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新试验基地,李干办公室。
李干拿着一张卫星拍摄的照片凝眉看着,陆近山和余则成坐在那里,神色凝重。
好一阵子,李干放下照片,肯定地说,“这是航母的船体,排水量8万吨以上。”
陆近山沉声说,“日本启动航母建造计划这个消息确凿了,我们的情报员可以证实,同样的船体出现在了三菱重工的长崎造船厂、吴海军工厂、日立造船厂、住友重型钢铁四大造船厂的船坞里。”
李干砸吧着嘴巴说,“同时开建五艘小鹰级航母,小日本这是豁出去了。”
陆近山惊讶道,“阿干,你能看出来是什么船型?”
“嗯。”李干点头,指着照片说,“虽然还没有飞行甲板,但是这个船体可以肯定是小鹰级的。美国人这是发疯了。”
毫无疑问,没有美国人的允许,日本是不敢开建航母的,没有美国人输送技术,日本也没有能力同时开建五艘航母。
东大经过这几年的艰苦突破,才堪堪完成了001型航母的所有工作,最多也只能同时开建四艘。
这也说明了一点,日本世界第二工业强国的头衔不是虚的。
李干沉声说,“1968年,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二大工业强国,他们的造船业产能,在70年代末就出现过剩的情况。”
“广场协议之后,日本经济下滑,船舶订单向我国以及韩国转移。”
“日本是靠外贸立国的,广场协议后,日元升值,日本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下滑,如此一来,导致更多的领域出现产能过剩。”
他话锋一转,道,“日本政府大肆扩充军备,其工业产能过剩的情况将会迅速得到改变。”
陆近山听明白了,说,“你是说,日本的经济会迅速恢复?”
李干肯定地点头,“没错。用军备拉动工业发展,他们可以迅速走出当前的经济泥潭。”
余则成道,“这么做的代价会是非常惨重的,治标不治本。要维持经济向上,或者保持不下滑,日本就必须持续用军备发展来进行输血。他们一旦这么做,就得一条道走到黑。”
老余同志对经济的理解非常透彻。
说白了,日元升值后,日本外贸遭受重大打击,失去了很多市场,日本政府选择扩大国内市场来弥补。
拢共就这么点地方,拢共就这么点人,显而易见,国内的需求是根本弥补不了国际市场上的损失的。
日本的选择是打开自己的军备市场,这是一个潘多拉魔盒。
其实小日本没有第二个选择。
除了造船业,小日本的电子工业非常强大,把美国公司打得找不着北,这一点是必须要承认的。
但是,所谓的工匠精神完全是扯几把蛋,资本主义国家没有精神,只有利益。
李干笑道,“小日本的动作比我们预想的要大很多,这是好事。老陆,老余,我们应该去一趟莫斯科了。”
二人不约而同地笑着点头。
盛唐计划的其中一个关键部分是苏联。
世界上的事情绕不过苏联,哪怕这个联盟国家失去了远东地区,哪怕这个联盟国家内部已经有裂缝。
苏联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红色帝国。
9月份的莫斯科是一年之中气温变化最大的月份。
气温会在这个月里,从月初的十几二十度下降到月底的两三度,但天气大多是晴朗的,对于习惯了严寒的莫斯科人,是较为舒服的天气。
李干、陆近山、余则成、贺明飞四人率几位随从参谋,以军事交流团的身份来到了莫斯科,住在大使馆里。
莫斯科的大使馆区里,东大大使馆的规模是最大的,庭院式的馆区,仿若在国内。
贺明飞代表外交部。
东大国防部和其他国家不太一样,其不是军事指挥机构,而是主要对外的军事单位,可以理解为军队系统的外交部门。
也正是因为这种性质,贺明飞从国防部转到了外交部工作,主要负责军事交流这一块。
抵达莫斯科的第二天,巴里亚的特别代表索布恰克教授就来到了大使馆。
李干看见跟在索布恰克身侧的年轻人,不由愣了愣神。
这个年轻人叫罗维奇。
如果按照预另一时空的轨迹发展,此人会在叶利钦之后执掌俄帝国,开启其长达二十多年的执政生涯,生生把腐朽的俄帝国从悬崖边上拽回来。
此人现在的身份应该是克格勃特工,但是他却出现在索布恰克身边,说明他已经进入总统办公室工作了。
另一个信息则是旁人不知的——罗维奇是索布恰克的得意门生。
正是因为索布恰克的引荐,罗维奇才有机会从克格勃跳出来从政。
李干和索布恰克算是老相识、老对手了。
此前苏军入侵阿富汗,到后来远东平叛,继而发展成远东战争,关于归还远东地区的苏方谈判代表都是索布恰克。
这位从大学教授转为总统智囊的学者,是莫斯科为数不多的务实派。
巴里亚上台后,立即任命索布恰克为顾问,对其非常倚重。
会见是秘密的,双方出席人员不多。
陆近山首先向索布恰克通报了最近日本的军备发展情况,当然,克格勃肯定早就搜集到相关信息了。
苏联在日本的情报搜集能力非常强大,而且李干知道,此时此刻,克格勃至少在日本内阁安插了一名秘密情报员。
曾经有一个说法,日本首相还没有看到的情报,会首先出现在苏联总统的办公桌上。
克格勃的无孔不入一直是西方情报部门最为忌惮的。
索布恰克说,“相关情报我们也掌握了,日本内阁秘密实施了军备扩充计划,在三年内,建成一支百万大军。”
他笑道,“我国在远东地区已经没有利益。”
言外之意,日本扩充军备关我屁事。
陆近山笑了笑,不再往下说了。
李干的手指轻轻敲了敲桌子,目光扫过罗维奇那干瘦的脸庞,淡淡地说道,“东西德合并的呼声高涨,已经形成了趋势,上个月,东德情报部镇压了统一国家阵线的活动。”
“罗维奇同志当时还在东德工作吧?”
