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春秋,吾为最强昭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章 亲民,贱骨头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姬忽痛定思痛,他觉得,既然自己来到了这春秋时代,那就不能让华夏再走之前的弯路了。

这些天,他脑中时刻都在想着在自己所处的社会,历史上曾出现的危机。

他总结出来了一句话,只要占人口大多数的人民不会活不下去,那他们就不会造反。

历史上,强盛一时的国家,无一不是这样灭亡的。

在他想这些的同时,他前几天下发的政令,也开始收到反响了。

首先,手中有很多土地的大户们不愿意,他们叫嚣着要来新郑找郑公说理。

姬忽看着手中呈上来的奏折,只是微微冷笑。

对他来说,他从来不怕无理之人。

他们要来就让他们来吧,他立马批复了奏折,说是发给那人路费,让他来找自己。如果他腿脚不便,自己也可以亲自去给他解释。

结果自然是石沉大海了。

后来那官员说,那位在自己的好生安抚后,便明白了郑公的苦心,发誓再也不闹事了。

姬忽有点怀疑他是怎么做的,但他没说。

最后据逆鳞的探子传来,说是那官员派人打断了那人的一条腿,才让那人闭嘴。

姬忽简直是被逗笑了,他没有想到,手底下竟然各个都是人才。

那官员给那人说:“郑公日理万机,你敢拿这些鸡毛蒜皮的事烦他,我就让你再也张不开嘴。”

全国官员出奇的一致,都站在姬忽这边,这让他很欣慰。

虽然那人的确很可怜,姬忽也觉得对不住他,便让那官员给那人免了三年的税负,还派当地医师给那人接上了断腿。

接着奇迹出现了,那人竟然真在次年,来新郑找了他。

当他在大街上逛街时,那人扑通一声就跪在他面前,口中高呼着万岁,这让姬忽一头雾水。

扶起一看,是个精气神颇丰的老伯。

姬忽纳闷:“老伯,你为何如此?”

那人解释道:“自从国君下达了那样的政令,我们就忠心的执行。

去年夏,我们所处的地方遭遇大旱,百姓们用木桶和瓢端着水浇地,才保住了收成。要不是国君命我等将地都分给百姓种,我等就颗粒无收了。”

姬忽这才明白,原来这位是之前政策的获惠者呀。

于是连忙带他去郑宫,听他讲解家乡的变化。

交流中才知道,这位原来就是之前反对自己的人。

不禁不知道用何种表情对他了。

老伯告诉他,村子东头的李大户家里,就没有把地给百姓种,然后这一年,地里的庄稼干死了大半。

自己由于儿子不成器,家里的人口少,但先前经商买了地,所以拥有了跟那人差不多的土地。

因为响应姬忽的号召,这才有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力,往年他得花钱雇人收割种植,去年和今年,百姓都主动来帮助他了。

他现在,终于明白姬忽当初的苦心了。

姬忽勉励了老伯,最终留其在宫中吃饭,看着桌上极普通的饭菜,老伯泪涔涔地。

“国君,您就吃这个?”

一旁的宫女口快道:

“今天因为是有客人,还多加了一个肉菜呢。”

“不许乱说!”

姬忽转头瞪了宫女一眼,宫女立马闭口不言了,低头撅着嘴在那里生闷气。

“本来就是嘛,还不让我说。”

老伯连忙跪拜:

“我大郑有这样的国君,百姓幸甚,国家幸甚。”

姬忽连忙扶起,说了一句那人听不懂的话:

“吃得再好还不都是变成屎了,只要营养均衡,吃啥不是吃呢!”

山珍海味他早就吃腻了,而且他这个人是贱骨头,吃得好了,走起路来都气喘,然后浑身的毛病。

自从这样吃后,啥问题都没有,还容光焕发。

他也告诫自己的家人不要大鱼大肉,平时也要注意荤素搭配。

看着桌上的一盘豆腐,一个高仿版的红烧鱼,还有一盘青菜,老伯含着泪陪姬忽吃完了。

之后姬忽让官员给他安排住宿,并送他离开。

回到老家,那老伯就将自己在新郑的见闻告诉了身边人,他见人就说,属实给姬忽涨了一波粉。

跟老伯聊天时,姬忽发现了一个问题。

啥问题呢?那就是新生的农耕文明太脆弱了,经不起一丁点儿的天灾人祸。

于是,他命令官吏在民间征发流民,在当地兴修水利。

郑国在很多年前就有修水利的先例,对于这一块,郑国可谓是鼻祖。

历史上着名的郑国渠,就是郑公室后代带领人做的。

国家拨下去款项,专门负责这方面的事。

官府规定,每一名参与兴修水利的,按月支付工钱,并且还是提前预支的。

有了国家这个坚强的后盾,官吏们自然不怕流民耍滑头,很快,他们就将人招满了。

前后花了五年,郑国终于将全国的水利工程网,建造好了。

从此,郑国再也没有因天灾,造成百姓一年辛苦毁于一旦的情况。

而随着这些水利的建成,国家竟然多了很多上好的水浇田,新增耕地四十余万亩。

除去因修水利毁坏百姓农田的赔偿,还剩三十万亩在国家手中。

姬忽大手一挥,将这些土地低价卖给那些流民,从此,郑国境内流民数量锐减。

姬忽为何不怕官员建造的工程质量不合格呢?

那是因为,他早在很早之前,就实行追责制度,虽然官员是每五年一换的流官制,但一旦任期建的工程亦或是判的案出了事,就会追究官员的责任。

而且追责力度很大,这就让官员们不得不兢兢业业,对自己经手的事无比上心。

大家也会纳闷,为何一名普通的民众会在大街见到姬忽。

那是因为,姬忽从始至终,就是一个很亲民的统治者。

这就好像动物园里有一只珍兽,一开始,大家不了解他,所以怕他。

但他有一天跑出动物园,跟大家在一起混,大家也就看习惯了。

当初的姬忽就是这样,一开始他上街,百姓像看到珍兽一样。

许多百姓给他送上这了的,那了的好东西,都是自己家产的。

姬忽每次上街都会拿到好多。

但是他收这些东西时会登记,事后会派人将这些东西折算成钱,送还给这些百姓。

对于有些百姓报别人的名字,非给他送这种情况,他专门在新郑最繁华的大街上设置了济困箱,将这些钱放在箱子里,上面贴上,“有困难尽可取用!”

这就是他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吧。

久而久之,百姓们便知道国君是怎么样的人了,他上街,百姓也就不似先前那般将街道围得水泄不通了。

喜欢穿越春秋,吾为最强昭公请大家收藏:(m.8kxs.com)穿越春秋,吾为最强昭公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