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昊下达命令:“各部将领听令!”
“即日起,组建第四军,由石达开将军统率。”
“原第二军第三师脱离作战序列,划归第四军建制。”
“王应元彝兵部队改编为第十五师,王应元暂任师长;韦成普部改编为第十六师。”
“第四军即刻行动,兵围成都,如果有机会可以夺取成都”
“传令第二军与李福猷部协同作战,全力剿灭贵州、湖南清军及李续宜援军。”
“李福猷部改编为第十七师,唐日荣部改编为第十八师。”
“务必以迅捷之势,截断敌军增援路线,为全局争取战机!”
“汉中第三军整军待发,即刻开赴湖北战场。”
“萧庆高部改编为第十九师,拜崇花部改编为第二十师。”
“第三军四,九,十三,十四,十九,二十,骑兵师此七师共十五万精兵,为革命军主力,须以雷霆之势直插鄂地,切断湘军后方补给,动摇其根基!”
“各部改编完成后,即刻执行任务。”
“第三军为主力,第四军牵制西南,第二军阻击援敌,三线并举,使清军首尾难顾。”
“此战关乎我革命军存亡,诸将务必奋勇当先,以血刃书写乾坤!”
“令毕,速行!”
在革命军整军待发,准备从西部策援太平军之际,洪秀全却一直在不停地发牢骚。
那么,他究竟在牢骚些什么呢?
原来,李秀成此次只带来了区区一千人来解围天京。
要知道,李秀成原本可是在苏州有十万大军的啊!
这让洪秀全如何能不抱怨呢?
然而,李秀成其实也有自己的苦衷。
他本来是按照洪秀全的进北攻南战略,进攻皖北的,手上确实有二三十万大军。
但就在此时,苏州被敌军围困,形势危急。
李秀成自然不能坐视不管,于是他准备率领大军支援苏州。
可谁能想到,洪秀全竟然不顾苏州的危局,强行命令李秀成放弃苏州,转而支援天京。
这一命令,犹如一把重锤狠狠地砸在了九伏州的大地上,引发了一场惊涛骇浪般的南渡事件。
李秀成手下原本浩浩荡荡的大军,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中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损失极其惨重,最终只剩下区区两万残兵败将。
回顾历史长河,从太平天国起义的熊熊烈火燃起,到云南回乱的硝烟弥漫,再到收复新疆的辉煌胜利,这期间历经了整整三十年的风风雨雨。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无论是太平军、捻军、回军、苗军还是号军,阿古柏叛军都经历过无数次激烈的战斗。
然而,在这些大大小小的战役中,从来没有哪一场战斗的死亡人数能够超过数十万人。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李秀成的九伏州南渡事件却成为了一个例外。
这场战役的残酷程度超乎想象,杀敌不过千人,而己方的伤亡却超过了十万之众!
这无疑是一场极其惨烈的战争,也是李秀成军事生涯中的一次重大挫折。
这场战役不仅让李秀成的军队遭受了重创,更使他从原本的顶级统帅地位一落千丈,沦为了一流统帅。
这一巨大的落差,对于李秀成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李秀成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抵达了天京城。
他苦口婆心地向洪秀全解释,说自己会在苏州募兵,并将所敛之财全部交给天京。
经过一番努力,洪秀全总算是同意让李秀成回到苏南地区继续发展。
然而,就在李秀成刚刚回到苏州的时候,九伏州却突然失守了,他手下的所有大将也都不幸战死。
这对李秀成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而就在这时,天王洪秀全的圣旨却如同一道晴天霹雳般送到了苏州。
李秀成颤抖着双手打开圣旨,当他看完之后,顿时惊得一身凉气,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一刻崩塌了。
圣旨所示:
“暴雨倾盆,江水泛滥,淹没九伏州,清妖趁势偷袭。”
“历经数昼夜浴血奋战。”
“贡王梁凤超与九伏州全体将士,皆英勇捐躯,无一幸免。”
“而今,天京粮道已遭封禁,天京城危在旦夕,忠王速率苏州兵马,驰援天京。”
“此事十万火急,不得延误。”
天王洪秀全心里跟明镜儿似的,他非常清楚忠王李秀成在苏南地区的兵力至少还有十余万之众。
如今天京城正处于万分危急的时刻,这确实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巨大危机。
然而,天王洪秀全心中却有着自己的小算盘,他一直惦记着李秀成在苏州的那些军队。
他暗自思忖着,如果李秀成能够率领苏州的兵马火速赶回天京城,那么天京城外围那极其恶劣的局势肯定会得到极大的缓解。
至少,天京城就有足够的兵力来进行防守了。
……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天王突然派人送来了一道圣旨,而且圣旨中所描述的情况显然已经到了火烧眉毛的程度。
李秀成自然不敢有丝毫的怠慢,毕竟他的家人都还在天京城呢。
天京城如今遭遇大难,作为忠王的李秀成,他觉得自己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于是,李秀成毫不犹豫地将手底下的十位得力大将全部召集到了忠王府,众人齐聚一堂,共同商议应对之策。
手下们陆续来到忠王府后。
忠王府内,烛火摇曳如风中残叶。李秀成将洪秀全的圣旨重重拍在案上,绢帛上的墨字如毒藤般勒住满室寂静。
殿中诸将或交头接耳,或怒目而视,粗粝的喘息声裹挟着怨愤在梁柱间碰撞。
“去个屁!”一名疤脸悍将率先啐了一口,“咱们凭什么去?上次几十万弟兄的命填进天京的土里,天王倒好,又搞出个‘北进南攻’的鬼主意!兄弟们哭都哭干了!”
他脖颈青筋暴起,仿佛要将满腔怒火喷溅而出。
附和声如沸水翻滚:“忠王,别去送死!苏州富庶之地,守在这儿才是正理!”
“天京城破不破,关咱们鸟事?天王封地各管各,哪有帮两次的道理!”
有人甚至扯开嗓子冷笑,“天王的心思谁不懂?他就是要吞了咱们的兵马,好守着那摇摇欲坠的烂摊子!”
李秀成眉峰紧蹙,沉默如铁。
他深知这些声音背后的盘算——分封制如毒瘤,啃噬着太平军的筋骨。
诸将各踞一方,视地盘为性命,谁愿将自家兵马拱手相送?
就连最亲近的幕僚也暗中递眼色,暗示他留兵自保。
可那圣旨上“天京粮道已绝”的字句,如利刃剜心。
他的妻儿老小皆在天京,若拒旨,洪秀全那疯癫的猜忌……他不敢深想。
喜欢太平天国之幼扶王兵起西北闹革命请大家收藏:(m.8kxs.com)太平天国之幼扶王兵起西北闹革命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