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管仲指明方向,大家也就很快找出对策。
首先,针对这些囤积居奇的不法商人,出台法令要求他们拥有的粮食不得超过一千石。
而对于普通不从事粮食买卖的商人,则规定家中粮食不得超过二十石。
这两种,一旦家中存量超过的话,就要没收。不仅如此,还要处以罚款。
限期一个月的时间,逾期不仅是罚款,还要坐牢。
其次,对于百姓中盲目屯粮的行为,予以劝诫,城市居民家中只准留取一月所用粮食,其余均要没收。
乡里百姓可以拥有一年的储备粮,余者同等对待。
但乡里百姓的粮食官府拿走后,会登记,说是等到年底了就还给他们。
并在每月的月初,为家中粮食不足一月所需的家庭,提供粮价上涨前价格的廉价粮,也就是十斤一金的粮食。
再者,如果短期内粮价降不下来,那就启动郑国的储备粮。
只要将这些粮食投入到市场中,那么即使那些贪得无厌的商贾有再大的粮仓,也无法装得下。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姬忽早在自己接手国家之初,就每年将国家多余的粮食买下来。
每当国家粮食丰收,粮价下降时,他就买上一批,暗中囤积起来。
而过上几年,等到这些粮食储存的期限快到了,就寻一个粮食价格高的时候,将这些卖出。
当然,他不是一次性的买,而是一批一批的,这样就能保证,他那里时刻都有优良品质的好粮。
等他接手了逆流,就更加顺理成章地将其交给原繁去料理。
原繁当时看到后,就被吓了一跳,忙问他哪来这么多粮食,要拿来做什么用。
姬忽只告诉他以防不时之需,但真正的原因,他没有告诉原繁,毕竟告诉了,他也不可能相信。
那就是他小时候,曾经家中有过三个月断粮。
当时,邻居家给他们借了一些,刚够一个月,家里就将那些粮食分成三份,每个月一份。
结果一家人勒着裤带,也只坚持了两个月。
到最后,实在是没得吃了,他们就吃野菜糊糊,草根树皮也在他嘴里嚼过。
他曾经说给自己的同学听,同学表示不信,还笑着说野菜好吃呢。
而只有他知道,连续一个月吃野菜,身体会有多么难受。
从那以后,他就会给自己存粮。
等到了穿越到古代,他将这一习惯也带到了古代。
现在,随着年景越来越好,水利和更高效的工具的使用,粮食产量也翻了一番。
每年,都有很多新粮食被送入姬忽的私藏府库。
而每年多出来的到期粮,他则送给那些家庭条件不好的民众。
虽是到期粮,但大家放心,拿回家里,放一年绝对没有问题。
而谁家里条件不好,自然有他的逆鳞帮他排查,他们在这一块,可做得比他的官员还要好。
姬忽本还觉得天下大定了,他们留着也没啥用了,可自从找到了这个一个用处后,他便觉得逆鳞的存在很有必要。
它的确帮了自己大忙。
而他现在的粮食,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算是全国的百姓都不种地了,他也能用自己手中的粮食,养活其至少两年。
这还不算这几年他新执行的制度——应灾粮了。
他规定,每个地方官府,每年都要拿出一部分款项,储存一批粮食。
丰年时收入,灾年时放出,以使百姓在大灾之年能够不受影响。
也正因为有了他的这些举措,才使得郑国的上下,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而对于我们上文提出来的解决通胀的方法,众人一致通过了一条法案。
那就是对于冥顽不灵者,直接获罪,手中的粮食,也将全部收缴。
这是国家最后的雷霆手段,不到万一,姬忽不想用到。
前两项诏令一下,粮食价格到第二天,就开始停止不动了。
紧接着到了第三天,市场上的粮食价格暴跌。
当初涨得有多猛,今天跌得就有多狠。
甚至,跌得比涨得还快。
让某些想靠此致富的人,赔的连裤衩都不剩了。
但是好在,他们还剩很多粮食,不至于饿死。
可是,他们也只有粮食了,很多人为了跟风,甚至借了别人的钱来囤粮食,今天这样,直接让他们的生活归到了谷底。
对于此等现象,本来是应该看着他们自食苦果的,毕竟他们不贪心,咋能遭受这等损失?
但姬忽就是心太软了,他见不惯这些人这样。
于是,他下令让那些借钱的人免息,任何人都不能要求他们还利息,违者就是犯法,自然有大郑刑狱等着他们。
甚至,他还告诉那些人,可以用他们手中的粮食还债,并且,就按照当时他们买粮食的价格来算钱。
本来,那些将钱借给别人生崽的人,还在那看笑话,幸灾乐祸呢。
但一听到这么个命令,顿时叫苦不迭。
他们没想到,国家的法令就像东兴的乌鸦一样,路过的狗都得挨两巴掌。
但他们又能说什么呢,谁让权和理都在国家手里掌握着呢,他们也就只好认栽了。
那些原先借钱囤积粮食的商人看到自己的债主如此,顿时笑得比杀猪还要惨烈。
他们只觉得,对方该这样。
为什么呢,自己囤积粮食,是为了赚钱,而他们把钱借给自己,不也是为了赚钱吗。
凭什么自己倒霉亏本,他们旱涝保收?
现在,国家的政令,属实令他们出了一口恶气,他们现在恨不得,高喊大郑万岁呢。
郑国的政令还没发完,等过了一个月,国家的粮食价格已经跌过了二十斤一金后,新的政令也跟着下来了。
只见新的政令上写着:手中有多余粮食的人,可以将粮食卖给国家,国家将以十斤一金的价格回收。
一时间,民众纷纷留足口粮,将多余的粮食交到了国家手里。
而最开心的莫过于那些拿着别人用来抵债的粮食的人,他们本以为自己这辈子完了,只能和这些粮食一起发霉了。
但郑国的政令,这次却真真切切地救了他们。
没办法,国家是他们的再生父母,他们发誓一定要誓死保卫这个国家。
等到最后一袋粮食被官府派来的吏卒收走后,他们走上街想要狂欢。
这时候,他们看到几乎所有人都在大街上高喊着大郑万岁,国君万岁。
一个叫做万年的放贷商人,也如他的同行一样来到了大街上,他清楚地看到了曾借钱给对方让其囤粮食的另一名商人。
曾经,粮价下来时,他笑话对方粮食这下都砸到他手里了。
后来,到了拿粮顶债时,对方又笑话自己,说粮食这下都砸到自己手里了。
如今再看到他,对方眼中已没有了幸灾乐祸。
正在他想上去打招呼之时,那人却已发现了自己。
他本想装个逼,显摆自己又活过来了。
谁料那人直接兴奋地拉着自己,
“万年兄,来我们一起祝愿大郑万岁!”
那人想过很多他们两个再次相逢的开场白,但没想到会是这个。
此时他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不争气的泪水就像是谁硬灌到他眼睛里边的。
它们一个劲地就往自己的眼睛外面跑。
这时,他也看到对方脸上挂着两行清泪。于是他懂了,也不擦掉泪水,笑着说:
“大郑万岁,国君万岁!”
听到宫外传进来的呼声,姬忽在宫内,说出了他的梦想:
“此生只愿,郑民万岁!”
说着,他喝下了手中的庆功酒。
《穿越春秋,吾为最强昭公》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8k小说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8k小说!
喜欢穿越春秋,吾为最强昭公请大家收藏:(m.8kxs.com)穿越春秋,吾为最强昭公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