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宋朝的脊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68章 金融危机根源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天佑二年,五月中,汴梁皇城,垂拱殿。

夏日的阳光透过高窗,在光洁的金砖地上投下明亮的光斑,却驱不散殿内弥漫的凝重气息。一场关乎帝国经济命脉的御前会议正在进行。皇帝赵桓半倚在御座上,面色依旧苍白,但眼神专注,强打着精神。秦王陈太初肃立丹墀之下,神色沉静。两旁分别站着新任开封府尹赵德安、户部尚书以及几位核心官员。

陈太初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响,清晰而冷静:“陛下,此次钱荒来势汹汹,远超常理。臣以为,绝非天灾,实乃人祸叠加所致。若不彻查根源,纵有金山银山,亦如投薪入沸鼎,徒劳无功。当务之急,须成立一专案组,赋予权柄,深入市井,理清脉络。”

赵桓微微颔首,声音带着疲惫:“准奏。秦王以为,何人可担此任?又如何着手?”

陈太初早有腹案,从容道:“此事牵连甚广,需各方协力。臣举荐开封府尹赵德安为组长,总揽全局。开封府掌京畿治安刑名,便于查访。另请陛下钦点户部钱波司精通账目、熟悉钱法的干员数人加入,负责核查官仓府库、厘清官方钱币流转。此外,可征调‘四海商号’麾下精通商事、熟悉各地物价波动的一流账房若干,以其民间视角,探查市场暗流。为防有人狗急跳墙,需有得力兵马弹压护卫,臣请调殿前司都指挥使张猛,率一队精干禁军,听候调遣,以备不虞。”

赵桓略一沉吟,目光扫过赵德安与户部尚书,见二人并无异议,便道:“就依秦王所奏。赵卿,此事关乎国本,望你秉公彻查,无论涉及何人,一查到底!张猛,你需全力配合,确保查案顺畅,勿使宵小作乱!”

“臣(末将)遵旨!” 赵德安与侍立殿角的张猛同时躬身领命,一个面色凝重,一个目光锐利。

诏命既下,专案组即刻运转。

开封府衙内,临时辟出的值房灯火彻夜通明。赵德安坐镇中枢,面色肃然。户部钱波司的几位主事,摊开厚厚的账册,算盘珠子的噼啪声密集如雨点,他们的眉头越皱越紧,不时低声交换着惊疑的眼神。而来自四海商号的几位老账房,则伏案疾书,将各地分号传回的物价、银钱比价、大宗交易异常变动等数据,分门别类,绘制成一张张清晰的图表。

张猛派出的精悍禁军,身着便服,悄然散布于汴梁各大码头、货栈、金银铺、交引铺(交易所)之间,如同敏锐的猎犬,捕捉着一切可疑的动向和流言蜚语。

数日后,初步结果汇总到陈太初案头,触目惊心!

一份由户部钱波司主事亲手呈上的密报,墨迹犹新:

“禀王爷,自去岁秦相掌户部以来,因海外铜料输入锐减,铸钱监新铸铜钱数量大跌,且… … 且新钱含铜量竟暗中降低了近两成!更有甚者,为弥补国库空虚,去岁末至今年初,朝廷竟超发‘盐引’、‘茶引’等各类票据,折算下来,相当于凭空增发纸币逾八百万贯!致使钱轻物重,宝钞信用几近崩塌!此乃… … 摧毁价值尺度之根!”

陈太初面无表情,指尖轻轻敲击桌面。劣币与滥发,这是最直接、最愚蠢的掠夺方式。

第二份报告来自四海商号的资深账房,语气带着市井的直白:

“东家,查清楚了!去年朝廷为筹军饷,以大理国未来五年铜矿产出为抵押,发行了二百万贯的‘滇铜债’,约定今年夏税后兑付本息。可如今到期已逾半月,户部竟以‘库银不足’为由,拒绝兑付!消息传出,持有债券的各大商号、钱庄瞬间炸锅,纷纷抛售手中票据,挤兑成风,无人再信朝廷承诺!这简直是… … 自毁信用基石啊!”

陈太初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债务违约,无异于杀鸡取卵,将国家信誉践踏殆尽。

第三份情报由张猛的暗线拼凑而来,充满肃杀之气:

“王爷,秦桧当政时,其党羽掌控皇城司探事司,专盯家底丰厚的商户。动辄以‘通敌’、‘走私’、‘偷漏税’之名,上门查抄,罚没家产,中饱私囊。巨贾如城西李家、河东张氏,皆因此倾家荡产!如今稍有家资者,无不战战兢兢,或将钱财深埋地下,或千方百计转移海外,无人敢扩大经营,市面资本几近冻结!此乃… … 逼走资本,扼杀活力!”

陈太初的拳头微微攥紧。掠夺性执法,让商人毫无安全感,经济如何不凋敝?

最后一份,是赵德安亲自汇总的各方讯息,带着深深的无奈:

“元晦,海禁骤开骤闭,漕运时断时续。去岁为筹钱,朝廷突然下令,将苏杭绸缎、景德瓷器、闽地茶叶等大宗商品的出口关税提高五成!致使海外订单锐减,货物堆积如山,相关作坊、船行、工匠、水手失业者数以十万计!整个产业链瞬间崩断!这… … 这简直是 自毁长城,断绝民生!”

放下最后一份报告,陈太初久久沉默。窗外暮色渐合,将他的身影拉得细长。他缓缓踱步到窗前,望着皇城方向,目光复杂难明。

这一切的连锁反应,确实始于他远遁琉球,切断海外贵金属供应,想以此施压,促使朝廷改革。但他预料的是缓慢的阵痛,是倒逼的契机。然而,他低估了汴梁城中那些掌权者在失去制衡后的愚蠢与短视!他们非但没有试图疏通脉络,反而用最粗暴、最贪婪的方式,饮鸩止渴,变本加厉地掠夺,将一场可控的经济调整,硬生生推向了全面崩溃的边缘!

根源,在于不受制约的权力,和掌握权力却不懂经济规律、只顾眼前利益的昏聩之辈!

他转过身,对肃立一旁的赵德安和张猛沉声道:“情况已明。德安,你将此四桩弊政之危害,连同查证数据,拟成详细条陈,密奏陛下。张猛,加派人手,严密监控汴梁物价及舆情,防止有人趁乱生事。”

“是!” 二人凛然应命。

陈太初知道,这份条陈呈上去,将在病中的皇帝心中激起何等波澜。这不仅是经济账,更是政治账。它清晰地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没有合理的制度约束,再好的初衷,也可能被绝对的权力扭曲成一场灾难。

而挽回这场灾难,需要的不仅仅是查清原因,更是要… … 从根本上,改变游戏的规则。夜色,笼罩了汴梁,也笼罩在陈太初心头,沉重,却也更加坚定。

喜欢宋朝的脊梁请大家收藏:(m.8kxs.com)宋朝的脊梁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