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记:物业考察之旅
引擎的轰鸣声渐渐被抛在身后,陈默摇下车窗,带着水汽的风立刻涌了进来。莫干山的民宿开业半年,客房入住率稳定在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周末更是常常一房难求。他知道,扩张的时机到了。副驾驶座上堆着一叠厚厚的资料,标注着十几个新兴旅游城市的名字,红色记号笔在“桂林阳朔”和“杭州千岛湖”两处画了圈——这是他此行的重点目标。
一、漓江畔的古村落
阳朔的雨总是来得突然。陈默站在兴坪古镇的廊檐下,看着青石板路被雨水冲刷得发亮。他已经在这里停留了三天,每天沿着漓江徒步,用脚步丈量着两岸的土地。手机里存着当地向导发来的定位,显示前方两公里处有个叫“鲤鱼洲”的古村落。
“后生仔,要去鲤鱼洲?”卖姜糖的阿婆递来一把油纸伞,“那里路不好走哦,去年才通的水泥路。”
穿过一片茂密的竹林,雨幕中渐渐露出灰瓦白墙的轮廓。三十多座明清时期的老房子依山而建,漓江支流绕村而过,村口的古榕树枝繁叶茂,树龄足有五百年。陈默撑开伞走进村落,发现大多数房屋都挂着“危房”标识,木门斑驳,天井里长满了青苔。
在村头的晒谷场,他遇到了正在修补竹筐的李伯。老人皮肤黝黑,指关节粗大,得知陈默的来意,浑浊的眼睛亮了起来:“这些老房子,年轻人都嫌破旧搬走咯。你要是能修起来,是好事啊。”
陈默跟着李伯走进一座三进院落。正厅的雕花梁柱虽蒙着灰尘,却依然能看出精致的工艺;后院有口老井,井水清澈见底;站在二楼的美人靠上,能望见远处漓江的碧波和喀斯特山峰的剪影。“这房子是我太爷爷传下来的,”李伯抚摸着斑驳的木墙,“前两年有开发商想来拆了盖酒店,我们没同意。祖宗的东西,不能毁哦。”
接下来的两天,陈默逐户走访了村里的十几户人家。他发现这里的老房子大多保留着明清建筑风格,青砖黛瓦、飞檐翘角,只是年久失修需要大规模修缮。更难得的是,村落尚未被商业开发,村民们仍保持着打渔、织布的传统生活方式。
“您看这样行不行?”在村委会的长桌前,陈默铺开图纸,“我们不拆一栋老房子,所有修缮都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保留原来的建筑结构和风貌。村民可以用房屋入股,年底参与分红,还能优先在民宿里工作。”
村支书蹲在门槛上抽着旱烟,烟圈在潮湿的空气里慢慢散开。“你要是真能做到不毁老房子,还能让村里人有钱赚,我们就信你。”他磕了磕烟袋,“但有一条,不能搞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要让客人来看的是我们鲤鱼洲的真样子。”
离开鲤鱼洲那天,陈默站在漓江码头回望。晨雾中的古村落像一幅水墨画,几只竹筏在江面缓缓划过。他在笔记本上写下:保留38栋古建筑原貌,改造12栋为精品客房,利用闲置谷仓改造成民俗体验馆,邀请村民担任手作老师。
二、千岛湖畔的别墅群
从桂林飞往杭州的航班上,陈默翻看着千岛湖的资料。这个由一千多个岛屿组成的湖泊,近年来成为长三角地区的热门度假地,但高端度假物业却寥寥无几。他此行的目标,是位于湖岸线中段的一片闲置别墅群。
出租车沿着湖边公路行驶,窗外的湖面像被打碎的蓝宝石,岛屿星罗棋布。物业中介指着远处一片白色建筑:“就是那里了,2008年建的,原来想做高端度假村,后来资金链断了,一直空着。”
陈默沿着石阶走到湖边,二十栋独栋别墅沿着坡地排列,每栋都有私人码头和观景露台。他推开一扇虚掩的门,内部装修已经过时,但空间格局合理,透过落地窗能将湖景尽收眼底。“最大的问题是基础设施,”中介在一旁介绍,“水管老化,网络不通,污水处理系统也得重做。”
傍晚,陈默坐在湖边的礁石上,看着夕阳把湖面染成金色。他打开手机地图,测算到杭州、上海、南京的车程都在三小时以内,这意味着周末短途度假的客源基础稳固。远处传来摩托艇的声音,几个年轻人正在水上运动,这片沉寂多年的湖面,似乎正在等待被唤醒。
第二天,他联系了当地做旅游规划的朋友。“这里最大的优势是私密性,”朋友指着卫星地图,“你看,周围没有其他开发项目,二十栋别墅刚好能满足高端客群对隐私的需求。但得解决交通问题,最好配专属游艇接送。”
在和物业产权方洽谈时,对方提出了苛刻的条件:一次性支付五年租金,且要承担所有改造费用。“这些房子空了十几年,我们也想盘活,”负责人态度坚决,“但风险得你来担。”
陈默站在别墅的露台上,望着湖面上掠过的水鸟。他想起莫干山民宿开业时的场景,那时也有人质疑他把老房子改造成民宿的想法。“我可以接受租金条件,”他突然开口,“但要签补充协议,允许我在湖边修建一个生态码头,并且对接周边的岛屿资源。”
离开千岛湖前,他在笔记本上画下规划草图:将其中五栋别墅改造成主题套房,分别融入茶禅、书法、古琴等元素;在中心区域建一个无边际泳池,与湖面连成一片;联合附近的岛屿,开发钓鱼、潜水、露营等体验项目。
三、抉择与启程
回程的高铁上,陈默把两份考察报告并排放着。阳朔的古村落充满文化底蕴,但改造难度大,且交通不便;千岛湖的别墅群硬件基础好,客源市场成熟,却缺乏独特的文化内核。
手机震动起来,是莫干山民宿的店长发来的视频:一群客人正在庭院里学做当地的米糕,笑声透过屏幕传过来。他突然想起李伯说的“要让客人来看鲤鱼洲的真样子”,也想起在千岛湖别墅露台上看到的星空,那么清澈,仿佛伸手就能摸到。
“或许,不必做选择题。”他在笔记本上写下这句话。随后,他分别给阳朔村委会和千岛湖产权方发了消息,表达了合作意向。
高铁穿过隧道,窗外的风景由城市变成田野。陈默望着窗外,仿佛看到了鲤鱼洲的老房子里亮起温暖的灯光,看到千岛湖畔的码头上停靠着载满客人的游艇。他知道,新的征程已经开始,而那些沉睡的土地,即将在他的手中苏醒。
夜色渐浓,陈默打开电脑,新建了一个文件夹,命名为“双城记”。文件夹里,两个文档正在生成:《阳朔鲤鱼洲古村落活化方案》和《千岛湖湖居度假项目计划书》。列车在黑暗中疾驰,载着他驶向一个更广阔的未来。
喜欢大明商途:重生之商业帝国请大家收藏:(m.8kxs.com)大明商途:重生之商业帝国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