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梁山成霸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章 奸臣归位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秦桧深知局势危急,金军虽表面强盛,但内部实则暗流涌动,式微之象已现。他明白若继续留在辽阳,无疑是坐以待毙,必须尽快谋划脱身之计。

秦桧先是暗中找到完颜亮,送上了大量从大宋带来的奇珍异宝,满脸谄媚地说道:“童将军,哦不,如今该称您完颜将军了。我大宋虽与大金交好,但我深知将军在大金的地位举足轻重,这些薄礼,还望将军笑纳,日后在大金,还仰仗将军多多关照。”

完颜亮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财宝,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嘴上却故作客气:“秦大人,这是何意?咱们既是两国交好,如此大礼,倒显得生分了。”

秦桧赶忙赔笑道:“将军此言差矣,这些不过是下官的一点心意,将军在大金劳苦功高,这点东西怎能与将军的功绩相比。只是下官有一事相求,还望将军成全。”

完颜亮挑眉问道:“何事?但说无妨。”

秦桧压低声音道:“实不相瞒,康王、肃王与郓王几位殿下在这辽阳,多有不便。下官想恳请将军行个方便,让几位殿下能稍微自在些,也让下官能稍稍尽些臣子的心意。”

完颜亮沉思片刻,心想这些财宝确实诱人,而且让几个质子过得好些也并非大事,便点头道:“罢了,看在秦大人如此诚意的份上,本将军就答应你。你放心,几位殿下在辽阳,定会好过些。”

秦桧见完颜亮上钩,心中暗喜,又道:“将军大恩,下官没齿难忘。只是日后若有机会,还望将军能在大王面前多美言几句,让下官能在大金有些立足之地。”

完颜亮哈哈笑道:“好说好说,秦大人如此懂事,本将军自然会记在心上。”

秦桧成功收买完颜亮后,又盯上了刘宗彦。他知道刘宗彦喜好书法,便投其所好,拿着几幅绝世书法珍品去找刘宗彦。

刘宗彦看到那几幅书法,眼睛瞬间亮了起来,爱不释手。秦桧笑着说道:“刘大人,下官偶然间得到这几幅书法,听闻大人对书法造诣极深,特来请大人品鉴品鉴。”

刘宗彦一边仔细端详着书法,一边说道:“秦大人客气了,这几幅书法堪称绝世珍品,秦大人竟舍得拿出来。”

秦桧趁机说道:“刘大人喜欢就好,这几幅书法能到刘大人手中,也算是物得其所。下官一直对刘大人的才华钦佩不已,日后还望刘大人能多多关照。”

刘宗彦心中高兴,说道:“秦大人太客气了,以后有用得着刘某的地方,尽管开口。”

秦桧见刘宗彦也被麻痹,便开始实施下一步计划。他找到守门士兵,满脸堆笑,从怀中掏出几锭银子,塞到士兵手中,说道:“几位兄弟,辛苦了。下官在这里人生地不熟的,以后还得多仰仗几位兄弟照应。这几锭银子,就当是给兄弟们买酒喝。”

士兵们看着手中的银子,面露犹豫。秦桧又道:“几位兄弟放心,我不会让你们为难。只是日后若有什么消息,还望几位兄弟能通融通融。”

士兵们心想收了银子也没什么大事,便点头答应。

一切准备就绪,秦桧开始实施金蝉脱壳之计。他先安排人故意在城北制造混乱,吸引金军的注意力。然后带着赵构、赵枢和赵楷,从城南的小门悄悄溜走。守门士兵收了秦桧的好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他们出了城。

出城后,四人一路狂奔。后面的追兵发现他们逃跑后,立刻追了上来。秦桧看着追兵,心生一计。他指着左边的小路,对赵楷和赵构说道:“二位殿下,你们带着一部分人往左边走,装作往大宋方向逃。我和肃王往右边走,引开追兵。等摆脱追兵后,我们在辽南的清风镇会合。”

赵楷和赵构点头,依言而行。追兵看到他们兵分两路,果然有一部分追着秦桧和赵枢而去。

秦桧和赵枢拼命往右边逃,然而,在慌乱之中,赵枢走错了路,进入了一片金军的埋伏圈。

赵枢发现情况不对,想要往回走,却已经来不及了。金军从四面八方涌了出来,将他们团团围住。

赵枢大声喊道:“秦大人,快走,别管我!”

