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四合,天际被夕阳染成一片温暖的橘红,流云如烧,给巍峨的祭天台镀上了一层庄严而温柔的金边。风,带着山间特有的清冽和远方草木的气息,拂过台顶,吹动了站立其上之人的衣袂发梢。
古稀之年的苏明远,身形虽不复当年的挺拔,但站在这里,背脊依旧习惯性地绷紧,流露出一种刻在骨子里的士大夫风仪。他身旁,是相伴了他大半辈子、同样白发苍苍的林婉儿。岁月在她脸上留下了痕迹,却也沉淀下了一种风雨同舟后的宁静与温婉。他们的手,历经数十载风霜,此刻仍自然而然地牵在一起,指节因年岁而略显粗大,但交握的力度,却透着不变的依恋与支撑。
脚下,祭天台的青石砖面,已被无数次的登临、无数次的祈愿磨得光滑如镜,映照着天光云影。石砖上那些天然的和人为的纹路,深浅交错,在苏明远眼中,仿佛不再是冰冷的刻痕,而是一页页无声的史书,记录着迷茫、恐惧、希望、坚守,记录着每一个曾在此处寻求答案的灵魂的故事。他微微俯身,用略带薄茧的指尖,轻轻拂过一道尤其深刻的裂缝,那恍惚间,似乎是他们初来此世,惶恐无助时,他内心焦灼的投射。
“爷爷,石头好亮呀!”一个清脆稚嫩的童声打破了台上的寂静。五岁的小小苏,他们的孙儿,正活泼地蹲在地上,好奇地用小手摸着光溜溜的石面。孩子圆圆的脸蛋上,一双大眼睛像极了苏明远记忆深处,初遇林婉儿时的澄澈。
林婉儿松开苏明远的手,慈爱地蹲下身,理了理小小苏胸前挂着的一枚小巧护符。那护符样式古朴,非金非玉,是明远书院“文明基因库”运用现代材料仿照古法制作的“文明接力”信物,轻便坚韧,内里蕴含着微型的文明信息存储单元。她看着孙子天真无邪的脸庞,目光柔软得能滴出水来,声音也放得极轻极缓,像是怕惊扰了这暮色中的时光:
“是啊,亮亮的,因为有很多很多人,像爷爷奶奶一样,在这里走过,想过很重要很重要的事情。”她顿了顿,抬头与苏明远交换了一个深刻的眼神,那眼神里包含了太多只有他们彼此才懂的岁月沉浮。“当年……我们第一次站在这里的时候,心里害怕极了,也迷茫极了。天不像原来的天,地不像原来的地,就像……就像被连根拔起的浮萍,不知道风会把自己吹向哪里。”
苏明远静静地听着,妻子的话语将他拉回了那个冰冷而绝望的起点。他记得刺骨的寒风(或许更多是内心的寒意),记得仰望这片陌生星空时那吞噬一切的孤独。状元郎的骄傲在现实的巨变前碎得彻底,他曾一度怀疑,自己毕生所学、所信奉的一切,是否只是井底之蛙的呓语。
林婉儿的声音继续着,带着一种回望来路时的感慨与释然:“但我们后来明白了,害怕和迷茫都不要紧。最重要的是,我们在这里,在这个高高的台子上,慢慢地学会了……文明,它不是压在人肩膀上的重担,不是必须原封不动、战战兢兢捧着的易碎品。”她伸出手,指了指小小苏胸前的护符,又仿佛指向更广阔的天地,“它是一份礼物,一份来自无数先人,也由我们传递给后人的、充满了生命力的礼物。你可以打开它,使用它,甚至……给它添上新的、属于你自己的颜色。”
小小苏似懂非懂,但“礼物”这个词让他眼睛亮了起来,用力地点了点头。
苏明远看着祖孙俩的互动,心中暖流涌动。他从怀中缓缓取出一个用柔软丝绸仔细包裹的物品。打开层层包裹,露出的是一块温润剔透的玉珏。这玉珏,是他当年穿越之时,身上仅存的几件庆朝旧物之一,也是他状元身份的一种象征。玉珏原本光洁的内侧,如今布满了密密麻麻、深浅不一的刻痕。最古老的那道,象征着他初临此世的惶恐与定位,已被数十年的摩挲磨得几乎平滑,只剩下一点模糊的印记。
但在这古老的刻痕之上,重叠着无数新的、用极其精细的技艺刻上去的小字。那些字,不再是庆朝的官方雅言,而是融合了现代简化字甚至部分符号的记录,是明远书院历代核心弟子,在每一个关乎文明传承的重要节点,亲手刻下的“大事记”。
苏明远将玉珏托在掌心,就着夕阳的余晖,苍老的手指一一拂过那些刻字,如同抚过岁月的年轮。他的目光变得幽深,仿佛能透过这些冰冷的刻痕,看到背后鲜活的历史画面。
“看这里,‘2030 年护符量产危机’。”苏明远的声音低沉,带着回忆的沙哑,“那时,书院刚尝试将蕴含基础文明信息的护符规模化制作,希望能惠及更多人。却引发了巨大的争议,有人斥责我们玷污了文明的神圣,将知识变成了廉价的商品。那场辩论,持续了整整三个月,婉儿,记得吗?我们几乎夜不能寐。”
