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08集:试点见效,乡镇病患死亡率显着下降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暮色将临,雍县乡医点的木门被轻轻推开,带着一身草药香的素问跨进门时,正见老药工李伯蹲在墙角,借着最后一缕天光清点药柜里的余货。听到动静,李伯抬起头,脸上的沟壑里都堆着笑意,手里的账本在桌面轻轻一磕:“副署长,您可算来了!今日最后一剂治风寒的汤药刚煎好,送药的小子说,张老汉喝了两副就能下床喂牛了。”

素问走到药柜前,指尖拂过贴着“防风”“紫苏”标签的抽屉,目光落在桌角那叠泛黄的竹简上——那是这三个月来雍县乡医点的诊疗记录。她拿起最上面一卷展开,竹简上用炭笔工整地记着:“三月初七,李阿婆,咳血三日,断为肺燥,予桑杏汤,五日愈”“三月十二,王小郎,腹泻不止,查为食积,施针合谷、足三里,当日止”。

“这三个月,咱们医点接诊了多少人?”素问的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轻颤。她还记得三个月前初到雍县时,乡野间满是因缺医少药而呻吟的病患,有孩童得了急疹只能靠烧艾草熏治,有妇人产后血崩只能听天由命。那时她带着两名学堂弟子驻点,第一天就遇到三个因延误治疗而没能救回来的病患,夜里她对着医书枯坐到天明,暗自发誓要让乡镇诊疗的法子在这片土地扎下根。

李伯放下账本,掰着手指算得仔细:“副署长您记得清楚,咱们三月初开的馆,到现在整整九十天。前前后后接诊了两百三十七人,除了月初那两个送来时已经没了气的,剩下的都治好了。您说的那个‘死亡率’,咱们这三个月,竟只有不到百分之一!”

“不到百分之一。”素问重复着这句话,心头的巨石终于落地。她想起上个月去邻县岐乡医点巡查时,那里的弟子也跟她报过类似的数——岐乡接诊两百一十人,仅一人因旧伤复发去世,死亡率同样不足百分之一。而在乡镇诊疗推行前,她从朝廷户部调阅的旧档里写得明白,大秦乡镇病患的死亡率常年在三成以上,遇上疫疾时甚至能超过五成。

正说着,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粗重的喘息。素问抬头,见一个穿着粗布短打的汉子背着个老妇人快步进来,汉子的额头上满是汗珠,进门就“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副署长!求您救救我娘!她从昨天起就没睁过眼,还一个劲地说胡话!”

李伯刚要上前扶人,素问已经蹲下身,手指搭在老妇人的腕脉上。指尖传来的脉象微弱却不乱,她又翻开老妇人的眼皮,见眼白上没有瘀斑,再摸了摸老妇人的额头,温度虽高却不烫手。“别急,”素问站起身,对汉子说,“你娘这是风寒入里,酿成了虚热。我给她开一副麻黄附子细辛汤,煎好后分三次喂,今晚喂第一次,明早应该就能醒。”

汉子愣在原地,似乎不敢相信这么快就有了法子。他老家在雍县最偏远的西坡村,往年村里人生了病,要么靠村里的神婆跳大神,要么就得雇人抬着往县城跑,一来一回要两天,多少人就耗死在了路上。这次他娘病倒,他本已抱着最坏的打算,没想到乡医点就在镇上,来了就能治。

“还愣着干什么?快去煎药啊!”李伯推了汉子一把,又转头对素问笑道,“您看,现在乡亲们都知道,镇上有医点,不用再往县城跑了。前几天还有邻县的人特意过来问诊,说咱们这儿的药又好又便宜。”

素问拿起诊疗记录,仔细核对了一遍今日的接诊人数,又在末尾添上刚接诊的老妇人的情况。她忽然想起秦斩上次来雍县时说的话——“你要做的事,比我在战场上杀敌更难,也更重要。战场杀敌是保一时平安,你建医点、治病患,是保大秦百年安稳。”那时她还觉得秦斩说得太过,可如今看着账本上越来越低的死亡率,看着乡亲们不再因病痛而绝望的眼神,她忽然懂了。

夜色渐浓,医点里点起了油灯,昏黄的光线下,素问正在整理这三个月来雍县、岐乡、陈仓三个试点乡医点的汇总数据。竹简上的数字清晰地显示:三个乡医点累计接诊六百八十七人,治愈六百八十二人,死亡五人,平均死亡率仅为百分之零点七五。而在试点前,这三个乡的年均死亡率高达百分之三十二。

“副署长,您还没歇息啊?”送药回来的弟子王小七推门进来,手里还提着一个布包,“这是张老汉让我给您带来的,他说您救了他的命,没什么好谢的,就把家里刚蒸好的粟米糕给您送点来。”

素问接过布包,打开一看,里面是几块温热的粟米糕,还带着淡淡的米香。她拿起一块递给王小七,又拿起一块放进嘴里,甜糯的口感在舌尖散开,心里也暖烘烘的。“小七,你还记得咱们刚来时,张老汉是怎么说的吗?”