秦桧看着被包围的赵枢,心中一阵纠结,但他深知此时不能犹豫,否则都得死在这里。于是,他一咬牙,带着随从继续往前逃。

赵枢拔剑与金军奋战,终因寡不敌众,被金军杀害。

秦桧一路逃到清风镇,焦急地等待着赵楷和赵构。过了许久,赵楷和赵构终于赵构。

赵构一见到秦桧,便哭着说道:“秦大人,肃王他……他怎么样了?”

秦桧满脸悲痛地说道:“康王殿下,肃王为了引开追兵,不幸被金军杀害了。”

赵构和赵楷听后,悲痛欲绝。赵楷咬牙切齿地说道:“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秦桧说道:“二位殿下节哀,如今我们身处险境,当务之急是想办法回到大宋,再图报仇雪恨。辽南之地危机四伏,我们还需小心行事。”

三人擦干眼泪,决定继续踏上回大宋的艰难旅程……

三人慌不择路地逃进辽南山中,正暗自庆幸暂时摆脱了金军的追捕,却冷不丁地听到一声呼哨,刹那间,一群人从山林的各个角落涌出,将他们团团围住。秦桧心中一紧,双腿一软,“扑通”一声就跪了下来,带着哭腔喊道:“各位好汉,饶命啊!我们只是路过的可怜人,身上实在没什么值钱的东西。”赵构更是吓得脸色惨白如纸,双腿不受控制地颤抖着,紧接着,就尿了裤子,瘫倒在地。

赵楷强忍着心中的恐惧,抬头看向带头之人,这一看,不禁又惊又喜,原来是立地太岁阮小七。“阮小七兄弟,是你啊!”赵楷又惊又喜地喊道。

阮小七定睛一看,认出了赵楷,咧嘴露出一口大白牙,哈哈笑道:“哟呵,这不是郓王殿下嘛!怎么,这是从哪儿来,要到哪儿去啊?还带着个软脚虾和这没骨气的文官。”说着,斜眼瞥了瞥赵构和秦桧。

赵楷赶忙说道:“阮兄弟,我们这是遭遇了金军追捕,正打算回大宋,还望阮兄弟能行个方便,放我们过去。”

阮小七一听,收了笑容,哼了一声道:“回大宋?说得轻巧。我平日里最恨的就是你们这些官吏,尤其是像他这样的文官!”说着,手指直直地指向秦桧,眼中满是厌恶。“好不容易逮到这个好机会,可得好好玩玩。”

阮小七围着三人慢悠悠地踱步,突然眼睛一瞪,大声说道:“要不我带着兄弟们去投靠女真,把你们献给金军,说不定还能换个大官当当。”

这话一出,秦桧和赵构吓得脸色骤变,赵构直接哭喊道:“阮小七,你……你不能这么做啊,我们可是大宋的皇室宗亲,你要是投靠金军,那就是叛国啊!”

阮小七却不以为然,反而仰天大笑起来,“叛国?哼,我阮小七天不怕地不怕,还怕什么叛国不叛国。再说了,跟着你们这些软骨头,有什么前途?”

接着,阮小七又装出一副凶狠的模样,恶狠狠地说:“既然不投靠女真,那留着你们也没用,不如杀了吧,还浪费粮食。”

士兵们一听,心领神会,纷纷配合起来。一个满脸络腮胡的士兵喊道:“对,杀了干净,省得麻烦!留着他们指不定还会坏事。”另一个瘦高个士兵也跟着起哄:“要不烤了吃,这么多人,够吃好几顿呢!”还有一个士兵阴阳怪气地说:“埋了算了,省事,挖个坑一埋,啥都解决了。”

阮小七听着众人的话,越发来了兴致,转头看向秦桧,脸上露出不怀好意的笑容,“你这文官,平日里想必没少干坏事。”说着,大手一挥,“来呀,把他给我剥光咯!”

几个士兵一拥而上,将秦桧按在地上,三下五除二就把他剥得精光。秦桧又羞又怕,双手下意识地遮挡着身体,不停地哀求道:“阮好汉,饶命啊,我……我以后再也不敢了,您大人有大量,就放过我吧。”

阮小七在一旁冷嘲热讽,尽情侮辱秦桧:“你看看你这副熊样,平日里作威作福的劲儿哪去了?就你这样的,还配当大宋的官?”

