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风猛地从床上坐起,额头上满是冷汗。
宿舍窗外的阳光有些刺眼,远处传来东国大学校园的钟声。他茫然地环顾四周——堆满书的书桌,墙上贴着的课程表,还有笔记本电脑屏幕上闪烁的论文 deadline 提示。
他竟然回到了大学时代……
“原来...是个梦?”他喃喃自语,手指不自觉地抚摸着手腕,仿佛那里本该有一道剑伤。
这个梦太真实了。三十五年的帝王生涯,帝国的兴衰,那些人的音容笑貌...乌兰格格在草原上的笑声,朱清漪温婉的目光,郑茶姑英姿飒爽的身影,都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他跌跌撞撞地起身,打开笔记本电脑,下意识地搜索“中华帝国太祖李长风”。
搜索结果只有几条无关的历史小说推荐。
不甘心地,他又输入“乌兰格格”、“陈婉君”、“郑茶姑”、“张二狗”...全都是小说人物或历史无关内容。
“真的只是个梦...”李长风瘫坐在椅子上,一种难以言说的失落感涌上心头。
这时,室友小王推门进来:“长风,你醒啦?昨晚通宵写论文了吧?快去洗漱,第一节是‘东亚近代史变迁’,张教授要点名的。”
课堂上,张教授正在讲解明清之际的社会变革:“这一时期的中国,实际上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如果能够把握住历史机遇...”
李长风怔怔地看着幻灯片上的历史地图,那上面标注的每一个城池,他都曾在“梦中”亲自踏足。西安的城墙,南京的宫殿,上海的新城...
“同学,你似乎有不同见解?”张教授注意到他异样的表情。
李长风下意识地站起来,脱口而出:“如果当时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推行科技兴国战略,同时建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或许中国可以提前两百年实现现代化...”
教室里一片寂静,随后爆发出哄堂大笑。
张教授推了推眼镜,若有所思:“很有创意的假设。不过历史没有如果,我们只能基于史实进行研究。”
下课后,李长风独自在校园里漫步。梦中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那么清晰,那么真实。他记得帝国大学的建设蓝图,记得义务教育体系的细节,记得奥林匹克盛会的场景...
“这不是普通的梦。”他坚定地告诉自己。
从那天起,李长风像是变了一个人。他不再沉迷游戏和社交,而是疯狂地阅读历史、政治、科技方面的书籍,并在课余时间撰写一系列关于“另一种历史可能性”的文章。
起初,这些文章被当作奇幻小说在网上流传。但随着内容越来越深入、体系越来越完整,开始引起一些学者的注意。
“你的设想很有创意,但缺乏史料支持。”历史系的李教授坦诚地告诉他,“不过,你关于科技与制度协同发展的思考,确实很有见地。”
大三那年,李长风以“制度创新与科技革命的双轮驱动——基于历史假设的发展模型”为题,完成了一篇震惊学术圈的论文。文中提出的许多理念,如“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法治保障下的市场经济”、“多元文化共融模式”等,引发了广泛讨论。
毕业后,李长风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进入大公司或考公务员,而是留在东国大学成了一名物理老师,并创立了一家名为“新路”的智库,专注于研究创新型发展模式。
“你确定要这么做吗?”毕业典礼上,小王不解地问,“以你的成绩,完全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
李长风望着校园里飘扬的国旗,轻声道:“我总觉得,那个梦是在告诉我什么。也许不是要我重建一个帝国,而是要将那些理念在现实中实践。”
十年后,“新路”智库已经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政策研究机构。李长风提出的“包容性创新”、“可持续发展治理”等理念,被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纳。
在一次国际论坛上,一位外国学者问他:“李先生,您的许多理念看起来非常超前,几乎像是从未来穿越回来的一样。您的灵感来自何处?”
李长风微微一笑:“来自一个很长的梦。”
2025年深秋,东国大学的银杏叶金黄如画。李长风站在母校的讲台上,面对满堂学子讲述着他的理想国。
“很多人说我是理想主义者。”他望着台下年轻的面孔,声音温和却坚定,“但我相信,理想不是空想...”
话音未落,礼堂后方突然传来一声清亮的呼喊:
“李长风!”
