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三百六十二)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与天抢粮

中秋节刚过,西城县的天空依然晴朗得没有一丝云彩。林小华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外面刺眼的阳光,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他抬手松了松领口,感觉呼吸都有些发闷。这已经是连续第三十五天高温无雨了,窗外的梧桐树叶蔫蔫地耷拉着,边缘微微卷曲发黄。

“林县长,您要的全县秋收进度报告。”秘书小李轻手轻脚地推门进来,将一份文件放在办公桌上。

林小华转过身,拿起报告快速浏览着,手指在纸面上无意识地敲击。“气象局那边有新消息吗?”

“刚刚又确认了一遍,一周后的大暴雨基本确定,而且雨量会比往年同期增加三成左右。”小李的声音里带着明显的担忧,“农业局说全县还有近三万亩水稻没收割完。”

林小华的手指突然停住了,他抬起头,眼睛里闪过一丝焦虑。“三万亩?去年就是因为暴雨来得突然,我们措手不及,损失了将近五百吨粮食。”他放下文件,快步走到墙上的全县地图前,“通知农业局、各镇镇长和农机站负责人,明天下午三点紧急会议。”

小李迅速记下指示,正要离开,林小华又叫住他:“等等,明天下午的会我自己去通知,你现在去准备车,我要亲自下去看看。”

“现在?外面温度有38度呢,简直就像一个大蒸笼。”小李惊讶地抬头。

“就是要在这种天气下去,才能知道真实情况。”林小华已经拿起外套,“按老规矩,不要提前通知,不需要镇上领导陪同,我们随机走几个村。”

正午的阳光像火一样倾泻而下,林小华的专车在蜿蜒的山路上行驶。车内空调开到最大,但依然能感受到窗外热浪的侵袭。林小华摇下车窗,热风立刻灌了进来,带着干燥的泥土和稻谷混合的气息。

车子走出县城后,四十分钟之后就来到了凤凰山山顶,林小华看到窗外翻腾的云海,就赶紧拿出随身携带的相机拍下了一组照片。后来他发给安城日报后,6张照片以组图形式被报纸刊登。

“林县长,前面就是西江镇小店村了。”司机老张指着前方说道。

林小华眯起眼睛,透过热浪中微微扭曲的空气,看到一片金黄的稻田,几台收割机正在田间作业,发出轰隆隆的声响。村口停着几辆农用车,十几个村民正忙着将装好的稻谷搬运上车。

车子刚停稳,林小华就推门走了出去。热浪瞬间将他包围,汗水立刻从额头渗出。他摘下眼镜擦了擦,大步走向田间。

“林县长?您怎么来了?”一个穿着沾满泥土的衬衫的中年男子惊讶地迎上来,正是西江镇党委书记刘仁华。

“来看看秋收情况。”林小华握住刘仁华满是老茧的手,“进度怎么样?”

刘仁华擦了把汗:“我们镇两万亩水稻,已经收了一万三,剩下的正在全力抢收。”他指向远处,“您看,那边三台收割机都是从邻县调来的,日夜不停。”

林小华点点头,目光扫过忙碌的田间,突然想起什么:“老支书韩志云家的稻子收了吗?”

“孙婶家的吗?收了收了!”刘仁华连忙说,“里第一个收的就是她家,五亩地两个小时就收完了。孙婶现在应该在家晾谷子呢。”

“我去看看。”林小华说着就往村里走。

孙远香家的院子里铺满了金黄的稻谷,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六十多岁的孙婶正拿着木耙翻晒稻谷,看到林小华进来,惊喜地放下工具:“哎哟,林县长!大热天的您怎么来了?”

