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交接时刻
正月初十的省城,冬日的阳光透过明义大厦二十八层会议室的落地窗洒进来,为深褐色的会议桌镀上一层金边。薛明义坐在主位上,、目光扫过两侧的十四位董事会成员。这些年来,他们共同见证了明义集团从一家小建筑公司成长为省城龙头企业。
秘书李晓艳轻手轻脚地推门进来,将一份文件放在他面前。薛明义微微点头,却没有立即翻开,而是将文件推到一旁。他清了清嗓子,会议室里立刻安静下来。
“各位,”薛明义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今天召集大家来,是要宣布一个重要决定。”
薛明义的鬓角已经斑白,但腰背依然挺直如松。他环视众人,目光在每位董事脸上停留片刻。坐在他右手边的副董事长汪建林似乎预感到了什么,手指不自觉地捏紧了钢笔。
“我自从创办企业以来,已经整整二十年了。”薛明义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感慨,“这二十年里,我们明义集团从年营业额不到300万的小公司,发展到现在年营收40亿以上的建筑行业龙头。”
董事们纷纷点头,脸上浮现出自豪的神情。薛明义继续说道:“我们承接了省城博物馆新建、三个火车站改造、交通大学新校区开发、城中村棚户区改造等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他顿了顿,“省委省政府对我们的工程质量给予了高度评价。”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只有空调运转的轻微嗡鸣。薛明义的目光落在窗外远处正在施工的省城博物馆工地上,那里高耸的塔吊正在缓缓移动。
“现在,”他收回视线,“我年龄也大了,女儿的婚姻问题也解决了。”提到女儿时,他严肃的面容柔和了几分,“我想是时候把手中的股份转让出去,开始正式的退休生活,不再过问公司的事情。”
这句话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会议室里立刻响起低声的议论。
“薛董,您这是……”副董事长汪建林欲言又止,眼中满是复杂情绪。
薛明义抬手示意大家安静:“按照转让后的股份占比,汪建林副董事长持股将达到47.76%,将成为下一任董事长。”他转向李晓艳,“晓艳,在我左手边加把椅子。”
年轻的女秘书愣了一下,随即快步走出会议室。片刻后,她搬来一把与主位同样规格的真皮座椅,小心翼翼地放在薛明义左侧。
薛明义站起身,这个动作让他略显疲惫地扶了一下桌沿。他转向汪建林,做了个“请”的手势:“建林,从今天起,明义集团就交给你了。”
汪建林站起身时差点碰翻了水杯。这位五十三岁的副董事长向来以沉稳着称,此刻却显得有些手足无措。他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深蓝色西装,走到主位前却没有立即坐下。
“薛董,”汪建林的声音有些发颤,“明义集团能有今天,全靠您二十年来的心血。您对每个项目都亲力亲为,对每位员工都关怀备至。”他环视在座董事,“我提议,薛董继续担任董事会成员,并赠予10%的干股,每年享受分红。”
董事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薛明义刚要开口拒绝,汪建林继续说道:“您的办公室我们会原样保留,安排专人定期打扫。只要您想回来看看,明义集团随时欢迎。”
薛明义的喉结滚动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湿润。他拍了拍汪建林的肩膀,什么也没说,只是轻轻点了点头。这个简单的动作似乎用尽了他全部力气,他缓缓走向新加的那把椅子坐下,将主位彻底让了出来。
汪建林终于坐上了董事长席位,他挺直腰背,开始主持接下来的会议。薛明义安静地听着,偶尔点头,但再也没有发言。阳光渐渐西斜,照在他半边脸上,勾勒出深深的皱纹。
待所有人都离开后,薛明义站在窗前,俯瞰着省城全景。二十年前,这里还是一片低矮的楼房,如今高楼林立,其中不少都有明义集团的参与。他的目光停留在远处的交通大学新校区,那里曾经是一片农田。
“薛董,”李晓艳轻声唤道,“需要我帮您收拾办公室吗?”
薛明义回过神来:“叫我老薛吧,现在你该称呼汪董了。”他笑了笑,“是的,麻烦你了。把私人物品收拾一下就行,其他的留给下一任。”
李晓艳点点头,眼中含着不舍:“您真的要彻底离开吗?”
“人总要学会放手。”薛明义从西装内袋掏出一张照片,上面是年轻时的他和妻子阮小月站在刚成立的明义建筑公司招牌下的合影。他轻轻擦拭相框,放进了李晓艳准备好的纸箱里。
下午五点,薛明义让公司的司机小王帮他把纸箱搬到了车上。他最后看了一眼明义大厦的玻璃幕墙,夕阳将它染成了金色。
“回家吧。”他对司机说。
车子驶入城郊的高档住宅区时,薛明义掏出手机,拨通了亲家韩志明的电话:“亲家,晚上七点,带着王萍和小勇他们来家里吃饭吧。小月做了几个拿手菜。”
电话那头传来韩志明爽朗的笑声:“好啊,正好小勇今天晚上不加班,我们全家都过去。”
挂断电话,薛明义靠在座椅上闭目养神。二十年的重担一朝卸下,他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又有一丝说不出的空虚。
回到家时,阮小月正在厨房忙碌。五十六岁的她保养得宜,只有眼角的细纹透露着年龄。听到开门声,她探出头来:“回来了?交接顺利吗?”
