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兴十二年春,上方谷的积雪刚融,谷底的野草就冒出了嫩芽。马岱蹲在一块岩石后,望着谷外蜿蜒的山道,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环首刀——这是诸葛亮给他的密令,要在这谷中布下天罗地网,只等司马懿自投罗网。
“将军,”副将低声道,“柴草都堆好了,足有三千担,硫磺、硝石也藏在窝棚底下了。”他指着谷两侧的峭壁,那里的藤蔓下藏着数百名弓箭手,箭簇都抹了松脂,只等一声令下。
马岱点点头,目光投向谷口的方向。司马懿的大军就屯在谷外十里的渭水南岸,这位老狐狸像块捂不热的石头,任凭蜀军在谷外挑战了半个月,就是不肯挪窝。“再等等,”他对副将道,“丞相说,司马懿最沉得住气,但也最贪。只要让他觉得这里有便宜可占,他一定会来。”
此时的蜀军大营,诸葛亮正对着《祁山舆图》出神。案上的油灯燃了一夜,灯芯结了长长的灯花,映得他鬓角的白发愈发醒目。姜维走进来,见他在上方谷的位置画了个红圈,忍不住道:“丞相,司马懿真会来吗?他吃过空城计的亏,怕是不会轻易上当。”
诸葛亮抬起头,眼中布满血丝,却依旧锐利:“他会来的。”他从袖中取出一份军报,“我已让魏延故意在谷外泄露消息,说上方谷是我军囤积粮草的重地,守兵只有五百。司马懿粮草虽足,却也耗不起——他知道我时日无多,定想趁此机会一举击溃蜀军。”
正说着,杨仪捧着汤药进来,瓷碗碰到案几的声音惊醒了帐内的寂静:“丞相,该吃药了。您昨夜又没合眼。”
诸葛亮接过药碗,苦涩的药味直冲鼻腔。他这几日咳得厉害,手帕上的猩红一次比一次深,却总瞒着将士们——这是最后一次北伐了,他不能让军心涣散。“告诉魏延,再派些老弱残兵在谷外巡逻,要装作防备松懈的样子。”
渭水南岸的魏营,司马懿果然收到了“蜀军在上方谷囤粮”的消息。他捏着军报,指尖在“五百守兵”四个字上反复敲打,帐外传来司马昭的声音:“父亲,蜀军防备松懈,正是夺取粮草的好时机!”
司马懿放下军报,望着帐外的春雨:“诸葛亮的便宜,哪有那么好占?”他想起西城的空城计,想起祁山的八卦阵,这只老狐狸的圈套,从来都裹着蜜糖。
可三日后,派去的细作带回消息:上方谷确实堆着粮草,守兵多是老弱,连巡逻都懒懒散散。更重要的是,蜀军的主力都在卤城,离上方谷足有百里。
“父亲,再不动手,粮草就要被蜀军运走了!”司马昭急得直跺脚。
司马懿终于下定决心:“你率三万精兵为先锋,午时出发,直取上方谷;我率大军随后接应,若遇埋伏,立刻撤退。”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狠厉,“记住,若真有埋伏,就往谷东的水道突围,那里地势低洼,火势蔓延得慢。”
午时的阳光穿透云层,洒在上方谷的麦田上。司马昭的先锋军果然没遇到像样的抵抗,轻易就冲进了谷中。望着堆成小山的粮草,司马昭哈哈大笑:“诸葛亮这次死定了!”
话音未落,两侧峭壁忽然滚下巨石,瞬间堵住谷口。紧接着,火箭如雨点般射来,柴草遇火即燃,硫磺、硝石助着风势,整个山谷顿时成了火海。
“中计了!”司马昭的笑声僵在脸上,他想起父亲的叮嘱,挥剑指着谷东,“往水道突围!”
可蜀军早有防备,水道早已被巨石堵死。魏军在火海中挣扎,惨叫声震得山谷都在发颤。司马昭被亲卫护着,躲在一块巨石后,望着冲天的火光,眼中满是绝望。
谷外的司马懿望见火光,顿时心如刀绞。他挥剑指着谷口:“冲进去!救少将军!”
可蜀军的伏兵从两侧杀出,将魏军死死拦住。魏延的大刀劈翻了第一个冲上来的魏兵,姜维的银枪如梨花绽放,谷外的厮杀声丝毫不亚于谷内的火海。
诸葛亮站在谷西的山坡上,望着下方的火海,羽扇微微颤抖。他终于等到这一天了,只要烧死司马懿,北伐大业就成功了一半。可看着火海中挣扎的士兵,他的心头忽然涌上一股莫名的酸楚——这些也是爹娘生养的孩子,却要死在这场战火里。
“丞相,司马懿的主力快冲进来了!”杨仪的声音带着急促。
诸葛亮没有回头,只是望着火海:“再等等。”他要亲眼看到司马懿葬身火海,才能安心。
就在此时,天空忽然暗了下来。原本晴朗的天空,不知何时聚起了乌云,豆大的雨点毫无征兆地砸下来,瞬间浇灭了谷中的大火。
“下雨了!”火海中的魏军发出欢呼,司马昭抓住机会,率残兵从水道的缺口——原来雨水冲垮了部分堵石——逃了出去。
诸葛亮望着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只觉得天旋地转,一口鲜血猛地喷出,染红了身前的衣襟。“天不助我……天不助我啊!”他瘫坐在山坡上,羽扇从手中滑落,滚进泥泞里。
司马懿在谷外望见大火熄灭,喜极而泣,率军杀退蜀军,接应司马昭的残兵。当他看到儿子满身烟灰的模样,后怕得浑身发抖——若不是这场雨,司马家就要断后了。
“诸葛亮……”司马懿望着山坡上的诸葛亮,眼中闪过复杂的情绪。他赢了,却不是靠智谋,是靠天意。
蜀军退回卤城时,士气低落到了极点。诸葛亮躺在病榻上,望着帐顶的横梁,一言不发。姜维走进来,见他脸色苍白如纸,忍不住落泪:“丞相,是天要亡我大汉……”
诸葛亮缓缓摇头,声音微弱:“不是天亡我,是我……逆天而行。”他想起年轻时在隆中耕读,那时的他以为人定胜天,如今才明白,有些事,终究拗不过天意。
这夜,诸葛亮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回到了昭烈庙,刘备笑着对他说:“孔明,回来吧,别太累了。”他想回答,却发不出声音,只能看着刘备的身影渐渐消失在云雾里。
醒来时,天已微亮。诸葛亮挣扎着坐起来,对杨仪道:“取纸笔来,我要写遗表。”
案上的烛火摇曳,映着他苍老的脸。他写道:“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写到“已”字时,笔尖忽然顿住,再也抬不起来。
上方谷的火熄灭了,可诸葛亮心中的火,也随着那场大雨,渐渐熄灭了。他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六出祁山的征途,终将在这片土地上画上句号。
而司马懿站在渭水南岸,望着祁山的方向,忽然下令撤军。司马昭不解,他却道:“诸葛亮活不了多久了。他死了,蜀军自会退回汉中。”他望着天空,那场救了他性命的雨,仿佛还在下,洗去了战场上的血迹,也洗去了两位老对手之间的恩怨。
火熄上方谷,熄灭的不仅是一场大火,更是一个时代的英雄梦。祁山的风,依旧吹着,只是那风中,多了几分英雄末路的悲凉。
喜欢权演龙之更新的书请大家收藏:(m.8kxs.com)权演龙之更新的书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