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选秀逆袭从祭天剧本成为C位出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3章 录制中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好,我知道了!”顾胤的声音隔着雨幕传到粉丝耳中,又引得一阵小声的欢呼。

与粉丝们挥手道别后,顾胤转身朝录制场地走去,里里外外的摄像机早已架设妥当。

《雅集手记》的常驻嘉宾阵容融合了文化学者、综艺艺人与青年偶像,力求在知识性、娱乐性与年轻化传播之间找到完美的平衡点,而今天,正是这场文化与综艺的破壁之旅。

单层阁内大多数工作人员刚才都被他和粉丝互动的动静吸引了去,此刻更显安静。

顾胤刚走到隔扇门前,就看见一个身影正低头看着手机。

这个人就是节目中负责文化脉络梳理的哲学系教授周宁,也是这档节目创新点的设置之一。

学者与综艺咖的碰撞,能形成更好的知识输出与笑点转化的良性闭环。

顾胤抬手,指节轻轻叩响了木质隔扇门,发出“笃笃”两声轻响。

周宁闻声抬头,目光落在门口的年轻人身上。

顾胤穿着一件新中式刺绣丝质衬衫,立领的设计,让他领口微敞,再搭配上阔腿裤,宽松的版型衬得他身形愈发挺拔,整个人透着一股随性自在、温润如玉的气质。

窗外雨雾氤氲,他就那样站在光影交界处,与雨景相映成趣,别有一番诗意。

周宁心中暗忖,外界对顾胤“颜值出众”的形容,终究是太表面、太肤浅了。

他身上那种如沐春风的干净气质,才是最吸引人的地方,让人望之便心生好感。

“周老师,您好,我叫顾胤。”顾胤朝周宁的方向走去,伸出右手,声音礼貌而温和。

“你好,是顾胤啊,来,快坐。”周宁笑着起身,指了指旁边的圆凳,“刚刚外面那些是你的粉丝吧?我来的时候,她们也很热情。”

顾胤闻言,眼角微微上扬,漾开一抹温柔的笑意:“谢谢,她们是很活泼,像一群小天使。”

语气里没有丝毫的骄矜,只有真诚的自豪。

“哈哈哈哈哈,看出来了。”周宁被他这份坦荡的“不谦虚”逗得朗声大笑,原本因初见而生的些许拘谨瞬间消散无踪。

两人正闲聊间,阁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第三位嘉宾到了。

来人是张仪,一位以低调努力着称的演员,国学底蕴深厚,被观众们亲切地称为“除了演戏查无此人”的实力派。

他今天穿着一身素雅的棉麻衫,更添了几分书卷气。

“张仪来了啊!”周宁再次上前,热情地打着招呼,“我们刚刚还在说,你也该到了。这可是我们第一次不是在校园里见面。”

他与张仪在一次学术交流活动相识,算是旧识。

顾胤也随着周宁站起身,含笑看着两人寒暄,目光中带着恰到好处的好奇与尊重。

待他们寒暄告一段落,顾胤便主动上前,向张仪伸出手:“张仪老师您好,我是顾胤,很高兴能和您一起录节目。”

“你好你好,久仰大名。”张仪握住他的手,笑容温和,眼中带着对后辈的审视与善意。

这时,最后一位常驻嘉宾柳洋也推门而入。

他一身休闲装扮,脸上带着标志性的爽朗笑容,一进门便拱手道:“抱歉抱歉,路上有点堵车,没迟到吧?”

“刚到,正好。”周宁笑着应道。

几位嘉宾刚来得及简单自我介绍,还没来得及多聊几句,坐在一堆摄像机中间的总导演便拍了拍手,示意大家安静。

顾胤、周宁、张仪、柳洋四人安静下来,将目光投向导演。

“各位老师,飞行嘉宾已经到了,”导演组的声音传来,“我们的录制,可以正式开始了。”

录制地点是在留听阁外面的观景平台。

雨不知何时已经停了,空气中弥漫着青草与泥土的清新气息。

平台上早已布置妥当,古朴的石桌石凳旁,点缀着几盆青翠的兰草。

最先进行单独录制的是周宁,他需要对着镜头,为本期节目的主题做一个引子,将观众带入《雅集手记》的文化世界。

周宁清了清嗓子,目光悠远,缓缓开口:“雨过琴书润,风来翰墨香。自古以来,雅集自古是文人雅士以文会友、切磋交流之地。

今天,我们《雅集手记》也将在这里,开启一段寻雅之旅……”