王小七挠了挠头,想了想说:“记得!那时张老汉说,咱们这些城里来的大夫,就是来走个过场,根本治不好乡下人的病。结果他得了风寒,咳得连气都喘不上来,还是您给他开了三副药,就全好了。现在他见人就说,乡医点的大夫比县城里的还厉害!”

素问笑了笑,又拿起汇总数据,对王小七说:“你把这三份数据整理好,明天一早派人送到咸阳医署去。告诉署长,三个试点乡医点的死亡率都控制在了百分之一以下,乡镇诊疗的法子可行,咱们可以向全国推广了。”

王小七眼睛一亮,用力点头:“好嘞!我这就去整理!等全国都建起乡医点,就再也不会有人因为没大夫看病而丢了命了!”

看着王小七兴冲冲跑出去的背影,素问走到窗边,推开窗户。夜色中的乡村格外安静,偶尔能听到几声犬吠,还有远处农户家传来的纺车声。她想起三个月前刚到雍县时,夜里总能听到病患的呻吟声,还有家属的哭声,而现在,只有安稳的寂静。

忽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越来越近。素问探头一看,见一队骑兵正朝着医点的方向过来,为首的那人穿着黑色铠甲,正是秦斩。

秦斩翻身下马,大步走到素问面前,脸上带着笑意:“我刚从咸阳过来,路过雍县,就过来看看。怎么样,试点的情况还好吗?”

素问把汇总数据递给秦斩,声音里带着难掩的喜悦:“你看,三个试点乡的平均死亡率只有百分之零点七五,比预期的还要好。再过不久,咱们就能在全国推广乡镇诊疗了。”

秦斩接过数据,借着油灯的光仔细看着,越看越高兴,最后忍不住拍了拍素问的肩膀:“好!太好了!我就知道你一定能成!之前还有旧医署的官员说,乡镇诊疗是异想天开,根本行不通,现在这些数据,就是最好的证明!”

“其实也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素问说,“多亏了李伯他们这些老药工,还有弟子们的努力,更重要的是,乡亲们慢慢信任我们了。只有他们愿意来医点看病,我们的法子才能真正起效。”

秦斩点了点头,又看向医点里的药柜和诊疗记录,目光落在桌角的粟米糕上:“这是乡亲们送的?”

“是张老汉送的,”素问拿起一块粟米糕递给秦斩,“你尝尝,味道不错。”

秦斩接过粟米糕,咬了一口,笑着说:“嗯,确实好吃。比咸阳宫里的糕点还香。”他顿了顿,又看着素问说,“我已经跟陛下奏报了试点的情况,陛下很高兴,说等全国推广乡镇诊疗后,要亲自来雍县看看,给你们记功。”

素问心里一暖,对秦斩说:“我不要什么功劳,只要能让大秦的百姓都能看上病,不再因为病痛而受苦,就够了。”

秦斩看着素问,眼神里满是敬佩:“你放心,有我在,一定能让你的心愿实现。等全国的乡医点都建起来,我再陪你走遍大秦的每一个乡镇,看看每一个健康的百姓。”

夜色渐深,医点里的油灯还亮着。秦斩和素问坐在桌前,一边吃着粟米糕,一边讨论着接下来的推广计划。窗外的月光洒进来,落在两人身上,也落在桌上的汇总数据上,那些冰冷的数字,此刻却充满了温暖的力量——它们不仅代表着试点的成功,更代表着大秦百姓的希望。

第二天一早,王小七就带着汇总数据出发前往咸阳。当数据送到医署时,署长立刻召集官员们查看,那些曾经质疑乡镇诊疗的官员,看着竹简上清晰的数字,再也说不出反对的话。署长当即决定,将试点数据呈给陛下,请求在全国推广乡镇诊疗。

消息传到雍县乡医点时,素问正在给一个孩童诊治。听到消息的李伯和弟子们都欢呼起来,乡亲们也纷纷围到医点门口,打听着推广的消息。张老汉拄着拐杖,站在人群最前面,笑着对素问说:“副署长,这下好了!以后全国的乡亲们都能像咱们一样,在家门口看病了!”

素问看着眼前欢呼的人群,心里充满了成就感。她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还有更多的乡医点要建,还有更多的百姓要救治。但她坚信,只要坚持下去,大秦的每一个乡镇,都会有医点,每一个百姓,都能看上病,再也不会有人因为缺医少药而失去生命。

夕阳西下,素问站在医点门口,看着乡亲们渐渐散去,心里默默想着:这就是乡镇诊疗的意义,不是为了名声,不是为了功劳,而是为了让每一个大秦百姓,都能健康地活着,都能享受这太平盛世的安稳。而她,会一直坚守在这里,直到大秦的每一寸土地上,都能听到百姓的欢声笑语,再也没有病痛的呻吟。

喜欢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请大家收藏:(m.8kxs.com)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