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方南先到翰林院点了卯,便径直前往东宫。
来到崇文殿时,太子楚启明的两位主要讲读师傅,太傅刘青松和少傅张谦已经端坐在殿内等候。
两位大儒皆年过花甲,须发皆白,身着深色儒袍,气度沉静。
二人对方南这个突然插入的东宫侍讲,内心有些疑虑和不适,觉得陛下此举或许有些轻率。
方南主动向两位大儒说明了自己初步构想的教导方案:“刘太傅、张少傅,两位先生德高望重,学问渊博,殿下蒙两位先生教导,根基深厚,方南钦佩不已。”
“陛下命我侍讲东宫,实是希望我能从旁辅助,弥补殿下学识中之些许不足。在下以为,殿下之教,当文武并重,知行情合一。”
“故斗胆建议,日后殿下的课程可做如下安排。”
方南拿出一张初步拟定的时间安排表,解释道:“每日清晨,空气清新之时,由我引导殿下进行约一个时辰的体能锻炼,强健体魄。”
“上下午的时间,仍由两位先生为殿下讲授经史要义,精研圣贤之道。其他时间由我陪伴殿下,或讲解民生实务、地理兵略,或甚至……在陛下允准的情况下,适当了解民间民生。”
“晚间则留给殿下温习功课,或自由安排。不知两位先生以为如何?”
刘青松和张谦听完,抚须对视一眼,面色缓和了许多。
二人原担心方南会喧宾夺主,打乱太子的学习计划,现在看来,此子颇懂分寸,且其建议也确实有些道理。
太子体弱,对民间疾苦的了解甚少,若能把握好尺度,未尝不是一种有益的见识。
刘文正缓缓开口:“方侍讲所言,不无道理。太子乃国之根本,确需康健体魄。至于体察民情……亦需在圣贤之道指引下进行。”
“汝之安排,老夫看来,大体可行,只是这锻炼之法,需确保无虞,不可过于剧烈。”
张谦补充道:“经史之学,乃立身治国之本,时间必须保证,其余事务,皆需以此为核心。”
方南点头应道:“两位先生教诲的是,锻炼之法,我自有分寸,必以稳妥渐进为要,不耽误殿下研习圣贤之道。”
三人商讨了一番,确定了太子的每日课程表:辰时三刻由方南带领进行锻练,巳时三刻由刘、张二位大儒讲授经史,午时休息用膳。
未时至申时由方南进行实务讲解、策论研讨,申时之后,则为太子自由安排时间,适当休憩娱乐。
商讨既定,刘文正抚须道:“方侍讲,强身健体之法,老夫与张少傅倒是颇有兴趣一观,不如趁此时殿下将至,先行演示一番如何?”
楚启明在太监宫女的簇拥下来到崇文殿,见到方南和两位师傅都在,且气氛融洽,露出了安心的笑容,快步上前行礼。
方南将确定的课程安排递给楚启明看,并简要解释了不同时间段的学习内容。
楚启明听到方南要教自己强身健体,格外兴奋:“先生!您真的要教我武功吗?我要学像您那样,能骑马射箭、横扫千军!”
方南笑着说道:“殿下,习武非一日之功,需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我们先从打好基础开始,只要坚持,假以时日,殿下定能身强体健,文武兼修。”
方南让太子换上了一身简便利落的劲装,来到崇文殿前宽敞的广场上。
刘文正和张谦两位大儒饶有兴致地跟了出来,站在廊下观摩。
方南教太子做一些简单的热身运动,活动关节。
然后带着太子沿着广场慢跑,看看太子的体能基础。
仅仅跑了两圈不到,楚启明就已经面色潮红,气喘吁吁,脚步虚浮,显然平日极度缺乏运动。
方南不由微微皱眉,太子的体质比预想的还要羸弱。
方南让太子停下休息,开始教授一套动作舒缓能有效活动全身、增强协调性和气力的基础拳法。
方南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动作要领,强调呼吸配合,楚启明学得十分认真,兴致极高。
见旁边两位白发苍苍的大儒一直站着观摩,方南心念一动,对刘、张二人拱手道:“两位先生,晚辈这里另有一套拳法,动作和缓,如行云流水,最是适合年长者修身养性,长期练习,有舒筋活络、强健体魄、延年益寿之效。”
“若两位先生不弃,晚辈可一并演示,二位可在旁观摩,若觉有益,平日亦可练习。”
