47小时,代价惨重!”另一名学员语气沉重。
“错!”周破军的指挥棒猛地敲在沙盘边缘,发出清脆的“铛”一声,将所有人的注意力猛地拉回,“代价惨重是结果,不是原因!原因在于——用兵!”
他手指在虚拟键盘上快速敲击几下,沙盘视角瞬间切换。不再是宏观的洪水肆虐,而是聚焦到那42米的决口处。画面放大,无数代表人员的蓝色、绿色光点拥挤在狭窄的决口两端,运输石料、沙袋的车辆在泥泞中艰难挪移,效率低下,一片混乱。
“一万三千人,三百台机械,看似庞大,力量却像沙子一样撒在洪水里!”周破军的声音带着铁与血的冷冽,“孙子曰:‘兵非贵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 并力!核心在于力量的集中与协同!”
他手指再点,沙盘上杂乱的蓝色、绿色光点瞬间开始重组、聚合!如同被无形的磁石吸引,迅速形成几个高度凝练、分工明确的作战集群。
“集群一:空中力量!”周破军下令。沙盘上方,代表大型运输直升机、重型吊装无人机的图标亮起。“大型运输机集群,利用其稳定悬停和大载重优势,不参与低效的沙石投送!它们只负责一件事——精准投放‘沉箱模块’!” 沙盘上,决口两端,几个巨大的、由高强度合金骨架和特种编织网构成的立方体框架被直升机吊运,精准投放到预定位置,如同打下坚固的桥墩。
“集群二:水面突击!”指挥棒指向汹涌的决口。“装备大功率推进器的无人冲锋舟集群,携带高强度缆绳和快速锚定装置,在沉箱模块就位后,顶着洪流强行横渡决口!任务只有一个——在两岸沉箱之间,拉起第一道横向钢缆骨架!”
屏幕上,代表冲锋舟的红色光点如同离弦之箭,顶着黄色洪流艰难突进,将粗大的缆绳固定在沉箱模块上。
“集群三:地面重装!”指挥棒落回决口两端。“重装工程机械集群,依托沉箱模块形成的稳固基点,利用重型吊臂,将预制好的高强度合金网箱(内部填充速凝混凝土)沿着钢缆骨架,像搭积木一样快速沉放!同时,高速自卸车集群只负责将石料精准倾倒在网箱上游侧,形成反滤层和压重!”
沙盘上,代表合金网箱的灰色模块沿着钢缆骨架迅速沉入水中,自卸车精准倾倒石料,整个封堵过程瞬间变得清晰、有序、高效!混乱的人海战术被高度组织化、专业化的集群协作取代。
“集群四:信息感知与干扰!”周破军最后指向天空和水下。“小型侦察无人机群,实时监测水下流态、河床冲刷情况,提供精准数据链!同时,释放水下声波阵列,干扰洪流对河床的持续掏刷,稳定作业基础!”
整个模拟过程行云流水,原本需要47小时、付出巨大代价的决口,在新的战术推演下,合龙时间被压缩到惊人的12小时以内!伤亡损失预估锐减百分之八十!
学员们看得目眩神迷,被这种超越传统、融合了尖端装备与古老智慧的指挥艺术深深震撼。
“看明白了吗?”周破军环视全场,声音沉凝,“未来的战场,是体系的对抗,是集群的协同!孙子兵法的‘形’与‘势’,在无人机蜂群、在数据链、在智能指挥系统里,找到了新的载体!人海填堤的时代过去了,我们要做的是——用最锋利的‘楔子’,在最关键的‘节点’,凿穿混乱!”
他关闭沙盘投影,环形屏幕恢复成深邃的星空背景。
“今天的推演,代号‘息壤’。”周破军看着年轻学员们眼中燃烧的火光,“记住,洪水是天灾,也是敌人。而真正的军人,不仅要有赴死的勇气,更要有降服灾厄的智慧。去消化,去思考,如何将古老的兵锋,磨砺成新时代的守护之刃。”
下课铃响起,学员们带着震撼与思索鱼贯而出。周破军独自留在空旷的模拟中心,巨大的环形屏幕映着他挺拔如松的身影。他走到控制台前,拿起一个边缘已经磨损的牛皮纸信封。信封鼓鼓囊囊,没有寄件人,只写着“周老师亲启”几个歪歪扭扭却力透纸背的字。
打开信封,倒出一叠厚厚的、用铅笔绘在粗糙坐标纸上的图纸。线条粗犷,却透着一种野性而精准的直觉。那是一套复杂的、前所未见的声波\/次声波复合发生装置的设计草图!从核心震荡腔体的结构、能量聚焦阵列的排布,到与无人机平台的对接接口,一应俱全。图纸空白处密密麻麻写满了注释,字迹同样粗犷,充满了奇思妙想和工程实践中的问题标注:“老师,这个谐振腔材料用钛合金行不?强度够但贵!用特种陶瓷怕震碎了…”、“能量耦合这里老是过热,加散热片还是改风道?”、“发射头俺想弄成可拆卸模块化的,打不同的‘调调’(频率)用不同的头…”
图纸边缘,甚至还有一小块油污和半个模糊的手指印。
周破军的嘴角,罕见地向上弯起一个细微却真实的弧度。他拉开控制台抽屉,取出一支红蓝双色铅笔,没有丝毫犹豫,俯身在那粗糙的图纸上快速批注起来。红色笔迹凌厉如刀,直指核心缺陷:“谐振腔改用多层复合阻尼结构,附材料配比及热处理曲线公式”、“能量耦合问题源于相位干涉,调整阵列角度θ=35°(公式推导见附图)”、“模块化思路可行,但需统一接口标准(ISo-xxxxx),附标准手册页码”…
他的批注精准、高效,如同最精密的机床在加工毛坯,将铁蛋那充满灵性却粗糙的构想,迅速提升到具备工程化可能的高度。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在寂静的大厅里格外清晰。
直到深夜,窗外的城市灯火渐稀。周破军才直起身,揉了揉有些发酸的脖颈。他将批注好的厚厚一叠图纸仔细整理好,重新塞回那个牛皮纸信封,在封口处郑重地写下新的收件地址和“机密”字样。做完这一切,他正准备离开。
模拟中心厚重的合金门无声滑开。一个身影背对着走廊的灯光,静静矗立在门口,影子被拉得很长。
周破军动作一顿,瞬间挺直了脊背,如同标枪。不需要看清面容,那股渊渟岳峙、如同定海神针般的气息,已昭示了来者的身份。
叶无道缓步走入,脚步声在空旷的大厅里清晰可闻。他看了一眼控制台上那个刚刚封好的、鼓鼓囊囊的牛皮信封,目光似乎穿透了牛皮纸,看到了里面那些充满创造力和汗水的线条与公式。最终,他的视线落在周破军身上,深邃的眼眸如同古井无波,却蕴含着千军万马的重量。
“破军,”叶无道的声音平静地响起,打破了深夜的寂静,“有项任务,需要现代孙武。”
周破军眼神骤然锐利如出鞘军刀,没有任何废话,只沉声应道:
“请指示!”
沙盘推演的余温尚未散去,新的征召已至。图纸上的锋芒,即将指向真正的战场。
喜欢烽烟再起:公子无双请大家收藏:(m.8kxs.com)烽烟再起:公子无双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