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镖归程
陈远指尖捏着那张泛黄的地图,指腹反复摩挲着李虎标注的红圈——那是他特意标出的山贼常出没的山道。晨光刚漫过马车车帘,他便掀帘看向身后的伙计们,声音清亮:“按李大哥给的路线走,过了前面那片竹林,就能避开黑风岭的匪窝,大伙儿再加把劲!”
赶车的伙计阿力应了声“好嘞”,甩了个清脆的鞭花,马车轮子碾过晨露打湿的土路,溅起细碎的泥点。这趟南行比预想中顺遂,来时遭遇山贼的惊悸还在心头,可此刻看着地图上清晰的路径,陈远悬着的心思渐渐落了地。他靠在车辕上,目光扫过车厢里码得整齐的货物——那是王老板商行订的绸缎和瓷器,每一件都用稻草仔细裹着,边角连一丝磕碰的痕迹都没有。
“陈哥,您说这南方的天咋这么热?才刚过晌午,我这汗就没停过。”阿力擦了把额头的汗,语气里带着几分疲惫。陈远从包袱里掏出个水囊递过去:“忍忍,过了前面的茶亭,咱们歇脚喝碗凉茶。这趟活儿要是顺顺利利交了差,回头让掌柜的给大伙儿放两天假。”
伙计们一听这话,瞬间来了精神。他们跟着陈远跑镖有些年头了,知道这位新管事说话算话——上次清点货物时王二偷懒出错,陈远没罚他,反倒陪着他重新核对到深夜,只说“镖局靠的是规矩,更靠人心”。从那以后,伙计们对陈远多了几分信服,干活也越发尽心。
马车穿过竹林,风里带着竹子的清香,果然避开了李虎标记的险地。又走了大半日,远处终于出现了一座青砖黛瓦的城镇,城门口挂着“临江镇”的木牌——那便是此行的目的地。陈远让阿力放慢车速,整理了一下衣襟,毕竟是第一次和王老板打交道,得拿出镖局的体面。
进了城,直奔“裕丰商行”。刚到门口,就见一个穿着绸缎马褂的中年男人迎了上来,脸上堆着笑:“可是从北方来的陈镖师?”陈远赶紧上前拱手:“在下陈远,见过王老板。”
王老板握着他的手,力道十足:“早就听说贵镖局做事靠谱,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他引着陈远一行人进了商行,让伙计们把货物卸下来清点。商行的伙计们开箱检查,每一件绸缎都平整如新,每一只瓷器都完好无损,王老板看在眼里,笑意更浓了:“陈镖师,你们这一路辛苦了!原本还担心山路难走,没想到你们不仅准时到,货物还保护得这么好。”
陈远笑着回话:“王老板客气了,护好货物、准时交货,本就是我们镖师的本分。”说话间,王老板让人端上了茶水和点心,又吩咐后厨准备酒菜,非要留陈远他们住一晚。盛情难却,陈远只好应下。
当晚,商行里摆了一桌丰盛的宴席,王老板频频给陈远敬酒,话里话外都透着想长期合作的意思。“陈镖师,不瞒你说,之前找过几家镖局,要么是耽误工期,要么是货物受损。你们这趟活儿,我是真满意。以后我们商行往北方运的货,就都交给你们镖局了!”
陈远心里一喜,这可是天大的好事,不仅能给镖局拉来长期生意,伙计们的工钱也能再涨些。他赶紧起身敬酒:“多谢王老板信任!您放心,只要是交给我们镖局的货,我们必定尽心尽力,绝不让您失望!”
宴席散后,王老板让人给陈远他们安排了客房。陈远躺在床上,却没多少睡意,他想着明天返程的路线,又想着回去后要跟掌柜的汇报合作的事,还有柳如氏——出来这么久,不知道她在家过得怎么样,院子里的菊花是不是该收了。
第二天一早,陈远他们准备返程。王老板早已让人打包好了一堆南方特产:几匹上好的丝绸、一罐罐新采的茶叶,还有柳如氏爱吃的蜜饯。“陈镖师,这些都是一点心意,你带回去给家人和伙计们尝尝。”王老板把东西递过来,语气诚恳。
陈远推辞不过,只好收下:“多谢王老板,这份情我们记下了。以后要是有需要,您随时派人捎信。”说完,他带着伙计们,赶着马车离开了临江镇。
返程的路比来时更顺。有了李虎给的地图,再加上来时摸清了路况,他们避开了所有险地,连天气都格外照顾——一路晴空,没遇到一场大雨。阿力赶车的劲头更足了,嘴里还哼着小调,伙计们坐在马车上,吃着王老板给的蜜饯,聊着回去后要做些什么。
“我回去得先给我娘买块布,让她做件新衣裳。”
“我要去镇上的铁匠铺,把我那把旧刀磨一磨。”
“陈哥,回去后你可得跟掌柜的说说,咱们这趟活儿干得这么好,是不是该给大伙儿发点奖金?”
