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巴图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67章 西驿商通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667 章:西驿商通(至元二十七年冬?西驿商栈)

西驿商栈的驼铃声在雪后初晴的空气中回荡,比上月稠密了数倍 —— 自炮阵安定漠北,西域商队已增至每月五十队,商栈外的骆驼队列从东门排到西门,驼峰上的波斯地毯、印度香料、西域琉璃在阳光下泛着异彩。通西司税吏李筠的案头堆满《商队入境册》,桑皮纸记录着每支商队的国籍、货物、领队姓名:“波斯哈桑队,货物:地毯二十张、香料五十斤;印度阿三队,货物:琉璃盏百个……”

商栈的布局按《西域商栈则例》划分:东院存干货(香料、药材),西院放贵重品(地毯、琉璃),南院设交易区,北院为税吏署。工匠们正扩建仓库,新砌的青砖墙上刻 “至元二十七年冬扩”,防潮层铺三层驼毛毡,“珍货最怕受潮,” 库吏老张用桐油刷木架,波斯地毯需悬于半空,“琉璃盏要垫棉絮,” 这些细节都来自乃马真后时期商货霉变的教训。

李筠带着验货官在西院抽分,波斯商人哈桑的地毯摊开如花海,红色底色上织着狩猎图。“上等波斯毯抽十分之一,” 李筠用象牙尺量尺寸,长三丈以上为上等,“这张需抽半张,” 哈桑急得摆手,用生硬的汉文说:“可换香料抽分,” 他的豆蔻质量上乘,按规矩抽十分之二,更划算。验货官用银针刺地毯,纯羊毛应立即回弹,“确为上等,” 记录在册后盖抽分印。

不同货物抽分比例不同:香料按 “成色分级”,上等豆蔻抽二成,普通胡椒抽一成五;琉璃按 “完整度”,无损盏抽一成,微瑕盏抽半成。李筠的算筹在桑木案上翻飞,哈桑的商队共抽分地毯一张、豆蔻十斤、琉璃五盏,“这些需入通西司官库,” 他签发《抽分凭证》,哈桑凭此可免税通行其他驿站 —— 这是炮阵安定后推出的 “一单通” 便利政策。

南院的交易区热闹非凡,波斯商人与中原行商用 “通事语”(汉蒙混合语)讨价还价,西域胡商的帐篷外挂着各国货币:波斯银币、印度金币、中原交子。哈桑与印度商人阿三交换情报:“察合台部在边境设卡,” 但不敢拦截有通西司凭证的商队,“炮阵的威慑比十队兵还强。” 阿三则透露:“印度王想换虎蹲炮,” 愿用象牙与宝石交换。

商人间的信息网比驿路更快,西域商人带来漠西的消息:“旭烈兀汗的商队也想来,” 但需确认沿途安全;中原行商则带来汉地物价:“丝绸在大都涨价,” 劝哈桑多带波斯地毯。李筠在旁观察,将重要情报记在《商情录》:“察合台设卡实为缺粮,” 这对边境防务至关重要 —— 商栈不仅是贸易点,更是情报站。

夜幕降临时,哈桑秘密求见李筠,献上一卷羊皮图纸,“这是回回炮的构造图,” 他压低声音,图纸用红笔标注射程:“可达百五十步,” 比虎蹲炮远五十步。哈桑的条件明确:“换虎蹲炮的制造术,” 尤其是装弹流程与炮架稳固法。李筠不敢擅决,立即用 “急递铺” 送图纸至斡耳朵,封皮注明 “军器密件”,由虎卫营骑兵护送,“连夜需到萧监国案头。”

哈桑在帐篷里踱步,他的商队曾因察合台劫掠损失惨重,“炮阵安定商路,” 他愿助大元强炮,“回回炮配虎蹲炮,” 谁也不敢再劫商队。但他也留后手:图纸未画火药配方,“核心技术需交换后再补,” 这是商人的精明,也是技术制衡的本能 —— 正如他对副手说:“给钥匙,” 但不给锁芯。

萧虎命周显带工匠班连夜核验图纸,西驿商栈的临时工坊里,油灯照亮两张炮图:回回炮的 “配重式抛石机” 与虎蹲炮的 “火药发射式” 结构迥异。“回回炮靠重力抛射,” 周显用竹尺量比例,炮架需埋入土中固定,“适合攻城,” 但机动性差;虎蹲炮靠火药推力,“适合野战,” 却射程较短。工匠们在桑皮纸画对比图,红笔标优势,黑笔标缺陷。

