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李云龙等人被分配到了高级指挥系一班。
而他们也迎来了自己第1节课。
那天是院长的主场,所以姜总也没怎么发言,只是简单的鼓励了众人几句。
然后,院长又简单的介绍了一下教员们。
台下原本热烈的气氛瞬间变得有些微妙。
窃窃私语声响起,许多将领,尤其是那些曾在战场上与国民党军队交过手的人,脸上露出了诧异、不屑甚至不满的神情。
李云龙更是抱着胳膊,眉头拧成了疙瘩。
按照流程,一位教员代表要上台发言。上台的正是常乃超。
他走到讲台前,调整了一下话筒。
台下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气氛颇为紧张。
常乃超似乎有些局促,他深吸一口气,开口道:“诸位同…同仁…”
这个开场白似乎让他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妥,台下已传来几声压抑不住的轻笑。
他顿了顿,努力让自己的声音更镇定:
“我知道,在座的很多同志,都曾在战场上…打败过我,或者我曾经的同僚。”
这句话让台下安静了一些。
“论实战指挥,论战场功勋,我常乃超,在诸位面前,确实无地自容。”
他话锋一转,
“但学院让我站在这里,并非要我来教导诸位如何带兵打仗——那是院长、在座很多首长以及你们自身用血与火验证过的本领。
我的作用,或许在于分享一些…不同的军事视角和系统化的理论框架,这些源于我在德国军校所学,以及…以及一些教训。”
他的语气诚恳起来:
“希望能对诸位未来指挥 多兵种、现代化 的合成作战,提供些许参考。
教学相长,未来一段时间,还请诸位…同志,多多指教。”
这番话说得颇为得体,既放低了姿态,也点明了自己的价值和学院如此安排的目的。
台下依旧安静,但很多将领脸上的轻蔑之色稍减,变成了深思。
姜老爷子坐在台上,看着这一幕,嘴角微扬。
他知道,这仅仅是开始。让这群骄兵悍将真正心服口服地学习,绝非易事。
理论知识与实战经验的碰撞、磨合与融合,必将好戏连台。而这,正是军事学院存在的意义。
第二日上午,高级指挥系小讲堂内座无虚席。
常乃超身着笔挺教员制服,站在讲台前,背后黑板上悬挂着巨大的库尔斯克会战态势图。
他扶了扶金丝眼镜,声音沉稳地开讲:
“同志们,今日课程核心:
1943年库尔斯克会战——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坦克决战,以及苏德双方空坦协同战术的得失分析。”
他详细讲解了德军“堡垒计划”的构想与破产,重点剖析了普罗霍洛夫卡坦克大战的细节。
“德军‘虎式’‘豹式’坦克技术占优,但苏军t-34以数量优势和近身突击战术,抵消了德军的质量优势…”
“此战证明,现代战争胜负取决于体系对抗 ,而非单一武器或英雄主义。”
第二节课,常乃超转向空军与装甲兵的协同。
“德军‘斯图卡’俯冲轰炸机为装甲部队开辟通道,但后期油料短缺,空中支援中断,导致地面攻势停滞…”
“苏军则依靠 完整的后勤体系 和 海量产能 ,在消耗战中拖垮德军。”
他抛出问题:“若诸位指挥一个装甲军,在敌方空中优势下,如何保障突击集群的生存与突破?”
台下陷入沉思。
许多将领第一次意识到,打仗不能只靠“冲上去拼了”,更需要精密计算与多兵种配合。
有人就问了,为啥同志们这么乖?
居然老老实实的听了两节课!
因为一上课就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姜老爷子悄无声息地从后门进入教室,坐在最后一排的角落。
他未穿军装,只着一件旧中山装,仿佛普通旁听老人。
但他的到来,瞬间被所有学员感知。
李云龙正想抬杠,瞥见后排身影,立刻缩了缩脖子,把话咽了回去;
孔捷掏出小本本,假装认真记录。
连最不服管的王天晴也坐直了身子,目光专注投向黑板。
关外野战军的多位军长,是老爷子一手带出来的兵。
关内部队的指挥官,多数在解放战争中受过其战役指挥。
赴朝作战的将领,更是在其麾下经历了最残酷的现代化战争洗礼。
这位老首长,是真正从战火中打出来的权威,其军事造诣和战功,足以让所有骄兵悍将心生敬畏。
两节课下来,课堂秩序出奇地好。
常乃超原本准备应对的质疑和挑衅并未发生,反而有不少将领主动提问。
“常教员,苏军的反坦克雷场预设纵深是多少?”
“德军油料短缺的根本原因是指挥失误还是后勤体系缺陷?”
课后,常乃超感慨地对助教说:
“今日课堂效果之佳,出乎意料…姜老往那一坐,比一百条军规都管用。”
擎天白玉柱,定海神针。
尽管李云龙等人嘴上仍不服气,但内心已受到触动。
孔捷在笔记上写道:“库尔斯克苏军的防御纵深配置,与上甘岭坑道体系有异曲同工之妙…以后打现代化战争,确实得懂这些理论。”
王天晴私下对李云龙说:“老李,咱以前那套‘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的游击思维,将来可能真不够用了。”
李云龙难得没有反驳,嘀咕道:
“行吧…老子倒要看看,这洋学堂到底能孵出什么金蛋来!”
然后,到第三节课,
姜老爷子被院长找过去了,据说是有事情商量。
然后,小常同志犯了个致命的错误!
