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金陵烬未央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89章 冰消水暖待相逢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第一折 晓窗梅影报春归

天还未亮透,潇湘馆的窗纸已被晨露浸得半透。黛玉裹着那件月白夹袄坐在镜前,紫鹃正为她梳发,桃木梳齿划过青丝,簌簌落满肩头。镜中映出窗外的天色,由墨蓝渐转鱼肚白,檐角最后一截冰棱\"啪\"地坠在青石板上,溅起的水珠里竟裹着片细小的梅瓣。

\"姑娘快看!\"紫鹃突然停了手,指着窗外。湘妃竹的枝桠间,不知何时停了只灰雀,正歪头啄食竹节上残留的雪粒,翅尖扫过之处,竟有嫩芽顶破了褐黄的笋壳,露出点翡翠般的新绿。

黛玉推开镜台起身,晨寒带着草木的清气扑面而来。她扶着窗棂往外望,见王妈妈带着小厮正往怡红院的方向去,竹筐里装着刚从园外采的朱砂梅,花枝上的雪水顺着筐沿滴落,在石板路上画出蜿蜒的水痕,像极了她昨夜梦中的路径。

\"这梅枝倒新鲜。\"黛玉指尖抚过窗台上的青瓷瓶,里面插着的腊梅是前日袭人送来的,花瓣已有些发蔫。紫鹃眼尖,看见王妈妈路过时朝这边摆手,忙笑道:\"定是宝二爷特意让人采的,知道姑娘爱洁,挑的都是带苞的。\"

正说着,墙那边传来轻叩声,三长两短,带着雀跃的节奏。黛玉心跳漏了半拍,忙示意紫鹃出去看看。片刻后紫鹃回来,手里捧着枝半开的朱砂梅,花瓣上还凝着霜,却已透出艳烈的红。

\"是茗烟送来的,说宝二爷今晨去梅园踏雪,见这枝开得最盛,特意折了让给姑娘。\"紫鹃将梅枝插进青瓷瓶,与腊梅并立,一红一黄倒相映成趣,\"还说......二爷画了幅梅图,等解封了亲手给您送来。\"

黛玉望着那抹艳红,指尖轻轻碰了碰花瓣,冰凉的触感里藏着丝暖意。她想起昨夜宝玉在墙那边说的话,说要在梅图上题她填的词,笔尖该蘸着怎样的朱砂,才能配得上这初绽的春意。

窗外的灰雀突然啾鸣一声,扑棱棱飞向怡红院的方向。黛玉顺着它飞去的轨迹望去,见怡红院的窗已推开半扇,素色的窗纱在晨风中轻轻扬起,像只欲飞的蝶。她知道,那边的人定也在望着这边,隔着这道墙,共享着同一片渐暖的天光。

紫鹃端来新熬的杏仁茶,见黛玉望着墙头发怔,鬓角的碎发被晨风吹得微乱,眼底却亮得惊人,不由得抿嘴笑道:\"姑娘快趁热喝吧,喝了身子暖,等会儿北静王府的太医来诊脉,定说您气色好了。\"

黛玉接过茶盏,氤氲的热气模糊了镜中的眉眼。茶盏沿的倒影里,朱砂梅的影子轻轻晃动,她忽然想起那句\"春心莫共花争发\",笔尖尚未落纸,心事已随梅香漫过了墙头。

第二折 暖炉闲话议归期

怡红院的炭盆烧得正旺,宝玉披着件石青缎子披风,坐在炉边翻着那本新寻来的诗卷。袭人在一旁缝补他前日磨破的袖口,银线穿过布面,留下细密的针脚,像极了黛玉帕子上的梅枝纹路。

\"二爷,这线色配不配?\"袭人举起袖口对着光看,银线在炭火映照下泛着柔和的光。宝玉抬头瞥了眼,随口道:\"不如用金线,林妹妹帕子上的蝴蝶翅膀,就带着点金芒。\"

袭人噗嗤笑了:\"姑娘的帕子是精工细绣,二爷这粗布袖口,哪用得上金线。再说......\"她压低声音,\"等出去了让姑娘瞧瞧,指不定她亲手给您绣个新的呢。\"