陈远听着伙计们的话,笑着点头:“放心,掌柜的要是知道咱们拉来了长期合作,肯定高兴,奖金少不了你们的。”
这日午后,远处终于出现了熟悉的镇子轮廓。陈远心里一阵激动,催着阿力加快车速。马车刚进镇口,就见一个熟悉的身影站在路边——是柳如氏!她穿着一件浅青色的布衫,手里挎着个菜篮子,显然是特意来等他的。
“陈远!”柳如氏看见马车,眼睛一下子亮了,快步迎了上来。陈远赶紧跳下车,一把拉住她的手:“你怎么来了?这么热的天,别晒着了。”
柳如氏笑着打量他,见他身上没什么异样,才放下心来:“我听镖局的伙计说你们今天回来,就想着来等你。你这一路顺利吗?”
“顺利!”陈远把她拉到马车边,掀开帘子,“你看,王老板给的特产,有你爱吃的蜜饯,还有几匹丝绸,回头给你做件新衣裳。”
柳如氏看着那些东西,脸上满是笑意,却又忍不住叮嘱:“回来就好,以后再跑远路,可得多注意安全。”陈远点点头,牵着她的手,跟伙计们打了声招呼,让他们先把货物送回镖局,自己则陪着柳如氏回了家。
刚进院子,就闻到一股熟悉的香味——柳如氏早就炖好了鸡汤。她把陈远按在椅子上,给他盛了一碗:“快喝吧,补补身子。你走这些天,我天天都炖着汤,就等着你来喝。”
陈远喝着温热的鸡汤,看着身边笑意盈盈的柳如氏,又想着镖局拉来的长期生意,心里满是踏实。他放下碗,握住柳如氏的手:“如妹,咱们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等攒够了钱,咱们就买个带大院子的房子,种满你喜欢的菊花,再买几亩地,再也不用租房子住了。”
柳如氏靠在他肩上,轻声说:“好,我等着。只要跟你在一起,不管住哪里,我都高兴。”阳光透过院子里的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落在两人身上,满是岁月静好的模样。
没过多久,镖局的掌柜听说了和裕丰商行合作的事,特意把陈远叫到跟前,拍着他的肩膀说:“陈远,好样的!这次你立了大功,我已经跟伙计们说了,这个月每人都多发一个月的工钱,你这个管事,工钱再涨三成!”
陈远赶紧道谢:“多谢掌柜的,这都是大伙儿一起努力的结果。”掌柜的笑着摆手:“你就别谦虚了,要不是你处事稳重,又能拉来这么好的生意,镖局哪能有今天。以后南方的业务,就全交给你负责了。”
从掌柜的屋里出来,伙计们都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问着涨工钱的事。陈远笑着点头:“掌柜的说了,这个月每人多发一个月工钱,以后咱们好好干,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伙计们一听,都欢呼起来,镖局里一片热闹景象。
日子一天天过去,陈远按照和王老板的约定,每月都要跑一趟南方镖。每次出发前,柳如氏都会给他准备好行李,把护手药膏仔细装在包袱里,反复叮嘱他注意安全;每次回来,陈远都会给柳如氏带些南方的特产,跟她讲路上的见闻。
有一次,陈远从南方回来,特意带了一株菊花苗——那是临江镇特有的品种,花瓣层层叠叠,颜色像天边的晚霞。他把花苗种在院子里,柳如氏每天都精心照料。到了秋天,那株菊花开得格外艳,院子里满是花香。
“你看,这花多好看。”柳如氏指着菊花,笑着对陈远说。陈远从背后抱住她,下巴抵在她的发顶:“等咱们买了大院子,就种上一院子这样的菊花,让你天天都能看见。”
柳如氏点点头,心里满是期待。她知道,陈远说的话一定会实现——这个踏实肯干、心里有她的男人,一定会带着她,把日子越过越红火。
又过了半年,陈远攒够了买房子的钱。他在镇上选了个带大院子的宅子,院子里能种满菊花,离镖局也近。过户那天,柳如氏站在院子里,看着空荡荡的土地,眼里满是憧憬:“咱们明天就去买菊花苗吧,再种些蔬菜,以后就能吃自己种的菜了。”
陈远笑着点头,从背后拿出一个小木盒,里面装着一对银镯子——那是他用这半年多赚的奖金买的。“给你的。”他把镯子戴在柳如氏手上,“以后咱们的日子,会像这镯子一样,亮亮堂堂的。”
柳如氏看着手腕上的银镯子,又看着眼前的男人,眼眶微微发红,却笑着说:“嗯,会的。”
当天晚上,他们在新宅子里做了第一顿饭。虽然家具还没齐全,可看着满桌的饭菜,想着以后的日子,两人心里都暖暖的。陈远给柳如氏夹了一块肉:“以后我会更努力,让你过上更好的日子。”
柳如氏摇摇头:“现在这样我就很满足了。有你在,有个安稳的家,比什么都好。”
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来,落在两人身上。陈远知道,这趟南镖不仅拉来了生意,更让他明白了——只要心里有牵挂,有想要守护的人,再远的路、再难的事,都能闯过去。而他和柳如氏的日子,就像这返程的路一样,会越来越顺,越来越暖。
喜欢大明商途:重生之商业帝国请大家收藏:(m.8kxs.com)大明商途:重生之商业帝国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