林婉儿轻轻靠在他肩头,低声道:“怎么会忘。你说,若知识因高高在上而断绝,才是对文明最大的玷污。最终,我们找到了平衡,护符分级,核心精义仍需师者亲传,基础常识则可广布天下。”
苏明远指尖移动,停在下一条刻痕上:“‘2045 年文明之核升空’。那是我们将筛选、整理、数字化后的全球文明精粹,搭载最先进的防护技术,送入近地轨道永久保存。那天,看着火箭升空,我忽然觉得,我们或许……真的为这些脆弱的智慧,找到了一处超越时空的避难所。哪怕地面再遇劫难,星空中,还留存着文明的种子。”他顿了顿,语气中有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只是不知,千年后的后人,能否读懂我们今日的苦心。”
最后,他的手指停留在最新的一条刻痕上:“‘2068 年双生魂印申遗’。这是去年的事了。书院联合全球多个机构,将我们意外发现的、一种极罕见的、能承载双重文明印记的古老精神共鸣现象——也就是类似我和几位早期弟子经历的‘穿越’或‘共生’现象的相关研究、保护与伦理规范,成功申报为人类非物质文明遗产。这意味着,”苏明远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和欣慰,“我们这类‘异数’,终于不再被单纯视为怪谈或异端,而是被承认是文明长河中一种奇特而值得研究的‘现象’。我们的经历,我们的挣扎与融合,本身也成了人类文明的一部分。”
他将这枚沉甸甸的、刻满了时光印记的玉珏,郑重地放到小小苏仰起的小手上。孩子的小手几乎捧不住,只好用两只手小心翼翼地捧着,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玉珏上那些他还不认识的密密麻麻的小字。
“爷爷,这上面划了这么多道道,它疼不疼呀?”小小苏天真地问。
苏明远和林婉儿闻言,先是一怔,随即相视一笑,那笑容里充满了慈爱和一种被童言点化的通透。苏明远俯下身,温声道:“它不疼,孩子。这些刻痕,就像是它长大的年轮,是它见过的风景,是它记住的故事。现在,爷爷把它交给你,不是要你把它藏起来,而是希望有一天,你也能在上面,刻下属于你的时代的故事。”
就在这时,小小苏忽然兴奋地指着祭天台远方的山坡:“爷爷,奶奶,快看!好多小树苗!”
顺着孩子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夕阳的金光洒满那片新开垦的山坡,明远书院新一代的年轻弟子们,正三人一组,五人一群,热火朝天地种植着一种特别的树苗。那些树苗的形态颇为奇特,主干是本地常见的坚韧树种,但枝条却明显嫁接自不同的植物——有的枝条叶片宽大,带有热带雨林的特征;有的枝条纤细柔韧,开着耐寒的小花;甚至能看到一两株嫁接上了模拟古代典籍中记载的、早已灭绝的植物的仿生枝条。这就是书院推动的“文明树”计划,每一棵树,都象征着一种文明的融合与新生,嫁接着来自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文化“基因”。
金色的阳光穿过这些形态各异的枝条,在地上投下斑驳陆离的光影,仿佛一幅流动的、充满希望的未来画卷。年轻弟子们的笑语声随着山风隐约传来,充满了朝气与活力。
苏明远、林婉儿,还有捧着玉珏的小小苏,三代人静静地伫立在祭天台边缘,望着这壮丽而充满象征意义的景象。夕阳将他们的影子长长地投在光滑的石板上,那三道影子——一道带着历史的厚重与弯曲,一道透着陪伴的温婉与坚韧,一道跃动着新生的稚嫩与好奇——在这一刻,奇妙地重叠在一起,不分彼此。
恍惚间,苏明远仿佛看到了时间的河流在此处打了个旋儿,古与今的对话从未停歇,文明的接力棒,就在这无声的夕照与重叠的影子中,完成了又一次温柔而坚定的传递。他感到林婉儿的手更紧地握住了他,他亦回以同样的力度。山风拂面,带着新翻泥土的气息和远方青年们的希望,吹散了他心头最后一丝属于旧时代的沉重。
祭天台依旧沉默矗立,但台上的人,心中的祭奠早已从对过去的哀悼与坚守,变为了对未来的祈愿与展望。文明的火炬,将在新的手中,燃向更广阔的星河。
喜欢我来现代当明星请大家收藏:(m.8kxs.com)我来现代当明星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