宝玉脸上一热,忙低头翻诗卷,指尖却在\"朔风如解意\"那句上反复摩挲。昨夜他听墙那边黛玉的声音带着笑意,想来帕子上的蝴蝶定是入了心的,不然怎会连咳嗽都轻了许多。

茗烟掀帘进来,带进股寒气,手里捧着个红漆食盒:\"二爷,北静王府送点心来了,说是新出炉的梅花酥,让您和林姑娘分着尝尝。\"他打开食盒,里面整齐码着两排酥饼,捏成五瓣梅花的形状,花心点着胭脂红。

宝玉拿起一块,酥皮簌簌落在碟子里:\"这梅花酥做得倒像真的,林妹妹见了定喜欢。\"他让茗烟赶紧给潇湘馆送去,又特意叮嘱,\"告诉紫鹃姑娘,就说这酥饼配杏仁茶最好,让林妹妹趁热吃。\"

茗烟刚走,就见贾琏掀帘进来,身上还带着酒气,脸上却堆着笑:\"宝兄弟,大喜!皇上的旨意定在明日巳时宣读,到时候府门一开,咱们就能出去透气了!\"

宝玉猛地站起来,诗卷从膝头滑落都未察觉:\"真的?明日就能解封?\"

\"千真万确!\"贾琏拍着他的肩膀,力道大得让他踉跄了一下,\"我刚从北静王府回来,王爷说特意请了戏班,明日在府里搭台,就唱《牡丹亭》,让大家都高兴高兴。\"

袭人忙扶着宝玉坐下,又给贾琏倒了杯热茶:\"二爷慢些说,仔细呛着。\"贾琏接过茶一饮而尽,又说了些清点家产、修补园子的话,言语间满是松快,与往日的沉郁判若两人。

待贾琏走后,宝玉来回踱着步子,手里捏着那枝黛玉绣的帕子,指尖都在发烫。他想象着明日见到黛玉的情景,该穿哪件衣裳,该说些什么话,要不要把那幅未完成的梅图带上......思绪像团乱麻,却缠着丝丝缕缕的甜。

\"袭人姐姐,你说我穿那件月白绫子袄好不好?\"他突然停下脚步,眼睛亮晶晶的,\"就是林妹妹收下的那件同款,这样......这样看着也亲近些。\"

袭人笑着点头:\"好,我这就去熨烫好。再让茗烟去首饰铺看看,有没有素净些的梅花簪,给姑娘带一支......\"

话未说完,就见茗烟跑回来,手里空着的食盒晃悠着:\"二爷,林姑娘让紫鹃姐姐回话说,梅花酥很好吃,还......还让我把这个给您。\"他递过张折叠的素笺,边角带着淡淡的梅香。

宝玉接过素笺,指尖都在发颤。展开一看,是黛玉清秀的字迹,只写了两句诗:\"隔岸花分影,穿池月散辉。\"墨迹尚未全干,像是刚写就的。他反复念着,忽然笑出声来——这是说,虽隔着重墙,却共享着同一片春光呢。

炭盆里的火星噼啪作响,映着他泛红的脸颊。窗外的天光越来越亮,檐角的积雪还在消融,滴答滴答,像是在倒数着相逢的时刻。

第三折 深闺喜讯传笑语

荣庆堂的廊下堆着新采的红梅,枝桠几乎要探进窗里。贾母坐在铺着软垫的太师椅上,看着平儿指挥丫鬟们挂红灯笼,皱纹里都漾着笑意。案上的白瓷碗里盛着薛蟠从苏州带来的松子糖,晶莹剔透,像极了未化的雪粒。

\"慢点挂,别碰着檐角的冰棱。\"贾母不住地叮嘱,眼睛却跟着红灯笼转,\"当年元妃省亲时,府里挂的灯笼比这还亮,一转眼......\"话未说完,眼眶先红了。

平儿赶紧递过块松子糖:\"老太太尝尝这个,甜丝丝的。薛大爷说这是苏州最好的糖铺做的,用的是新采的松子。\"贾母含住糖块,甜香漫开,心里的酸涩淡了些。

宝钗提着食盒进来,里面是刚炖好的冰糖雪梨:\"老太太,润润喉。\"她穿着件水绿色的袄子,衬得脸色愈发温润,\"刚才去瞧了林妹妹,她精神头很好,正对着窗台上的梅花出神呢。\"

