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来现代当明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8章 林婉儿出版转世记忆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立夏的阳光已经有了分量,透过巨大的落地玻璃窗泼洒进城市中心这家旗舰书店的“文学之脊”区域,在光滑的木地板上流淌成一片耀眼的金色池塘。空气里悬浮着新书油墨的清香、咖啡豆的微焦,以及一种隐约的、人群聚集带来的热烘烘的兴奋。林婉儿坐在铺着深蓝绒布的长桌后,面前堆叠如小山的,是她刚刚上市的新书——《双生魂:古今情书》。封面上,水墨晕染的现代都市剪影与庆朝宫殿的飞檐斗拱奇妙交融,一柄精巧的缠花发簪横贯其间,如同缝合时空的银针。

她轻轻抚过那光滑的封面,指尖下的触感冰凉。心脏在胸腔里跳得有些快,像揣了只不安分的小鸟。这感觉,竟比当初在庆朝后宫,第一次被召至御前献舞时还要紧张几分。那时是身不由己的惶恐,此刻却是心甘情愿的袒露。书页间承载的,是她灵魂最深处、最私密的回响——那些属于庆朝林婉儿的记忆碎片,以及这一世与苏明远共同经历的点点滴滴。这无异于将一颗还在跳动的心,血淋淋地剖开,置于这明亮的灯光下,任人审视。

“林老师,可以开始了吗?”年轻的出版社编辑小李俯身过来,声音压得极低,眼神里满是期待和一丝安抚。

林婉儿深吸一口气,那空气里混合着书香、阳光和人气的复杂味道。她抬起头,望向面前排成长龙、蜿蜒至书店深处的读者队伍。一张张面孔,年轻的,年长的,带着好奇、探寻、甚至有些是热切的崇拜。她的目光掠过他们,试图寻找一丝熟悉感,一丝能够让她安心的锚点。没有。只有无数双陌生的眼睛。她微微颔首,对着话筒,声音通过小小的扩音器传出去,带着一点初时的微颤,随即被一种沉静的温柔取代:

“谢谢大家,在这样的夏日午后,愿意走进我和明远的故事。”她的开场白很轻,却像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让原本有些嘈杂的队伍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

她拿起一本样书,没有立刻翻开,只是轻轻摩挲着封面。“这本书,叫《双生魂》。很多人问,是不是真的‘转世’?”她顿了顿,目光投向窗外明媚的阳光,仿佛穿透了时间的壁垒,“我想了很久。与其说是我带着前世的记忆‘转世’而来,不如说……是一种沉睡在血脉深处的东西,因为一个人,因为一份情,因为无数个共同呼吸的瞬间,被惊醒了,被唤醒了。”

她的声音清晰而舒缓,像山涧清泉流淌:“那是刻在骨子里的对‘礼’的敬畏,对‘雅’的追求,对‘情’的执着。庆朝的宫阙深深,朝堂上的风云诡谲,那些记忆是真实的,带着宫廷熏香的冷冽和权力倾轧的阴影。但同样真实的,是这个时代里,那个曾经属于另一个时空的‘他’,笨拙地、努力地、带着一身格格不入的旧时风骨,向我、向这个世界走来的每一个脚步。”

她终于翻开书页,纸张发出轻微的脆响。翻动间,一张被细心保护在透明书页夹层里的书签露了出来——那是一枚极其精巧的缠花发簪。纯银的簪体在灯光下流淌着柔和的冷光,簪头却非金银珠翠,而是用极细的、色彩柔和的丝线缠绕勾勒出的两朵并蒂莲花,花瓣相依,花蕊相触,栩栩如生,透着一股古老的、属于庆朝宫廷的雅致韵味。

“这是明远做的。”林婉儿的指尖隔着塑料薄膜,轻轻点在那对并蒂莲上,眼底漾开暖意,“用的是现代的银丝和彩线,工艺也是这个时代的。但这花纹,是庆朝的‘并蒂莲’,象征永结同心,不离不弃。”她抬起头,看向众人,笑容温婉而坚定,“就像我们的缘分,我们的情感。它的根,深扎在千年前的土壤里,汲取着古老的情意与信诺;而它的花,却开放在此刻的阳光雨露下,绽放在手机消息的提示音里,绽放在自拍时他总也找不准角度的笨拙里。”