周宁轻抚轩柱上的雕花,目光扫过庭院里错落的太湖石,\"这‘与谁同坐轩'的楹联,原是东坡居士的妙笔。今天在此雅集,倒应了这'明月清风我'的意境。\"

他指尖在\"我\"字上稍作停留,忽然侧耳笑道:\"只是这清风里,似乎还藏着脚步声?\"

张仪在听到周宁的声音时就已起身,青衫广袖在廊下划出弧线,拱手时腰弯得恰到好处:\"周宁兄好!在下张仪,江湖人称'百晓生',今日特来做个姑苏向导——这拙政园的每片瓦当,可都藏着故事呢。\"

\"哟,是张仪兄!\"周宁眼睛一亮,\"好久不见,上次一别良辰美景虚设。\"

\"已经有五年的时光。\"张仪眼角细纹里都是笑意。

“是好多年了。”

“但没想到会是这样一个幽静美丽的园林,我们再次重逢。”

在下面听着两人对话的顾胤:...原来学者演起戏来,比刚刚聊天的时候还轻松一些,入戏挺快的。

两人正说着,忽闻假山后传来\"哎哟\"一声,柳洋顶着歪掉的发冠钻出来:\"周宁兄、张仪兄安好!\"

他学着古人作揖,却因动作太急差点绊倒。

周宁被逗得抚须大笑:\"洋兄还是这般风趣。\"

\"那是!\"柳洋得意地挺挺胸,忽然压低声音凑近,\"说真的,刚才我看见顾胤躲在那棵银杏树下偷瞄,还以为是来抓逃课学生的教导主任呢!\"

话音未落,顾胤已从月洞门后转出来,拱手鞠躬给前辈们打招呼:\"周宁老师好。\"

“张仪老师幸会。”

“顾胤兄。”柳洋率先打起了招呼。

顾胤转向柳洋时眉眼弯弯,\"洋洋哥好。\"

\"嘿!叫洋兄!\"柳洋作势要敲他额头,手到半空又改成拍肩。

周宁取出一卷泛黄的宣纸,众人围拢时,他指尖在\"雅集\"二字上轻轻一点:\"我们这趟游学,要循着诗词的脉络,重走文人的路。

从《兰亭集序》的曲水流觞,到《牡丹亭》的游园惊梦...然后顺着这些诗人、词人,这些文艺巨匠的脚步,衣食住行全部感受到...\"

忽然抬头望向月亮门,\"说曹操,曹操到——我们的最后一位雅集成员。\"

“来了!”

话音刚落,姜晏已经踏着青石板走来,新中式衬衫配卡其裤,\"周宁老师好、张仪老师好,柳洋老师好!\"

“欢迎姜晏。”

“欢迎欢迎。”

“嗨,阿胤。”姜晏和三位老师挨个握手,然后跟最熟的顾胤拥抱,他张开手臂,给了顾胤一个大大的拥抱。

顾胤笑眯眯地回抱住对方,“好久不见。”

“姜晏,到我们游学团来感觉怎么样。”

姜晏道:“很开心,能跟大家一起来体验这个内容。不过说实话,来之前确实没想到苏州的雨这么缠绵,感觉连呼吸都带着水汽。”

引来几人的笑声。

张仪开口道:“你是我们《雅集手记》的第一个飞行嘉宾。”

\"我带来的线索,需要我们一起解谜才能知道要去的地方。\"

\"好,我们打开看一看。\"周宁接过信笺,几人立刻凑成一圈。

\"第一个字我就不认识了。\"柳洋指着笺上开头的篆书,眉头皱成个川字。

那字形弯弯曲曲,像是三枝交错的竹节。

周宁故意逗他:\"哟,我们柳大学士也有不认识的字?那可得让柳洋老师告诉我们,要去的地方是哪里?\"

柳洋盯着那字看了半晌,突然一拍大腿:\"~香馆!\"

他话音刚落,周宁和张仪就哈哈哈笑作一团,连顾胤和姜晏都忍不住轻笑起来。

别看现在气氛轻松,顾胤和姜晏心里很清楚,但凡镜头前他们像周宁和张仪一样大笑起来,等节目开播,黑子们就能剪辑出\"后辈讥笑前辈\"的通稿。

所以柳洋故意装傻时,两人都是克制的轻笑。

周宁接过姜晏手中的第二个简帖,刚露出\"昆曲园林\"二字。

姜晏阻止了他的动作:\"周老师,要解锁这些风雅密码,还要先随我来——\"他指向远处水榭,那里隐约传来三弦的轻响,\"听,水磨调已经开场了。\"

.

