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逸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33集:应对抄袭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糖龙纹上的硝烟

温如霜指尖划过展会玻璃柜,目光骤然凝在角落那排钥匙扣上。米白塑料基底印着的“清明柳龙”纹样,柳叶的弧度、龙身的云纹,甚至龙角处那抹标志性的嫩黄渐变,都与她和风痕去年定稿的“节气糖龙”设计分毫不差——只是原本该用糖料呈现的温润质感,被廉价油墨盖得面目全非,龙鳞边缘的毛刺像极了劣质糖块凝结的残渣。

“温博士,您看这套冰箱贴?”旁边展台的工作人员递来宣传册,封面上“二十四节气龙纹系列”的标题刺得她眼睛发疼。她翻到内页,“冬至雪龙”的雪花纹路被简化成僵硬的六角形,“芒种麦龙”的麦穗本该带着随风飘动的弧度,此刻却成了整齐排列的色块,最让她心紧的是价格标签:钥匙扣9.9元,冰箱贴15元,而她们团队为了精准还原节气意象,光是调整“谷雨龙”的雨滴疏密就用了三周,最终推出的限定糖龙摆件,因手工制作和原料成本,定价是这些衍生品的十倍。

她掏出手机拍下展品和宣传册,指尖还在发颤,拨通风痕电话时声音里带着连自己都没察觉的急促:“风痕,你现在方便来文创展会吗?有商家……在用我们的节气糖龙图案做衍生品。”

电话那头传来键盘敲击声骤然停顿的声响,风痕的声音瞬间严肃:“哪个展区?我马上到。”

半小时后,风痕站在展台前,手里捏着个“夏至荷龙”挂件,眉头拧成了疙瘩。他掏出手机调出设计原稿的图层文件,屏幕上“夏至荷龙”的荷叶脉络有十七道细微分叉,每道分叉末端都有个半透明的露珠光斑——这是他为了模拟糖料在光线下的折射效果特意添加的细节,而挂件上的荷叶只有六道粗劣的线条,露珠成了实心圆点。

“不是相似,是直接盗用后简化。”风痕放大手机里的对比图,“你看龙尾处的卷云纹,我们设计时参考了宋代《营造法式》里的‘如意云’,有三个层次的叠压,他们直接改成了单线条的波浪,连最基础的版权避让都没做。”

温如霜从包里拿出“节气糖龙”的版权登记证书复印件,这是去年她们申请知识产权保护时特意留存的。证书上明确标注了二十四幅图案的设计日期、创作说明,甚至包括每幅图案背后的民俗依据——比如“清明柳龙”的柳叶数量对应清明时节的“插柳辟邪”习俗,“霜降菊龙”的花瓣层数参考了古籍中“霜降三日,菊开九瓣”的记载。

“我们得先联系传承团队。”温如霜拨通了老匠人阿松的电话,刚说两句就听到电话那头传来瓷碗落地的声响,阿松的声音带着怒意:“这群人怎么能这么干!我们当年为了‘立秋桂龙’的桂花形态,特意去杭州满觉陇看了三天桂花,他们倒好,直接拿过去印在塑料上就卖钱!”

当天下午,传承团队的临时会议在糖龙展馆的会议室召开。阿松把那套盗版衍生品摔在桌上,塑料碰撞的脆响让空气都紧绷起来:“这些东西要是流出去,人家还以为我们糖龙技艺就是这么粗制滥造的!以后谁还愿意买我们手工做的糖龙?”

“先别急,我们得按流程来。”风痕打开笔记本电脑,屏幕上跳出他刚整理的证据清单,“第一步是固定侵权证据,我已经用专业软件比对了盗版图案和我们的设计稿,相似度超过95%,尤其是‘惊蛰雷龙’的闪电纹路,我们设计时用了渐变透明度,他们连这个细节都抄了,只是分辨率降低了很多。”他顿了顿,点开另一个文件夹,“我还查了这家商家的工商信息,叫‘乐享文创’,主要做低端旅游纪念品,之前有过两次商标侵权的记录,但都因为原告证据不足不了了之。”

温如霜接着补充,她面前摊开的文件夹里,除了版权登记证书,还有去年“节气糖龙”系列的发布记录——包括非遗展的参展合同、媒体报道截图、线上预售数据,甚至还有她们在短视频平台发布的设计过程纪录片,视频里清晰记录了“小满麦龙”从草图到成品的修改过程,光修改稿就有二十七版。

“这些都能证明我们是‘节气糖龙’图案的原创者,而且在他们产品上市前,我们的设计已经通过多个渠道公开,不存在‘巧合相似’的可能。”温如霜抽出一张纸,上面写着维权的步骤,“接下来我们需要发律师函,要求他们立即下架所有侵权产品,并且提供销售数据,然后协商赔偿金额。如果他们不配合,就只能走法律程序。”