就在秦桧羞愧得无地自容,几人吓得不知所措的时候,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原来是唐恪听闻了消息,快马加鞭赶来搭救。

唐恪一到,赶忙下马,拱手道:“阮小七兄弟,手下留情啊!这几位都是大宋的重要人物,若有个闪失,恐怕对大局不利。”

阮小七斜眼看了看唐恪,大大咧咧地说:“唐大人,你来得倒及时。我本想好好教训教训这些人,尤其是这个文官。他这种软骨头,看着就来气。”

唐恪赔笑道:“阮兄弟,教训也教训了,如今还是以大局为重。他们若有个三长两短,朝廷那边也不好交代。”

唐恪安排儿子唐大年,精心筹备了一艘宽敞舒适且护卫森严的大船,恭送秦桧、赵构与赵楷回汴梁。一路上,唐大年悉心照料三人,不敢有丝毫懈怠。船在江面上平稳行驶,秦桧站在船头,望着江水,心中暗暗谋划着回到京城后的每一步棋。

数日后,三人平安抵达汴梁。消息如旋风般迅速传遍朝堂内外,整个京城都为之沸腾。赵构一回宫,满朝文武便纷纷涌入宫中,急切地想要了解他们虎口脱险的详细经过。

朝堂之上,赵构难掩激动之情,滔滔不绝地讲述着这段惊险历程:“此次北行,真乃九死一生。金军如狼似虎,步步紧逼,若不是秦爱卿足智多谋、忠心耿耿,朕与郓王殿下怎能平安归来。秦爱卿数次在危急关头想出奇计,贿赂金军将领,迷惑敌人耳目,带着我们一路辗转逃脱,实乃我大宋的大功臣啊!”

众朝臣听后,纷纷交头接耳,对秦桧的赞叹声此起彼伏。“秦大人果非常人,这般胆略与智谋,实在令人钦佩!”“是啊,此次秦大人立下如此大功,当重重嘉奖!”一时间,秦桧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各种赞誉之声不绝于耳。

在一片歌颂声中,秦桧并未得意忘形,而是瞅准一个皇帝独处的时机,秘密求见。在御书房内,秦桧“扑通”一声跪地,神情严肃且急切地奏道:“陛下,臣此次深入金营,亲眼目睹了女真内部的混乱不堪。如今的女真,外强中干,犹如日落西山,气数已尽。这是上天赐予我大宋的绝佳时机,此时不出兵抢占地盘,更待何时?”

皇帝坐在龙椅上,微微皱眉,面露思索之色:“秦爱卿,你所言女真式微,朕也有所耳闻。但出兵征战,绝非小事,需谨慎权衡利弊。况且我大宋与金国刚签订议和条约,此时贸然毁约出兵,恐失信于天下,引发其他诸国的不满,这其中的风险不得不防啊。”

秦桧往前跪行一步,诚恳地说道:“陛下圣明,深知其中利害。然而,此一时彼一时也。女真对我大宋觊觎已久,屡次进犯边境,即便我们谨守和约,他们也未必会信守承诺。如今他们内部纷争不断,自顾不暇,正是我们收复失地、扬我大宋国威的大好时机。若错过此次机会,他日等女真恢复元气,必将再次对我大宋构成威胁。”

皇帝沉思片刻,缓缓说道:“话虽如此,可如今朝中大臣对此事态度不一,主战主和各执一词。若贸然出兵,恐朝堂之上难以形成合力,影响军心士气。”

秦桧连忙说道:“陛下,臣愿在朝中奔走,联络志同道合之士,说服那些摇摆不定的大臣。如今我大宋国力渐盛,将士们皆摩拳擦掌,渴望收复失地。只要陛下一声令下,定能一鼓作气,取得大捷。而且,若此时不出兵,待吴用北伐成功,他必将功高震主。届时,朝堂局势恐更难掌控啊,陛下!”