\"这就好,这就好。\"贾母拉着宝钗的手,摩挲着她腕间的银镯子,\"委屈你了,这阵子里外操劳,比凤丫头在时还要费心。\"宝钗笑着摇头,说起薛蟠带回的账本,说忠顺王府充公的财产里,有几处田庄正好挨着荣国府的地,将来打理起来也方便。

正说着,就见琥珀掀帘进来,手里拿着支金步摇,上面镶着颗鸽血红的宝石:\"老太太,这是北静王妃让人送来的,说是给林姑娘和宝二奶奶添妆的,还说明日解封后,要亲自来府里道贺。\"

贾母接过步摇,对着光看,宝石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王妃有心了。这步摇配林丫头正合适,她肤色白,戴红的好看。\"她让琥珀把步摇送去潇湘馆,又特意嘱咐,\"告诉林丫头,明日穿那件石榴红的袄子,我让宝丫头陪她一起来荣庆堂接旨。\"

宝钗笑着说:\"老太太偏心,只想着林妹妹,倒忘了我。\"贾母被逗笑了,点着她的额头:\"你这猴儿,库房里新做的衣裳还少吗?等过几日,我让针线房给你和宝丫头各做两套新的,算是我老婆子的心意。\"

廊下传来一阵欢笑声,是薛蟠带着小厮们在挂鞭炮,噼里啪啦的试放声惊飞了檐下的麻雀。宝钗走到窗边,见薛蟠正指挥着人把一挂长长的鞭炮缠在梅枝上,红的炮仗配着粉的梅花,倒像幅热闹的画。

\"哥哥也学会这些了。\"宝钗回头对贾母说,眼里带着欣慰,\"以前他连账房都懒得进,这次去苏州,竟能把盐商的账册理得清清楚楚。\"

贾母点头叹道:\"人总是要经些事才能长大。你哥哥这样,将来你也能少操些心。\"她望着窗外嬉闹的人群,又想起宝玉和黛玉,心里琢磨着,等风头过了,该把两人的亲事定下来了,也好了却一桩心愿。

平儿进来回话,说厨房正在准备明日的宴席,问要不要请戏班的人提前来吃饭。贾母摆摆手:\"不用,让他们好生歇着,明日唱得精彩些就行。我呀,就想听那段'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听着心里敞亮。\"

宝钗知道,贾母是想起了当年大观园里的日子。她轻声道:\"等园子里的花都开了,咱们还像从前那样,办个赏花宴,请老太太赏玩。\"

贾母笑着应了,眼角的皱纹里盛着暖意。窗外的红灯笼越挂越多,映得雪地都泛着红,像是铺了满地的胭脂。远处传来丫鬟们的歌声,虽不成调,却带着抑制不住的欢喜,让这深宅大院里,终于有了迎春的气象。

第四折 夜院灯影盼天明

暮色像层薄纱,轻轻罩住了荣国府。潇湘馆的窗台上,那枝朱砂梅在灯下泛着柔和的红,黛玉坐在桌前,手里拿着那方宝玉送的帕子,正细细绣着梅枝下的青草。紫鹃在一旁收拾着明日要穿的衣裳,石榴红的袄子搭在衣架上,在灯光下像团燃烧的火。

\"姑娘,针线活累眼睛,歇会儿吧。\"紫鹃递过杯热茶,\"明日要早起接旨,可得养足精神。\"黛玉放下针线,指尖已有些发僵,帕子上的青草刚绣出几丛,叶片上还带着露水的光泽。

\"就差这点了。\"她呵了呵手,又拿起绣花针,\"等绣好了,明日......明日给他。\"声音越来越轻,最后几个字几乎要融进茶香里。紫鹃看着她泛红的耳根,笑着转身去收拾妆奁,把北静王妃送来的金步摇摆在最显眼的位置。

窗外传来隐约的鞭炮声,是前院在试放,偶尔有火星溅到潇湘馆的墙头上,像颗颗转瞬即逝的星。黛玉停下针,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想象着明日此时,这道墙就再也隔不住什么了,她可以和宝玉一起去看梅园的红梅,一起去听戏,一起去......心像被什么东西填得满满的,暖烘烘的。

