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春秋,吾为最强昭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章 土地兼并的苗头和放贷危机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剪除了来自北方草原的威胁,姬忽便将重心移到了国家的建设中。

首先,他进行了第一次的人口统计,全国户籍两百多万,人口达八百万。

八百万,这在那个时代,算是妥妥的世界第一大国了。

相比于后世汉朝的六千多万人口,虽然有点儿少,但要知道,他这可是在汉朝几百年前呀。

在那个时代,生产力还比较低下,很多地方尚未开化,列国的政治改革还没有来得及实行,所以人口并没有进入爆发性增长。

但随着国家趋于稳定,战乱平息的缘故,郑国的人口将会快速增加。

姬忽当然知道人口对国家意味着什么。

拥有庞大的人口,就代表着,没有一个外族能将自己的国家彻底同化。

就像是你在水缸里倒入一盆墨,那水就变成了黑的,在池塘里呢,也会有影响,可要是抛入大海中,那就不会产生一点儿影响。

姬忽知道,生孩子这事儿,是人的本能,只要空间足够大,那百姓就会源源不断的产出人口。

现在,很多新的食物已经找到了,且有了充足的蛋白质,人民不会再遭受营养不良的苦了。

而且随着他这些年组织人手对生产工具的改造,产出的粮食,已经够当前人口吃四五年了。

而郑国是一个靠商业起家的国家,所以商税占了国家税收的很大一部分,因此,土地税已经降到很低了。

套在百姓身上的禁锢,也松动了。

在农忙完,很多百姓有充足的时间去忙自己的事,日子也变得越来越好了。

但也出现了土地兼并的苗头。

当姬忽听说了有一个农民因为勤劳加上经商,在自己手中聚集了近千亩土地时,他已经知道,地主时代即将来临。

他立马让手下官吏去查看全国土地聚集的情况,发现拥有千亩以上土地的人,在全国有数百人。

这是什么概念?这就是说,全国有十分之一的耕地,掌握在这些人手里。

而且,这种土地积累的速度,如果不加以干预的话,还会加快。总有一天,郑国将会变成一个百分之一的人口,掌握百分之九十九的财富的国家。

那样,贫富差距会加大,民众内部的矛盾就会增加。

一旦发生个天灾人祸啥的,陈胜吴广再振臂一呼,国家就会灭亡了。

虽然,姬忽也知道天下没有永远不灭的王朝,但在他心中,对这个自己亲手建立的国家,他还是有着特殊感情的。

于是他决定,带着自己来自后世的智慧,来改革这一切。

即使不能摆脱终将灭亡的命运,那就延缓一下,最好能让改朝换代时的阵痛小一点,民众不要受到大的影响。

世人总说为富不仁,他姬忽就要看看,自己能不能在一件危机还没有发生时,从根源处解决它。

没收全国所有的土地,归国家所有?

不,那会降低民众的生产生活积极性,现在国家才刚刚走上正轨,经不起那样的震荡。

姬忽在宫内想了很久,他想找到一种最合适的改革方法。

咦?遇事不决,就来倒推一下。

姬忽从自己要找到问题处着手。

首先,他既然要让国家减少土地兼并,那就需要,百姓手中的耕地平均化。

怎么个平均?无非就是让地多的人土地减少,将地少的人土地增加就行了。

那就可以这样来了,对拥有很多土地的人,实行资产税,也按照商业税为蓝本,规定每个家庭拥有的耕地红线,多出的那一部分,就要交税。

而且多的那一部分越多,就要加倍交税。

而对于无地和少地的百姓,先前可以让这些人替国家去打仗,搏一个功名亦或者死了那一份抚恤,留给其家人。

但随着国家的稳定,不需要那么多人打仗了,那这些人就会成为国家的危害。他得让他们有事做,不至于成为流民。

除了给他们多提供一些服务型的岗位之外,他觉得,还是得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生存问题。

于是,他下了这样的命令:

“凡郑境所耕土地者,各地官府均以上报,每户拥有八十亩以内者,土地税三十税一。超过八十亩者,每超一倍,税率翻倍。

凡郡县有产业者,均应纳税,无产业者,可通过官府,给有产者劳动,得到报酬。

有产者每雇佣一名无产者,将减免一部分赋税,雇佣的越多,剪除的也就越多。”

另外他还针对国家放高利贷的事,出台了相应的法令。

因为郑国是最早搞商业兴国的,所以高利贷这种事,在郑国起源的就比较早了。

很多想快速致富的人,便向手中有大量钱财的人借贷,以求手中有本,可以迅速起家。

一开始这是正常的,利息也不高,所以国家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到了现在,姬忽惊奇的发现,有些放贷的利息竟高达百分之五十,有些边远地方,甚至高达百分之八十或者百分之百。

这也就是说,从放贷开始之日,那些放贷人手中的死钱,将像生儿子一样给他们带来源源不断的利润。

而且为了要回负债人手中的欠款,他们甚至找来了地痞流氓,开始了暴力催收。

一年时间,国内就报上了百起因此伤残的案件。

其中还有两例致死案,虽然后续交给掌管刑狱的官员处理了,但姬忽依然很生气。

这还能忍?这样一直下去,国家迟早被这些人整坏。

于是姬忽便下令:“天下放贷,皆不可高于百分之五。

且至今日还贷超过本金以及百分之五利息的人,有权找国家提起诉讼,要回多余孳息。

至今三年以内的放贷,均适用此法,超过三年,还没有还清的,也按照此法实行。”

令一下,全国有钱人和土地大量拥有者们怨声载道。

其中,很多官员也过来给姬忽建议,说是不能这样做,国家强行干预民间的生产,这是不对的。

姬忽才不管那些,训斥了一顿那官员说。

“若是你的后代变成了无产业者,亦或是高利贷的受害者,你还会这样说吗?此法虽有害于权贵,但利在千秋。”

至此,新法实行。

姬忽也着手着,改革法令,让整个郑国的国家机器,彻底服务于人口发展和国家建设中来。

喜欢穿越春秋,吾为最强昭公请大家收藏:(m.8kxs.com)穿越春秋,吾为最强昭公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