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数据流在苏晴的指尖下汇成一条奔腾的银河。
历经七十二小时不眠不休的鏖战,当最后一个加密区块被暴力破解,发出清脆的确认音时,整个工作室静得只剩下服务器风扇的嗡鸣。
pt7项目的完整原始数据库,如同一头被囚禁多年的深海巨兽,终于在屏幕上露出了它狰狞的全貌。
上千名受试者的详细资料铺展开来,从最初的心理评估画像,到每一种药物注入后触目惊心的反应曲线,再到他们背后盘根错节的家庭背景,每一个字节都渗透着冰冷的罪恶。
苏明玥的目光越过那些令人心悸的图表,死死锁在系统日志的角落。
三条不起眼的记录,时间戳指向1999年的深秋。
远程接入,Ip地址归属地清晰得像一道烙印——李氏集团前身,“宏远建设”服务器机房。
苏晴疲惫地靠在椅背上,声音嘶哑:“他们不仅偷走了父亲的研究成果,甚至连失败的实验数据和受试者名单都一并窃取。”
苏明玥的指尖在冰冷的屏幕上划过,眼神里没有胜利的喜悦,只有彻骨的寒意。
她盯着那些被篡改、被伪装成“成功案例”的档案,一字一句地喃喃道:“他们连数据都偷走了,还披上了科学的皮。”
第二天,方女士带着一身书卷气和岁月的沉静来到了庇护所。
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是苏明玥父亲最得意的门生。
她没有过多的寒暄,只是在看到pt7项目几个字时,眼中流露出一丝早已预见的悲哀。
“我记得是1996年,我带一批优秀学生去苏老师的实验室参观。”方女士的声音温和而有力,仿佛将时光拉回那个遥远的午后,“当时项目已经初具雏形,但苏老师却忧心忡忡。有合作方提出,可以用几个有心理创伤的孤儿做第一批临床试验,被他当场驳斥。”
她顿了顿,回忆着恩师当时的神情:“他异常坚决地反对把孩子当试验品。他说,‘一旦我们教会人忘记痛苦,也就教会了权力者如何逃避责任。知识没有善恶,但使用知识的人有。’那是我第一次见他发那么大的火。”
方女士从随身的布包里掏出一本边角已经磨损的旧相册,小心翼翼地翻到其中一页。
照片上,意气风发的苏教授站在一群年轻的面孔中间,笑得温和儒雅。
苏明玥一眼就看到了人群边缘那个怯生生却又充满好奇的女孩——年少的李婉婷。
“那天之后不久,他就被调离了核心教研岗位,理由是‘研究方向过于激进,脱离实际应用’。”方女士合上相册,目光落在苏明玥身上,“他们夺走了他的讲台,就是为了抢走他手里的手术刀。”
如果说方女士的记忆为这桩罪恶刻画了源头,那么赵叔交出的东西,则为它描绘出了一幅地狱般的图景。
那是一本破旧的行车日志,纸张泛黄,字迹却因用力而深陷其中。
赵叔曾是李氏集团的一名专职司机,负责一些“见不得光”的接送任务。
日志记录的时间集中在2000年前后。
一连串深夜的出车记录指向同一个终点:郊区的废弃工厂,或是地图上都找不到的临时营地。
乘客名单上没有姓名,只有代号,且大多是神情呆滞的青少年。
车上的常备物品清单更是让人不寒而栗:蓝色药丸、一次性注射器、约束带。
苏明玥一页页翻过,指尖冰凉。
直到一行字迹让她全身的血液仿佛瞬间凝固。
那一页的日期是2001年3月,记录潦草而急促:“李小姐第二次复查,状态稳定,记忆清除率达92%。老爷吩咐,加大剂量,确保无后患。”
李小姐!
苏明玥的脑海中轰然炸响。
李婉婷,她不仅是施害者李家的后代,她自己,就是第一批被推上实验台的孩子!