\"紫鹃,你说明日的戏会唱《牡丹亭》吗?\"她忽然问道,声音里带着点期待。紫鹃愣了一下,随即笑道:\"许是会的。老太太最喜听这出,说里面的杜丽娘,性子倒有几分像姑娘。\"

黛玉低下头,继续绣着帕子,嘴角却忍不住微微上扬。她想起《牡丹亭》里的句子:\"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从前听着只觉伤感,如今却觉得,纵有断井颓垣,只要人心还在,姹紫嫣红总会再开的。

墙那边传来熟悉的敲击声,比往日更轻,像怕惊扰了什么。黛玉放下帕子,走到墙边,轻轻敲了三下。只听宝玉的声音隔着墙传来,带着点紧张的颤音:\"林妹妹,明日......明日我在荣庆堂门口等你好不好?\"

黛玉的心跳得飞快,脸颊烫得像火烧。她靠在冰冷的墙壁上,声音细若蚊蚋:\"好。\"

墙那边沉默了片刻,传来一声轻笑,像是松了口气:\"那我穿那件月白绫子袄,你......你穿那件石榴红的,我一准能认出你。\"

黛玉\"嗯\"了一声,听见墙那边传来袭人的催促声,还有宝玉不舍的脚步声。她站在原地,手还贴在墙上,仿佛能透过这层砖石,感受到那边的温度。

紫鹃走进来,见她对着墙出神,手里还捏着那方未绣完的帕子,笑道:\"姑娘,夜深了,睡吧。明日早起,才能漂漂亮亮的见人。\"

黛玉点点头,回床躺下,却怎么也睡不着。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照进来,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光影,像幅未干的画。她想起明日要见到的宝玉,想起他穿着月白绫子袄的样子,想起他手里那幅未完成的梅图,心里的欢喜像潮水般涌来,一波又一波。

不知过了多久,她终于浅浅睡去。梦里,她站在梅园里,宝玉正为她簪上那支金步摇,红梅落了满身,像场温暖的雪。

第五折 晨曦初露待君来

天刚蒙蒙亮,荣国府就已热闹起来。丫鬟仆妇们穿梭在各院之间,捧着新衣、端着热水,脚步声在回廊里此起彼伏,像支欢快的曲子。怡红院的灯早早亮了,宝玉正对着镜子整理衣襟,月白绫子袄衬得他面色愈发俊朗,只是耳根还泛着红。

\"二爷,这腰带系得紧了些。\"袭人帮他松了松腰带,又将那方黛玉绣的帕子塞进他袖袋,\"放好了,别弄丢了。\"宝玉点点头,眼睛却直勾勾地盯着窗外,像是能穿透晨雾,看到潇湘馆的方向。

茗烟跑进来说,荣庆堂的戏班已经搭好台子,锣鼓家伙都搬来了,就等开戏。\"还有,北静王府的马车已经到门口了,王爷和王妃一早就过来道贺呢。\"宝玉听着,心里却只想着黛玉,不知道她起床了没有,那件石榴红的袄子穿在身上,是不是像梦里那样好看。

\"袭人姐姐,你说我要不要带支梅花去?\"他突然问道,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就带......就带昨日那枝朱砂梅的同款,她见了定喜欢。\"

袭人笑着说:\"带吧,我这就去折一枝来。\"她转身出去,心里却想着,这傻二爷,哪里是带梅枝,分明是带着满心的欢喜去见心上人呢。

荣庆堂里,贾母已经端坐在太师椅上,穿着件石青色的团花锦袄,头上戴着赤金镶珠的抹额,精神矍铄。北静王和王妃坐在一旁,王妃正拉着贾母的手说笑,说早就听说荣国府的林姑娘才貌双全,今日定要好好见见。

宝钗走进来时,引来一阵夸赞。她穿着件藕荷色的袄子,头上簪着支珍珠钗,温婉得体。\"宝丫头越来越俊了。\"王妃笑着说,又问,\"林姑娘呢?怎么还没来?\"

宝钗刚要回话,就见平儿匆匆进来,笑着说:\"来了来了,林姑娘这就来了。\"话音刚落,众人就见黛玉款步走进荣庆堂,石榴红的袄子在晨光中像团跳跃的火焰,头上的金步摇随着脚步轻轻晃动,鸽血红的宝石折射出细碎的光。

