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一出,引起了轩然大波,别管这些当官的怎么想,反正这些考生们都很高兴。】
【虽然都是寒窗苦读,但是从这一刻开始,他们以后科举就相当于是少了一个步骤,之前那些面见皇帝的尴尬,担忧,害怕等情绪,完全可以先放一放!】
【宋仁宗赵祯这个命令下的估计挺仓促,皇帝金口玉言都已经开了,那总不好再让皇帝食言啊!】
【这个改动,说起来也是便利了这些臣子,毕竟就算是北宋全民读书的浪潮仍在继续,但是那些能够一路考上进士的人中,真正出身贫寒的还是在少数。】
【中进士的人,当然还是那些家中有钱或者有权人居多,这样一来也是给了这些人更多的晋身的机会,这些大臣们自然也没有反对的理由。】
【这道圣旨一发,考生们简直欣喜若狂,欢呼雀跃,直接将宋仁宗赵祯夸上了天!】
【赵祯被夸的那叫一个美啊!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简而言之,赵祯被夸的找不着东西南北了!】
【所以,在这种头脑不清醒的情况下,赵祯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洋相。】
【殿试结束了,自然是需要给这些考生们排一个名次的,而赵祯这位以识才着称的皇帝,这次却发挥失常了。】
【嘉佑二年的这一届进士,可谓是卧虎藏龙,随便拎一个出来,都是在其他科举考试中可以碾压其他学子的大佬,却偏偏都撞在了这一届。】
【赵祯捧着欧阳修这位主考官递上来的名单看了半天,东瞧西看的,御笔一挥,定下了状元章衡、榜眼窦卞、探花罗恺、第四名郑雍、第五名朱初平。】
【北宋与明清不同,它的一甲不是三人,而是五个人,也就是说,在赵祯的眼中,这五个人就是嘉佑二年进士科最出色的五个人。】
【当时的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我们不得而知,但从我们现代人的角度来看,赵祯选择的这五个人,都比不上其他人出名。】
【当然,这并不是说他们不厉害,只是相比起那些在各个领域发光发热的人来说,这五个人的名声,确实有所不如。】
【首先状元章衡,章衡是北宋很有名的财政大臣,在管理财政上很有一手,写史书也很厉害,宋神宗赵顼可是称赞过章衡的《编年通载》为“可冠冕诸史。”】
【剩余三人中,榜眼窦卞也是一个能够为民请命的好官,他在深州做知州的时候,恩、冀二州突发洪灾,有灾民涌入深州,为了能够救下灾民,他用自身的身家性命为担保,先斩后奏,开仓赈灾。】
【探花罗恺则是一个寡言少语,性格敦厚的人。】
【他沉默寡言,但是心境开阔,从不因别人的毁誉而改变动摇自身。】
【罗恺同样也是一个为民请命的好官,他总是能够公平公正的审理案件,还给大宋百姓一个清白。】
【但是因为他寡言少语,就连当时的皇帝宋神宗赵顼问话的时候,都是闭口不答,所以赵顼认为他的才能有限,并没有给予他更高的官职。】
【第四名的郑雍,也是曾经做到过宰相一职的人,虽然在文学上不出名,但是在官场上也算是如鱼得水。】
【我们研究历史,大部分都是靠着研究那个朝代的史书,《宋史》会将一部分优秀的臣子单独列传,嘉佑二年的进士科,一共取中了三百八十八人,其中在《宋史》中单独列传的有二十四人,宋仁宗定下的这个第五名朱初平,竟是连这个门槛都没进去!】
【而那些出名的牛人,都在二甲和三甲的名单中扎堆。】
{宋仁宗这是头脑发热,开始可怜这些被黜落的学子了?}
{关键是,那些被黜落的人,已经被黜落了,赵祯下的这个命令,更多的是惠及到了以后的学子!}
{不管怎么说,都算是给了这些考生更多做官的机会!}
{要是其他朝代,我也就不说什么了,这可是在宋朝啊!本来冗官的问题就还没有解决,又弄来这么多的臣子,赵祯是不是觉得北宋一个官职上三四个官员还是太少了?}
{所以说,这些官员就不知道努力想想给自己谋个出路,想一想,现在北宋这种官满为患的景象是因为什么?不就是因为地盘小,官职少,不够分啊!所以还是那句话,为什么这些文臣还一心想要议和呢?}
{就是,要是燕云十六州能够拿回来,那可就是小半个大宋的国土,这可是一下子就能多出近一半的官职呢!}
{看来古代的这些文臣还是不够精明,反正又不是让你上战场打仗,你就算是支持一下主战又能怎么样呢?}
{不管怎么说,圣旨已经下了,这些官员们还能请求赵祯收回圣旨不成!}
{好家伙,这些学子们这不得拼了命的夸赵祯啊!}
{赵祯“仁宗”的庙号,应该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在吧!}
{宋仁宗决定要亲自定名次了?好!让我看看是我的哪位墙头上榜了?}
{还墙头呢!你是不是没好好去了解一下你家墙头啊,嘉佑二年的龙虎榜,厉害的都没排在前面!}
{嘶!这几个人,我怎么好像都没怎么关注过啊!}
{这几个人是真的不出名,不管是在诗词歌赋这种文学上,还是在为官施政方面,都没有一点出名的地方!}
{不不不,状元还是挺厉害的,章衡也很有才,做官之后忙到飞起,苏轼要修苏提,就是章衡建议的,他还作为使臣出使过辽国,一箭震慑了辽国君臣呢!}
{其余三个人是怎么回事啊!赵祯看走眼了?}
嘶!说的是啊!
之前在讲到靖康之耻,说起岳飞的时候,后世人就提到过这种假设,若是燕云十六州都能拿回来,那么朝堂上确实就会一下子宽松不少。
现在大家都在争那么几个有限的职位,可是大宋的地盘就这么点大,想要更多的职位,根本就腾不出来地方!
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还要纠结在这一亩三分地呢?
目光放的长远一些不行吗?
可是打仗就要出钱出粮出人,以他们北宋的军队现在的战斗力,可能还是不太行!
更何况,他们已经与辽国相安无事了这么多年,若是贸然挑起战争,是不是会有背信弃义的嫌疑啊!
这可不行啊!他们大宋以儒治国,向来是礼仪之邦,怎么能够毁约,做出这么不君子的事情呢?
大臣们开始议论纷纷,都在争辩着到底应该是战还是和!
要是真的能够把燕云十六州拿回来,那么他们现在的官员数量可能还不够呢,这样一来,自家的子弟是不是就能去做官了?
坐在最上面的宋仁宗赵祯暗暗抹了一把虚汗。
这些大臣们还是比较有眼力见的,没有去讨论那个离谱的一甲名单。
他本来还在笑呵呵的等待着贤臣名单入手,结果,天幕这个不讲武德的,竟然话音一转,直接指向了他!
不是说嘉佑二年的龙虎榜,随便拿一个出来都是厉害人物吗?怎么就让他把上不了榜的那几个都给揪出来了啊!
这下子真的丢人丢大发了!
喜欢历史直播间:随机创死一位老祖宗请大家收藏:(m.8kxs.com)历史直播间:随机创死一位老祖宗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