台下发出一阵善意的、理解的轻笑。气氛变得更加松弛而温暖。

“书里写了很多这样的‘笨拙’。”林婉儿的语气带着回忆的柔软和一丝促狭,“写他第一次拿到那个叫‘手机’的小铁盒子,手指悬在光滑的屏幕上,半天不知道该怎么让它‘听话’,急得额头冒汗,最后像个孩子一样举到我面前求救的样子。写他第一次发消息,斟酌字句比当年写奏疏还慎重,删删改改,最后发过来一句文绉绉的‘卿卿如晤,今日天朗气清,可愿共进午膳?’ 结果我回了他一个大笑的表情包。” 笑声更大了些。

“也写他学自拍。”林婉儿忍俊不禁,“堂堂状元郎,对着小小的前置镜头,表情僵硬得像块木头。我教他笑,他扯动嘴角,那笑容……比哭还难看。我说‘自然点’,他眨眨眼,一脸无辜:‘何为自然?昔日在庆朝,画像师作画,吾端坐半日,亦纹丝不动。’”她模仿着苏明远那时一本正经的腔调,惟妙惟肖,引得台下又是一片欢乐的笑声和掌声。这笑声冲散了林婉儿心中最后一丝紧张,让她彻底沉浸在那段段鲜活的回忆里。

“当然,也写了安静的时刻。”她的声音轻柔下来,像羽毛拂过心尖,“很多个清晨,在我们那个小小的四合院里,阳光透过老槐树的叶子洒进来,斑斑驳驳。他煮一壶清茶,我烤两片面包。然后,我们就在那石桌旁坐下,他捧着他的竹简,我捧着这本书的草稿,或者,有时只是一本《诗经》。”

她的目光放远,仿佛又看到了那个浸润在晨光里的宁静角落。“他会用他那带着庆朝古韵的腔调,低声吟诵:‘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声音低沉悦耳,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古老的时光里滚落下来的玉珠,敲在院子的青砖上,也敲在我的心上。那一刻,窗外的车水马龙都远了,只有千年前的河流水声,雎鸠鸣叫,和他身上淡淡的墨香、茶香,将我温柔包裹。”

说到这里,林婉儿的语速慢了下来,一种更深的、混合着感激与浓烈爱意的情绪从她眼底弥漫开来。她翻动书页,纸张发出沙沙的轻响,最终停在了某一章的开篇。标题简洁而有力:《关雎与IcU》。

“这本书里,”她的声音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却依旧清晰,“最触动我写下的,也是最让我感到渺小与幸运的,是那个瞬间。一个生死之间的瞬间。”

她的指尖停留在那一页的起始处,没有看字,只是凝望着虚空,仿佛又置身于那间充斥着消毒水冰冷气味、只有仪器单调滴答声的病房。

“那时,我躺在医院的重症监护室里。一场突如其来的重病,让我在生死的门槛上徘徊了很久。意识沉浮在无边的黑暗里,冰冷,窒息,像是沉在庆朝宫苑最深、最寒的那口古井里。”她的声音很轻,却像重锤敲在每个人的心上,书店里安静得落针可闻,连翻书的声音都消失了。

“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几个时辰,也许是几天……在一片混沌和刺骨的寒冷中,有一个声音,固执地穿透了那厚重的黑暗,像一缕微弱却坚韧的烛光,一点点地靠近我。”

林婉儿闭上了眼睛,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出一小片阴影。当她再睁开时,眼底已蓄满了水光,那水光在书店明亮的灯光下闪烁着,折射出灵魂深处的悸动。

“那个声音,在背诗。一遍,又一遍。”她的声音带着梦呓般的轻柔,又充满了力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那是我最熟悉的声音,属于苏明远的声音。但此刻,那声音哑得厉害,干涩得像砂纸在摩擦,带着一种极致的疲惫和一种近乎绝望的坚持。他背得很慢,每一个字都像是从肺腑深处挤出来的,带着血气和颤抖。”

她微微停顿,仿佛在倾听记忆深处那永不磨灭的回响。“后来我才知道,在我昏迷的那些日夜,他就一直守在我的床边,不吃不喝,不眠不休。医生护士劝他休息,他只是摇头。他说,他怕他一走开,我就在那片黑暗里彻底迷路了。他就一遍遍地念,念《关雎》,念《蒹葭》,念所有他知道的、关于思念、关于等待、关于美好情意的诗句。那是他唯一能想到的、联结两个世界的咒语。”