宝玉站在廊下,正好与她目光相接。四目相对的刹那,时间仿佛静止了。他看见她眼角的笑意,像春风拂过湖面,漾起圈圈涟漪;她看见他眼底的星光,比荣庆堂的灯笼还要亮,藏着说不尽的欢喜。黛玉的脸颊倏地红了,慌忙低下头,指尖绞着袄子的衣角,却忍不住又抬眼望过去——他手里果然握着枝朱砂梅,花瓣上还凝着晨露。

\"林丫头来了,快过来坐。\"贾母笑着招手,打破了这片刻的静谧。黛玉依言走到贾母身边,规规矩矩地行了礼,声音轻得像羽毛:\"给老太太、王爷、王妃请安。\"

王妃拉过她的手,细细打量,赞道:\"果然是个标致的姑娘,难怪宝二爷天天念叨。\"黛玉的脸更红了,偷偷瞥了眼宝玉,见他正傻愣愣地站在那里,手里的梅花枝都快被捏断了,不由得抿嘴笑了。

正说着,外面传来太监的唱喏声:\"圣旨到——\"

众人连忙起身接旨。只见传旨太监昂首走进来,展开明黄的圣旨,尖细的声音在荣庆堂里回荡:\"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荣国府忠良之后,遭奸佞构陷,实属冤枉。今元凶伏法,特为尔府昭雪,恢复原职俸禄。府中财物,悉数归还。望尔等日后谨守臣节,再创佳绩。钦此。\"

\"谢主隆恩!\"贾母带领众人跪地谢恩,声音里带着哽咽。宝玉和黛玉并排跪着,他能闻到她发间的梅香,她能感受到他衣袖扫过手背的温热,隔着短短几尺的距离,两颗心却像贴在了一起。

接完圣旨,荣庆堂里一片欢腾。北静王笑着说:\"这下可好了,往后咱们常来常往,再不必忌讳什么。\"贾母连连应着,眼角的泪还没干,嘴角却已笑得合不拢。

宝玉趁乱走到黛玉身边,把那枝朱砂梅往她手里塞:\"给你。\"声音压得极低,只有两人能听见。黛玉接过梅枝,指尖触到他的温度,像被烫了似的缩了缩,却紧紧攥住了那抹艳红。

\"谢...谢谢。\"她低着头,声音细若蚊蚋,耳尖却红得快要滴血。

宝玉看着她泛红的耳根,心里像喝了蜜似的甜,刚想说些什么,就被袭人拉着去给北静王道谢。他一步三回头,见黛玉正把梅枝插进鬓边,石榴红的袄子映着艳红的梅,美得像幅画。

第六折 戏文唱彻意难平

午时的阳光暖洋洋地洒在荣庆堂的戏台上,锣鼓声咚咚锵锵地响起来,戏班开始唱《牡丹亭》。宝玉坐在贾母身边,眼睛却总往黛玉那边瞟。她坐在王妃身旁,正端着茶盏听戏,侧脸在阳光下透着玉般的温润,鬓边的朱砂梅随着她的呼吸轻轻晃动。

\"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台上的杜丽娘咿咿呀呀地唱着,水袖翻飞,眼波流转。宝玉听得心猿意马,想起昨夜黛玉窗台上的梅影,想起她素笺上的诗句,手里的茶杯都快捏碎了。

王妃看出了端倪,笑着对贾母说:\"瞧这两个孩子,眼神都黏在一处了。老太太,不如就趁着今日的好日子,把他们的亲事定下来?\"

贾母笑得眼睛眯成了缝:\"王妃说的是,我也正有此意。等过些日子,请个好媒人,挑个良辰吉日,就把这事办了。\"

黛玉听见这话,脸颊\"腾\"地红了,慌忙低下头,假装喝茶,耳根却红得透了。宝玉在那边听见,乐得差点蹦起来,手里的茶盏一晃,茶水洒了满襟,引得周围人一阵笑。

\"你这猴儿,急什么。\"贾母点着他的额头,眼里满是宠溺,\"等戏散了,让你父亲和琏儿合计合计,定不会委屈了林丫头。\"

宝钗坐在一旁,看着这一幕,心里既有欣慰,又有几分淡淡的怅然。她端起茶盏抿了一口,茶是上好的雨前龙井,却品不出往日的清香。薛蟠在她身边吃得正香,见她出神,塞给她块桂花糕:\"妹妹怎么了?这糕好吃,你尝尝。\"

