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轨号停靠在地球同步轨道空间站的维修舱内已有半月。这半月里,林夏、李强和小张几乎泡在船舱里,手里的检测报告堆成了小山。当联邦科学院的工程师们推着最后一台能量分析仪走进舱门时,林夏正蹲在主控台前,用激光笔在星图上圈出一片闪烁的星云——那是他们下一步计划探索的“迷雾星域”,据说那里的时空扭曲强度是已知宇宙的三倍,寻常飞船进去,轻则仪器失灵,重则船体解体。
“必须让星轨号的防御系统和能量核心再提三个等级。”李强用扳手敲了敲舱壁,金属回声在舱内荡开,“上次在无名星,要是能量盾能再撑0.5秒,王浩就不至于……”他没再说下去,只是把手里的扭矩扳手攥得更紧了。
小张正趴在引擎舱里,灰头土脸地钻出来,手里举着块发黑的能量传导片:“你们看,这里的超导材料已经出现疲劳裂纹了。迷雾星域的暗物质辐射是地球的700倍,这种常规材料撑不过三天。”他把传导片扔在检测台上,屏幕上立刻跳出红色警报——材料分子结构的稳定性评分只剩下42分,远低于安全阈值的80分。
林夏翻开联邦科学院刚送来的升级方案,指尖划过“量子纠缠防御层”“反物质引擎适配系统”等陌生名词时,眉头微微蹙起:“这些技术理论上可行,但星轨号的老骨架能撑住吗?就像给旧自行车装火箭筒,一不小心就会散架。”
维修舱的自动门“嘶”地滑开,联邦首席工程师周明远推着一台银灰色的仪器走进来,仪器表面的蓝光在舱内投下流动的光斑。“放心,我们带了‘秘密武器’。”他拍了拍仪器,“这是从谷神星遗址挖出来的‘星核合金’,硬度是地球最强合金的20倍,还能自动修复分子损伤——当年谷神星人就是靠它抵御了三次超新星爆发。”
众人围过去,只见周明远用激光刀切开一块星核合金,断面瞬间泛起珍珠母贝般的光泽,不到十秒,切口就自动愈合了。小张惊讶地凑上前:“这材料的自愈速度比我们的应急修复凝胶快100倍!要是用它加固船体……”
“不止加固船体。”周明远调出三维模型,“我们计划把星轨号的外舱壁全部换成星核合金,再在表层镀一层‘暗物质反射膜’——这膜是用无名星的结晶粉末做的,能把90%的暗物质辐射反弹回去。”他指着模型上闪烁的绿色纹路,“这些纹路是能量导流槽,能把吸收的辐射转化成飞船的动力,等于给星轨号装了个‘辐射充电宝’。”
李强突然笑了:“当年在无名星,谁能想到那些亮晶晶的结晶块还有这用处?王浩要是知道……”他顿了顿,转身拿起焊枪,“赶紧干活吧,争取三天内把外舱壁换完。”
接下来的日子,维修舱里的灯光彻夜不灭。林夏带领团队改造主控系统,把从平衡之域学来的能量平衡算法植入星轨号的AI核心。当她在屏幕上输入最后一行代码时,AI突然发出柔和的提示音:“检测到新算法,是否命名为‘平衡者’?”
“就叫‘平衡者’。”林夏看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想起无名星上那些在失衡中挣扎的生命,“希望它能让星轨号在任何时候都保持平衡。”
小张则和周明远的团队泡在引擎舱。他们要给星轨号换“心脏”——把原来的核聚变引擎换成“反物质-核聚变混合动力系统”。反物质引擎的爆发力是常规引擎的100倍,但极不稳定,稍有不慎就会引发湮灭反应。小张拿着磁约束装置反复调试,额头上的汗珠滴在仪器上,溅起细小的水花:“必须让反物质与核聚变的能量输出误差控制在0.01%以内,否则……”
“否则我们都会变成宇宙尘埃。”周明远递给他一瓶冷却剂,“当年谷神星人就是因为没控制好误差,才让半个星球的引擎一起爆炸。”他指着屏幕上的模拟动画,“看,这是我们用超级计算机算出来的最佳配比,反物质提供瞬时爆发力,核聚变提供持续动力,就像给飞船装了个‘短跑冲刺+马拉松续航’的双模式引擎。”
李强的任务最耗体力——给船体加装量子纠缠防御层。这层防御层由无数个纳米级的“量子节点”组成,每个节点都能瞬间复制船体的完整信息,哪怕船身被击中,节点也能在0.001秒内重组出完好的船体。但安装这些节点需要绝对的耐心,李强趴在狭窄的舱底,用镊子夹着比发丝还细的节点,一点点嵌进星核合金的导流槽里。
“这活比在谷神星拆炸弹还累。”他抹了把脸上的油污,指缝里全是金属粉末,“不过想想,以后就算被陨石砸中,星轨号也能像没事人一样继续飞,值了。”
第三天傍晚,当最后一个量子节点安装完毕,星轨号突然亮起一层淡蓝色的光晕——那是量子防御层启动的标志。光晕像呼吸般起伏,把整个飞船包裹在里面,舱壁上的星核合金纹路也随之亮起,像一条发光的血管。
“启动引擎试试!”小张兴奋地按下启动键,引擎没有发出往常的轰鸣,只有一阵低沉的嗡鸣,舱外的能量指示器瞬间飙到满格。周明远的助手尖叫起来:“动力输出达到了设计值的120%!反物质反应稳定!”