那个在合影里眼神清澈的女孩,早已被自己的父亲亲手推进了深渊。
与此同时,顾氏集团的顶层会议室里,气氛剑拔弩张。
顾承宇破天荒地在家族董事会上,公开对集团与“宁心生物”的深度合作项目提出质疑。
宁心生物,正是李婉婷“白鹭心理顾问团”背后最大的技术与资金支持方。
“我要求立刻终止所有涉及心理干预技术的投资,并对宁心生物进行独立的第三方审计。”顾承宇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回荡在每一个角落。
一位族中长辈猛地一拍桌子,怒斥道:“承宇,你疯了!你知道这个项目对我们有多重要吗?当年要不是李家在金融危机时拉了我们一把,哪有今天的顾氏!”
顾承宇迎着众人或惊愕或愤怒的目光,脸色平静得可怕:“我们可以赚没有血的钱。”
会议不欢而散。
当晚,顾承宇拨通了苏明玥的电话,声音里带着一丝从未有过的疲惫与释然:“我母亲临终前曾告诉我,李家帮我们渡过的那次金融危机,代价很大。直到今天,我才真正明白,有些债,原来是以别人脑子坏掉换来的。”
有了人证物证,苏明玥开始为即将到来的听证会做最后的准备。
她启动了“思维滤网”,庞大的信息流瞬间涌入她的意识。
系统将所有筹备材料进行交叉比对和逻辑验证,不到三秒钟,五份关键证据被标记为鲜红色。
一份所谓“独立专家”的学术履历,其在海外任职的时间与国内一场重要学术会议的出席记录发生了无法解释的时间错位。
为“白鹭”产品提供安全认证的三家机构,在股权穿透后,竟指向同一个实际控制人。
苏明玥的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她立刻委托顾承宇联系的国际顶尖合规团队,对这几个疑点发起雷霆万钧般的反向调查。
几个小时后,一份详尽的报告和无法辩驳的证据链便已生成。
她将所有文件打包,匿名同时发送给了十家国内外最具影响力的主流媒体。
邮件的附件标题只有一行字:“你们安排的演员,演技太差。”
听证会前夜,风雨欲来。
陈伯的加密电话在深夜响起,这是他最后一次主动联系。
电话那头的声音沙哑、断续,充满了恐惧:“小姐……小姐今天早上砸了整个书房,她把自己锁在里面,嘴里一直念着,一直念着‘我不是加害者……我是第一个病人’……”
话音未落,通话被强行切断,只留下一阵忙音。
苏明玥还没来得及追查,一则突发新闻便席卷了全网。
李婉婷,这位一直保持着优雅与神秘的心理学权威,竟亲自发布了一段视频声明。
视频中,她面容憔悴,但眼神依旧镇定,宣布将“全面配合一切调查”,并为了“避免公众误解”,即刻解散备受争议的“白鹭心理顾问团”。
一时间,舆论哗然。
无数人为她的“坦诚”与“果决”叫好,认为这是正义的初步胜利。
然而,苏明玥看着新闻画面中,李婉婷在说到“解散”一词时,眼角无法抑制的轻微抽搐,她只是轻轻摇了摇头。
这不是认输,这是金蝉脱壳,是换壳重生。
李婉婷在用一个组织的覆灭,来换取她个人的安全和整个计划的延续。
她关掉新闻,深吸一口气,转身打开了自己工作室的直播镜头。
没有预告,没有寒暄。
在她身后,巨大的投影屏幕上,缓缓浮现出一行字,每一个字都像淬了火的钢。
“真正的审判,才刚刚开始。”
直播间瞬间涌入海量用户,弹幕如瀑布般飞速滚动。
其中一条被反复刷屏的评论,精准地道出了所有支持者的心声:“凤凰不会落灰,只会焚旧立新。”
直播的光芒映照着苏明玥坚毅的脸庞。
她知道,公众的目光此刻都聚焦在李婉婷的退场和自己的宣言上。
但她的视线,却已经穿透了这一切喧嚣,落在了另一份刚刚解密的档案上。
李婉婷是棋子,也是祭品,她吸引了所有的火力。
但那个亲手将她推上棋盘,缔造了这一切罪恶的真正操盘手,那个潜藏在最深处的名字,还安然无恙。
公众以为白鹭已死,但苏明玥清楚,被斩断的,不过是白鹭的一只爪子。
那双在云端之上俯瞰众生的眼睛,仍在冷冷地注视着这一切。
喜欢破茧成凰前男友的追悔录请大家收藏:(m.8kxs.com)破茧成凰前男友的追悔录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