宝钗摇摇头,笑着说:\"没事,就是觉得今日的戏唱得好。\"

台上正唱到《惊梦》,杜丽娘梦遇柳梦梅,情意绵绵。宝玉看得痴了,想起那年在大观园里,他也曾像柳梦梅一样,跟着黛玉的身影跑遍了每个角落。他悄悄从袖袋里掏出那方黛玉绣的帕子,摊在膝上,梅枝下的蝴蝶像是要从布上飞出来似的。

\"林妹妹,你看这帕子......\"他借着给黛玉递茶的功夫,把帕子凑到她面前。黛玉低头一看,见他把自己绣的蝴蝶摩挲得发亮,脸颊又是一红,伸手想抢,却被他攥得紧紧的。

\"给我。\"她压低声音,眼里却带着笑意。

\"不给,这是我的宝贝。\"宝玉耍起了赖,手指却轻轻碰了碰她的指尖,像触电似的缩回。两人的小动作被贾母看在眼里,笑得合不拢嘴。

戏唱到《回生》,杜丽娘死而复生,与柳梦梅终成眷属。台下掌声雷动,宝玉却拉着黛玉的手往外跑:\"走,我带你去个好地方。\"

\"哎,你慢点......\"黛玉被他拉着,裙角飞扬,鬓边的朱砂梅掉落在地,被风吹着滚了几滚,停在戏台边。

两人跑到沁芳闸边,这里的冰已经化了大半,露出碧绿的水,几只鸭子在水里欢快地游着。宝玉喘着气,看着黛玉发红的脸颊,笑着说:\"你看,这里的水都暖了,过几日,咱们就能在这里放风筝了。\"

黛玉点点头,望着远处的潇湘馆和怡红院,墙已经拆了,露出里面的青竹和海棠。她想起那些被困在墙两边的日子,想起那些隔着墙传递的帕子和梅枝,突然觉得,所有的等待都值得了。

\"宝玉,\"她轻声说,\"你还记得那年你给我折的桃花吗?\"

\"记得,怎么不记得。\"宝玉挠挠头,\"你还说我是'呆雁'。\"

两人相视而笑,笑声落在水面上,惊起几只水鸟,扑棱棱地飞向蓝天。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暖洋洋的,像裹着层金色的纱。远处传来戏班的唱腔,\"情至深时,生死可逾\",风吹过,把这句唱词送得很远很远。

第七折 梅边重逢意渐浓

暮色四合,荣庆堂的宴席还在继续,宝玉却拉着黛玉来到了城外的梅园。这里的朱砂梅开得如火如荼,远远望去,像片燃烧的云霞。晚风拂过,梅香阵阵,带着沁人心脾的甜。

\"你看,我说过这里的梅花开得最好。\"宝玉指着最深处的一株,那株梅树又高又大,枝头缀满了花苞,有的已经怒放,有的还含苞待放,\"那年我偷偷折的就是这株的枝子,被老太太骂了一顿,还罚我抄了三遍《论语》。\"

黛玉笑着说:\"原来你也有挨罚的时候。\"她走到梅树下,伸手接住一片飘落的花瓣,花瓣落在她掌心,带着淡淡的香。

宝玉从怀里掏出那幅未完成的梅图,展开给她看:\"你看,我画了好久,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画上的梅枝虬劲,却空荡荡的,没有赏花人。

黛玉拿起他的笔,蘸了点朱砂,在梅树下添了个小小的人影,穿着石榴红的袄子,鬓边簪着朵梅。\"这样就好了。\"她轻声说,笔尖在纸上划过,留下纤细的线条。

宝玉看着画上的人影,又看看眼前的黛玉,突然抓住她的手:\"林妹妹,等过些日子,我就去求老太太,让她把你许给我。到时候,我们天天来这里看梅,好不好?\"

黛玉的心跳得飞快,手被他攥得紧紧的,掌心都出了汗。她点点头,声音带着点发颤:\"好。\"