整个礼堂瞬间安静下来。李长风愣住了,这个声音...太熟悉了。
“李长风!”第二声呼喊带着颤抖,像是穿越了千山万水。
他眯起眼睛向声音来源望去,在礼堂最后排,一个身着天蓝色蒙古袍的姑娘正踮着脚尖向他挥手。
阳光从她身后的窗户洒进来,给她的轮廓镀上一层金边。那一刻,李长风的心脏几乎停止跳动——那张脸,分明就是他梦中乌兰格格年轻时的模样。
“李长风!”第三声呼喊已经带着哭音。姑娘开始拨开人群向前跑来,蒙古袍的下摆在奔跑中翻飞,腰间的银饰叮当作响。
李长风手中的激光笔“啪”地掉在地上。他像被施了定身术一样呆立在讲台上,眼睁睁看着那个身影越来越近。
女孩终于跑到讲台前,微微喘着气,仰头看着他。她的眼睛像科尔沁草原的夜空一样深邃,脸颊上还挂着泪珠。
“你是...”李长风的声音干涩。
“我是林知夏啊!”女孩破涕为笑,“小河边的林知夏,你不记得了吗?”
记忆如潮水般涌来。童年时那个总跟在他身后的小丫头,那个说长大了要嫁给他的邻家女孩...后来她家搬去了内蒙古,从此失去联系。
“你...你这身打扮?”
“我刚在校园文化节表演完蒙古舞。”林知夏转了个圈,袍角划出优美的弧线,“听说你在这里演讲,就赶过来了。”
她仔细端详着他的脸,忽然轻声说:“奇怪,我好像做了一个很长的梦,梦里你成了皇帝,我成了蒙古公主...”
李长风浑身一震。就在这时,张教授笑呵呵地走上讲台,从公文包里取出那个泛黄的笔记本:“长风,你上次落在我这里的。”
笔记本正好翻到画着红底金龙旗的那一页。林知夏好奇地探头一看,突然捂住嘴:“这个旗子...我梦里见过!”
张教授看看两人,神秘地笑了:“看来有些缘分,是连时间都割不断的。”
三年后的同一天,李长风和林知夏在草原上举行了一场特别的婚礼。新娘穿着改良的蒙古婚纱,新郎的胸花上别着一枚小小的金龙徽章。
当司仪问起誓言时,李长风握着林知夏的手,看着她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
“无论是在梦里还是梦外,无论是在哪个时空,我李长风此生只爱你一人。”
林知夏的眼泪夺眶而出,用蒙语轻声回应:“我也是,我的大汗。”
婚礼上,张教授作为证婚人,在他的祝词中说道:“也许每个男人心中都有一个帝国梦,但最终会发现,真正的帝国,是用爱筑成的。”
夜幕降临时,新婚夫妇在蒙古包前看星星。林知夏靠在李长风肩上,轻声说:“你知道吗,我总觉得我们好像已经相爱了好几辈子。”
李长风没有回答,只是更紧地搂住了她。远处的篝火晚会上,有人在用马头琴演奏古老的旋律,像是从另一个时空传来的回声。
后来,他们在上海安了家。书房里并排摆着两台电脑,一台用来写政策研究报告,一台用来设计蒙古族文创产品。墙上挂着一幅有趣的合影:穿着西装的李长风和一个穿着蒙古袍的姑娘,背景是东国大学的礼堂。
每当有人问起他们的爱情故事,林知夏总会笑着说:
“就像草原上的风,吹了千年,终于找到了要去的方向。”
而李长风则会补充一句:“也像我做过的那个长梦,醒来后发现,最美的部分原来就在身边。”
夜深人静时,他偶尔还会想起梦中的帝国、战争和改革。但现在,那些记忆变得温暖而遥远,像是一本读过的书,值得回味,却不必沉溺。
因为真正的幸福,从来不在梦里,而在醒着的时候,能握紧所爱之人的手。
窗外,上海的灯火依旧璀璨。但这一次,每一盏灯下,都有一个温暖的故事正在发生。而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明风再起》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8k小说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8k小说!
喜欢明风再起请大家收藏:(m.8kxs.com)明风再起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