林小华快步上前扶住要鞠躬的老人:“孙婶,别客气。我来看看您家稻子收得怎么样。”

“多亏了大家都帮忙,都收完了!”孙远香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村里专门派人来帮忙,连饭都不肯在我家吃一顿。”她拉着林小华的手,“您进屋坐,我给您倒茶。”

林小华婉拒了:“不了孙婶,我还得去其他村看看。您保重身体,有什么困难直接找刘书记。”

离开孙远香家,林小华小声对刘仁华说:“今后要多帮助老支书家,韩支书是为大家的事去世的。”

刘仁华点点头,肯定地说:“我们会尽力关照的,林县长放心。”

离开小店村,林小华又连续走访了清溪镇田禾村和双河镇斑竹园村。每到一处,他都详细询问收割进度、存在困难,并再三强调暴雨将至的紧迫性。

下午四点,太阳依然毒辣。在双河镇斑竹园村的村口,林小华发现一片约二十亩的稻田依然挺立,金黄的稻穗沉甸甸地垂着,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这片地怎么还没收?”林小华皱眉问道。

陪同的村支书王大山面露难色:“这是张老汉家的地,他儿子儿媳都在外地打工,家里就他和老伴两个人,还有个小孙子。收割机排期排到后天了……”

“后天?”林小华声音陡然提高,“气象预报大暴雨五天后就来,收割完还要晾晒、运输,来得及吗?”

王大山低下头:“我们村收割机不够,都是从县里统一调配……”

林小华没等他说完,已经大步走向那片稻田。田埂上,一位驼背老人正费力地挥舞镰刀,动作缓慢而艰难。旁边一个十来岁的男孩帮着捆扎割下的稻子,小脸晒得通红。

“老人家!”林小华快步走过去。

老人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充满疲惫。他认出了林小华,慌忙放下镰刀要行礼:“林、林县长……”

林小华一把扶住老人:“您别动。”他转向王大山,“立即调一台收割机过来,今天必须把这片地收完!”

“可是调度表上……”

“没有可是!”林小华罕见地提高了声音,“立即去办!”

王大山赶紧掏出手机联系。林小华蹲下身,握住张老汉粗糙的手:“老人家,您歇着,今天一定帮您把稻子收完。”

张老汉的嘴唇颤抖着,浑浊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林县长,我……我这把老骨头不中用,拖了村里的后腿……”

“别这么说。”林小华拍拍老人的手,“是我们工作没做好。”

不到半小时,一台收割机轰鸣着开进了张老汉的稻田。林小华亲自帮着张老汉和老伴把家里的编织袋、绳子等工具搬到田边。看着金黄的稻穗被收割机吞入,又变成饱满的谷粒吐出来,张老汉激动得直抹眼泪。

“爷爷,快看!机器比我们快多啦!”小男孩兴奋地跳着。

林小华蹲下身,平视着孩子:“小朋友,上学了吗?”

“上四年级了!”孩子骄傲地说,“我考试全班第三呢!”

“好孩子。”林小华摸摸他的头,“等你爸妈回来,告诉他们,家里的稻子收完了,让他们放心。”

天色渐晚,张老汉家的稻田终于全部收割完毕。看着装满稻谷的袋子整齐地码放在农用车上,林小华长舒一口气。他转向王大山:“村里还有多少像张老汉这样的情况?”

王大山翻看笔记本:“还有七户,都是留守老人或者劳动力不足的家庭。”

“列个名单,优先调配机械帮助他们。”林小华斩钉截铁地说,“记住,粮食是农民的命根子,一粒都不能浪费!”

离开斑竹园村时,夕阳已经西沉。林小华坐在车里,疲惫地揉着太阳穴。手机突然响起,是妻子陈雪儿打来的。

“都快七点了,你还回来吃饭吗?”电话那头,妻子温柔的声音里带着担忧。

林小华这才想起自己中午只匆匆扒了几口饭:“回,当然回。已经在路上了,大概半小时到家。”

挂断电话,林小华对司机说:“老张,直接送我回家吧。明天一早再去城关镇三堰村。”

车子驶入县城时,华灯初上。林小华望着窗外熙攘的人群和闪烁的霓虹,思绪却还留在那些金黄的稻田里。他拿出手机,给秘书发了条消息:“通知相关部门,今晚八点半视频会议,所有乡镇负责人参加。我们必须争分夺秒,确保暴雨来临前颗粒归仓。”

发完消息,他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张老汉含泪的笑容。这个秋天,他决不允许任何一个农民因为抢收不及时而蒙受损失。

车子在家门口停下,林小华深吸一口气,调整好表情才推开车门。无论多累,他都不想把工作的压力带回家。门廊的灯温暖地亮着,就像妻子永远等待的笑容。

喜欢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请大家收藏:(m.8kxs.com)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