皇帝听后,心中一动,脸上露出犹豫之色:“秦爱卿,容朕再考虑考虑。此事关乎国运,朕需与众位大臣仔细商议后,方能做出决断。”

秦桧叩首道:“陛下深思熟虑,实乃我大宋之福。但此事宜早不宜迟,还望陛下尽快定夺。臣愿为陛下分忧,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皇帝微微点头,说道:“你先退下吧,朕心中已有计较。”

秦桧缓缓退出御书房,心中明白,虽然皇帝没有当场应允,但自己已经成功在皇帝心中种下了出兵的念头。接下来,他要在朝中积极活动,拉拢各方势力,为出兵之事营造舆论氛围,确保自己的计划能够顺利推进。

就在朝中大臣们为是否出兵争论得不可开交之时,童贯竟从北方回来了。他一回京城,便四处活动,凭借着往日积累的人脉与手段,试图在这场关乎大宋命运的决策中施加影响。

这日早朝,朝堂之上气氛凝重。童贯身着华丽朝服,昂首阔步地走进来,向皇帝行礼后,竟主动提及自己此前投靠女真之事。

童贯一脸谄媚地说道:“陛下,臣此前假意投靠女真,实乃奉陛下之命,打入其内部,为我大宋收集情报。如今,女真虚实已被臣摸得一清二楚,正是我大宋出兵灭金的绝佳时机啊!”

皇帝赵官儿听后,顺势说道:“不错,童爱卿对朕忠心耿耿,忍辱负重,此番为大宋立下大功。朕决定任命童贯为灭金经略大使,统领四十万大军,北上攻灭女真!”

此语一出,满朝皆惊。姚古率先站出来,满脸震惊与疑惑:“陛下,童贯当初投靠女真,致使我军防线大乱,损失惨重,如今怎能委以如此重任?这……这实在难以服众啊!”

李纲也赶忙出列,拱手谏道:“陛下,童贯之前的行径疑点重重,即便他自称是卧底,也无确凿证据。如此草率任命其为灭金经略大使,带兵四十万,恐误了我大宋大事。还望陛下三思啊!”

然而,秦桧却站出来力保童贯:“陛下,诸位大人稍安勿躁。秦某在北方时,确实与童贯有过联系。他暗中为我提供了不少金军情报,对我等此次虎口脱险也多有帮助。可见童大人对大宋一片赤诚之心,此次任命,实乃众望所归啊!”

赵官儿看着朝臣们,心中自有打算。他忌惮吴用和种师道势力日益庞大,难以制衡,想用童贯来分他们的权,巩固自己的统治。于是,他脸色一正,说道:“朕意已决,童贯对女真情况最为熟悉,此次灭金非他莫属。再者,朕命康王赵构为灭金副大使,随童贯一同北上。有康王在,朕也能放心。”

赵构听了,心中虽有几分忐忑,但还是硬着头皮站出来,行礼道:“儿臣领旨,定当协助童大人,不负陛下重托!”

姚古仍不死心,继续谏言:“陛下,此乃关乎大宋生死存亡的大事,仅凭秦桧一人之言,便轻信童贯,实在不妥。还请陛下重新考量,选派更合适之人啊!”

赵官儿有些不耐烦地摆了摆手:“此事已定,无需再议。童贯即刻着手筹备出征事宜,不得有误。诸位大臣需齐心协力,保障大军粮草辎重,不得推诿懈怠。”

见皇帝如此坚决,朝臣们无奈,只能暗自叹息。散朝后,姚古、李纲等人聚在一起,忧心忡忡。

姚古皱着眉头说道:“陛下此举太过冒险,童贯此人不可信,康王年轻,恐怕难以驾驭局势。这四十万大军,可关乎着我大宋的未来啊!”

李纲面色凝重地点点头:“是啊,可陛下心意已决,我们也只能尽量做好后方支持,希望不要出什么大乱子。只是,这一路艰辛,不知此次北伐,究竟会走向何方……”

另一边,童贯与秦桧则暗自得意。童贯拍着秦桧的肩膀,笑道:“秦大人,此番多亏你相助,日后若成大事,少不了你的好处。”

秦桧赔笑道:“童大人客气了,为陛下分忧,为大宋效力,是我等臣子的本分。只盼此次北伐顺利,我等皆能立下大功。”

喜欢穿越梁山成霸业请大家收藏:(m.8kxs.com)穿越梁山成霸业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