晚风吹过,梅枝轻轻摇曳,落了他们满身花瓣。宝玉低头看着她,眼里的星光比天上的月亮还要亮:\"林妹妹,我......\"他想说些什么,却被一阵突如其来的咳嗽打断。

黛玉连忙从袖袋里掏出帕子,给他擦嘴:\"怎么了?是不是着凉了?\"

宝玉摇摇头,接过帕子,见上面绣着的青草间,还藏着只小小的玉色蝴蝶,翅膀半张,像是正要飞向梅枝。他把帕子揣进怀里,笑着说:\"没事,就是太高兴了。\"

两人在梅树下站了许久,谁都没有说话,却觉得有说不尽的话。远处传来荣国府的方向传来阵阵鞭炮声,是下人们在庆祝解封。黛玉靠在梅树上,看着宝玉的侧脸,心里的暖意像潮水般涌来。

\"我们回去吧,老太太该担心了。\"她轻声说。

宝玉点点头,拉着她的手往回走。月光洒在他们身上,把影子拉得很长很长,交叠在一起,像是再也分不开。路边的野草已经冒出了新绿,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光,像是在祝福这对历经磨难的有情人。

回到荣国府时,宴席还没散。贾母见他们回来,笑着说:\"去哪儿了?让我们好等。\"

宝玉和黛玉相视一笑,没有说话,却把彼此的手攥得更紧了。宝钗看着他们,端起酒杯笑道:\"今日是好日子,咱们都喝一杯,祝老太太福寿安康,祝荣国府越来越好。\"

众人纷纷举杯,酒杯相撞,发出清脆的响声。窗外的月光皎洁如水,洒在荣国府的每个角落,像是在温柔地注视着这一切。

第八折 水暖梅香待花期

几日后的一个清晨,潇湘馆的湘妃竹抽出了新的嫩芽,翠绿得像要滴出水来。黛玉坐在窗前,看着紫鹃收拾她的嫁妆。那些箱子里装着她母亲留下的首饰,还有贾母这几日送来的新衣裳,满满当当的,堆了半间屋子。

\"姑娘,这对玉镯真好看。\"紫鹃举起一对羊脂玉镯,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是老太太特意让人从库房里找出来的,说是当年太夫人的陪嫁。\"

黛玉点点头,心里暖暖的。宝玉昨日派人送来封信,说他父亲已经请了媒人,定在下月初六上门提亲。信里还夹着片朱砂梅的花瓣,想必是从他鬓边摘下来的。

\"袭人姐姐说,二爷正在学写请帖呢。\"紫鹃笑着说,\"写得歪歪扭扭的,还不让人看,说是要亲手写给姑娘。\"

黛玉拿起那片花瓣,放在鼻尖轻嗅,梅香里仿佛还带着宝玉的气息。她走到桌边,铺开信纸,想给他写回信,笔尖落下,却只写了\"安好\"二字,剩下的空间,都画满了小小的梅花。

窗外传来宝玉的声音,他在院子里喊:\"林妹妹,快出来看!\"

黛玉放下笔,跑到院子里,见宝玉正牵着只风筝,风筝是只蝴蝶形状的,翅膀上绣着梅枝,正是她帕子上的图案。\"你看,我让茗烟做的,像不像?\"他笑着松开手,风筝\"呼\"地飞上天空,在蓝天下翩翩起舞。

\"像!太像了!\"黛玉拍手笑道,眼里的笑意像揉碎的星光。

宝玉走到她身边,从怀里掏出支梅花簪,簪头是用赤金打造的,镶嵌着细小的红宝石,正是一朵栩栩如生的朱砂梅。\"给你。\"他小心翼翼地给她簪在鬓边,手指轻轻拂过她的发丝,\"等成亲那日,我就用这支簪子娶你。\"

黛玉的脸颊红得像熟透的苹果,靠在他怀里,听着他有力的心跳。远处的护城河水潺潺流淌,岸边的柳树抽出了新绿,荣国府的红梅开得正盛,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她知道,最冷的寒冬已经过去,温暖的春天已经到来。那些曾经的困顿和磨难,都化作了此刻的相守与欢喜。就像这梅,历经风雪,终会绽放;就像这水,熬过冰封,终会流淌。

而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在这水暖梅香的时节里,等待着属于他们的花期,绚烂而绵长。

喜欢金陵烬未央卷请大家收藏:(m.8kxs.com)金陵烬未央卷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