刘文正和张谦将信将疑,见方南态度诚恳,又听说能“延年益寿”,便点头应允。
方南将前世的简化太极拳的基本招式,缓慢而流畅地演示出来,并配上简单的呼吸口诀。
两位大儒起初觉得这拳法软绵绵的毫无力道,看着看着,察觉其中似有韵味,便跟着比划起来。
东宫广场上,年轻的太子在努力练着健体拳法,两位德高望重的大儒在旁边慢悠悠地打着太极拳。
锻练结束,楚启明满头大汗,却觉得浑身舒畅,精神焕发。
方南叮嘱太子沐浴及时更换干爽衣物,便将课堂交还给刘、张二位大儒,为太子开始今日的经史讲授。
方南离开了东宫,骑上马,并未回翰林院,而是径直出了京城,朝着自己的封地方向而去。
方南心中惦记着艾道长那边的蒸汽机研制进度,有了巧夺天工的技能,希望加速这个过程。
征讨蛮族的一些构想,也能借助技能和封地的工坊提前做些准备。
马蹄声疾,掠过初春的官道两旁渐次泛绿的田野和袅袅炊烟的村落。
方南无心欣赏这田园风光,脑海中不断推演着蒸汽机可能遇到的瓶颈,如何利用巧夺天工技能进行改进。
关于水泥的配方、火器的改进、应对骑兵冲锋的利器铁丝网,种种构思也在方南心中交织成形。
方南直接奔向位于作坊区核心位置的蒸汽机研制工坊。
刚踏入工坊大门,一股热浪夹杂着水汽和机油味扑面而来,场地中央,一个庞然大物,初代蒸汽机的原型机正矗立在那里,艾道长和几个徒弟正围在机器旁,紧张地进行着调试。
艾道长依旧是那身略显破旧的道袍,脸上沾着油污,眉头紧锁,显然遇到了难题。
“艾道长,王师傅,进展如何?”方南快步上前,朗声问道。
艾道长闻声抬头,见到方南,连忙放下手中的工具,擦了把汗迎上来:“少爷,您可来了,这机器汽缸密封总是欠佳,压力上去就漏气,效率始终提不起来,这活塞往复也时有不畅,贫道试了几种方法,效果都不理想。”
方南绕着这台粗糙但结构已然成型的蒸汽机仔细审视起来。
脑海中巧夺天工的技能被激活,眼前这台机器仿佛变成了透明的三维模型,能量流动、应力分布、薄弱环节一一清晰地呈现出来。
那些技术障碍,在方南眼中变得条分缕析。
“道长莫急,”方南指向汽缸与活塞的连接处,“填料函结构过于简单,密封材料也不够致密耐热。我建议,此处可改为多层石棉交错填充,压盖的紧固方式也需要改进,采用梯形螺纹渐进施压。”
方南又指向连杆和曲轴部分:“传动机构的润滑不足,且摩擦面加工精度不够。需要在关键节点加设滴油壶,用精钢淬火后精细研磨,减少间隙。”
“锅炉的火室布局可以优化,增加受热面积,提高蒸汽产出效率。”
方南一边说,一边随手拿起地上的炭笔,在旁边的木板上快速勾勒出改进后的结构草图,标注上关键尺寸和材料要求。
艾道长瞪大了眼睛,紧盯着方南画出的草图,越看越是激动,脸上的愁容一扫而空:“妙啊,如此改动直指问题所在,贫道怎么就没想到呢,快,快照少爷说的改!”
艾道长大声招呼徒弟们按照方南的指示准备材料和工具。
工匠老王凑过来看了草图,连连点头:“少爷高见,这样一来,这机器肯定能顺畅起来!”
方南将艾道长和老王叫到一旁相对安静些的工棚里。
“眼下还有几件紧要事务,需二位费心。”
方南描述了水泥的基本原料,石灰石、粘土、以及适量的石膏。
“关键步骤是煅烧,需要极高的温度,将原料烧制成被称为‘熟料’的块状物,然后研磨成极细的粉末。”
“使用时只需与水、砂石混合,便能凝固硬化,坚如磐石。”
方南边说边用纸笔,将大致的配方比例、煅烧温度范围、研磨细度要求以及简单的实验方法一一写了下来。
“此物若能成功,无论是修筑城墙、堡垒、堤坝,还是铺设道路,都将事半功倍,效用无穷,对将来的战事亦大有裨益。”
艾道长看着配方,眼中闪烁着好奇:“煅烧研磨……看似与炼丹有异曲同工之妙,少爷放心,贫道定当全力研制此物!”
老王拍着胸脯保证:“原料咱们这儿都有,窑炉现成的也能改,我立刻组织人手试制!”
喜欢从烽燧堡小卒到权倾天下请大家收藏:(m.8kxs.com)从烽燧堡小卒到权倾天下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