薛明义点点头,把外套挂在衣帽架上:“比想象中顺利。建林他们很懂事,给了我10%的干股。”
阮小月擦了擦手走过来:“那很好啊,你辛苦一辈子,该享享清福了。”她帮丈夫整理了一下有些歪的领带,“去洗个澡换身衣服吧,亲家他们快来了。”
六点五十分,门铃准时响起。阮小月打开门,韩志明一家五口站在门外。韩志明手里提着两瓶茅台,他的妻子王萍则捧着一束鲜花。身后是他们三十六的儿子韩小勇——宝城的常务副市长,以及薛明义的女儿薛海燕——一位幼儿园老师,怀里抱着他们一岁多的儿子韩传龙。
“快进来,”阮小月笑容满面,伸手就要抱孙子,“让我看看我的小宝贝又长胖了没有。”
韩传龙开心地扑向外婆,圆嘟嘟的脸蛋上还沾着口水。薛海燕笑着用纸巾给儿子擦嘴:“妈,您别惯着他,最近可调皮了。”
韩小勇恭敬地向薛明义问好:“爸,听说您今天正式退休了?”
薛明义点点头,拍了拍女婿的肩膀:“是啊,以后就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了。”他转向韩志明,“亲家,再过几年你也该退了吧?”
韩志明哈哈大笑:“还有四年,到时候咱俩结伴游山玩水去!”
餐桌上已经摆满了阮小月精心准备的菜肴:清蒸鲈鱼、红烧排骨、油焖大虾……全都是两家人爱吃的菜。薛明义打开韩志明带来的茅台,给每个人都倒了一小杯,连平时不喝酒的薛海燕也不例外。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薛明义举起酒杯,灯光下他的眼睛闪闪发亮,“从今天起,我不再是明义集团的董事长,只是一个普通的老头子。”
“爸!”薛海燕眼圈一红,“您别这么说……”
“傻丫头,”薛明义笑着摇头,“这是好事。我奋斗了一辈子,现在该享受生活了。”他看向韩志明,“亲家说得对,等他也退了,我们就去周游全国,看看大好河山。”
韩志明举杯相碰:“一言为定!”
酒过三巡,气氛愈发热络。王萍和阮小月讨论着育儿经,韩志明和薛明义回忆着年轻时的趣事,而韩小勇则时不时插几句市政建设的话题。只有薛海燕注意到父亲时不时看向她和丈夫的眼神,似乎有话要说。
饭后,趁着其他人都在客厅看电视,薛明义悄悄对女儿和女婿使了个眼色,三人来到书房。
薛明义关上门,从抽屉里取出一张银行卡,递给薛海燕:“这里面有九千万,是我和你妈的一点心意。”
薛海燕惊讶地瞪大眼睛:“爸!这太多了,我们不能要!”
“听我说完,”薛明义按住女儿的手,“我这辈子就创办了明义集团,存下了一些积蓄。现在退休了,用不了这么多钱。”他转向韩小勇,“小勇,你现在是常务副市长,前途无量。但记住,一定要清正廉洁,不该拿的钱一分都不能碰。”
韩小勇郑重地点头:“爸,您放心,我绝不会辜负您的期望。”
“海燕,”薛明义又看向女儿,“你当幼儿园老师很辛苦,但很有意义。家里的事不用你操心,专心做好教育工作就行。”他叹了口气,“钱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活得问心无愧。”
正当薛海燕还想推辞时,阮小月推门进来:“收下吧,孩子。这是我们做父母的心意。”她温柔地抚摸着女儿的头发,“我们老了,花不了多少钱,就希望你们过得好。”
薛海燕的眼泪终于落了下来,她扑进母亲怀里:“妈……”
薛明义看着这一幕,眼中满是欣慰。他走到窗前,望着夜空中的星星。二十年前,他也是这样站在刚租来的小办公室里,憧憬着未来。如今梦想已经实现,是时候开始新的生活了。
韩小勇走过来,站在岳父身旁:“爸,谢谢您。不只是为了钱,更是为了您的信任和教导。”
薛明义笑了笑,拍拍女婿的肩膀:“照顾好海燕和我外孙,就是对我最好的报答。”
客厅里传来韩传龙咯咯的笑声和长辈们的逗弄声。薛明义深吸一口气,感到一种久违的平静与满足。企业的交接已经完成,而家庭的温暖将永远延续。
喜欢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请大家收藏:(m.8kxs.com)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