还以为底下的真的是乖孩子呢!
老爷子一走,底下炸了。
小常同志直接在台上宣布下一节开了讨论课,讨论库尔斯克会战。
话音未落,李云龙“唰”地举起手,没等点名就站起身,却卡了壳:
“那什么…库、库…”他挠着头,半天憋不出全名,“就是毛熊和美术生那个坦克大乱斗!”
教室里顿时爆发出哄堂大笑。
第五野战军的罗征捶着桌子:“老李!你这是头顶高粱花子,硬装知识分子啊!连名儿都叫不全,发表啥高见?”
孔捷跟着起哄:“猪八戒戴眼镜——冒充大学生!你先坐下查查字典吧!”
李云龙脸涨得通红,却猛地一拍桌子,转向常乃超:
“常教员!您看看!这帮人什么思想觉悟?”
他指着哄笑的众人,义正辞严:
“我积极发言,他们打击讽刺!这是 落后分子阻挠进步! 您可不能纵容这种歪风邪气!”
常乃超无奈示意安静。李云龙趁机走到讲台前,抓起粉笔就在地图上比划:
“这仗我看过教材!毛熊133万,美术生90万!”他在数字上重重敲击,“多了整整43万!飞机坦克还比人家强!”
他叉着腰,满脸不屑:“这叫什么胜仗? 人多打人少,装备压着打,赢了不是应该的吗?”
“要是我一个军揍趴下一个师,老子都不好意思写进战报!”
他嗤笑一声,“有优势还打不赢,不如回家种红薯!”
突然,李云龙话锋一转,眼睛直勾勾盯住常乃超:
“要讨论,就得讨论真正的以弱胜强!”
“比如—— 华北战役! ”
(本书中的80万对60万来自华北,淮海战役也差不多,但李云龙在这本书里面参战的是华北战役)
他声音陡然提高:
“咱们60万,对你们80万!他们美械飞机大炮!”
“结果呢?咱们愣是把他们包了饺子!”
他逼近常乃超,目光灼灼:“常教员,您是经历过淮海的。您给分析分析——”
“这60万怎么就稀里糊涂吃掉了80万?这里头到底有什么学问?”
“哗——”全场瞬间寂静无声。
所有目光聚焦在常乃超脸上——只见他面色煞白,手指微微颤抖,眼镜片后的目光慌乱躲闪。
淮海战役是他心中一根刺。他的暂七师正是在此役中被李云龙部全歼,自己沦为阶下囚。
如今被当面质问“败仗心得”,无异于公开处刑。
他张了张嘴,却发不出声音,最终艰难吐出:“李同学…这个问题…我们后续再…”
然后,现场就热闹,这个聊着淮海战役的功绩,那个聊着大西北的胜仗!
聊起来那叫一个热闹啊,所有人都在开口,为自己正名,为部队争光。
知道的以为这里是高级指挥系的班级,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菜市场呢。
“呯!”
突然传来一声巨响,教室的门直接被踢开。
这些骄兵悍将们开口就要骂娘!
抬头一看,原来是姜老爷子回来了。
李云龙把伸出去的头又缩回来了。
在场的将军们,有一个算一个,谁碰到老爷子心里面不发怵啊!
咱姜总目光直接盯上了李云龙,目光扫过全场:
“李云龙,你说优势打赢不算本事?那我问你——”
“库尔斯克苏军优势,为什么敢赌上全部家当死守?
小鬼子没被赶跑的时候,
华北我们劣势,为什么敢发起总攻?
就凭咱们这点人,那咱们身后是几百万华北百姓的支持啊!”
“真正的学问不在数字对比,而在于——”
“如何让优势变成胜势?如何让劣势转化为杀机?”
“这才是学院要教你们的,把战场经验提炼成战争科学!
在学堂上,你们就是一群新兵蛋子,今天我把话就撂在这里!
你们的每一科成绩我都会抽查,但凡是过不了关,老头子我会给你们提干!
好好的提干。”
众人纷纷吞了一口口水。
然后,为了收拾几个刺头,姜老爷子又点了几个学员的姓名。
其中李云龙赫然在列!
“麻烦这几个学员去清理一下学院的厕所,这是我的命令,谁有意见?”
众人把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被收拾的服服贴贴,李云龙带头就带着清扫工具去了。
常教员低声说了一句谢谢!
老爷子鼓励了他几句,然后自顾自的又坐在了教室的最后一排。
众人皆是噤若寒蝉,认认真真的端坐在课桌内,就像是小学生一样,谁还敢发半句牢骚啊?!
课堂的秩序终于恢复了。
常乃超深吸一口气,终于找回了教员的气度:
“姜副院长说得对!
库尔斯克与咱们几大战役,本质都是 决策艺术与意志的较量 。
下一课,我们就从库尔斯克的后勤组织讲起——这也是几大战役胜利的根基之一。”
高级指挥系一班的消息传回院内,院长笑着抬了抬眼镜,对着身边的助手说道,
“哈哈哈,有姜总这一尊大佛镇压,再来几百个孙猴子照样压得住,
这群孙猴子对我在军界地位毫无威胁可言可言,可会让我在教育界身败名裂,还得是姜总盯着点啊!”
“谁说不是呢!”
喜欢抗战,开局小地图从老军医到元帅请大家收藏:(m.8kxs.com)抗战,开局小地图从老军医到元帅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