闻言,罗维奇脸色大变。
索布恰克的心脏更是猛地一震。
东德情报部镇压统一国家阵线的行动是秘密的,铁墙之内,就连中情局对此也一无所知。
李干是怎样知道的?
东德有东大情报局的人!
甚至,李干还知道罗维奇当时在东德工作!
短短几句话,索布恰克明白了李干的意思——我们的情报搜集能力不会比克格勃弱。
李干继续说,“日本是二战战败国,按照当初的协议,日本不能发展军事力量,只能保留必要的警察武装。”
“日本违反协议,重新发展军事力量,同时开建四艘航母,你们应该知道,他们开建的航母技术来自小鹰级。”
“如果坐视不管,以日本强大的工业能力和美国的大力支持,只需要五年的时间,东亚地区会出现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尤其是海上军事力量。”
李干扫视着索布恰克和罗维奇,语气淡淡地说道,“美国会将亚太地区的力量转移到欧洲,这是必然的。”
这一句话直接戳破了索布恰克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日本的军事力量上来之后,分担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压力,美国会有更多的资源集中到欧洲地区。
美国在欧洲地区最大的敌人是谁,摆在明面上的答案。
如此一来,苏联在欧洲这边的压力会剧增。
东西德合并已成趋势,一旦这件事情发生,很可能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苏联的分崩离析也就不远了。
索布恰克明白这个道理,巴里亚明白这个道理,否则也不会有这次会谈。
在对付美国这一块,即便苏联人对东大怨恨再深,也很清楚一点,两国这一块的利益是共同的。
索布恰克不藏着掖着了,开门见山地说,“李先生,你们想怎样做?”
李干也很直接,他道,“我希望你们能在欧洲方面继续施加压力,停止对阿富汗光荣军的援助,转而支持抵抗军。”
索布恰克沉默了下来。
这两个要求不算高,实际上就是顺手的事。
即便李干不提这两个要求,苏联也会这么做。
李干又敲了敲桌子,道,“索布恰克同志,我所说的施加压力不是增加军事部署那么简单,是要全方位的施压。如果你们不能把美国扯进欧洲前线,我们的合作是没有意义的。”
索布恰克突然问道,“东大会对日开战,对吗?”
他原以为李干等人会很意外,谁知,李干等人的脸色没有丝毫变化。
李干直白地说,“东大一定会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最关键的一个部门是洗刷日本军国主义给我们带来的耻辱,将他们曾经给予我们的伤害,原原本本地还回去。”
“东大和日本之间,必有一战。”
索布恰克紧追着问,“什么时候?”
李干却没有顺着往下说了,而是面带微笑地看着索布恰克。
索布恰克也不尴尬,说道,“我们可以支持你们的立场,作为对等回报,也希望你们支持我们的立场……”
会谈持续了两个多小时,主要是李干在谈,话题很跳跃。
陆近山、贺明飞二人听了个半懂。
等索布恰克走了之后,二人发现李干的神色很凝重。
贺明飞低声问,“阿干,老毛子云里雾里说了一堆,他们想要什么?”
李干吐出两个字,“欧洲。”
众人:吸……
喜欢大国军工:重生1978,手搓歼10!请大家收藏:(m.8kxs.com)大国军工:重生1978,手搓歼10!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