一颗晶莹的泪珠终于挣脱了眼眶的束缚,顺着林婉儿白皙的脸颊悄然滑落。她没有去擦,任由它滚落,滴在深蓝的桌布上,洇开一小片深色的痕迹。

“后来……后来我的意识终于被那固执的声音从深渊里拽回了一点点。我费力地睁开眼,视野模糊一片,只有刺眼的白光和晃动的人影。喉咙里插着管子,说不出话,全身像散了架一样疼。但我听到了,那声音还在继续,嘶哑得几乎不成调,却还在坚持:‘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她的声音哽咽了,深深吸了一口气,才继续说道:“我用尽全身力气,才勉强转动了一下眼珠,看向声音的来源。他就坐在床边的椅子上,背脊挺得笔直——那是他刻在骨子里的庆朝仪态。可他的样子……我从没见过他那么狼狈。眼窝深陷,布满红血丝,下巴上全是青黑的胡茬,嘴唇干裂得起了皮。那身他平时很爱惜的、带着点古风盘扣的衬衫,皱巴巴地贴在身上,沾着不知名的污渍。整个人憔悴得像一张被揉皱又勉强摊开的旧宣纸。”

台下的读者们屏住了呼吸,许多人眼中也泛起了泪光。那个在领奖台上光芒万丈的“文化摆渡人”,此刻以另一种形象,带着最原始的爱与痛,撞进了每个人的心里。

“他看到我睁眼,整个人都僵住了,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瞬间爆发出难以置信的狂喜,紧接着又被巨大的惶恐淹没。他猛地凑近,想碰我又不敢,手指颤抖着悬在半空,声音抖得不成样子:‘婉儿?婉儿!你……你醒了?你认得我吗?’”

林婉儿微微仰起头,努力不让更多的眼泪落下,嘴角却勾起一个极其温柔、极其心酸的弧度:“我看着他,看着他眼中的恐惧、狂喜、无助和深不见底的爱。我发不出声音,只能极其轻微地、几乎无法察觉地点了一下头。就是这一下点头,他像是被瞬间抽干了所有力气,高大的身躯猛地佝偻下去,额头抵在冰冷的病床栏杆上,肩膀剧烈地耸动起来——他在无声地痛哭。压抑了太久太久的恐惧和绝望,在那一刻决堤。”

书店里响起一片压抑的抽泣声。那个曾经在朝堂上舌战群儒、在颁奖台上气度沉凝的状元郎,此刻只是一个在爱人病床前失声痛哭的普通男人。

“过了很久很久,”林婉儿的声音恢复了平静,却带着一种被泪水洗过的澄澈和力量,“他终于抬起头,胡乱地用袖子抹了把脸,眼睛红肿得像桃子。他努力想对我笑一下,那笑容却比哭还难看。他凑到我耳边,用那嘶哑得不成样子的声音,笨拙地、一字一句地说:‘婉儿……《关雎》里说,君子求淑女,要‘琴瑟友之’,要‘钟鼓乐之’……那是庆朝的规矩。’”

她的目光扫过台下无数双湿润的眼睛,声音轻柔却无比清晰地穿透了寂静:“然后,他顿了顿,那双疲惫不堪的眼睛里,却透出一种无比认真、无比郑重的光,他看着我的眼睛,说:‘但在这个时代……我想,君子所求,不过就是能一直陪在你身边,在你醒来的时候……帮你下载你想看的剧,陪你……追完它。’”

短暂的寂静。随即,雷鸣般的掌声轰然响起,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热烈、持久,饱含着感动与共鸣。掌声中夹杂着无法抑制的啜泣和释然的笑声。

林婉儿含着泪笑了。她拿起那枚缠花并蒂莲发簪的书签,高高举起,让它在灯光下流转着温润的银光与丝线的柔彩。“你们看,”她的声音带着泪意,却无比明亮,“文化是什么?传承又是什么?它从来不是博物馆里冰冷的玻璃展柜,不是古籍里艰深晦涩的文字。它就在这些笨拙却真诚的瞬间里,在手机屏幕闪烁的微光里,在病床前嘶哑的背诵声里,在一句‘帮你下载追剧App’的承诺里,在一根用现代工艺缠绕着古老情意的发簪里。”

她的目光温柔地拂过台下每一张动容的脸:“它就在我们的柴米油盐里,在我们的喜怒哀乐里,在我们愿意为所爱之人笨拙付出、温柔守护的每一个日常里。它藏在生活的褶皱里,藏在心与心之间最朴素、最温暖的连接里。这才是生生不息的文化之河,这才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的‘摆渡人’。”

掌声再次如潮水般涌起,经久不息,淹没了窗外的城市喧嚣。阳光透过玻璃,暖暖地照在林婉儿身上,也照亮了她手中那枚并蒂莲发簪,古老的纹样与现代的光泽完美交融,如同一个关于爱与时间的、永不褪色的温柔隐喻。

喜欢我来现代当明星请大家收藏:(m.8kxs.com)我来现代当明星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