阿松看着两人条理清晰的准备,情绪渐渐平复下来,他指着文件夹里的设计手稿:“这些稿子我都有印象,去年冬天你们为了‘小寒梅龙’的花瓣形态,在展馆熬了好几个通宵,用糖料试了十几种颜色,这些心血不能就这么被人偷走。”

第二天,风痕带着相机和公证人员再次来到文创展会,对“乐享文创”的展台进行公证取证。公证人员逐一拍摄侵权产品的细节,记录展品数量和价格标签,风痕则在一旁用电脑实时比对,每发现一处抄袭的细节,就标注在证据清单上。期间有商家的工作人员过来阻拦,说他们“影响生意”,风痕直接出示了版权登记证书,对方看到证书上的日期比他们产品的上市日期早了八个月,脸色瞬间变了,没再敢多说一句话。

与此同时,温如霜在整理赔偿依据。她翻出“节气糖龙”系列的成本核算表:设计阶段投入的人力成本、版权登记费用、衍生品开发的模具费用,还有因为盗版产品冲击,上个月手工糖龙摆件的销量下降了30%,这些都需要换算成具体的赔偿金额。她还特意联系了之前报道过“节气糖龙”的媒体,拿到了当时的宣传资料,证明该系列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市场影响力,盗版产品的出现不仅侵犯了版权,还损害了品牌形象。

三天后,律师函送到了“乐享文创”的公司。对方一开始态度强硬,说“节气龙纹是传统文化元素,谁都能用”,甚至质疑温如霜和风痕的版权登记“不合法”。风痕直接把设计稿的图层文件和创作过程纪录片发给了对方律师,当看到“清明柳龙”的柳叶分叉次数、“白露雁龙”的羽毛排列规律都有明确的设计记录时,对方的语气明显软了下来。

接下来的协商过程并不顺利。商家承认侵权,但只愿意赔偿五千元,还说“这些小摆件没卖出去多少”。温如霜当场拿出他们的线上销售数据——在某电商平台,“二十四节气龙纹系列”的月销量超过两千件,按照每件利润十元计算,光是线上销售额就有两万多元。风痕补充道:“我们的‘节气糖龙’原本计划和景区合作推出联名衍生品,因为你们的盗版产品提前上市,合作方已经暂停了合作,这部分的预期损失也要算进去。”

双方僵持了两天,传承团队决定启动法律程序。风痕整理好所有技术证据,包括图案比对报告、公证材料、销售数据,温如霜则完善了版权归属证明和损失核算,律师已经准备好起诉状,就等提交法院。

就在提交起诉状的前一天,“乐享文创”的老板主动联系了他们,态度彻底转变,说愿意下架所有侵权产品,赔偿三万元,并且公开道歉。原来他们查到传承团队之前成功为“分段冷却3d打印糖艺技术”维权,知道这次遇到的是“有备而来”的对手,再加上担心官司会影响公司后续的经营,最终选择了和解。

一周后,“乐享文创”在电商平台和线下门店全面下架了侵权的“二十四节气龙纹系列”,并在官方账号发布道歉声明,承认盗用了“节气糖龙”设计图案,承诺今后会尊重知识产权。传承团队收到赔偿款后,特意召开了行业座谈会,邀请了周边地区的文创商家和非遗传承人,温如霜在会上分享了这次维权的过程,展示了从证据收集到协商解决的完整流程,风痕则演示了如何用技术手段鉴别图案侵权,还提供了版权登记的详细指南。

座谈会结束时,有个做木雕的传承人过来跟他们握手:“以前总觉得维权麻烦,怕得罪人,听你们这么一说,才知道只要证据足,维权也没那么难。以后我们做传统文化衍生品,也得先把版权保护好。”

温如霜看着窗外展馆里陈列的“节气糖龙”摆件,阳光透过玻璃洒在“芒种麦龙”的麦穗上,糖料折射出的光泽温润而明亮。风痕走过来,递给她一个刚打印好的“霜降菊龙”数字模型:“接下来我们可以开发正版的衍生品了,这次会加上防伪标识,再也不怕被人盗用。”

阿松在一旁笑着插话:“不光是防伪,还要让大家知道,真正的传统文化衍生品,不是随便印个图案就能做的,里面藏着的是我们对文化的敬畏,对技艺的坚守。”

那天下午,展馆里的“节气糖龙”摆件前围满了游客,有人拿着手机拍摄,有人在认真听讲解员介绍每幅图案背后的民俗故事。温如霜和风痕站在人群外,看着那些专注的眼神,突然觉得之前维权时的奔波和争执都值了——糖龙纹上的硝烟虽然散去,但留下的不仅是赔偿款,更是对传统文化创作者的尊重,对知识产权的敬畏,这才是比任何衍生品都更珍贵的东西。

喜欢逸霄请大家收藏:(m.8kxs.com)逸霄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