雨丝如帘,拙政园的黛瓦粉墙在水汽中晕染开一幅水墨长卷。

雅集游学团的顾胤五人踩着青石板路走进秫香馆时,檐角的铜铃正随着穿堂风轻响,像是在应和三百米外平江路上隐约传来的评弹琵琶声。

穿过听雨轩时,顾胤轻声问姜晏:\"今天请假来的?\"

他知道姜晏现在正在培训,日程排得极满。

\"对,跟导演磨了好久才放我出来。\"姜晏无奈道。

顾胤笑笑:“你的《江湖夜雨》我也看了,打戏很精彩。\"他顿了顿补充道,\"剧本不错,镜头也很有意境。\"

“谢谢。”

顾胤不是客套,这部戏确实拍的不错,但如果主演粉丝没打起来,成绩会比现在还要好看一点。

现在外面战火连天,弯弯绕绕,打得天昏地暗,但不管怎么说,目前来看,姜晏确实是获益者,他这对副cp磕的人很多,周玲和俊辉也都提到过。

\"培训完就要进组了吧?\"顾胤换了个话题,目光落在廊外被雨水洗得发亮的芭蕉叶上。

\"是啊,就要去当辛勤的园丁了。\"姜晏做了个浇水的动作,\"对了顾胤,你的电影是不是要上映了?我看到好多营销号都在传定档消息。\"

\"啊?顾胤你电影要上了?\"张仪立刻来了精神,\"什么类型的?到时候我们组团去贡献票房!\"

顾胤无奈地摆摆手:\"谢谢你们。都是营销号传的,吴导那边正式上映日期还没定下来。\"

几人说说笑笑穿过曲廊,很快便到了秫香馆。

馆前的荷花池里,雨滴敲打着碧绿的荷叶,溅起一圈圈涟漪,远处北寺塔的剪影在雨雾中若隐若现。

\"各位老师你们好。\"身着月白长衫的园林专家沈先生早已等候在馆前,他手里展开一卷泛黄的《园冶》复刻本,封面上\"计成着\"三个字古朴苍劲。

“沈先生好。”

“先生您好。”

\"今天我们要破解的第一道谜题,藏在文徵明设计的'与谁同坐轩'里。\"

他指着不远处的扇形轩榭:\"请根据书中'轩楹高爽,窗户虚邻'的描述,用这些太湖石和芭蕉道具,在卅六鸳鸯馆前还原'借景北寺塔'的经典造园手法。\"

他话音刚落,几个工作人员便抬来一堆形态各异的太湖石和几盆青翠的芭蕉。

柳洋自告奋勇抱起块形似卧牛的石头往荷花池边挪,脚下青苔一滑差点摔进水里,被眼疾手快的顾胤一把扶住。

\"柳洋哥小心!\"姜晏也连忙伸手去搀,三人撞在一起,引得周宁和张仪在一旁偷笑。

\"都怪这雨!\"柳洋站稳后拍着胸口,逗得大家笑声更大了。

\"你们看,把这块竖石摆在东侧,\"张仪已经蹲在池边用竹篙比划起来,\"正好能框住对岸的香洲和远处的塔尖,这就是计成说的'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他说着用竹篙在泥地上画出简易的示意图,雨水顺着他的发梢滴落,在图上晕开小小的墨点。

顾胤蹲下身仔细端详:\"确实,太湖石的透漏瘦皱正好能当天然的画框,加上芭蕉叶的掩映,既有层次又不遮挡塔影。\"

他转头问沈先生,\"是不是还要考虑光影变化?\"

沈先生赞叹道:\"顾老师说得对。文徵明设计时特意将轩窗朝向西北,就是为了让夕阳西下时,塔影能恰好落在卅六鸳鸯馆的地砖上。\"

柳洋听得入神,突然指着池中悠游的锦鲤笑道:\"那我们是不是还得学古人'濠梁观鱼'?\"

一句话让严肃的对话瞬间变回轻松的综艺录制,再次响起一片欢声笑语。

而跟着他们移动的粉丝们,则在那里拍的越发来劲,上下拍拍拍个不停。

喜欢选秀逆袭从祭天剧本成为C位出道请大家收藏:(m.8kxs.com)选秀逆袭从祭天剧本成为C位出道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