关键差异在瞄准装置:回回炮用 “望山”(刻度标尺),虎蹲炮用 “准星”,周显让学徒做模型试验,“回回炮射程虽远,” 但瞄准需五人协作,比虎蹲炮慢两息。“可取其配重设计,” 改良虎蹲炮炮架,增强稳定性,他在《技术比对册》批注:“需保留火药发射核心,” 这是虎蹲炮的优势,不能交换。

萧虎在议事帐召集三司与军器监合议,回回炮图纸铺在案上,札剌儿台的长子帖木儿(非叛党)建议:“可交换非核心技术,” 如炮架木材处理法,保留火药配方与铁矿粉防伪术。耶律铸补充:“按《军器保密则例》,” 射程、装弹等可教,“火药配比、防伪纹必保,” 这是大元炮械的 “命门”。

萧虎最终拍板:“以虎蹲炮装弹流程换配重设计,” 派周显带两名工匠去商栈,“只演示不讲解原理,” 哈桑的工匠可观看虎蹲炮操作,但不准记录。交换仪式在商栈北院举行,双方签《技术交换契》,规定 “不得外传第三方,” 违约罚骆驼百头 —— 这是用商业契约保障技术安全,比单纯禁令更有效。

商队增多后,西驿商栈的防务同步升级:虎卫营增派五十甲士,商栈四角设望楼,夜间点燃篝火,“每更巡逻一次,” 巡逻路线用桑皮纸绘制,含隐蔽哨位。李筠与百户阿古拉制定《商栈防务册》:骆驼需集中圈养,贵重货物入地下库,“库门用三司联钥,” 开启需税吏、甲士、库吏同到。

炮阵的威慑是最大安全保障,商栈西望可见斡耳朵的炮影,“察合台部曾想劫商队,” 阿古拉对商人说,“望见炮阵就退了,” 这比十队护卫更管用。哈桑的商队第一次见炮阵操练时,石弹击中百步外靶心,他的护卫们咋舌:“有此炮在,” 商路再无险阻 —— 安全感让商队更愿前来,形成良性循环。

通西司官库的珍货越堆越多,萧虎下令 “官民分流”:上等地毯与琉璃送大都供皇室,中等香料分拨驿站作 “招待用”,下等货物发往云州集市 “平价售卖”。李筠带着官库吏清点:“波斯地毯现存三十张,” 其中五张织有日月纹,“需送礼部验看,” 防僭越纹饰;豆蔻五十斤,“可入药也可调味,” 分拨给军器监作火药防潮剂 —— 一物多用,符合税银高效利用原则。

云州集市因商栈货物流通而繁荣,中原百姓首次见到琉璃盏,“比瓷器更透亮,” 争相购买;波斯商人则抢购中原的丝绸与茶叶,“在西域能换十匹骆驼,” 哈桑的商队回程时满载这些货物,形成 “西货东输,东货西运” 的循环,通西司的抽分银每月增三成,“可补炮阵维护费,” 王恽在《税银月报》中写道。

为巩固商路复通成果,三司联合发布《西驿商路新规》:商队可提前三个月报备行程,“预抽分” 后凭单通行;设立 “商队互助金”,按抽分银的一成储备,“遇劫可申请补偿,” 由通西司与镇北司共担;每年冬月举办 “商路会盟”,邀请各国商人与边将议事,“共商安全对策。”

新规刻在商栈的青石碑上,汉文、蒙古文、波斯文三语对照,碑顶刻炮形图案,与三司衙前的税碑呼应:“税护商,商养税,炮护路,路通商,” 形成制度闭环。哈桑抚摸石碑上的炮形,对儿子说:“这比任何盟约都可靠,” 制度的保障让跨域贸易有了根基。

西驿商栈的年终总结显示:至元二十七年冬,商队达六十队,抽分银超千两,“较乱时增十倍,” 炮械维修费全由商税承担,“无需动用民税,” 耶律铸在奏折中赞叹。萧虎视察商栈时,见波斯地毯与中原丝绸同列,回回炮图纸与虎蹲炮模型并陈,感慨道:“商路通则民心通,” 这比单纯的军事威慑更能稳固边疆。

暮色中的商栈灯火璀璨,驼铃声与工匠锻铁声交织,哈桑的商队正准备回程,骆驼背上除了丝绸,还有周显改良的炮架草图 —— 技术交换的种子已埋下。这场跨域商通不仅带来珍货与银税,更在经济与军事的双向加固中,让斡耳朵成为漠北的繁荣枢纽,正如碑上所刻:“炮声安,商路通,四海宁。”

喜欢巴图虎请大家收藏:(m.8kxs.com)巴图虎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