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吴红梅下午的时候带着两个孩子去娘家了,今天晚上没回来,这会屋子里就他一个人,但他知道妻子知道了也会同意的。
他从门后摘下那件半旧的中山装,仔细扣好风纪扣,领口蹭到脖颈,带着浆洗后的硬挺。
院里传来爹娘屋的鼾声,匀净得像院外的渠水。
孙逸踮着脚推开房门,木轴\"吱呀\"一声轻响,在夜里格外清晰。
他屏住呼吸,等了片刻,确认没惊醒谁,才蹑手蹑脚地往院门口挪。
自行车就靠在柴房墙边,车把上的烤漆掉了块皮。
手刚碰到车座,身后突然传来一声轻咳,不重,却像块石头投进静水里,让他浑身一僵。
回头时,孙父正站在堂屋门口的阴影里。老人没点灯,轮廓在月光下显得有些模糊。
\"爹。\"他低低叫了一声,手心沁出了汗。
孙父没说话,只是定定地看着他。月光从老人的肩头淌下来,照亮他眼角的皱纹,像田埂上被雨水冲刷出的沟壑。
院里的蛐蛐不知躲在哪丛草里叫,声嘶力竭的,倒让这沉默更显沉郁。
孙逸知道爹想问啥——深更半夜要去哪,可他没法说去黑市,那地方要是传出去,对他这个干部可不是小事。
空气像凝固了似的,孙逸的后背已经被汗浸湿了。
他正想编个理由,说去单位取份急件,孙父却忽然抬起头,然后,极慢极慢地点了点头。
那点头轻得像风吹过麦尖,可孙逸却觉得心里像落了块石头,踏实了。
他也朝着爹点了点头,喉头哽着,说不出话,只能用力抿了抿嘴。
孙父转身回屋,门\"吱呀\"合上,把月光关在了外面,也把满院的寂静还给了他。
孙逸推着自行车出了院门,车胎碾过门前的碎石子,发出\"沙沙\"的轻响。
他跨上车,脚蹬子踩下去的瞬间,链条\"咔嗒\"一声,在夜里传得老远。他回头望了眼黑沉沉的院门,门楣上挂着的玉米串在风里轻轻晃,像串沉默的风铃。
通往黑市的路是土路,坑洼里积着白天的雨水,车轮碾过,溅起细碎的泥点。
孙逸弓着腰,车把攥得很紧,中山装的下摆被风掀起,露出里面洗得发白的衬衫。
月光把路照得泛白,偶尔有夜鸟扑棱棱飞起,惊得他心跳快半拍。
他脑子里反复过着黑市的路数,那地方在县城东头的废弃粮站,白天是断壁残垣,夜里才活过来。
去年冬天给吴红梅买红糖时去过一次,入口藏在塌了一半的仓库后面,得敲三声砖,里面才会有人应。
卖东西的多是周边的农户,偷偷把攒下的家底拿出来换钱,也有几个\"老手\",专倒些紧俏货,眼尖得很。
作为干部,他本不该沾这些地方。上个月开大会,吴书记还强调\"要坚决打击投机倒把,净化社会风气\",他在台下带头鼓掌。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他不求特权,只求用自己的钱,给弟弟的孩子添份喜气。
骑到县城边上的石桥时,孙逸停下来歇了歇。桥下的河水泛着月光,哗啦啦地流,像在数着什么。
他摸出兜里的手帕,擦了擦额角的汗,又理了理衣襟——等会儿进了黑市,得把中山装的扣子解开两颗,再把头发揉乱点,不能太像个干部。
粮站的轮廓在夜色里像头卧着的老牛。孙逸把自行车藏在附近的芦苇丛里,车座上压了块石头,又扯了几把草盖住。
他朝着仓库走,脚下的碎玻璃硌得鞋底发疼,墙头上的碎砖挂住了裤脚,撕开个小口子,他也没顾上。
走到那面塌了的墙前,他按记忆里的样子,在第三块松动的砖上敲了三下:\"咚、咚、咚。”里面静了片刻,传来个沙哑的声音:\"暗号?\"
\"麦收了。\"孙逸答得有些紧张。这是上次听来的暗号,不知换了没。
墙后传来\"哗啦\"一声,露出个仅容一人通过的洞口。
孙逸猫着腰钻进去,一股霉味混着汗味扑面而来,呛得他忍不住咳嗽了两声。
仓库里比外面暗得多,只有几支手电筒的光柱在晃,像鬼火似的。
地上铺着麻袋,有人蹲在上面,有人靠墙站着,说话都压着嗓子,像一群怕惊醒人的耗子。
孙逸把衣襟又扯了扯,低着头往里走,眼睛却像雷达似的扫过四周。
\"同志,要点啥?\"一个女人的声音在旁边响起。
孙逸转头,看见个裹着蓝头巾的大嫂,手里拎着个竹篮,篮子上盖着块粗布,底下露出些圆滚滚的东西。
\"先看看。\"孙逸压低声音,尽量让语气显得随意些。他知道,在这里不能表现得太急切。
大嫂也不勉强,往旁边挪了挪,给了他个空隙。
孙逸往前走了几步,看见个老汉蹲在地上,面前摆着个搪瓷盆,里面是十几只活蹦乱跳的河虾,青灰色的壳在暗处泛着光。\"虾咋卖?\"
\"一块二一斤,刚从河里捞的。\"老汉的牙快掉光了,说话漏风。
孙逸心里盘算着,油焖大虾下酒正好,可光有虾不够。他摇了摇头,继续往前走。
仓库深处更暗,空气里飘着股血腥味。孙逸借着别人手电筒的光,看见个穿军绿背心的汉子,手里拎着块用草绳捆着的肉,油乎乎的,看着像是猪肉。
他刚想走过去,旁边突然有人撞了他一下,一个小年轻挤到前面,压低声音问:\"有黄鳝吗?\"
汉子瞥了小年轻一眼,又看了看孙逸,从身后拖出个铁皮桶,掀开盖子,里面果然有几条黄鳝在扭。\"要多少?论条不论斤。\"
孙逸没说话,只是看着,他想要的不是黄鳝,是能撑场面的硬菜。
直到那小年轻拎着黄鳝走了,他才上前一步,指着那块猪肉问:\"这肉咋卖?\"
\"瘦肉一块五一斤,带皮的一块二。\"汉子的声音像砂纸磨过木头,\"都是今早刚杀的,绝对新鲜。\"
孙逸摸了摸肉皮,冰凉的,带着层细油。\"来十五斤带皮的。\"
他想着,做红烧肉得用带皮的,炖得烂烂的,油光锃亮,孩子们的满月宴上,这道菜准能镇住桌。
汉子从腰后摸出杆秤,钩子勾住肉,秤砣在秤杆上滑了滑,\"十五斤二两,算十五斤。\"
孙逸从兜里数出钱递过去,看着汉子用报纸把肉裹好,又套了层麻袋。
\"还有别的吗?\"他又问。
汉子眼睛亮了亮,往旁边挪了挪,露出个盖着布的木箱。
掀开布,里面是几只冻得硬邦邦的野鸡,羽毛还没褪净,带着点山里的腥气。
\"这个,刚从山里弄来的,八块钱一只,够肥。\"
\"来四只。\"
汉子笑得露出了黄牙,赶紧把野鸡用麻绳捆好,塞到他手里。\"同志是办喜事?\"
喜欢穿越60年代,不留遗憾请大家收藏:(m.8kxs.com)穿越60年代,不留遗憾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