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39章 十年计划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闻言,江宁冷冷道:“你只管把知道的全部说出来,剩下的事就不劳你操心了。”

徐骥闻言,点了点头,随后趴在地上,像是在回忆着什么,缓缓开口说道:“这事说来可就话长了。

天下人都知道江南富有,说句富可敌国也不为过。

之前大明朝的国库,基本都是靠江南撑着的。

而江南士绅的发家之路,侯爷与诸位大人也都清楚,便是靠着走私海运,大发横财。

也就是在那时候起,江南士绅便开始与西洋传教士频繁接触,毕竟他们从海外而来,对海外的情况远比我们知道的详细。

在他们的穿针引线之下,大家赚得盆满钵满,就连我徐家也是如此,经过祖上几代人的努力,也是富甲一方。

有了这富可敌国的财富,同时,也和西洋传教士的关系愈发紧密。

我们通过西洋传教士穿针引线,从海外获得巨量财富,作为回报,我们则向他们提供各种大明的文献、书籍、史料,以及朝廷手中所掌握的各种技术,包括火器技术。

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张巨大的利益网。

更有甚者,不少人全都加入了天主教,江南地区信奉天主教的人也越来越多,上至达官显贵,下至贩夫走卒。

但有了海量的财富,却没有足够的能力保护这些财富。

就拿当年神宗皇帝派出内监催缴各地矿税来说,一时之间怨声四起,江南等地更是严重。

后来又发生了百姓聚众税抗税的事情,这可把我们这些人吓坏了,因为朝廷随时可以翻脸。

毕竟,历来国库亏空,要么打商人的主意,要么打百姓的主意,但百姓身上也就三瓜两枣,能有多少?

最后主意肯定会打到我们身上。

既然如此,那我们肯定不能坐着等死,于是开始利用手中的财富打通各种关系,将我们自己人送往朝中为官,占据高位,掌握朝廷的话语权。

在这其中,传教士们也是出力不少,为我等穿针引线。

东林党便是我们推到朝堂之上的一颗棋子。结果神宗皇帝几十年不上朝,导致朝堂之上党争四起,东林党、浙党、齐党、楚党、北方党,各党官员斗得你死我活。

看到这种情况,我们便决定下一步十分大胆冒险的棋,那便是必要的时候,将龙椅之上的天子换掉,换一个听话的。

但若是用刺杀、投毒这些手段,难免会被继任者追查。

毕竟当年武宗正德皇帝驾崩之后,世宗嘉靖皇帝即位,对那些正德朝的老臣更是极力打压,最后甚至不惜推出了严嵩来当打手,打压江南士族。

江南士族自然不会束手待毙,也进行了几次反击,但无一例外都被世宗皇帝给躲过去了,而且每次出手的结果,便是换来世宗皇帝对江南狠狠的打压。

所以我们决定换一种方式,于是从十年之前便开始了。

由传教士为我们提供线索,并告知我们王恭厂火药库下边藏有地道和密室的消息。

然后通过户部江南籍的官员,先是克扣制作火药的各种原材料,同时逼着制作火药的工匠必须缴纳足量的合格火药,若是生产出来的火药不合格,便会问责追究,把这些生产火药的工匠逼得走投无路。