林夏调出飞船状态面板,所有参数都显示绿色:船体强度提升200%,防御层能抵御超新星爆发的冲击波,引擎续航里程覆盖已知宇宙的80%,AI系统“平衡者”的响应速度比原来快10倍……她突然注意到面板角落有个闪烁的小红点,点开一看,是王浩留下的旧日志程序。
“星轨号啊星轨号,今天又给你换了个能量阀。”日志里的声音带着电流的杂音,是王浩年轻时候的声音,“等以后,我要给你装最好的引擎,最硬的外壳,让你能飞到宇宙的尽头……”
舱内突然安静下来,李强别过头去擦了擦眼睛,小张假装调试仪器,肩膀却在微微颤抖。林夏深吸一口气,在日志程序里输入:“王浩,星轨号升级好了。它现在能飞到宇宙尽头了。”
屏幕上的小红点闪了闪,变成了绿色。
周明远适时打破沉默:“还有最后一项升级——‘星图导航系统’。我们把从各星球收集的星图都输进去了,包括迷雾星域的最新数据,‘平衡者’能自动规划最安全的航线。”他调出三维星图,无数光点在屏幕上流动,像一条发光的河,“看,这是你们以前去过的谷神星、无名星、平衡之域……现在,星轨号能带着这些记忆,去更远的地方了。”
李强走到舷窗前,望着外面蓝色的地球。夕阳正从地球的边缘沉下去,把云层染成金红色。“以前总觉得,升级飞船是为了应付危险。”他轻声说,“现在才明白,是为了能带着那些没回来的人,一起看更多的星星。”
小张拿出那盒从王浩家带回来的种子,撒在飞船的生态舱里。种子接触到星核合金的土壤,立刻冒出了嫩芽。“生态系统也升级了,这些种子能在任何环境下生长。”他笑着说,“等我们从迷雾星域回来,说不定就能开花了。”
林夏看着生态舱里的嫩芽,又看了看屏幕上“平衡者”三个字,突然觉得,这不仅是一艘飞船的升级,更是他们所有人的成长——从最初的慌乱无措,到现在能冷静地面对未知的危险;从只顾着完成任务,到懂得带着记忆和责任前行。
“准备出发。”她按下导航键,星图上的航线自动延伸向迷雾星域,“目标:迷雾星域。让‘平衡者’告诉我们,那里藏着什么样的平衡之道。”
星轨号缓缓驶离维修舱,淡蓝色的防御层在星光下泛着涟漪。舱内,王浩的旧日志程序突然自动播放起一首歌,是他以前总在飞船上哼的调子。林夏、李强和小张相视而笑,跟着旋律轻轻哼唱起来。
升级后的星轨号像一颗明亮的星,冲破地球的引力,朝着深邃的宇宙飞去。它的外壳上,星核合金的纹路闪烁着,像无数双眼睛在注视着前方;引擎的嗡鸣平稳而有力,像在诉说着一个关于成长、记忆与希望的故事。
或许宇宙永远充满未知,但只要这艘飞船还在,只要他们还在,就有勇气去探寻每一处失衡的角落,用升级后的力量,守护那些值得守护的平衡。而那些留在记忆里的人,也会随着星轨号的航程,去往更远、更亮的地方。
喜欢因果树请大家收藏:(m.8kxs.com)因果树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