然后又安排人无意之中引导他们发现王恭厂下边的地道和密室,引导他们将生产出来的不合格火药堆积进去。

虽然每次堆积的不多,但只要时间足够长,那威力也是惊天动地的。

更重要的是,在这地道之中,我们发现了火井,这可真是意外之喜。

后来,经过西洋传教士推测,若是必要的时候,将这些火药全部引爆,再加上火井的威力,足以将皇宫炸塌。

到那时,利用朝堂之上我们的人,开始引导百姓将这事往天降灾罚之上引,就算是皇帝也得低头。

如此一来,这个计划便暗中持续了十年之久。在这十年之中,无论户部官员如何调换,但掌握火药库的始终是江南籍官员。

恰巧侯爷您新官上任之时,便将户部官员屠戮一空,原本我们还在苦恼,该如何安排自己人进入户部。

毕竟我爹并没有参与这些事情,他也就是与这些西洋传教士探讨学问。

谁知天赐良机,陛下竟下旨封我为户部员外郎,于是通过我爹的关系,我便顺利将火药库牢牢握在手中。

后来侯爷您又下令将火药库全部迁往城外,当时,为了确保万一,我装作无意之间发现了塌陷的地道和密室,并趁机询问地道内堆积的火药和其他情况。

在得到赵一平的回答之后,我先是给了他们一笔银子,随后又对他们下了封口令,并告知他们这事若传出去,他们所有人都得死,所以他们也十分听话地保守了这个秘密。

原本叶向高、赵南星带人图谋造反,试图通过政变拥立福王上位之事,我们也安排了人在京城,准备必要的时候,引燃王恭厂地下的火药。

但后来得知京城之中出现了大量的锦衣卫密探,还有朝廷已经悄悄从山西大同调兵返回京城。

当时我们知道朝廷已经做足了准备,所以我们也没敢贸然动手,选择了静观其变。

若是赵南星、叶向高他们的计划能够顺利进行,那自然再好不过。

若是不能顺利进行,也无所谓,毕竟我们还有后招,不至于彻底陷入被动。

再到前不久,江南派人传来消息,若是朝廷依旧对江南态度如此强硬,那便趁机将王恭厂下的火药引爆。原本我们还在犹豫,什么时候引爆王恭厂的火药,却不曾想,就被侯爷您给发现了。”

说到这里,徐骥面如死灰,整个人仿佛用尽了所有的力气,瘫倒在地。

江宁身后的一众大佬听得全都惊得说不出话来,心中更是翻江倒海,同时,心中也终于想明白了,为何朝廷这两年对待江南的态度如此强硬,江南士绅反而还能够沉得住气。

原本以为他们是害怕了,没曾想人家十年前就准备了后招。

这也幸亏被江宁给发现了,不然的话,大明朝的天都要塌了。

此时,江宁也是心中涌起滔天巨浪,没曾想,这些江南士绅居然从十年前便开始做好了准备。

想到这里,江宁只觉一股寒意从脚底板直窜天灵盖,幸亏自己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专门前去王恭厂进行了检查,不然的话,等自己前脚离开京城,恐怕人还没到江南,这王恭厂地下的火药就会被引爆,到那时,大明的天都塌了。

就在这时,江宁又开口问道:“徐骥,本侯且问你,那些西洋传教士,为你们走私通商、布局朝堂,出力甚多,仅仅只是为了从你们手中换取各种材料,还有朝廷所掌握的技术吗?”

闻听此言,徐骥沉思片刻之后,摇了摇头,道:“侯爷,您说笑了。

只要有银子在,我大明什么买不到?

别说朝廷手中所掌握的各种技术,就连《永乐大典》都能买出来。

如果只是为这些东西,这些西洋传教士自然不会下这么大的功夫。

他们当初提出的条件,便是希望江南彻底掌握朝堂之后,能够允许他们把他们的族人带来大明居住,最好给他们画出一块土地,这便是当初我们的交换条件。

当然,也有一部分传教士并没有提出这样的要求,至于他们打的什么主意,下官也不知道。

大明境内的传教士,貌似也不是上下一条心,好像分为两派,但都和江南士绅牵连颇深。”

听到这里,江宁点了点头。

随后,江宁便让人取来口供,让徐骥签字画押,此事终究要上报朱由校,容不得半点含糊。

徐骥也无丝毫犹豫,仔细看过口供后,当即提笔签字画押,随后哽咽道:“侯爷,下官罪该万死,别无所求,只是家父并未牵连其中,还望侯爷能手下留情。”

闻听此言,江宁面无表情,未发一语,随即领着众人走出牢门。

刚迈步出来,便见老魏满脸怒色,正拿着一块白布擦拭手上的血迹。

江宁问道:“魏公公,那龙华民呢?

招供了吗?”

老魏怒道:“侯爷,别提了!

让咱家给弄死了!”

虽已经猜到了结果。

江宁仍有些好奇:“一个西洋传教士,弄死便弄死了,您怎么还发这么大火?”

“侯爷您是不知道!”

魏忠贤火气更盛,“那龙华民最后疯疯癫癫,嚷嚷着要见上帝,可咱家哪认识什么上帝?

上哪给他找去?

结果他竟骂咱家是傻蛋!

咱家何时受过这等侮辱?

就连陛下都没骂过咱家,他龙华民算哪根葱,也敢骂咱家?

找不到上帝,咱家便送他去见阎王了!”

江宁一阵无语,却也没再多说,既然已摸清他们的全盘计划,一个西洋传教士的死活,实在无关紧要。

喜欢天启朝第一搅屎棍请大家收藏:(m.8kxs.com)天启朝第一搅屎棍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